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航拍中国贵州知识点总结(精选8篇)

时间:

航拍中国贵州知识点总结篇1

贵州地势高,多山地、丘陵,峡谷、盆地相间。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5.1%,盆地所占面积的14.6%。地貌以岩溶地貌为主,其次为断裂构造地貌。河流多属珠江水系。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四川、湖南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带,东北面有广西百色、南宁,西南面有云南红河和贵州安顺;东北面与关岭-六盘水地区相连;南面与湖南武陵山地区接壤。全省地势南高北低,自东向西倾斜:中部是一片丘陵,北部是高原。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5%。

贵州境内的山峰有1400多座,最高为北盘江大峡谷(黄果树瀑布)海拔7564米。贵州的地形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东向西逐渐倾斜,在地势最高处出现第一级台阶型山峰;二是由北向南逐渐倾斜;三是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山地一般坡度都较大,有的达50度以上,多在海拔1000米至3000米之间,其中以梵净山、荔波、龙里、遵义的山峰最陡;三是中部的河谷地带。

一般海拔500至1000米左右,河流沿岸的谷地和盆地多有山岳发育成湖,这些湖地较大,一般有几百亩至几千亩不等。

贵州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全年平均气温14℃—16℃。由于受季风影响和高原地形影响,使全年降水量不均。东南部地区多于北部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季温差较大;年平均降雨量为1254毫米—1336毫米之间分布不均匀:东南部高海拔山区大于1200米以上的高峰4座—6座;北部低山地大于500米以上的高峰9座—11座;中部谷地小于500米至800米之间的小平地大于400米的高峰7座—9座;南部山区约有半数高山超过1000米以上,如梵净山主峰海拔达1846.6米(是我国第三高峰)。

喀斯特地貌以岩溶地貌为主,主要分布在南部、中部和北部。省内面积大、集中的溶洞,集中分布在黔东黔南交界地带,有100多处,主要有北盘江溶洞群、梵净山风景区和黄果树瀑布等。由于海拔高低悬殊,造成了喀斯特地貌类型的差别。海拔高差较大的地区多为高山湖泊、河流;海拔低的地区是山间盆地或河谷。山地喀斯特是指那些以岩溶形态为主,地面崎岖不平等地貌特征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峰丛洼地、陡崖洼地(如北盘江峡谷)、孤峰高地(如梵净山)、峰丛谷地(遵义)、峰林谷地(凯里)和喀斯特森林等类型。岩溶地貌发育在岩层内,地表形态多样,有峰林岩溶地貌、溶沟溶洞地貌,溶蚀洼地地貌和地下河景观等类型。如:贵州高原境内分布有“三大天坑”——黄果树大天坑群;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分布有黔东地下河景观;黔西北地区分布有世界最深的喀斯特溶洞之一—织金洞等。这些岩溶地貌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多雨,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夏秋多雨少云或阴天;日照较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95小时左右(是全国最多的省之一);四季多雨而热量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全省热量资源可划分为3个气候区:黔南—黔东南和滇西北高原和盆地边缘地区为温暖带型气候区;黔西北高原和盆地中心地区为温凉湿润型区;贵州南部、东部和西南部大部地区为温凉至炎热过渡带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由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1000米以上)山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在2000小时以下,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2℃—14℃之间。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254毫米—1336毫米之间分布不均匀;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是全国蒸发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全年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在全省热量资源中,约有近1/3的热量资源可用于发展粮食生产。气候条件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和发展林业。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山地多干旱少雨、多雾且云雾常随风向飘移到各个区域甚至深入到各地的地表。但由于我省地形起伏变化较小,年平均相对湿度一般在75%以上;全省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相对湿度则下降10个百分点,湿度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较大。全省植被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类型,以山地为主,高原、丘陵和盆地均有分布。地势高旷而崎岖险峻的山区为主要植被类型;坡度大、山势陡而平坦的河谷地带及盆地边缘地带则为次要植被类型;森林地区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等植被;草场主要指半荒漠草原地中的天然草地和一些人工放牧草地。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为主要植被类型:由于山地地形切割和岩溶作用强烈,其垂直分布特点是以山麓缓坡为主或呈丘状起伏形态;在相对高差较大地区分布有少量草甸、灌丛或稀树草原带。在海拔500米以下山地为次要植被类型:主要指森林中的灌木林、竹林及草本植物中的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层。贵州是全国著名的茶叶之乡,茶叶是我省山区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之一。贵州省以山地茶为主并兼有部分丘陵茶和林茶:茶叶品种有单芽种、二芽种、三芽种和多芽种等。

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这是对贵州的赞誉,也是贵州最大的骄傲。她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山川俊秀、雄奇瑰丽、气象万千,有奇峰怪石、溶洞峰林、天坑地缝、森林云海;有绮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积淀深厚;有旖旎秀丽的山水风光,自然风光绮丽迷人。这里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地球上的绿宝石”。这里就是——贵州!

航拍中国贵州知识点总结篇2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山地和丘陵,占据全省90%以上的面积,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数千条河流塑造着中国岩溶地貌的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梵净山——地质作用

14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一次地壳运动之后,一座孤岛被抬升到海面之上,那座孤岛就是梵净山的前身。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沧海退去,高原隆起,而海上孤岛也挺立为高原上峻拔的山峰。季风挟来远方海洋的充沛水汽,在山巅幻化出海的样子,一年中的200多天,这里都被云雾笼罩。梵净山的岩体主要由坚硬的变质岩构成,这种岩石不像石灰岩易溶于水,风雨无法侵蚀太多。于是亿万年里,梵净山一直保持着自己孤傲的面貌。

问题:根据文案中关键词,推断梵净山的形成过程。

答:梵净山所在地曾是海洋环境,由于外力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根据文案,其山体为变质岩,所以沉积岩先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然后经内力作用,地壳抬升形成原始山体;抬升到地表后,经受外力长期风化和侵蚀形成现在所见的山体。

2.喀斯特地貌

贵州近7成土地是以石灰岩为主的岩溶地貌,当水流向贵州大地与石灰岩相遇,它不断改变着大地的模样。它们是石头山,也是流水的杰作。亿万年来,流水沿着岩缝慢慢雕刻,在石灰岩覆盖的平坦土地上创造出这幅景象。在流水的复杂作用之下,可溶性岩石被持续改造。从地表到地下,逐渐出现了一片形态丰富的岩溶地貌。

问题1:根据景观形态,辨识以下喀斯特地貌,并简单按成因和位置分类。

钻入这个小小的洞口,就算是进入了地下河的工作室。河流辗转冲撞,在此掏出几十个高大的洞厅。一些更细致的雕琢,则交给了水滴。

石笋——喀斯特沉积、地下喀斯特

这根石笋对应着洞顶水滴下落的位置,在过去的15万年当中,这些水滴从未改变它们的目标,直到石笋拔地而起,长出17米高度。它叫霸王盔,由两串水滴,在35万年的时间里铸成。

问题2:类似石笋这样的喀斯特沉积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答: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如果受热或压强变小,其中溶解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塑造新的地貌,此时的反应方程式为:Ca(HCO3)2=CaCO3↓+CO2↑+H2O。

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塑造了天生桥,但它也并非天生如此。水流在山体内部悄悄游走,溶解岩石,将山中变成溶洞的天下。后来整座溶洞坍塌,只留下了一小块洞顶的结构,从此这溶洞顶端的幸存者成了一座桥,牵连起它两侧的山体。

天坑——喀斯特溶蚀地貌、地上喀斯特

天坑,就是一个完全坍塌的溶洞。

【补充资料】天坑的形成过程

地下河日夜奔流,将它流经区域内容易侵蚀的石灰岩慢慢溶蚀,逐渐形成一系列的洞穴系统;

在这些不断形成的洞穴由小变大,彼此交叉处,慢慢形成溶洞大厅;

一些大厅洞顶崩塌形成天窗;

经过不断地崩塌、溶蚀和搬运,洞顶彻底崩塌

航拍中国贵州知识点总结篇3

1,多彩的贵州,天气也是多样性,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有时候西边下大雨,东边大太阳。

2,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矿产110多种,排在全国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铝土矿、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镁、锰、镓等。

3,苗族为贵州省第一大少数民族,有429.99万,占总人口的12.2%。

4,贵州一共有11个机场,其中铜仁凤凰机场为贵州省与湖南省共有机场。

5,何应钦,祖籍贵州省兴义人,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远征军总司令、战区陆军总司令。

6,贵州虽然和四川仅挨着,但是菜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四川以辣出名,而贵州黔菜一大特色就是酸。但贵州也很能吃辣,曾经有人开玩笑说,贵州人吃上辣椒的时候,四川人还不知道辣椒长啥样,因为这里有中国最大的辣椒市场。

7,贵州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瀑布群——黄果树瀑布,此瀑布为众人所知,是源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里对它的详细记载。

8,贵州的龙宫风景区是世界电磁辐射最小的地方,有着多类型的喀斯特景观,被游客赞誉为“大自然的大奇迹”。

9,贵州的西江千户苗寨是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10,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的张之洞,出生在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祖籍河北。

总之,贵州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省份,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通过航拍可以更好地了解贵州的美景和文化,本文为读者提高了航拍中国贵州知识点总结,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更好地了解贵州的魅力。

航拍中国贵州知识点总结篇4

1,贵州,简称“黔”或“贵”,有两个简称,这种情况,我国只有5个省份有,分别是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云南省简称云或滇、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甘肃省简称甘或陇。

2,贵州总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比四个荷兰的国土面积还大,省会是贵阳,别称林城、筑城,简称“筑”,贵阳名源于贵山,贵山又称贵人峰。

3,贵州省内最高点为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境内最低点为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这个水口河发源于越南境内,在越南叫平江河。

4,贵州总人口3856.21万,56个民族全都有,还有一个没有正式确定的穿青族,身份证上所注民族为“穿青人”。

5,贵州历史上第一份日报是《黔报》,是贵州毕节人周素园在1907年8月17日创建的。

6,贵州的妹子非常好看,大多数女孩的性格都比较爽朗,有自己的主见,做事情也很细腻。贵州妹子物价,但只要遇到真爱,这里的彩礼不怕给不起。

7,历史上第一次以贵州为地区名称是在明朝,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属于一级行政区,地位和今天的省一样。1941年设贵阳市。

8,贵州有我国唯一的一个县级特区——六枝特区,行政地位与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的级别是一样的,不过我国在1966年曾经在贵州设立过5个特区,分别是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万山特区、开阳特区,现在只保留了六枝特区。

9,贵州省辖9个地级行政区,其中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50个县,11个自治县,10个县级市,16个市辖区,特区。

航拍中国贵州知识点总结篇5

1.二战期间,贵州黔军崛起,也诞生了何应钦(抗日陆军总司令,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刘眉生(在1937年10月28日在山西作战做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杨家骝(1939年2月在江西麒麟峰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等贵州民族英雄。

2.中国茶园面积贵州第一。(但产量不是)

3.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开门见山是贵州人的日常生活。

4.贵州北部口音像四川话,西南像云南话,东部像湖南话,南部的都匀口音也自成一脉,东南主要是口音很重的侗族汉语方言。

5.贵州少数民族多(50个左右),但都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或者已失传。贵州没有少数民族学校,从小接受的都是汉语汉文化的教育。

6.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也划龙舟,但不是纪念屈原,时间比汉族端午节晚二十天,而且是站着划。

7.在贵州,工作指的是在公职单位,别的都只是上班或者打工。

8.知乎创始人周源是贵州贵阳人;高德地图创始人(蝙蝠资本创始合伙人)肖军是贵州贵阳人;华为总裁任正非是贵州安顺人

9.“贵州“原主要指贵阳,贵州布政使司成立后,“贵州”开始作为省名。

10.老干妈是产自贵州,“老干妈”在很多贵州人吃起来不辣的。

航拍中国贵州知识点总结篇6

弥勒菩萨的道场,佛教名山之一,自然环境优美,拥有以黔金丝猴、珙桐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

是布依族世代生活的地区,走进其中,乡土人情呈现眼前。

这里的山洞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来了解格凸河的水位变化情况。

溶洞是地下河的“工作室”,水滴是最有耐性的“员工”,这里的一切远离人类活动,是专属于自然的鬼斧神工。

“以美丽回答一切”,余秋雨先生曾这样形容西江千户苗寨,这里,当之无愧这样的称号。这里是万川归一的提前演练,是地球上美丽的裂痕。

天眼全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

航拍中国贵州知识点总结篇7

贵州,位于中国西部。山地和丘陵,占据贵州全省90%以上的面积,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省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数干条河流塑造着中国,是熔岩地貌分布最丰富的地区。

在一次地壳运动中。贵州省内的一座孤岛被抬到了地面之上,这就是梵净山的前身,可是梵净山的岩石比较特殊。它不像其他石灰岩一样容易被水溶解,风雨都无法侵蚀它太多,这使它孤傲的站在那里,亿万年来云雾时常会笼罩着它。

贵州还有一个十分刺激的游乐园,也是当前一个热门的网红打卡点。它就建在猴耳天坑里,猴耳天坑是个自然溶洞。离地一百米高的地方还建有一个巨型秋千,在这里荡秋千,可谓是”人在前面飞,魂在后面追”。

农历10月的时候是农闲,这个时候贵州省凯里市会举行一场斗牛比赛,牛辛勤劳作了一年,是时候发发自己那牛脾气了,每一个商场的牛都有一个霸气的名字。这并不是斗得你死我活,分胜负就行,如果遇到恋战的牛,那就只能用绳子强行将它拉走。

贵州,身处崇山峻岭之中,可是却为中国提供了天眼,它可以捕捉到太空中任何微弱的信号,为中国科技提供了强大的作用。

航拍中国贵州知识点总结篇8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山地和丘顶占据全省90%以上的面积。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

份。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数千条河流塑造了中国岩溶地貌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由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梵净山的岩体主要由坚硬的变质岩构成,不易溶于水也不易受风雨侵蚀的影响。

2.万峰林——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由2万多个锥形山峰组成,主要是由流水侵蚀形成,是一种独特的岩溶地貌。

3.格凸河——位于安顺市,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山体地下河,形成一个个流水山洞。

4.织金洞——位于毕节市织金县,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洞。洞内钟乳石和石笋屡见不鲜。

5.金盆天生桥——位于六盘水市,由流水侵蚀形成,其下体原为一巨大溶洞,后溶洞坍塌,留出顶部部分,牵连起两侧的山体。

6.猴耳天坑——位于贵阳市开原县,是由完全坍塌的溶洞形成。

7.荔波樟江——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地下河的地表部分。其周围地区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8.乌蒙大草原——位于黔西南,拥有云贵准静止风,是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天然草场。

9.航瑞高速北盘江特大桥——位于水城县,其桥面与峡谷底部落差有565米,建成时为世界第一高桥。

10.平塘特大桥——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建成时是全球最高混凝土塔桥,于2019年末启用。

11.威宁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高原淡水湖。曾经为了制造更多耕地,草海的面积缩小到原来的1/5,现在退耕还湖,环境有所改善。

12.马岭河大峡谷——位于兴义市。

13.黄果树瀑布——本体为马岭河,是中国最壮观的瀑布之一。每年5~8月是黄果树瀑布的丰水期,瀑布内有一条溶洞,由流水侵蚀形成。

14.赤水竹海——位于赤水市。

15.茅台镇——中国名酒茅台酒的原产地,位于赤水河畔。

16.遵义市——曾经在这里,中共中央召开了一场决定命运的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接下来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四渡赤水,以少胜多。遵义会议在极端历史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7.贵阳市——贵州省省会。拥有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