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脚本(精选8篇)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脚本篇1
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
1、标本凝块:
2、标本量少:
3、采血管出现错误:在采血过程中使用了不正确的采血管;
4、真空采血管出现破损;
5、血样送检时间超时。未按照相关规定将采集到的血样送到相应检验室;
6、血样标本信息存在错误或者没有检测的项目要求;
7、没有采集到血样标本;
8、出现溶血问题,如重度或者重度溶血;
9、严重脂血,主要呈现为牛奶状;
10、采集到的血样标本受到污染,如运送中没有加盖导致被其他的标本污染。
检验科室凡是遇到上述任何的一个情况都将血标本判定为不合格标本,会立即致电病区护士,核对患者的信息、不合格原因等,并在做出判断后要求临床护士重新采血。
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最多的不合格标本还是溶血和凝血。凝血分为肉眼不容易发现的血凝块及是液凝固两种类型。导致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对患者进行抽血的时候不顺利,抽血时间过长。这样操作带来的问题是血液可能在针管当中已经出现凝固;或在血液被注入到针管当中的时候,没有立即轻摇,从而也可能造成部分的血液凝集;或在进行摇晃的时候,摇晃不均匀,时间不够充分,使得血液没有和抗凝剂充分混合;其次就是采血量不足或者是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标本溶血原因
1、病人血管不充盈,用止血带时间过长,捆扎过紧,并反复用力拍打穿刺部位,引起血管内溶血;
2、穿刺不顺利,针尖在静脉中反复探寻,损伤组织过多,造成血肿而溶血:
3、混匀抗凝管时用力过猛或送检时振荡过大;
4、从已有血肿的静脉采血,血样可能含有已溶血的细胞;
5、未使用采血针,而使用了一次性注射器,抽血过快,采血后将血从注射器注入试管过猛,血细胞受外力而溶血;
6、标本量不足,血液和抗凝剂比例失调,由于渗透压的改变发生溶血;
7、静脉穿刺处用酒精或碘伏消毒,酒精或碘伏未干即开始采血;
8、注射器或盛血容器不干燥或容器污染;
9、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产生气泡,发生溶血;
10、用真空管采血却未抽足量,即真空管内还残留部分负压,引起标本溶血。
对策
1、按顺序采血,多管采血时的采血顺序为: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采血管(血清标本管,红色、桔红色或黄色)、凝血标本管(浅蓝色)、其他标本管。
2、规范标本采集方法,使用真空采血器,尽量不用注射器采血:
3、真空管采血不足时,应开盖平衡试管内外压力,然后再盖上;
4、避免不合格的采血器具,勿用过细的针头,抽吸不要用力过猛过快,不要从血肿处采血;
5、选择正确的采血时间及体位,一般选择清晨空腹时卧位采血;
6、采血部位:临床采血部位多用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不能选择过细的静脉,否则血量不足,导致溶血;
7、标本采集后应迅速送到检验室,防止标本中某些成分的降解。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脚本篇2
发现血标本采集错误
回收血标本并毁弃
两人核对后重新抽取血标本
将血标本送输血科
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
上报护理部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脚本篇3
一、发现血标本采集错误时
1.若血标本未送至输血科,及时找出血标本,并毁弃。
2.若血标本已送至输血科,立即电话通知输血科,勿进行交叉配血,并由护士至输血科将错误血标本收回,毁弃。
3.血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经两人核对后抽取血标本,在医嘱单上签全名。
4.由护士将血标本送至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核队无误后,交予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并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及标本到达时间,送检护士签全名。
5.主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表至护理部,组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程序:发现血标本错误——回收血标本并毁弃——两人核对后重新抽取血标本——将血标本送输血科——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上报护理部
二、采集血标本溅洒时
1.从标本管中溅洒出来的血标本不能再放回标本管内作为标本送检。
2.立即对被污染物,如体表、衣物、台面、地面等,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3.重新选取标本管,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标本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谅解。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重新抽取血标本,并及时送至检验科。
程序:血标本溅洒——勿重新回收送检――消毒处理被污染物――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血标本的原因――取得患者谅解――重新抽取血标本――及时送检
三、血标本溶血或凝血时
1.找出血标本被检验科拒收的原因,若需重新留取血标本,护士重新打印标本标签,再次留取血标本。
2.严禁将因出现凝集而拒收的血标本在挑出血凝块之后重新送检。
3.为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原因,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注意防止血标本再次凝血活溶血,留取血标本。
4.及时由专人将血标本送检。程序:发现标本溶血或凝血――重新留取血标本――向患者解释原因――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再次留取血标本――及时送检
四、大小便标本被拒收时
1.找出大小便标本被拒收的原因。
2.向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原因,先协助患者清洁外阴及周围皮肤。
3.选择清洁、无吸水、防渗漏、一次性的专用容器,留取合适标本,4.包含病人姓名及特定编码的标签应贴容器上,不可贴在盖上。
5.及时由专人将标本送检。
程序:大小便标本拒收――找出被拒收原因――重新留取标本――清洁外阴及周围皮肤选择专用容器――留取标本――正确贴标签及时送检。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脚本篇4
(一)护士标本采集错误或失败应急预案
1.一经发现护士对患者标本采集错误或失败,如采集对象错误、采集方法错误、采集不成功或各种原因导致的标本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2.找出导致护士标本采集错误、失败的原因,根据原因选择具体对策,实施补救措施。
3.告知患者标本采集错误或失败情况,取得患者及家属谅解,征得患者同意后再次采集标本。
4.告知医生,及时汇报护士长,视具体情况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
(二)标本转运过程丢失或损坏应急预案
1.一经发现标本转运丢失或损坏时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2.发现标本丢失应立即沿送检路径逆向寻找,找到标本后判断其性质和性状,如怀疑标本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不得送检。
3.未找到丢失标本或标本损坏时,告知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属谅解,征得患者同意后再次采集标本。
4.告知医生,及时汇报上级护士和护士长,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流程】
护士标本采集错误或失败应急流程
标本采集错误或失败→查找原因→与患者沟通→再次采集→告知医生、护士长→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标本转运过程丢失或损坏应急流程
标本丢失→立即寻找→标本损害或未找到→取得患者谅解→再次采集→告知医生、护士长→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脚本篇5
【应急预案】1.发现标本采集错误时,若标本未送至病理科,及时找出标本,并毁弃。2.若标本已送至病理科,立即电话通知病理科,勿进行病理检验,并由采集护士至病理科将错误标本收回,毁弃3.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经两人核对后采集标本,在医嘱单上签全名4.由护士将标本送至病理科,与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交予病理科进行检验,并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及标本到达时间,送检护士签全名5.主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表至护理部,组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程序】
发现标本错误→回收标本并毁弃→两人核对后重新采集标本→将标本送检验科→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上报护理部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脚本篇6
一、发现血标本采集错误时
1.若血标本未送至输血科,及时找出血标本,并毁弃。
2.若血标本已送至输血科,立即电话通知输血科,勿进行交叉配血,并由护士至输血科将错误血标本收回,毁弃。
3.血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经两人核对后抽取血标本,在医嘱单上签全名。
4.由护士将血标本送至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核队无误后,交予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并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及标本到达时间,送检护士签全名。
5.主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表至护理部,组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程序:发现血标本错误——回收血标本并毁弃——两人核对后重新抽取血标本——将血标本送输血科——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上报护理部
二、采集血标本溅洒时
1.从标本管中溅洒出来的血标本不能再放回标本管内作为标本送检。
2.立即对被污染物,如体表、衣物、台面、地面等,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3.重新选取标本管,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标本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谅解。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重新抽取血标本,并及时送至检验科。
程序:血标本溅洒——勿重新回收送检――消毒处理被污染物――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血标本的原因――取得患者谅解――重新抽取血标本――及时送检
三、血标本溶血或凝血时
1.找出血标本被检验科拒收的原因,若需重新留取血标本,护士重新打印标本标签,再次留取血标本。
2.严禁将因出现凝集而拒收的血标本在挑出血凝块之后重新送检。
3.为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原因,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注意防止血标本再次凝血活溶血,留取血标本。
4.及时由专人将血标本送检。程序:发现标本溶血或凝血――重新留取血标本――向患者解释原因――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再次留取血标本――及时送检
四、大小便标本被拒收时
1.找出大小便标本被拒收的原因。
2.向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原因,先协助患者清洁外阴及周围皮肤。
3.选择清洁、无吸水、防渗漏、一次性的专用容器,留取合适标本,4.包含病人姓名及特定编码的标签应贴容器上,不可贴在盖上。
5.及时由专人将标本送检。
程序:大小便标本拒收――找出被拒收原因――重新留取标本――清洁外阴及周围皮肤选择专用容器――留取标本――正确贴标签及时送检。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脚本篇7
一、发现血标本采集错误时
1.若血标本未送至输血科,及时找出血标本,并毁弃。
2.若血标本已送至输血科,立即电话通知输血科,勿进行交叉配血,并由护士至输血科将错误血标本收回,毁弃。
3.血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经两人核对后抽取血标本,在医嘱单上签全名。
4.由护士将血标本送至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核队无误后,交予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并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及标本到达时间,送检护士签全名。
5.主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表至护理部,组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程序:发现血标本错误——回收血标本并毁弃——两人核对后重新抽取血标本——将血标本送输血科——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上报护理部
二、采集血标本溅洒时
1.从标本管中溅洒出来的血标本不能再放回标本管内作为标本送检。
2.立即对被污染物,如体表、衣物、台面、地面等,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3.重新选取标本管,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标本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谅解。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重新抽取血标本,并及时送至检验科。
程序:血标本溅洒——勿重新回收送检――消毒处理被污染物――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血标本的原因――取得患者谅解――重新抽取血标本――及时送检
三、血标本溶血或凝血时
1.找出血标本被检验科拒收的原因,若需重新留取血标本,护士重新打印标本标签,再次留取血标本。
2.严禁将因出现凝集而拒收的血标本在挑出血凝块之后重新送检。
3.为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原因,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注意防止血标本再次凝血活溶血,留取血标本。
4.及时由专人将血标本送检。程序:发现标本溶血或凝血――重新留取血标本――向患者解释原因――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再次留取血标本――及时送检
四、大小便标本被拒收时
1.找出大小便标本被拒收的原因。
2.向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原因,先协助患者清洁外阴及周围皮肤。
3.选择清洁、无吸水、防渗漏、一次性的专用容器,留取合适标本,4.包含病人姓名及特定编码的标签应贴容器上,不可贴在盖上。
5.及时由专人将标本送检。
程序:大小便标本拒收――找出被拒收原因――重新留取标本――清洁外阴及周围皮肤选择专用容器――留取标本――正确贴标签及时送检。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脚本篇8
近日,淮安医院一病区全体护理人员开展血标本采集错误应急预案演练。护理部主任郭正香以及副主任陈梅、华艳,大外科主任陈连梅,各外科护士长以及妇科、产科全体护士参加了演练。
护士长高吉以及护士蒲婕、祁华明、周玉卓等各就其位,迅速进入演练状态。演练中,高吉接到血库主任电话,得知病人查验的血型与上次查验的血型不符,她立即进行逐项核查,发现是床位护士蒲婕在未核对的情况下,将B病人的血标本试管采集了A病人的血液。高吉立即重新打印血试管条码,由护士张子雯和蒲婕到病人床边按流程正确采集血标本。事后,高吉立即将这起不良事件汇报给郭正香,并填写相应表格。
此次演练形象生动,还原护士临床工作场景,指导护士如何在繁琐的护理工作中做到有条不紊、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