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例(12篇)

时间: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文

操作要点:①从具体的内容入手,使之问题化,从问题出发设计活动,要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从而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②要提供学生预习的方法,学生按照预习的方法去学习,从而向自主学习方向发展.例如《电势、电势差》,课前预习部分如下:

【课前预习】请同学阅读拓展型教材P10后,回答下列问题,若不能准确回答或能够回答但不是很清楚,请用红颜色的笔做好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

1.怎样求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

2.电势用符号表示,什么是电势?电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电势的概念是怎样建立的?

4.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是什么?

说明:求电势必须知道怎样求电势能,第一个问题主要检查前一节课的学习情况.后面的问题主要引导学生认真看书,简单机械的写出带入公式即可,他带着“电势的概念是怎样建立的?”走进书本.

【我的疑问】

(1)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学生可能回答:电势、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

(2)我掌握了哪些内容?(说明:学生可能掌握的知识是: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变化关系、电势的表达式等)

(3)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说明:电势表达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4)需要交流的问题是什么?(说明:学生可能交流的问题是,有电势能这个概念,为什么还要引入电势的概念?电势的表达式是怎么推导的?为什么求电势也要选择零电势点?零电势点和零电势能点是一个问题吗?等)

说明:将阅读中不懂得地方或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就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也为课堂上成为展示、交流的场所奠定基础.

活动化方案的设计之二,为课中活动设计.教师根据对学生预习时产生的问题的预测,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的“学生学习活动流程”.活动设计包括活动要求、资料提供、学习方法指导(提供解决重点难点的支架)、交流谈论(可以是师生对话、可以是生生对话、或教师的精讲)四部分构成.

活动要求:提出明确活动目标,也就是学生预习后小组讨论不清的.即是教师根据学情的分析而预设的学生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等.这也是对教师要求最高的地方,教师要准确地预测学情,也要借助经验.

操作要点:①是活动的设计,不是知识的讲解.其标志是:每一条款都必须有具体的动词,如果没有动词出现,则说明“活动设计”的意图没有体现.②是学生活动的设计,不是教师的活动设计.其标志是:每条款中的动词,主语都应该是学生.③若干学生学习活动要连贯起来,形成学生学习某个学习内容的完整的过程.④有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电势电势差》的课中活动方案设计“电势、电势差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

【阅读材料1】如图1所示,A、B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设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若选择无穷远为电势能的零势能点.将一个+1C的电荷从A点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为2J,若将该电荷从B点移动到无穷远,电场力做功为1J.

活动要求请同学根据求电势能的方法,在下列条件下,分别求出不同电量的电荷放在A、B两点时的电势能(选无穷远为电势能为零的点),并将结果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1)同一电荷在电场中不同点,电势能是否相同?这一结论说明什么问题?

(2)不同的电荷在电场中同一位置的电势能是否相同?

(3)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4)对于A点,将电荷的电势能与对应电量做比值,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5)对于B点,将电荷的电势能与对应电量做比值,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6)在电场中不同的点,Ep/q的比值是否相同?该比值与放入电场中的电量是否有关?

(7)电场中的电势应该由什么决定?

(8)分别求出A、B两点的电势?

(9)在物理学上,将A和B两点的电势之差叫做电势差,表达式是:

(10)根据电势差的定义,题中A、B两点的电势差是:

(11)根据上述数据,看看电场线的方向与电势高低存在什么关系?

注意上述问题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完成下列问题.

拓展若将材料1中引入电场中的电荷改为-1C电荷,求-1C电荷在A点和B点的电势?

【阅读材料2】如图2所示,A、B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设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若选择无穷远为电势能的零势能点.将一个+1C的电荷从A点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为-2J,若将该电荷从B点移动到无穷远,电场力做功为-1J.

活动要求请同学根据求电势能的方法,在下列条件下,分别求出不同电量的电荷放在A、B两点时的电势能(选无穷远为电势能为零的点),并将结果填写下列表格.

(1)同一电荷在电场中不同点,电势能是否相同?这一结论说明什么问题?

(2)不同的电荷在电场中同一位置的电势能是否相同?

(3)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4)对于A点,将电荷的电势能与对应电量做比值,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5)对于B点,将电荷的电势能与对应电量做比值,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6)在电场不同的点,Ep/q的比值是否相同?该比值与放入电场中的电量是否有关?

(7)电场中的电势应该由什么决定?

(8)分别求出A、B两点的电势?

(9)在物理学上,将A和B两点的电势之差叫做电势差,表达式是:

(10)根据电势差的定义,题中A、B两点的电势差是:

(11)根据上述数据,看看电场线的方向与电势高低存在什么关系?

注意上述问题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完成下列问题.

拓展若将材料2中引入电场中的电荷改为-1C电荷,求-1C电荷在A点和B点的电势?

说明材料1和材料2中提出的11个问题就是电势和电势差概念的形成过程,在问题的引领下,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不会或不清楚的地方,就是学生要讨论,教师要点拨、要引导的地方,达到即使教师不讲学生也能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目的,或者说,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不讲话,学生也能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行推进教学过程,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能够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拓展部分是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准备的,这样课堂教学中,即使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完成了上述11个问题,也有事情可做,体现导学案的分类推进的原则.

归纳总结完成上述问题的同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定义: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用表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

(2)公式:

(3)单位:伏特(V),1伏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4)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

(5)零电势位置的规定:通常认为或的电势为零.

(6)电场中电势为零的位置,其电荷在该处电势能为

(7)选择不同的零电势点,电场中同一位置的电势的数值会.(填“改变”或“不改变”)

(8)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从该点移到零电势能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讨论:在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中常取离场源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如此,在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各点电势的正负情况如何?在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各点电势的正负情况如何?

说明:这一过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加深对电场线与电势关系的理解,学习利用电场线来确定电势的正负的方法.

典型例题分析(要求:同学先做一做,再想一想,再议一议.)

例1在如图3所示的点电荷+Q的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有A、B两点.若将一个q=1.0×10-6C的正电荷从A点缓缓移至无穷远处,电场力做了2.0×10-5J的功;若将该正电荷q从B点缓缓移至无穷远处,电场力做了1.5×10-5J.问:

(1)A、B两点的电势为多大?求A、B两点的电势差UAB=?

(2)在A、B电场线上再取一个C点,若B、C两点的电势差为15V,

①如果取B点为零电势点,则A点的电势是多少?C点的电势是多少?求A、B两点的电势差?A、C两点的电势差?

②如果取C点为零电势点,则A点的电势是多少?B点的电势是多少?求A、B两点的电势差?A、C两点的电势差?

③从上述得到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拓展上述题目中,若引入电场的是负电荷,情况又是如何呢?(请完成例题1的第一个问题)

(说明:该问题的设计也是为程度比较好的同学准备的,主要是让基础好得同学理解怎样使用φ=Ep/q来求电势)

归纳总结一求某点电势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根据上述例题,写出求电势的步骤?

(1)选零电势点

(2)求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

(3)根据电势的定义式求电场中某点的电势

第二种方法:根据上述例题,写出求电势的步骤?

(1)选零电势点

(2)求某点相对于零点的电势差

(3)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确定某点电势的正负

归纳总结二写出求电势差的方法

(说明: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归纳求电势和求电势差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知识的形成过程,并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例2在静电场中,把一个电量q=-2.0×10-5C的负电荷由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功6.0×10-4J;由N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功-1.0×10-3J.则M、N、P三点的电势高低关系如何?若M点为电势的零点,求N和P两点的电势?

方法引导:能否确定电场线的方向

自我检测(检测本节课的课堂效果)

1.如图4所示,判定在下列几种情况下,A、B两点哪点电势高?

①负电荷在A点所具有的电势能比B点小,则φAφB(选填>、

②正电荷在A点所具有的电势能比B点大,则φAφB.

③正电荷由A移至B是电场力作负功,则φAφB.

④正电荷由B移至A是电场力作负功,则φAφB.

⑤负电荷由B移至A是电场力作负功,则φAφB.

2.a、b是电场中的两点,且a点的电势高于b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B.把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

C.无论移动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电荷的电势能都要减小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文篇2

“学习迁移”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专用名词,它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先前的学习影响后继的学习,叫做顺向迁移;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发生影响,叫做逆向迁移。学习迁移的性质又有正负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把所学的知识推广到其它类似的情境中去叫做水平迁移。

本文就以中专物理教材“电场”一章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应用“学习迁移”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系统化、整体化。

1利用“顺向迁移”引导学生把每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形成某一单元的“知识链”

“电场”一章可用两条知识链来研究。第一条知识链是从电荷受到电场力出发,研究电场的性质,这里的知识点有“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场线”;第二条知识链是从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出发,引进了“电势”、“等势面”等概念。在分别对学生进行这两条知识链的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出每条知识链中各知识点之间的共同要素,以帮助学生进行顺向迁移,因为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新、旧知识间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分量就越大”。以第一条知识链的教学为例。在这里,“电场强度”的教学是关键,学好这个概念对“电势”的教学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定义式E=F/q中,教师必须特别强调: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中力的性质,所以它与一切外界因素(检验电荷q的大小、正负、存在与否以及检验电荷受到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无关,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所以可以用来描述电场。教师可以与重力场或ρ=m/v,R=U/I等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同的要素,以便学生进行顺向迁移。

对“电场线”教师必须特别指出电场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和电场线都是用来描述电场的,但是引进电场线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电场。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强度的弱强;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找出这些共同要素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电场强度”到“电场线”的顺向迁移。

2应用“水平迁移”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链”间内在的联系,并进一步形成“知识网”

我们把每一节的物理内容看成一个“点”,通过上面这样的教学,学生就可以把每节课所学的内容联系成一条“链”(称为“知识链”)。如本章中从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场线是一条知识链;从电势能电势等势面是另一条知识链。在物理学习中,如果教师不但能引导学生找出每一条知识链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进行顺向迁移,而且又能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链之间各对应物理量的关系以进行水平迁移,那么学生就能从某一单元的“知识链”编织成为整章内容的“知识网”,形成一个全方位交叉的知识网络。

如在电场一章中,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出发,引出了“电场强度”、“电场线”等概念,形成一条知识链;从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出发引出了“电势”、“等势面”的物理概念,形成另一条知识链。这两条知识链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却存在着许多类同性。如电场力与电势能、电场强度与电势、电场线与等势面,它们就是一对对相对应的物理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类似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使学生进行水平迁移。以电场强度与电势这对类似的物理概念为例,教师必须讲清楚:电场强度和电势都是为了描述电场而引进的物理量,所以它们都由电场本身决定,与一切外界因素无关。相对应的公式E=F/q,U=E[,P]/q适用于任何情况;而E=kQ/r[2]、U=kQ/r只对真空中的点电荷适用。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势是标量。在匀强电场中U[,AB]=Ed。对其它两对类似的物理概念即电场力和电势能,电场线与等势面也进行比较,学生就容易发现,在第一条知识链中的各物理量,电场力、电场强度是矢量,教师可提醒学生在使用这条知识链中的公式时,如F=kQq/r[2],E=F/q,各量的正负号是否代入都无关紧要;在第二条知识链中电势能、电势是标量,在用公式E[,p]=kQq/r,U=E[p]/q时各量的正、负号就一定要代入。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顺利地进行水平迁移,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以防止“负迁移”。

3“学习迁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随着教学的进展,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教师适时地帮助学生学会总结,把平时学习的比较零乱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物理模型,那么就能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俗话说:会读书的人可以把书越读越薄。之所以这样,是因他善于总结,以使头脑里形成知识结构的清晰图象,到需要时就能按照总结的纲要去思考。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文篇3

一、正确认识电源电动势的本质

电源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性质的重要物理量,因此掌握好电动势这一重要概念是学好电源知识的关键。在电动势产生的过程中,要牢固的掌握什么是非电场力及非电场力所做的功。电荷移动时所需要的力可以是电场力、化学力和磁力。所谓非电场力,主要是指化学力和磁力。化学力对大家来说并不生疏,只要在电路中遇到干电池、蓄电池,一定就会想到它是电源,且有化学力存在。可是,对磁力来说,尽管在电磁感应中见的较多,但学生往往忽略了它是电源,因此没有把磁力和电源内的非电场力联系起来。

例如,当一根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线两端要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和其他导线联成闭合回路,就要产生感应电流。切割磁力线的这一段导线就是一个电源,导线内的自由电子受磁力的作用而移动。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有的同学不能把它和电源联系起来,所以与电源有关的问题,像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如何,导线两端的电动势哪一端高等就不能很好解决。Www.133229.COm如果把这段导线看成电源,在电源内部电流是从低电势流向高电势。这样就可以得出电流的方向,电势的高低。

电源的电动势是和非电场力的做功密切联系,在电源的内部,非电场力把正电荷从负极板移到正极板时要对电荷做功,这个做功的过程是产生电源电动势的本质。非电场力所做的功,反映了其它形式的能量有多少变成了电能,因此,在电源内部非电场力做功的过程是能量相互转换的过程。电源的电动势正是从这里定义的,即非电场力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与该电荷电量的比值,称电源的电动势。用公式表示为:ε=w/q。根据公式可以知道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在电源内部,非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动到正极时所做的功。

二、严格区分电动势与电压

电动势与电压是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因此严格区分这两个物理量是非常重要的。前面已经讲过,电动势是表示非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而电压则表示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的某一点经任意路径移到另一点所做的功,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一点弄清楚了,对于电源的端电压、内电压与电动势的区别也就容易搞清了。

电源的路端电压是指电源加在外电路两端的电压,是指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正极经外电路移到负极所做的功。电源的电动势对一个固定电源来说是不变的,而电源的端电压却是随外电路的负载而变化的。它的变化规律服从全电路欧姆定律。它的数学表达式为:u=ε-ir。其中ir项为电源的内电压,也叫内压降,它的物理过程虽然也发生在电源内部,但与电动势的意义不同,它是由电场力所引起的,在电源内部起着消耗非电场力所做功的作用。对一个固定的电源来说,它的内阻是不变的,但通过电源的电流是随外电路而变化的,因此内电压也是一个随外电路而变化的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往往有的同学不理解把伏特计接在电源两端时,为什么测的是电源的端电压而不是内电压。这里只要把伏特计理解为外电路就可以解决了,它相当于和外电路并联的电路,所以其电压应等于外电路两端的电压。有的同学认为电源的电动势一定大于电源的端电压,这是一个不正确的结论,他忽略了电源被充电时的情况。当电源被充电时,电动势在电路中是反电动势,这时电源两端的端电压大于电源的电动势,其数学表达式为:u=ε+ir。同样的道理,当电源被充电时,电源内部的电流是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因此,在电源内部电流总是由低电势流向高电势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三、正确理解电源的功率

电源的功率是指电源工作时的全部电功率,即电源的电动势与通过电源的电流之乘积,p=εi。有些同学认为这个功率对一个固定电源来说是恒量,这是不对的。因为电流i是随外电路而变化的,所以εi也是随外电路而变化的。但是,对于一个固定电源来说,它所承担的最大电流是有限度的,这个最大电流称为电源的额定电流。超过电源的额定电流,电源就可能烧坏。对应额定电流,电源有一个额定功率,它是额定电流与电动势的乘积,这是一个不变的量。在应用中,电源的实际功率要小于其额定功率。如果把额定功率误认为实际功率,就会产生电源在使用时功率不变的错误认识。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文篇4

【关键词】虚数角度;易数空间;生维;生物场

电荷(空间一维)(实数维),正电荷:负电荷:。

磁荷(空间二维)(实数维、虚数维),南极磁荷:北极磁荷:。

质量荷(强作用力荷)(空间三维)(实数二维、虚数一维),物质质量荷:。

反物质质量荷:。

弱作用荷(空间一维))虚数维):

万有引力荷(亚弱作用荷)(超光速空间一维)(复数空间生维)(虚数维):

只有质量荷、虚数质量荷有自相互作用。

光子:(物质宇宙)(反物质宇宙)

万有引力子:(物质宇宙)

(反物质宇宙)

南极磁场(S极)由左旋(逆时针)电子发射超光速左旋亚电子,北极磁场(N极)由右旋(顺时针)电子发射超光速右旋亚电子。

所谓磁单极子就是电子的两种轨道自旋:右旋电子(N磁单极子)、左旋电子(S磁单极子)。

中子场:中子带有显数弱作用荷(电子、电子中微子也带有弱作用荷)。可以利用丰中子材料芯片贮存电能。

负电阻芯片:有源芯片,利用丰中子材料,贮存电能。

指南表、负电阻芯片检测丰中子材料带显数弱作用荷:

指南表指向正南,调到180°,在偏正南(东南)45°角度线上:

加电磁体:偏角176.3°

电磁体电路中接负电阻芯片:偏角174.7°

电路中分别接入左旋和右旋电子芯片:

右旋电子芯片:178.6°

左旋电子芯片:177.7°

不同自旋的电子(右旋或左旋)可以在导线中流动。

1.低生维和高生维的空间

时间:

时间来源于(顺数空间维)(负曲率空间维)和(逆数空间维)(正曲率空间维)的相互作用。空间的高生维产生时间。

自旋是一种时间场量子。正数自旋是时间顺流场量子(由顺数空间维主导);负数自旋是时间逆流场量子(由逆数空间维主导)。

顺数和逆数在逻辑上是相互矛盾关系的概念。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矛盾,而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易数集中不存在顺数和逆数之外的数字。

正数和负数是对立关系的概念。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对立。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它们的属概念的外延。实数集中还存在零。

空间是描述系统存在范围和活动范围的量。同维空间形成各向同性空间;不同维空间形成各向异性空间。

质量来源于空间的高生维。能量空间系统和负能量空间系统相互作用,盈佘的能量转化为质量。

物质宇宙(时间顺流)是由顺数空间维主导的宇宙,反物质宇宙(时间逆流)是由逆数空间维主导的宇宙。

黎曼猜想:

黎曼把s看作为复变数,引入s=σ+it的函数。

黎曼猜想是ζ(s)的全体复零点均位于直线Re(s)=1/2上。

黎曼ζ函数满足以下代数关系式:

解析延拓到复平面上的欧拉公式:

p为质数,为求非平凡零点,设:

为得到非平凡零点,提出虚数角度的概念:也就是说角度可以是一个虚数值。

如果存在。为一无限趋于零的无穷小量,其值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设定,以区别不同的空间系统。

其中,m和n为自然数a和b为实数,为易数,c为复数,为微数,为宏数。

易数=顺数+逆数=复数+微数+宏数

高生维:系统维增加。高生维空间是高度卷曲、高度折叠空间。低生维:系统维减少。

易数全息律:微观系统与宏观系统相对应。构成宏观系统的微观系统可以反应宏观系统的信息,反过来,宏观系统信息也可反应微观系统信息。

易数由复数、微数和宏数组成。复数、微数和宏数是全息相关关系。所谓全息相关,就是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相互对应、相互关联。

系统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体现了全息相关系统以及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系统运算:所谓系统运算是指系统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系统生维是由于系统运算。

易数空间维各向异性,不同的维性质不同。空间生维程度相同或不同,形成的空间系统多种多样。

质子、电子、中子、电子中微子是同一代粒子。由空间的不同生维而形成。质子发射超光速亚质子,电子发射超光速亚电子,电子中微子发射超光速亚电子中微子,中子发射超光速亚中子,质子发射超光速亚质子。

2.生维动态系统

动态系统:系统处于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动态形式。

混沌态是系统的低生维形成的。秩序态、结构态是系统的高生维形成的。

系统生成:空间场的生维形成系统。空间场在高生维和低生维之间涨落。

系统生维:系统内部子系统由于系统低生维和高生维导致系统结构化、秩序化,能量分级。

系统相吸:时间逆流系统。

系统相斥:时间顺流系统。

动态宇宙巨系统反复循环:

白洞宇宙(众多超大质量白洞)膨胀高生维物质宇宙系统膨胀黑洞宇宙(众多超大质量黑洞)收缩高生维反物质宇宙系统收缩白洞宇宙

系统循环:系统反复重复运算。

时间逆流:由逆数空间维推动的系统运算。逆数空间维成为推动因素,顺数空间维却成为阻碍因素。反物质存在于时间逆流宇宙之中。

质量荷(Z):粒子质荷Z都相同,只所以质量不同,是由于质荷自作用半径r不同:

一种磁悬浮引力波探测仪:透明塑料管内放置两块S极相对的相同的磁体,垂直于场面放置,上面的磁体呈悬浮状态。

探测仪磁极相互作用力等于悬浮磁体的重力:

3.生物场

生物场指用空间生维来描述生物发生和进化程度的一种自然场形式。

微数生物场空间的高生维与复数生物场空间的高生维相对应。

与环境系统全息相关的空间场生维形成生物场,生物场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生物系统。

生物场的特点:

(1)系统场:可以形成宏观系统场和微观系统场。

(2)开放场:通过系统界面可以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3)保守场:生物有遗传的特性,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4)结构场:高生维系统空间,形成高度结构化的生物。由于空间系统生维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形成的生物多种多样。

(5)信息场:可以反映环境信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

(6)进化场:生物的进化是因为系统空间的生维。每种生物都有各自的进化途径。

4.核能动力飞艇模型

研究了一种充氦的核能动力飞艇模型。模型动力部分应用有源负电阻芯片(丰中子材料)。

5.仿蛙空天两栖飞机模型

仿蛙骨骼和肌肉的韧性和弹性,灵活、结实、坚固。利用自旋电子芯片。单极磁场磁化燃料,同极磁力助推飞机。

6.讨论

宇称不守恒、自发对称性破缺,是由于空间系统的高生维形成的。可以有各种微数维的空间系统和时间系统。中子带虚数正电荷。反电子中微子带虚数正电荷。电子中微子带虚数负电荷。存在次光速空间、光速空间、超光速空间。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文篇5

关键词负荷预测灰色理论短期GM(1,1)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0前言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调度、用电、计划、规划等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有效地提高负荷预测结果,有利于计划用电管理,有利于机组检修计划和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有利于节煤、节油和降低发电成本,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电源建设计划,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负荷预测已经成为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负荷预测的和心问题是预测的技术方法,或者说是预测的数学模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负荷预测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各种各样的负荷预测方法不断涌现,从经典的单耗法。弹性系数法、共计分析法,到现在的灰色预测法、专家系统法、模糊数学法以及神经网络法、优先组合法和小波分析法,他们都有各自的研究特点和使用条件,不弄清其模型结构和使用范围而盲目地生搬硬套,可能不会取得理想的预测效果,反而事倍功半。

1电力系统短期负荷

电力负荷预测中经常按时间期限进行分类,通常分为长期、中期、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1]。通常长期负荷预测以年为单位,指10年以上的符合预测;中期负荷预测以年为单位,指5年左右的负荷预测。中长期负荷预测母的在于辅助决定新的发电机组的安装与电网规划、增容和改建。

电力短期负荷预测以月为单位的预测,指一年之内以负荷预测;同样可以以周、天、小时为单位的负荷预测,用来预测未来一个月度、一周、一天的负荷情况,并能够预测未来一天24h中每个时间段的负荷情况[2]。意义在于指导燃料供应的计划;提出运行中的电厂出力预告,提前估计发电机组的出力变化;有助于合理安排机组的启停和检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性,降低选择储备容量。

超短期负荷预测指未来1h、0.5h甚至10min的预测。其意义在于能够应用计算机在线控制电网、按预测发电量合理安排运行方式,进而降低发电成本。

2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模型的负荷预测方法

2.1GM(l,l)模型建模机理

灰色模型(GREYMODEL,缩写GM)。灰色建模的思想是用原始数据序列作生成数后建立微分方程。由于系统被噪音污染后,所以原始数据序列呈现出离乱的情况,这种离乱的数列是一种灰色过程,对灰色过程建立模型,称为灰色模型[3]。灰色系统理论其所以能够建立微分方程型的模型,是基于下述概念、观点和方法。

(1)灰色理论将随机变量当作是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灰色变量,将随机过程当作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区内变化的灰色过程。

(2)灰色理论将无规律的原始数据经生成后,使其变为较有规律的生成数列再建模,所以GM模型实际上是生成数列模型。

(3)灰色理论按开集拓扑定义了数列的时间测度,进而定义了信息浓度,定义了灰导数与灰微分方程。

(4)灰色理论通过灰数的不同生成方式,数据的不同取舍以及参差的GM模型来调整、修正、提高精度。

(5)灰色理论模型基于关联度的概念及关联度收敛原理。

(6)灰色GM模型一般采用三种检验,即参差检验、关联度检验、后验差检验。参差检验是按点检验,关联度检验是建立的模型与指定函数之间近似性的检验,后验差检验是参差分布随机特性的检验。

(7)对于高阶系统建模,灰色理论是通过GM(1,N)模型解决的。

(8)GM模型所得数据必须经过逆生成作还原后才能使用。

2.2GM(l,1)模型描述及建立

5结论

1.通过灰色模式GM(1,1)成功预测出黑龙江电网未来24h的电力负荷情况,并通过matlab绘制出其负荷曲线

2.在电力系统灰色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在提高灰色系统建模精度方面有相当的优越性,预测结果比常规灰色模型有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赵希正.中国电力负荷特性分析与预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陈志业,牛东晓,张英怀等.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的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5,15(l):30-35.

[3]康重庆等.灰色系统参数估计与不良数据辨识.清华大学学报,Vol.37.No.4:72~75.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文篇6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供配电;火灾;消防联动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ournationaleconomy,urbanlandtension,high-risebuildingconstructionpresentsteppedupstate,andinrecentyearsinourcountrymoreprohibitivehigh-risebuildingisdevelopingrapidly,thebuildingheightmorethan250mofthehigh-risebuildingcalledoverrunhighrise.Overrunhighrisegenerallyconstructioninthecitylifeandeconomiccenter,duetooverrunhighrisefloor,buildingheightishigh,thepowersupplyreliabilityandfireprotectionrequirementsthanordinaryhigh-risebuildingswouldbemuchhigher,thecorrespondingconstructionfunds,equipmentoperation,safeoperationstandardishigh,sothecomplexityofdesignalsoincreasedalot.Thispaperliststheprohibitivehigh-risebuildingelectricaldesignofthemainconcerns,thenrespectivelyfromthepowersupplyanddistributionsystemdesignandfirefirelinkagesystemdesigndiscussedtransfinitehigh-risebuildingelectricaldesignofthemainpoints.

Keywords:overrunhighrise;Electricaldesign;Powersupply;Fire;Firelinkage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超限高层建筑概述

我们一般把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定义为超高层建筑,将建筑高度超过250m的高层建筑称为“超限高层建筑”。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超限高层建筑发展迅猛,全球十大超限高层建筑中国已占过半。下表是我国到到目前为止建成或在建的典型超限高层建筑。

我国典型超限高层建筑一览表

超限高层建筑的共同特点是:建筑高度高,面积大,功能复杂,用电负荷大,供电半径大,消防扑救困难。因而对其供电方案、应急、备用电源、变配电所及疏散照明等方面的电气设计无疑带来很大的挑战。

二、超限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关注点

(一)电压损失考量

线缆的电压损失与距离成正比关系,电压损失大,则势必造成受电端的电压偏差较大。因此变电所至用电点距离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一般在150m内有较好的经济性(这也是低压供电半径的概念)。

(二)负荷中心

这是电压损失概念的延伸。在确定了相同的供电对象情况下,将变电所设计在靠近大用电负荷处,综合节能效果更优。

(三)线路敷设及管井

因低压配电电缆非常多,如果变电所集中于一处,则会需要较大或较多的电缆井;而如果设置两处或多处变电所,电缆井则会占用楼层面积。

三、供配电系统设计要点

(一)电力负荷的确定

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主要依据。国家现行规范,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用电设备(如消防水泵、消防电梯、喷淋泵、排烟风机、消控控制中心、应急照明)、电梯、生活水泵用电、电话机房、安保设备和航空障碍灯等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其它用电负荷分别为二级或三级负荷;二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用电、通道及楼梯间照明用电、电梯电力、生活水泵用电、排污泵等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其它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电力负荷预算时应分别计算动力电和照明电。电力负荷预算正确与否,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置,保证电气设备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对整体工程的经济分析和相关设计,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层建筑的电力负荷计算,基本上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二)电源及电压的选择

超限高层建筑一般体量大,一级负荷容量也大,鉴于超限高层建筑往往都是地标性建筑或是比较重要的建筑,因此有条件时建议最低负荷等级不低于二级。超限高层建筑供电系统设计至少需要2路市政独立电源,其电压等级及路数需根据负荷容量及当地供电部门供电条件等来确定。

(三)变配电所的布置

对于高层建筑的用电设备来说,它们的负荷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很大的一部分是一、二级负荷,所以常常变电所的规模一般来说会比较的大。总配电所最好是设置在地下层内,因为变配电所应靠近用电负荷。对于超限高层建筑的总变配电所来说,管线进出的程度会比较多,有高压也有低压的电缆。(四)电线电缆的选型和敷设

在我国发生的火灾中,因电气引起的火灾占很大的比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电缆电线的老化和过载使用引起的。同时,因火灾时引燃电缆电线中可燃的绝缘和护套材料,致使火灾进一步扩大,绝缘和护套材料燃烧所散发的有毒气体也会导致打量的人员伤亡,并可能阻碍消防人员的灭火。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文

下面举例说明.

例1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甲图中点P反映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1.5m/s2

B.甲图中点P反映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0.5m/s2

C.乙图中点P反映此时导体的电阻值为1.5Ω

D.乙图中点P反映此时导体的电阻值为0.5Ω

分析:这道题考查加速度的概念和电阻的概念,加速度属于运动学范畴,是通过对运动现象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它们的定义式不是实验的结论.加速度是一个矢量,其定义式为a=vt,是一个通过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它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对于这些学生们可能都没问题,但真正在用这个公式计算时却容易忽视它的内涵,那就是极限的思想,即t0.因此在物体的v-t图象中就应该用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斜率代表该点的加速度,所以B选项正确;而电阻属于电学范畴,是通过实验分析形成的概念.它是一个标量,其定义式为R=UI,也是一个通过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而且对于一个定值电阻,R=UI也成立,但是对于定值电阻,其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所以其U—I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乙图反映阻值在变化,因此只能用一个确定状态下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来表示此时的电阻值,所以C选项正确.

例2如图2,在NaCl溶液中,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如图所示.若测得2s内分别有1.0×1018个Na+和Cl-通过溶液内部的横截面M.试问:溶液中的电流多大?

图2

例3如图3,两个同心放置的共面金属圆环a和b,一条形磁铁穿过圆心且与环面垂直,则穿过两环的磁通量φa、φb的大小关系为().

A.φa>φbB.φa

C.φa=φbD.无法比较

图3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文篇8

1、磁场,物理概念,是指传递实物间磁力作用的场。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的场。磁场不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场具有波粒的辐射特性。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以磁场作为媒介的,所以两磁体不用在物理层面接触就能发生作用。电流、运动电荷、磁体或变化电场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由于磁体的磁性来源于电流,电流是电荷的运动,因而概括地说,磁场是由运动电荷或电场的变化而产生的。

2、用现代物理的观点来考察,物质中能够形成电荷的终极成分只有电子(带单位负电荷)和质子(带单位正电荷),因此负电荷就是带有过剩电子的点物体,正电荷就是带有过剩质子的点物体。运动电荷产生磁场的真正场源是运动电子或运动质子所产生的磁场。例如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就是在导线中运动的电子所产生的磁场。

(来源:文章屋网)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文篇9

关键词:热电冷联产负荷模拟计算写字楼负荷预测模型

1.前言在热电冷联产系统的方案设计中,热电冷负荷的模拟计算是热电冷联产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负荷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联产系统优化设计的成败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然而,在建筑的规划阶段,一般只能确定该建筑最基本的信息:如使用功能和相应面积等,它反映的只是该建筑类型的共性。如何从这些基本信息来模拟不同建筑类型的热电冷负荷呢?

目前,在热电冷联产系统方案设计中,热电冷负荷计算常采用建筑物的设计负荷来进行,即根据每平方米的设计热负荷、冷负荷与电负荷来计算建筑物的总热电冷负荷。楼宇热电冷联产系统机组的选取,常采取以电基本负荷定机组容量、电力并网不上网的设计原则,经济性的评价也采取规定运行小时数的方法来进行。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可以初步确定机组的容量,但由于设计负荷不能反映出不同建筑类型负荷的逐时变化特点,不能反映热电冷负荷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方案也就难以在分时电价模式下进行模拟,也就不能给出各个不同时段机组具体的运行策略,不能对系统进行全年逐时的技术经济模拟分析[1-2],因而,基于传统设计负荷方法的联产方案,也就难以做到真正的优化设计。

本文在对不同建筑类型负荷的基本构成及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负荷因子”来反映不同建筑类型负荷的逐时变化特点,进而得出了负荷模拟计算的基本原理;并以写字楼为例,提出了写字楼的负荷预测模型,

2.负荷模拟计算原理在建筑的规划阶段,一般只能确定该建筑最基本的信息,如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相应面积等,每种建筑类型负荷的基本构成及变化特点是不一样的。负荷的构成及大小由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级别等决定,它反映了设计负荷的概念;而负荷的逐时变化特点主要由建筑的使用功能、作息模式等因素决定,它主要反映了不同建筑类型之间差别。因而,对同种类型建筑来说,负荷的逐时变化特点可以利用一个反映该建筑类型属性的无因次因子来表述,在这里,我们把这无因次因子称为“负荷因子”,它反映的是负荷的逐时变化信息,是一个介于0~1之间逐时变化的无纲量数。各不同建筑类型的“负荷因子”,是在对该建筑类型的负荷变化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模拟计算而获得的。在不知道建筑更深入信息的情况下,其可根据该建筑类型的典型设置条件来相应求取。

2.1冷热负荷的计算

建筑的冷热负荷主要包括:围护结构传热负荷、新风负荷、人员设备负荷等,这三种负荷基本上各占总负荷的三分之一左右。围护结构传热负荷主要与建筑的围护结构及地理位置有关,而对于同地同种类型同档次的建筑而言,围护结构一般相差不大。新风负荷主要与人员的作息时间及密度等相关,人员设备负荷的大小主要与建筑类型及作息时间有关。当建筑类型确定时,人员设备及新风负荷的相对逐时变化信息就可基本确定了。因而,冷热负荷逐时的变化信息主要与建筑类型有关,即“负荷因子”主要由建筑类型来决定。

另外,由于同种类型建筑的级别和服务对象的差别,其冷热负荷相对大小也会相差较大,因而,可将每种类型建筑的冷热负荷分高、中、低三个等级来处理。这样就可通过设计负荷或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等级负荷的相对大小,结合“负荷因子”的概念,就可最终确定规划阶段不同建筑类型的逐时冷热负荷,其建模计算流程如图1

2.2电负荷的模拟计算

电力负荷主要由不同建筑功能房间内各种用电设备所造成。电力负荷的大小及逐时变化

特征与建筑物内各种用电设备的安装功率、设备的耗电使用性能及作息时间直接相关。

根据常见的用电设备,电力负荷主要由如下几种类型构成:

(1)照明:包括各种功能房间照明(如办公室、客房、商店等)、楼梯过道照明、立面照明、安全和疏散诱导照明等;其安装功率主要取决于建筑类型和房间功能,不同的建筑类型和房间功能有不同的照明安装功率指标;而各设备耗电使用性能主要与使用的照明设备性能相关,作息时间由功能房间所决定;

(2)空调:包括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采暖泵、风机盘管、空调箱、新风机组等;不同空调形式的电耗特点也不相同;

(3)动力运输:主要指电梯,如客梯、货梯、消防电梯、观景电梯、自动扶梯等。电梯功耗受到楼层高度、上下电梯人数、运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4)常用电器:主要指各功能房间内所使用的电器设备;如办公室内的电脑、打印机等,电器设备种类及其安装功率可由房间功能决定,对应不同的功能房间,各设备种类及相应的安装功率不同。

(5)其它:包括各种生活水泵、消防、排烟、安全监控、损耗等;

逐时电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逐时总电负荷,n代表各建筑类型中各功能房间类型,j为各功能类型房间内所分担的设备类型,如照明、空调、电梯、电脑等,为各功能区面积比,,为各设备投入使用系数,它主要反映各时刻设备投入的相对量,为各设备的实际功耗性能。为与的乘积,它反映的是各设备逐时耗电系数,为“负荷因子”,为负荷设计指标。

3.写字楼热电冷负荷计算模型根据以上计算原理,在对北京典型中高层(7层~20层)写字楼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可得出应用于写字楼热电冷负荷预测的计算模型,下节为某典型写字楼热电冷负荷计算模型的设置条件。

3.1典型设置条件

3.1.1各功能区面积比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文篇10

一、用类比法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在中学物理中,有不少物理概念和规律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类比方法把类似的知识进行比较、对照,从而较快地接受新知识.例如在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电容这三个概念定义的教学中,只要在电场强度一节的教学中能让学生建立起牢固、正确、全面的概念定义,就能使其对后两个概念定义的学习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必须让学生理解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放入电场中的试探电荷受到的力F与试探电荷量q成正比,电场强度E由本身电场性质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磁感应强度B=(IB)和电容器的电容C=时,就能运用类比的方法,找到它们的共性,触类旁通.

又如在“电势能”一节的教学中,可将重力场和静电场进行类比来讲解: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重力势能,体现了物体在重力场中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所以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密切相关;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总是等于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与此类似,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叫做电势能,体现了电荷在静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所以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密切相关;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势能的变化量总是等于电场力对电荷所做功的大小.由此引入了电势能的概念,并研究电场的部分性质.此外,还有电场与磁场的描绘、电压与水压的比较、容抗和感抗的类比,物理微粒的波粒二象性的对比等等.通过运用类比方法,大大地增加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二、用类比法记忆物理量

有些物理量的含义不易理解和记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采用类比方法.例如,将公式R=ρ和f=μN中的两个物理量ρ与μ类比;将公式Q=Cmt和F=Kx中的C(比热)与K(劲度系数)的物理意义进行类比,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对于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可通过类比方法,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把某些物理现象或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使抽象的理念知识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例如在电路的教学中,可用暖气装置来类比电路,即用供热房、水流、水压、水管、暖气片、控制阀来类比电源、电流、电压、电路、用电器、电键等.又如,图形1所示的电路中,A、B两灯泡串后,再用一根导线将其中一个灯泡B短路,问为什么被短路的灯泡B不亮?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用类比方法来解释:当两根水管分流时,一根水管对水阻碍很大,另一根对水的阻碍很小,问水流向哪根管子.学生会立即回答:大部分水流从后一根管子流过.然后再类比图1,学生便会很快认识到大部分电流从短路导线中流过,致使灯泡B不亮.

三、用类比法解题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碰到新模型时,往往束手无策,若应用类比方法,把其还原为旧模型,便可迎刃而解.例如下面一道题:如图2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间距离为d,右板上有一小孔、电容器固定在一绝缘底座上,总质量为M.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铅丸对准小孔水平向左运动(重力不计),铅丸进入电容器后,距左板的最小距离为,求此时电容器已移过的距离.

此题表面上是电学题,其实基本原型仍是力学中的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但其演绎到电学后,增强了思维力度,涉及的知识点更有助于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用类比法进行内容复习

类比式教学对章节复习、板块复习也有较大的作用,在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相似的概念、规律进行类比,可以进一步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知识整体化、系统化,对物理概念、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复习能量和动量时,可引导学生做如下类比:

(1)能量部分

功:W=FS,是过程量,是力对空间的累积.

v要相于对同一个惯性系;功、能都是标量,用代数运算法则运算.

(2)动量部分

冲量:I=Ft,是过程量,是力对时间的累积.

动量:p=mv,是状态量.

动量定理:Ft=mv1-mv0(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

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对两个相互作用物体系统).

守恒条件:F合外=0.

应取同一个惯性系;冲量、动量都是矢量,用矢量运算法则运算.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文1篇11

【关键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符合预测精度;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社会经济。要想做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加强关于负荷预测的相关工作,这在电力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我国当前的电力市场正在朝着更加蓬勃的方向发展着,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也要从这方面入手,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相当必要的,因此,本文针对如何进行更加精确化的负荷预测开展了探讨,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

1、电力负荷预测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首先,要想采取合适的手段进一步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准性,就要事先对电力负荷预测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认识,这是电力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之一,由于工作目标的不同以及时间上的差异性,可以将负荷预测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超短期预测,一种是短期预测,还有一种是中期预测,最后是长期预测,通过在不同阶段的预测结果,可以更加准确的对电力系统的经济性运行提供重要的依据。超短期预测就是在短时间内对电力的使用情况以及承载能力进行预测,通常时间以1h为分割点,也就是说在1h内的电力使用情况都是通过超短期预测得以实现的。采用超短期预测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一段时间内电能的稳定性,在质量水平上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控制,这样就避免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相对于超短期预测,短期预测的时间更长一些,一般时间控制在一天到一周以内不等,这是电力机组能够顺利运行的基础,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经济性的特点。而中期预测以及长期预测的时间更长一些,前者是对一年内的电力负荷情况进行预测,后者的时间甚至长达十几年,所以经常用在电厂的建设以及电网改造方面。由此可知,电力的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的经济性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电力负荷预测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特征。一是要具有条件性,也就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控制好电力负荷预测的发展方向,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到的不确定条件。二是要对周期性的问题进行考虑,因为在进行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通常模式都是固定的,并且具有复杂性的特征,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更是如此,所以对负荷预测的影响十分丰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就极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在一定的时间以及范围内予以充分的考量。三是具有多方案性的特点,因为电力负荷预测的结果并不是最终的目标,还要在这一结果的基础上制定出更为合适的方案确保电力的经济性运行,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选择有助于提高实际电力经济性运行的效果。最后,电力负荷预测还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也就是在点时间内负荷预测的结果并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呈现出不断的变化与发展。

2、电力负荷预测与经济性运行的关系

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与电力经济性运行具有一定影响,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加强电力负荷的预测有助于为电力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将电力事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电力负荷预测实际上也是电力水平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所以针对这一问题的提出,也要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将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朝着纵向发展。与过去相比,电力市场的经营方式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前的电力市场是一个开放性的市场,所以市场竞争也相对激烈,要想占据主导地位,就要不断发挥电力负荷的预测作用,将电力价格进行统一,这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负荷预测的精确性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直接挂钩,所以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应该加以重视。

3、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的措施

在进行电力负荷预测的过程中,并不是无规律可遵循的,而是通过开展必要的措施逐步提升其准确性。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将历史数据进行保留,并且保证其准确性。只有确保历史数据的准确性,才能对今后的电力负荷预测提供必要的依据。否则按照错误的数据进行预测,结果只能与实际情况相差越来越大。所以进一步提升历史数据的准确性迫在眉睫。

二是要加强对电力工作人员的培训,只有电力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更高,才能进一步提升其对电力负荷的预测能力,进而逐步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性运行,所以应该不定期对工作人员里开展必要的培训工作,逐步提升其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三是将电力负荷预测与气象部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重视气象情况的变化,因为电力负荷情况经常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波动,如果能够提高气象播报的准确性,就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建立起用户中心,对电力使用情况较大的用户进行集中性管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第四,应该对电力负荷预测的相关研究的资金投入进行有效的增强,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以及方法来建立起电力负荷预测的模型,对电力负荷预测相关工作进行合理的实施。总的来讲,应该运用相对准确的历史数据,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测理论以及方法,建立完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已经能够有效提高电力预测的实际精度,同时还是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中非常关键的解决措施。

4、结语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营中,电力负荷预测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具体的预测精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网的安全以及稳定运行,因此,应该有效提升负荷预测的实际精度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够保证供电的实际质量水平。在之后的电力负荷的实际预测当中,应该对基础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探索出预测的全新方向,进而有效提升负荷的实际预测水平,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以及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电力负荷的概念范文1篇12

关键词可靠性;经济惩罚;主接线;现金流图

中图分类号TM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Whenthepowerplantbecomestheindependenteconomicunit,itsfinalgoalistopursuethemaximalprofits.Inthispaperthereliabilityofpowerplantbusarrangementistranslatedintothefactorofprofitandlossinordertoconsolidateitwiththeinvestmentandannualincomeofpowerplant.Therelativ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somepowerplantsbusarrangementcanbeevaluatedwiththehelpofthecashflowchartusedinengineeringeconomyandprojectappraisal.

KEYWORDS:Reliability;Economicpunishment;Busarrangement;Cashflowchart

1引言

随着发电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发电厂可靠性[1]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发电厂的一次故障,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样,系统就会对发电厂的可靠性有一定水平的要求。同时,随着厂网分离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电厂已经作为独立的经济体投入系统中运行,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发电厂的投资以及收益的问题。

通常,发电厂主接线的可靠性越高,其投资及运行成本必然就越大,也就是说发电厂可靠性和发电厂投资及运行成本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把可靠性和年费用等分开考察,就会导致发电厂主接线方案比较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

优选发电厂主接线方案的目标,就是要选出满足一定负荷要求的平衡可靠性和投资运行成本为最佳水平的发电厂主接线方案。本文通过风险盈利价格和可靠性经济惩罚因子,把发电厂主接线方案的可靠性转化成经济损失,和发电厂投资回收统一起来,采用工程经济与项目评价中的现金流方法进行经济比较,使得优选发电厂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发电厂成本核算

发电厂成本包括综合总投资和年运行费两部分。

综合总投资主要包括变压器综合投资、配电装置综合投资以及不可预见的附加投资等,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O=O0(1+a/100)(1)

其中O0为主体设备投资,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配电装置等,a为不明显的附加费用比例系数,如基础加工、电缆沟道开挖费用等。

主接线中的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费一般取(0.022~0.042)O。

3主接线可靠性与损益系数的关系

通常,根据各个设备元件的可靠性基础数据,采用逻辑表格法,可以计算出发电厂主接线的可靠性指标。设备可靠性的基础数据,包括设备故障率、断路器故障停运时间、断路器大修时间、断路器大小修周期、母线故障停运时间、母线检修周期、隔离开关分合闸时间等。逻辑表格法是以供电连续性作为系统可靠工作的判据,其思想是针对主接线具体的接线情况,分析故障或者计划检修某一设备(回路)时,由于切除某些设备而对主接线造成的影响。对正常、故障、检修的设备与另外一个设备故障相重叠的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分别计算其出现的概率,填入表格中,然后根据全概公式计算出某设备在一年内各回路故障平均停运时间。逻辑表格法的计算简单易行,概念清晰,可以量化发电厂主接线的可靠性。

为了方便发电厂主接线方案的经济比较,采用发电厂风险盈利价格来估计发电厂可靠性带来的经济损失。所谓风险盈利价格,就是假定某发电厂供出的电力全年保持不变,即考虑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和电力波动,把实际供出负荷的变化归算成纯盈利价格的变化,然后根据市场的预测情况,求取该发电厂供出负荷在发电厂寿命年限内盈利价格的平均值。这样,不论发电厂每个时段供出多少负荷,以及供出负荷的价格是多少,通过风险盈利价格,都能方便地计算出发电厂可靠性带来的经济损失。

通过风险盈利价格,可以计算发电厂的年经济收益。用发电厂某回路年输送负荷数乘以风险盈利价格,即得到该回路年经济收益。假设发电厂年输送负荷为M,平均风险盈利价格为p,则发电厂年收益S1为:

S1=M*p(2)

如果发电厂主接线有n个出线回路,每条回路每年在送电时段内由于可靠性而导致停电,使得其负荷损失为F1,F2,F3……Fn,平均风险盈利价格为p,则该发电厂年可靠性损失值S2为:

S2=(F1+F2+F3+…+Fn)*p=p*(3)

这里计算出的年可靠性损益值S2仅仅反映了发电厂主接线方案的物理结构给发电厂本身带来的损失,不能反映系统对该发电厂主接线某部分接线的可靠性要求。为了体现系统要求,采用可靠性经济惩罚因子的概念。所谓可靠性经济惩罚因子,就是反映发电厂主接线不同部分的负荷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程度,反映系统对该发电厂主接线某部分的负荷要求的一个系数,即当发电厂主接线发生故障停电时,系统对发电厂违约而给予的相应的经济惩罚。它的数值主要是由供出负荷的性质决定的。负荷按不同要求的可靠性可以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一级负荷中断供电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二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大量减产,城市大量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三级负荷停电影响比较小。负荷重要性越高,相应的可靠性经济惩罚因子取值就越大。发电厂可靠性经济惩罚因子用hi来表示。hi在供电合同中体现出来。

于是发电厂可靠性实际经济损失S2由(3)式变为:

S2=p*+p*=p*(4)

定义发电厂主接线的损益系数为发电厂实际收益与理想收益的比值g;

g=(5)

发电厂主接线的损益系数g反映了发电厂主接线可靠性对发电厂经济收入的影响程度,它的数值和发电厂主接线可靠性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