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抛物线的基本知识点(精选8篇)

时间:

抛物线的基本知识点篇1

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x=-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

P(-b/2a,(4ac-b^2)/4a)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X的取值是虚数(x=-b±√b^2-4ac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

焦半径:

焦半径: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P(x0,y0)到焦点Fèçæø÷ö

p2,0的距离|PF|=x0+p2.

求抛物线方程的方法:

(1)定义法:根据条件确定动点满足的几何特征,从而确定p的值,得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待定系数法:根据条件设出标准方程,再确定参数p的值,这里要注意抛物线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从简单化角度出发,焦点在x轴的,设为y2=ax(a≠0),焦点在y轴的,设为x2=by(b≠0).

练习题:

设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A∈C,已知以F为圆心,FA为半径的圆交l于B,D两点.∠BFD=90°,△ABD的面积为4,求p的值及圆F的方程。

【解析】因为以F为圆心,FA为半径的圆交l于B,D两点,

所以△BF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斜边|BD|=2p,

又点A到准线l的距离d=|FA|=|FB|=p,

所以S△ABD=4=|BD|×d=×2p×p,

所以p=2.

所以圆F的圆心为(0,1),半径r=|FA|=2,

圆F的方程为x2+(y-1)2=8.

抛物线的基本知识点篇2

1.抛物线定义: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和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叫做抛物线的准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它与椭圆、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相仿,仅比值(离心率e)不同,当e=1时为抛物线,当0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参数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掌握不同形式方程的几何性质(如下表):其中为抛物线上任一点。

3.对于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可设为,以简化运算。

4.抛物线的焦点弦:设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直线与的斜率分别为,直线的倾斜角为,则有解。

说明:

1.求抛物线方程时,若由已知条件可知曲线是抛物线一般用待定系数法;若由已知条件可知曲线的动点的规律一般用轨迹法。

2.凡涉及抛物线的弦长、弦的中点、弦的.斜率问题时要注意利用韦达定理,能避免求交点坐标的复杂运算。

3.解决焦点弦问题时,抛物线的定义有广泛的应用,而且还应注意焦点弦的几何性质。

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性质:

关于抛物线的几个重要结论:

(1)弦长公式同椭圆.

(2)对于抛物线y2=2px(p>0),我们有P(x0,y0)在抛物线内部P(x0,y0)在抛物线外部

(3)抛物线y2=2px上的点P(x1,y1)的切线方程是抛物线y2=2px(p>,高二;0)的斜率为k的切线方程是y=kx+

(4)抛物线y2=2px外一点P(x0,y0)的切点弦方程是

(5)过抛物线y2=2px上两点的两条切线交于点M(x0,y0),则

(6)自抛物线外一点P作两条切线,切点为A,B,若焦点为F,又若切线PA⊥PB,则AB必过抛物线焦点F.

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解题的方法:

根据抛物线定义得出抛物线一个非常重要的几何性质: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可以进行求值、图形的判断及有关证明.

抛物线中定点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高考中一般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几何性质等基础知识,在解答题中常常将解析几何中的方法、技巧与思想集于一身,与其他圆锥曲线或其他章节的内容相结合,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与抛物线有关的定值及最值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切人点,充分利用点在抛物线上及抛物线方程的特点是解决此类题型的关键,在求最值时经常运用基本不等式、判别式以及转化为函数最值等方法。

利用焦点弦求值:

利用抛物线及焦半径的定义,结合焦点弦的表示,进行有关的计算或求值。

抛物线中的几何证明方法:

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及几何性质、焦点弦等进行有关的几何证明是抛物线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证明时注意利用好图形,并做好转化代换。

抛物线的基本知识点篇3

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性质:

关于抛物线的几个重要结论:

(1)弦长公式同椭圆.

(2)对于抛物线y2=2px(p>0),我们有P(x0,y0)在抛物线内部

P(x0,y0)在抛物线外部

(3)抛物线y2=2px上的点P(x1,y1)的切线方程是

抛物线y2=2px(p>0)的斜率为k的切线方程是y=kx+

(4)抛物线y2=2px外一点P(x0,y0)的切点弦方程是

(5)过抛物线y2=2px上两点

的两条切线交于点M(x0,y0),则

(6)自抛物线外一点P作两条切线,切点为A,B,若焦点为F,

又若切线PA⊥PB,则AB必过抛物线焦点F.

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解题的方法:

根据抛物线定义得出抛物线一个非常重要的几何性质: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可以进行求值、图形的判断及有关证明.

抛物线中定点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高考中一般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几何性质等基础知识,在解答题中常常将解析几何中的方法、技巧与思想集于一身,与其他圆锥曲线或其他章节的内容相结合,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与抛物线有关的定值及最值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切人点,充分利用点在抛物线上及抛物线方程的特点是解决此类题型的关键,在求最值时经常运用基本不等式、判别式以及转化为函数最值等方法。

利用焦点弦求值:

利用抛物线及焦半径的定义,结合焦点弦的表示,进行有关的计算或求值。

总之,抛物线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抛物线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学生和专业人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想要了解更多内容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本站,随时更新内容。

抛物线的基本知识点篇4

1.抛物线及其性质的基本思路

求抛物线方程时,若由已知条件可知方程的形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若由已知条件可知动点的运动规律,一般用轨迹法;凡涉及抛物线的弦长、弦的中点、弦的斜率问题时要注意运用韦达定理;解决焦点弦问题,抛物线的定义有广泛的应用,还应注意焦点弦的几何性质,针对y2=2px(p>0),设焦点弦为x=my+■,既方便消元,又可避免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可能的情况下,注意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达到“不算而解”的目的.

2.抛物线及其性质的基本策略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①定义法:根据条件确定动点满足的几何特征,从而确定p的值,得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②待定系数法:先定位,后定量.根据条件设出标准方程,再确定参数p的值,这里要注意抛物线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从简单化角度出发,焦点在x轴上,设为y2=ax(a≠0);焦点在y轴上,设为x2=by(b≠0).

(2)焦点弦问题和焦半径

①焦半径: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P(x0,y0)到焦点F■,0的距离PF=x0+■.

②通径:过焦点F■,0且与x轴垂直的弦PQ叫通径,PQ=2p.

③焦点弦的性质:过F■,0的弦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kx-■(k不存在时为通径).

④弦长:AB=x1+x2+p=■(θ为弦AB的倾斜角);x1·x2=■,y1·y2=-p2;■+■=■;以弦AB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在抛物线y2=4x上找一点M,使MA+MF最小,其中A(3,2),F(1,0),求点M的坐标及此时的最小值.

思索“看准线想焦点,看焦点想准线”,可根据抛物线的定义进行相互转化从而获得简捷、直观的求解.数形结合是灵活解题的一条捷径.

破解如图1,点A在抛物线y2=4x的内部,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MA+MF=MA+MH,其中MH为M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过A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交抛物线于M1,垂足为B,则MA+MF=MA+MH≥AB=4,当且仅当点M在M1的位置时等号成立,此时点M1的坐标为(1,2).

斜率为1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思索求焦点弦的弦长有多种方法,既要掌握运算方法,也要考虑一些不算或少算的方法.数形结合是解析几何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一些问题中,充分发挥“形”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运算,“看出结果”.我们不妨考虑问题的一般情形:斜率为k(倾斜角为θ)的直线l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如何“看出”焦点弦的弦长?

如图2,由图可以看出,FA=p-FAcosθ,FB=FBcosθ+p,所以AB=FA+FB=■+■=■.求解过程非常直观,在已知直线倾斜角的情形下,可以直接“看出”焦点弦的弦长.直线斜率存在时,由k=tanθ,

破解例2中,k=1(θ=45°),p=2,所以AB=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F是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M是抛物线C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任意一点,过M,F,O三点的圆的圆心为Q,点Q到抛物线C的准线的距离为■.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是否存在点M,使得直线MQ与抛物线C相切于点M?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思索(1)由抛物线C的标准形式可得点F的坐标和准线方程,由圆心Q在弦OF的中垂线上可得点Q的纵坐标,再由点Q到抛物线C的准线的距离列出方程,确定p的值.

(2)存在性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先假设结论存在,进行演绎推理,若推出矛盾,则否定假设;若推出合理的结果,说明假设成立.

思路1:先求切线MQ的方程,结合弦OF的中垂线方程解点Q的坐标,再由点Q在弦OM的中垂线上解题即可.

思路2:先由点Q在弦OF,OM的中垂线上,再结合切线QM斜率的不同形式表示,列出方程思考.

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性质等基础知识,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熟练通法,步步过关

对相对固定的题型,如弦长问题、面积问题等,解题思路、步骤相对固定,要以课本为例,以习题为模型,淡化技巧,理解通性通法,熟练步骤,能作出合理的算法途径设计,基本问题运算过关,破解“想得出,算不出、算不对”的瓶颈.

3.重视抛物线的综合问题

重视抛物线与直线、圆等的综合研究,尤其是对性质中的一些定点、定值及相关结论的深入探究.高考试题往往有对圆锥曲线某方面几何性质的考虑,对性质深入的探究不在于知道一些结论,而是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探索的方法,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

抛物线的基本知识点篇5

二次函数的知识点主要是它的图象与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象为抛物线,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主要是记住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以及抛物线的增减性,且图象增减性与抛物线对称轴有较大关系。

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值决定了其图象开口方向,而开口方向又决定了抛物线顶点是在图象最高点还是最低点。a>0时图象开口向上,顶点在最低点;a<0时图象开口向下,顶点在最高点。抛物线的对称轴经过顶点,它是一条“x=顶点横坐标”的直线,对称轴与y轴平行。若a>0,则在对称轴的左侧图象上的对应点的y值(纵坐标)随x值(横坐标)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图象上的对应点的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当a<0时,抛物线图象增减性在对称轴两侧刚好与a<0时的情况相反。

抛物线的基本知识点篇6

教学目标

1.抛物线的定义

2.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形式及其对应焦点和准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抛物线的定义和焦点与准线

2.抛物线的四种标准形式,以及p的意义。

教学难点:抛物线的四种图形,标准方程的推导及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二次函数中抛物线的图象特征是什么?(平行于y轴,开口向上或者向下)

如果抛物线不平行于y轴,那么就不能作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来研究了,今天我们来突破研究中的限制,从一般意义上来研究抛物线。

二、课堂新授:

(讲解抛物线的作图方法)

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使x轴经过点F且垂直于直线l,垂足为K,并使原点与线段

KF的中点重合。

结合表格完成下列例题:

1.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6x,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F(0,-2),求它的标准方程。

解:1.∵抛物线的方程是y2=6x,

∴p=3

∴焦点坐标是(,0),

准线方程是x=-

2.∵焦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且,

∴p=4

∴所求的抛物线标准方程是x2=-8y。

三、随堂练习:

1.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四、课堂小结:

由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且每一种形式都只含有一个参数p,因此只要给出确定的p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称。当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或准线方程给定以后,它的标准方程就可以唯一的确定下来。

五、课后作业:P119习题8.52、4

[高中数学抛物线课件]

抛物线的基本知识点篇7

抛物线知识点总结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x=-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b/2a,(4ac-b^2)/4a)当-b/2a=0时,P在y轴上;当=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X的取值是虚数(x=-bb^2-4ac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

抛物线

y=ax^2+bx+c(a≠0)

就是y等于a乘以x的平方加上b乘以x再加上c

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0时开口向上

a<0时开口向下

(a=0时为一元一次函数)

c>0时函数图像与y轴正方向相交

c<0时函数图像与y轴负方向相交

c=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当然a=0且b≠0时该函数为一次函数)

还有顶点公式y=a(x+h)*2+k,(h,k)=(-b/(2a),(4ac-b^2)/(4a))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和对称轴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p>0)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

抛物线的基本知识点篇8

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x=-b/2a。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b/2a,(4ac-b^2)/4a)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b^2-4ac=0时,P在x轴上。

抛物线定义:平面内,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其中定点叫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叫抛物线的准线。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u003e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u003c0),对称轴在y轴右。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抛物线与y轴交于(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