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房管理制度(6篇)
配电房管理制度篇1
现有机房的缺陷
经调研,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房都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空间布置不合理。机房建设初期,机器较少,摆放也比较随意。而随着机器逐渐增多,机房空间日益紧张,企业往往都是“私搭乱建”、将就对付着用,没有进行系统设计,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机房内热量不均衡,局部出现过热现象。虽然一般企业能保证整个机房温度达标,但是部分机柜内温度却已超出正常范围。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制冷气流走向,致使制冷效果不好。机房内线缆混乱。机柜内线缆多而零乱,机器排出的热量不容易散发。机箱外也是满地线缆,维护困难。虽然大多数机器有双电源冗余,但是机房内仍采用单总线供电。
改造势在必行
这些都导致了潜在风险,运维工作压力加大,机房改造势在必行。我们认为机房改造,应考虑3~5年的可用性,在此期间不需再做大的改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案综合解决上述问题。
关于机器与机柜:机房内不再放PC机或塔式服务器,尽量将它们换到机架式服务器上。以后新购机器必须是机架或刀片服务器,并采用某几种相同配置的服务器、双电源冗余、风扇冗余,甚至机柜也采用同一型号,以便最大限度利用机房空间,美观大方。
关于走线:统一采用上走线方式,电源、光纤、网线全部上走线。注意:购买机柜时,要考虑机柜支持上走线方式。改造后,全部拆除原有的下走线。
关于散热:不仅考虑整个机房的温度符合要求,同时每个机柜的温度也应该在标准范围内。机柜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摆放方式,冷热气流不再混合,提高制冷效率。冷风从地板底下输入,吸入机器后,从机器后部排出,再从机房吊顶回流回去。
配电改造方案:采用双电源供电,机房内配置2套配电柜作为双路列头柜,同时给机房内的设备供电,解决供电单点故障的隐患。同时配电的扩展也非常方便,可随时在列头柜加入输出开关。每个机柜内采用两条统一标准PDU条,废除不同规格配电条的不安全用电方式,形成统一规范,方便了机房的管理和扩展。
为了监控机房内每路电流状态、预防开关跳闸,可以实时监控每个机柜的电流大小,并且每个开关都可设定一个报警阀值,达到报警的安培数时,便会发邮件告知管理员,不要在此机柜中再加入其它设备。每个机柜的电流大小可在本地的配电柜上观看,也可通过网络监控,无须进入机房,便可掌控一切。
两种网络方式: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可以避免大量从主网络接入网线。服务器使用网络只需在同一个机柜内跳线。解决了网线管理的问题,使网线规整有序、清晰,方便了以后管理、维护和扩展。第一种方式费用较贵。
配电房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数据中心一体化系统;网络能源系统;系统设计;数据中心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2-0027-02
一、数据中心一体化系统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机机房已成为各大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房的环境设备(供配电、UPS、空调、消防、保安等)必须时时刻刻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一旦机房环境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对数据传输、存储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如事故严重又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损坏硬件设备,造成严重后果。对于银行,证券,海关,邮局等需要实时交换数据的单位的机房,机房管理更为重要,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目前许多机房的管理人员不得不采用24小时专人值班,定时巡查机房环境设备,这样不仅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而且更多的时候,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及责任也无科学的管理。尤其目前国内普遍缺乏机房环境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在许多地方的机房不得不安排软件人员或者不太懂机房设备管理甚至根本不懂机房设备维护的人员值班,这对机房的安全运行无疑又是一个不利因素。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推出机房场地设备监控系统,实现了机房设备的统一监控,减轻了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实现了机房的科学管理。
二、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数据机房所有系统的设计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与设备使用要求进行整体规划,统筹考虑,保证整体可用性。
(二)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系统设计立足于高起点,采用国际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构建合理并适当超前的技术体系架构,用以确保长时间的技术领先。各系统通过集成,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增强对机房的运营管理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实现现代化科学的机房管理。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织、扩展和系统集成整体提升的需要。
(三)可靠性原则
数据机房具有高可靠性,保证为用户提供连续不间断的7×24小时服务;在设计和建设时要减少单点故障的存在,对可能存在单点故障的环节在设计上要尽可能减少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由市电到机柜及服务器的整个供电系统可用性不少于99.99%,机房各系统都具有足够的备份能力。
(四)安全性原则
具有完整的安全策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手段保障数据中心运行系统基础环境的安全。在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接地、防雷、防电磁干扰、降噪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在考虑地面承重能力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五)可管理性原则
各系统应具有较强的集中式管理加分布式实施的可管理性逻辑,并且为分布式实施调整提供清晰的管理逻辑。
(六)灵活性及可扩展性原则
各系统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系统设计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设计时应考虑部分设备分期实施,统一规划考虑扩充设备,确保日后可以方便增容。
(七)节能、环保、减排的原则
数据中心设计及建设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或技术来充分体现节能、环保、减排的要求,建设绿色的数据中心。
(八)舒适性原则
数据中心应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要保持空气新鲜,机房内的温度、湿度要符合国家标准,为工作人员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
(九)可持续发展原则
各系统设计及产品选型都应具有超前性和扩充性,系统实施方案具有可扩展性。如精密空调应采用模块化组成结构,机组扩容简便,简单增加模块即可;配电开关及配电柜在设计上要预留足够开关容量;对隐蔽性工程要有足够的前瞻性,为了保证较长时间内的系统扩容、变更、升级等可能性而预留相应预埋管线和接口等。
三、系统组成
(一)机房装饰系统
给机房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这是数据中心一体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电气系统
供配电系统是保证计算机设备、场地设备和辅助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其设计原则是:满足计算机机房的使用要求;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保证人身安全;便于施工、维修和管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本项目中计算机设备按一级负荷供电。按照《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和《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在本项目中按A级供电方式设计、施工。机房的配电系统设计为“双路市电+柴油发电机组+UPS双总线冗余+独立的双回路”的高可靠性的供电方式。能源中心内设有低压总配电室,为数据中心大楼提供双路电源。针对数据中心机房区提供独立的两路市电与柴油发电机互投后的电源至UPS电源室的两套UPS系统,给计算机负载提供双总线方式供电;提供双路市电及柴油发电机互投后的电源给精密空调、通风设备、照明等市电负载供电,同一区域互为备份的两台空调的电源来自另一组市电系统。
1UPS系统。1#UPS母线输入配电柜:1#母线采用1套UPS输入配电柜,该柜配置2路输入开关,其中1路1250M3P开关为UPS中输入电源开关,另1路为I#UPS系统的外部维修旁路开关,为二期UPS扩容及检修提供便利条件。输出配置3路630/3P输出开关,分别为3台UPS提供交流输入电源,输出配置2路100A/3P开关,为UPS机房空调提供电源。该柜的输入电源由低压配电机房引电。
2精密空调配电柜系统。二层主机房配置1台精密空调总输入配电柜,二层VIP机房空调配置1台精密空调总输入配电柜,空调配电柜的总输入开关可以选配分励脱扣选件,配合消防系统的使用。空调配电柜的电源均从动力机房低压开关柜引电。
3服务器电源管理系统SPM(serverPowerManagement)。随着信息设备的进一步集中,更多的数据中心被建立。新一代数据中心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及可管理性要求越来越高。IT用户需要对信息设备的供电系统进行更可靠与更灵活的配电、更精细化的管理、更准确的成本消耗等。
4柴油发电机系统。本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全部负荷的备用电源,应满足的运行方式为:正常情况下,机组应始终处于准备起动状态,当市电中断供电时,机组应立即起动,机组启动延时时间延时0至3秒(可调),能自动起动机组(共有三次连续自启动功能),四台机组同时自启动,四台机组同时并机,达到100%额定负荷所需时间小于15~30秒(可调)。市电恢复时,发电机组应能继续带载运行约180秒(可调),直至市电供电稳定,才转换由市电供电带负载,机组继续维持0~300秒(可调)运行冷却后自动停机。机组与电力系统问有防止并列运行的联锁装置,此装置也用于市电电源与发电机组之间的切换。
(三)空调系统
当室外温度较高时,系统处于全部机械制冷工作模式,冷量全部由压缩式制冷系统提供,然后与板式换热器进行能量交换,给室内循环提供冷量。
当室外处于过渡季节时,冷媒先在冷凝器中被部分冷却(预冷),然后再在压缩式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中再次冷却,压缩式制冷系统根据需要起动,平衡板换的热负荷,这种自然冷却系统与压缩式机械制冷系统需要同时工作的情况叫做部分自然冷却模式。
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冷媒直接在冷凝器中被冷却,并能完全平衡板换的热负荷,这种完全靠自然冷却系统的情况叫做全部自然冷却模式,全部制冷负荷由自然冷却冷凝器“免费”提供,不需要开压缩式制冷系统,达到节能效果。
(四)通风系统
引进新风,保证室内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消防排烟补风:节能,通过全热新风换气机,在用室外的新鲜空气置换室内空气时,保证室内的冷热量70%的存留;机房新风前端加预热段,避免冬季室内产生结露。
新风、排风系统可满足过渡季节及冬季排出室内的余热(冬季制冷机组不开的情况),以保证机房全年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新风系统采用初效中效两级过滤,以保证空调机房内无尘环境的洁净要求,并保证室内空气正压,防止开门过程中机房外的有灰尘的空气进入室内。
(五)设备环境监控系统
数据机房内的环境温度、湿度、水浸以及低压配电1路进线等进行集中监控、调测及数据核对等。监控中心数据存储功能服务器架设在首层配电室,以便于对其日常维护,数据备份及故障处理。设立在监控中心的监控终端可实时的对各机房进行监控。当监控现场发生报警时,立即启动短信报警,将详细的报警内容完整正确地发送给管理人员,保障机房安全,同时可实现电子邮件、声光、网络显示等报警方式,并人性化地设置同一现场同一报警的发送间隔时间。遵循监控系统网络结构方面的建设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监控系统采用SS-SU二级架构。
(六)机柜系统
服务器机柜的规划和选择是IDC数据中心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其数量的多少、单个机柜功率的多少、机柜的尺寸等因素直接决定了机房的面积、UPS系统的大小、空调系统的大小以及整个大楼配电系统的规模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规模。同时机柜的尺寸、通孔率及摆放方式等因素又直接影响到服务器的散热效果,并与机房的气流组织形式及空调系统的节能有很大关系,所以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七)综合布线系统
数据中心机房是企业运营的核心,例如在电信、金融等行业中,网络所承载的是关系到核心业务的重要且敏感的数据,因此对整体系统安装的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变得尤其重要。一个现代化的机房,除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确保安全可靠、美观舒适以外,还应充分体现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创新和智能化。
(八)消防系统
数据机房消防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即气体灭火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
四、结语
配电房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核心机房;设计;装修;热通道;冷通道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2-0028-02
Abstract:Datacenterinuniversitiesisthecenterofthecampusallkindsofinformationdataprocessing,switching,storageandmanagemen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andtherapidprogressofinformationtechnology,therequirementsforthedatacenterarealsomoreandmore.ThispaperbrieflyintroducestheoveralldesignofthedatacenterinuniversitiesbasedontheconstructionofthedatacenterofZhejiangOceanUniversity.
Keywords:datacenter;design;decoration;hotaisle;coldaisle
1项目背景
我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有效解决我校整体办学空间不足和学校的独立学院需独立校区的办学问题,并为创建大学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学校实施了校本部迁建工程。新校区一期按8000学生办学规模规划,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共32幢建筑单体。为保证新校区网络系统可靠地运行,信息安全地存储,并畅通无阻地传递,一个良好的网络核心机房是必不可少的。
浙江海洋学院网络核心机房位于实验大楼四楼,建筑面积约90平米,分为主机房和UPS配电机房。主机房面积62平米,主要放置机柜、交换机、服务器、精密空调、UPS精密配电柜等。UPS配电机房面积28平米,主要放置UPS主机、电池柜、市电配电柜等。
2总体要求
浙江海洋学院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的目标是满足当前的业务需要,并适当超前,建成一个具有一定的规模容量、技术先进、功能完备、运行高效、质量优良、安全可靠、使用方便、能够满足全方位、多层次需求的机房和数据中心。为此,机房的设计和建设需包含机房装修、供配电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空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机房监控系统、机房消防系统等七个部分,并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进行设计、施工。
3详细设计
3.1机房装修
机房装修工程主要包括吊顶天花工程,地面工程,墙面装饰工程、隔断工程、门窗工程等。为了确保机房的保温、防尘和消防需要,在机房原水泥天花板上刷2遍防尘防静电涂料,再采用轻钢龙骨进行吊顶,使机房净空达到2.6米,并采用规格为600×600×0.8mm的铝合金微孔天花板进行铺设,不仅美观、耐用,防火、防潮,同时与机房屏蔽网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具有抗静电、抗干扰的作用。机房地板采用600×600×35mm的架空抗静电地板铺设。为使水泥地面达到不产尘、不起尘、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度,地面需要先涮2遍防尘抗静电漆,并在精密空调供气区地板下铺设20mm橡塑保温板和反光贴膜。活动地板高为400mm,下面敷设30mm×3mm紫铜排等电位网,安装强电桥架。为方便体积较大的重型设备进出机房,主机房大门入口处做成20度左右的坡道。房间原有窗户挂上窗帘或贴膜后同墙面一起用彩钢板进行整体封闭装饰,既美观、防尘,又起屏蔽作用。为了机房内设备的安全,所有的墙体缝隙、管线槽接口处均要堵实,以防止虫、鼠进入机房。主机房和UPS配电机房采用12mm厚防火玻璃隔断,并安装一扇1500×2100mm防火玻璃门。主机房和UPS配电机房出入口各安装一扇1460×2100mm钢制防火门。
3.2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是机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网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最基本保障。浙江海洋学院网络核心机房配置了一台市电配电柜和一台UPS精密配电柜。引自低配房的两路市电经过ATS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接入市电配电柜,为两台精密空调、两组UPS系统、新风机、照明和维修插座等供电。同时,还需为两组UPS系统各引出一路维修旁路。当UPS出现故障或进行维护检修时,可将UPS负载无间断地切换到旁路电源上,这样就不会影响网络设备的正常使用了。两组UPS系统通过UPS精密配电柜各引出30路16A输出分路,并各分一路接入网络机柜或服务器机柜,通过16A工业连接器连接各类型PDU插座,为安装在网络机柜和服务器机柜中的双电源负载设备提供双电源供电。此外,UPS系统还需为应急照明、门禁系统、环境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和监控室工作位等提供电源。所有强电施工均采用下走线方式。
3.3防雷及接地系统
由于网络核心机房内存放的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集成了大量的VLSI芯片,从而造成了设备耐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不强。雷电特别是感应雷和操作过电压对设备的危害很大,所以网络机房必须部署防雷接地系统。浙江海洋学院网络核心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除了利用大楼原有的避雷装置外,在市电配电柜和UPS配电柜输入端分别安装了32A/4P和25A/4P防浪涌保护器,并用30mm×3mm的紫铜排,在机房活动地板下交叉排成方格,其交叉点与活动地板支撑的位置交错排列,形成等电位联结网格。机柜工作地、安全地、抗静电地板支架、天花龙骨、墙身龙骨、彩钢板等均与等电位联结网格做等电位连接,与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和建筑物金属结构同各楼层接地汇流排连接后,再接至大楼总等点位联结箱。这样,能够快速有效地泄漏掉因雷击所产生的感应雷电流和各种静电,保证了机房电子设备的安全。
3.4空调系统
为了使机房的各种设备和管理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使设备能够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就要提供一个符合其运行标准的机房环境。这就对机房的制冷、制热、加湿、除湿、滤尘有严格的要求。如机房的运行环境温度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在35%~50%之间,噪声声压级小于68分贝,主机房内要维持正压,与室外压差大于9.8帕,送风速度不小于3米/秒,在表态条件下,主机房内大于0.5微米的尘埃不大于18000粒/升等。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普通空调很难做到,一般需要采用精密空调。
根据机房面积、净空、设备可能达到的总负荷,我们选择安装两台制冷量各为41KW的精密空调。气流组织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方式,即抗静电活动地板静压箱送风,吊顶天花微孔板回风。而机柜的摆放要按照交替模式排列成行,即机柜面对面、背对背排列以形成热通道和冷通道。精密空调产生的冷风在地板下流动,经机柜前面的风口地板孔洞吹出,被机柜前端的设备吸入,给设备降温后形成热空气,由机柜后端排出至热通道。热通道的热空气与新风系统产生的新风混合后,进入空调设备处理。这样能将冷热空气有效隔离,避免不必要的冷热交换,提高了空调系统效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机房运行费用。
3.5综合布线系统
为了给网络核心机房的设备提供可靠的连接和合适的传输带宽,并保证网络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对网络核心机房来说,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综合配线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从机房的美观、实用、安全等方面考虑,浙江海洋学院网络核心机房的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上走线的方式。主机房弱电水平桥架采用400×100网格式金属桥架,安装在机柜顶部,按“目”字型结构连接三排服务器机柜和一排网络机柜,并连接至入户垂直桥架。每个服务器机柜安装一个24口六类配线架,通过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接至两个网络机柜,且这两个网络机柜之间也用配线架和双绞线连接。另两个网络机柜用于安装ODF配线箱,通过光缆连接至各楼宇。
3.6机房监控系统
机房监控系统也是网络核心机房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监测机房内部的工作环境,以及机房内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且可以通过各种报警手段提醒机房管理人员,及时处理问题,把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阶段,从而提高机房管理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和应变速度,实现机房管理和维护的少人值守甚至无人值守。
我校网络核心机房监控系统由机房动力监控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组成。机房动力监控系统主要对市电配电柜、UPS主机和UPS精密配电柜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主要对空调、温度、湿度、漏水等进行监测。门禁系统对机房出入通道进行管制,并对人员进出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对于视频监控系统,由于校园楼宇内外已部署较为严密的视频监控系统,所以,出于成本考虑,机房内未再部署视频监控系统。
3.7机房消防系统
网络核心机房里存放着昂贵的电子设备和数据资源,传统的水、泡沫、干粉和烟雾灭火系统都不适用于网络核心机房,而是适宜采用气体灭火系统。我国目前常用的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有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三氟甲烷(HFC-23)气体灭火系统、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灭火系统和混合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等。由于我校网络核心机房面积不大,没有设置单独的气瓶间,故采用的是七氟丙烷无管网自动灭火系统、全淹没灭火方式。该系统由箱式气体灭火装置、火灾探测器和气体灭火报警控制器等组成,具有自动、电气手动和机械应急手动三种控制方式,并与学校消控中心联动。其中箱式气体灭火装置由箱体、储存瓶组、连接管、喷嘴等组成。为了达到良好的灭火效果,在主机房东北角和西南角各放置一个箱式气体灭火装置,组成一个防区,在UPS配电机房东南角放置一个箱式气体灭火装置,组成另一个防区。每个防区各有一路感烟探测器和一路感温探测器。报警控制器采用双路确认模式。当单路探测器报警时,报警控制器发出预警信号,同时将信号传给该防区的声光报警器。只有当两个回路的探测器都报警时,控制器才同时输出声光火灾报警信号和火灾启动信号给该防区气体灭火控制盘,该控制盘发出延时启动信号,同时关闭空调等通风设备,延时30秒后,启动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实施灭火,释放灯亮,提示人们切勿进入防区。
4小结
高校网络核心机房的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系统之间需要相互配合、联动工作,才能为核心机房内的设备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才能保障机房内的设备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才能提供满意的网络和信息服务。浙江海洋学院网络核心机房建成一年多来,运行稳定、状态良好,达到了设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峰,马艳萍.网络核心机房设计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配电房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源工程;优化施工方法
1.传统的井灌区机电井状况
徐水县地下取水井灌区内机电井井泵配套,出水量在40—50m3的潜水泵为主,泵管直径为3寸,对逆止阀的配置需考虑价格因素,尺寸越大价格越高,通常选配3寸水暖铸铁逆止阀,其局部水头损失为0.85米,按经济管径要求,目前节灌工程中一般选用4寸管道。因此,原首部逆止阀直径偏小,局部水头损失较大,若选用大口径逆止阀造价高,农民不乐意,这是其一;其二,水暖用逆止阀使用的是铸铁材料,不易焊接压力表等配件;其三,其尺寸较大,安装不方便。
2.灌溉系统机电井的配套改进
2.1灌溉系统首部逆止阀改进
灌溉系统首部下蹲后,在认真分析研究逆止阀的作用并在保证其性能作用不变的前提下,针对铸铁逆止阀存在的前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进,做成简易逆止阀。其做法是:选用5寸标准热轧钢管做材料,考虑锈蚀和管道系道使用年限,壁厚为6mm,长度130mm,两端焊接法兰盘,并在一端焊接止水拍门,顶部焊接压力观测表。该简易逆止阀经实践证明,满足使用要求,与原铸铁逆止阀相比,水头损失由原来0.85米降至0.27米,减少水头损失0.58米;造价由原来140元降至80元,降低造价60元,尺寸由原来30厘米变为13厘米,方便了安装。
2.2机电井井房配制
2.2.1原机电井井房形式
由于原节水管道灌溉系统首部设施露于地面,为起到保护及管理作用,机电井井房多采用砌砖大井房,占地平均在6平方米左右,为了机泵起吊安装,房顶需预留洞口,一般简易式井房,宽2米,长3米,高3.5米,基础深0.7米,墙厚0.24米。需用砖0.6万块,水泥1.5吨,钢筋0.1吨,动土方10立方米,安铁门一个,井房投资1800元,单位造价300元每平方米。该井房投资大,占地多且检修管理不方便。
2.2.2改进后机电井井房的配制
灌溉系统首部下蹲后,节水管道灌溉系统首部枢纽布置得到优化,所占空间较小,不需要大面积的井房,同时考虑原有机电井井房投资较大,机泵起吊安装不方便,经多方面探索与实践,机电井井房配制要求做到:一是对首部枢纽起到完全保护作用;二是防水、防盗、坚固耐用;三是施工安装快捷;四是提泵、检修、管理方便;五是投资经济,规格标准统一。
2.2.3潜水泵机电井井房配制
根据实践探索,潜水泵机电井井房配制要求:一是首先确定井房为圆形混凝土结构,有利于防水防冻和定点生产。二是根据力学分析及计算,井房只受土的侧向压力和自重荷载,确定混凝土强度为С15,壁厚6厘米。三是根据本地最大冻土层深度及井房埋深,确定井房高度为1.5米,埋深0.8米。根据人的平均身高和体重,经反复实践,确定井房内径为0.8米,可容纳1人在井房内自由操作。四是为便于运输、装御、安装,将井房分为3节,其中最上节70厘米,中、下节各高40厘米。井房总重0.6吨,单节最重0.28吨,可吊装,也可人工安装。五是为安全防盗,管理方便,井房加盖,内设保险装置。上节侧壁开一高30厘米宽20厘米的小门,小门加锁防盗,下节做成20×20厘米缺口,用于通过管道。
3.灌溉系统首部优化施工方法要点
3.1潜水泵灌溉系统首部优化施工方法要点
潜水泵灌溉系统首部优化是将潜水泵整体下蹲,深度和地下节水管道一样,其施工顺序及技术要点是:第一是基槽开挖,在机电井现状基础上,以泵管为中心开挖直径为1.2米,深0.9米的圆形基槽。第二是用三角架吊起水泵及泵管。第三是拆除基槽底部至地面的水泥井管,并确保基槽以下井管不受影响损坏。第四是基槽底部清理夯实并打一层厚10厘米的素混凝土,为支撑水泵,井管周围的混凝土加厚至20厘米,混凝土标号为С10。第五是放下水泵及泵管,卸除水泵出水口处管道。第六是安装首部弯头、逆止阀、短接管等设备,并与地下输水管道连接,要保证首部设备中心轴线与地下输水管道中心轴线一致。第七是在确认安装正确后试水,检查是否漏水,进气阀、逆止阀是否灵活,设备运行是否平稳等。第八是试水成功后,逐节安装井房、加盖、上保险、锁闭小门,并将基槽回填、夯实、平整。
3.2管道灌溉系统首部设备制作工艺
管道灌溉系统首部设备的改进,主要是对逆止阀的改进。(1)选用标准材料,热轧钢管的壁厚一定要满足抗压及防锈蚀条件,初选壁厚不小于6毫米,法兰盘选用国标产品。(2)为确保逆止阀拍门处过小断面(输水管道直径为100毫米),管径确定为125mm,逆止阀长度确定为130mm。(3)逆止阀,制作采用焊接方法,要专业人员操作,成品要符合国家产品有关标准。(4)钢管两端切口要平直,焊接兰盘时,兰盘中心拍门中心要与钢管中线一致,焊口要饱满,不得有沙眼、气泡。(5)拍门切割要圆整,胶垫安装要封闭严格,拍门启闭要灵活。(6)焊接好的逆止阀要作防锈处理,涂防锈漆,标明水流方向,产品规格。
3.3机电井井房制作工艺
根据井房结构特征和强度要求,混凝土井房采用机械压实工艺制作。(1)制作定型钢制模具,使用前后刷油处理。(2)生产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每台班制作试块交测检部门检验,强度达到С15。(3)井房制作时,先要稳固模板,混凝土材料要充分捣拌后方可入模。混凝土捣固压实要分层进行均匀充分,防止漏捣。不得出现蜂窝麻面。(4)待混凝土初凝后方可拆摸(48小时后),并防止震动,拆摸后,井房内外壁水泥砂浆抹面。(5)拆模后做好养护,夏季要加强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技术要求时,方可出厂使用。
4.灌溉系统首部优化施工注意事项
为确保该技术应用时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充分发挥效益,须注意事项如下:
(1)水泵及井房的起吊安装要使用合格的三角架,按有关操作规程安全施工。
(2)电力设备的安装使用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并符合有关技术规范。
(3)灌溉系统首部优化技术施工要严格按施工顺序及技术要点进行。
(4)雨季施工要注意基槽防雨,以免毁坏机电井。
5.结论
灌溉系统首部优化主要创新点在于一是将地下水灌溉灌溉系统首部的管路布置优化,既减少了水头损失,降低了能耗,又节省了材料用量。二是用自己设计的简易逆止阀代替了水暖用铸铁逆止阀,节省了投资,降低了水头损失。三是用自己设计的预制砼小井房代替了传统的砌砖大井房,节省了投资,方便了施工,便于检修和管理。此项技术使节灌工程灌溉系统首部枢纽得到了优化,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材料费用。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地下取水井灌区潜水泵、深井泵的管灌,也适用于喷灌、微灌灌溉系统。[科]
【参考文献】
配电房管理制度篇5
机房工程方案
1机房工程设计概述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方案项目包括装修工程、配电工程、空调工程、设备监控工程、闭路电视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等七大部分。本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1.1设计原则
**上海公司数据中心机房是**上海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上海公司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公司,所以其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
在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结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工程的可分期性:
在该idc项目设计中,数据中心机房的工程和设备都为模块化结构,相当于将该工程分期实施,而各期工程可以无缝结合,不造成重复施工和浪费
经济性/投资保护: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上海公司数据中心机房,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可管理性:
由于**上海公司数据中心机房,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在数据中心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电脑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的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其数据中心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1.2工程和设备的技术标准
严格参照的基本文件
iso,ieee,ietf等
数据中心机房的系统需求
国际标准:
ieee802.3ethernet
ieee802.5tokenring
eia/tia568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ansix3t9.5
fddi
其他重要标准
建筑部分参照标准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
电力保障部分参照标准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714-93);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综合布线部分参照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cecs72:95
lucentsystimax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总则
1.3工程范围
**上海公司数据中心机房的施工范围和主要项目是:
建筑部分
国产沈飞抗静电全钢活动地板敷设
不锈钢饰边框大玻璃隔断安装或乳胶漆饰面石膏板隔墙
高级乳胶漆装饰墙面
各类门安装
电气工程部分
机房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ups电源配电系统;
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
机房直流地极、直流地网及静电泄漏地网;
配电柜、配电箱制作安装;
各类用电设备安装;
配电系统消防联动部分
空调新风系统
空调机安装;
新风系统制作安装、新风机安装;
排风系统制作安装、排风机安装;
门禁系统
入口门处设置不同的进入等级。
保安监控系统
设置摄象接头,监控设备。监控设备设在中控室。
漏水检测系统
对空调机及其上下水管设置定位漏水检测系统。
消防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
采用智能型火灾报警系统,设置烟感、温感探测器。
采用fm200全淹没式气体灭火系统,使用自动、手动及机械操作。
*场地监控系统(监控)
对下述系统及设备提供24小时全天候监控。
ups不间断电源
配电柜
柴油发电机(如有)
保安监控
消防与自动报警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
门禁系统
漏水检测系统
其他
1.4项目需求分析
1.4.1工程简介
上海**数据中心机房可用总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
前厅接待区企业形象、公司背景说明
会议室办公家具、电子黑板及空调机等
演示厅视频演示系统、pc机及空调机等
办公室办公家具和设备、空调机等
配电室ups电源、后备电池、配电柜、空调机等
网管计费中心计费系统、视频系统、空调机等
客户办公室办公设备、pc机空调机等
监控室图像、动力监控系统、空调机等
气体钢瓶间气体钢瓶、支架管路、启动钢瓶
值班室火灾报警控制盘、联动控制盘
1号机房区机柜、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精密空调等
2号机房区机柜、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精密空调等
若:机房层高为3.6米,梁下高为3.1米,活动地板高0.4米,机房设计净高2.7米。
1.4.2需求分析
上海**数据中心机房项目建设的目标为:为今后的业务的进行和发展提供服务。数据中心机房项目建设要求提供可靠的高品质的机房环境。一方面机房建设要满足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一个符合国家各项有关标准及规范的优秀的技术场地。另一方面,机房建设给机房工作人员网络客户提供了一个舒适典雅的工作环境。说到底,计算机房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技术场地工程。机房具有建筑结构、空调、通风、给排水、强电、弱电等各个专业及新兴的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所特有的专业技术要求。同时又要求具有建筑装饰、美学、光学及现代气息。因此机房建设需要专业技术企业来完成。从而在设计和施工中确保机房先进、可靠及高品质。只有既满足机房专业的有关国标的各项技术条件,又具有建筑装饰现代艺术风格,有新的立意的机房,才能充分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
1.4.3方案描述
上海**数据中心机房机房面积1600平方米,设有三个数据机房、客户办公室、监控室、ups配电室、网管及计费中心、演示厅、办公室、会议室及前台接待厅等。
机房设配电室,安装ups电源,并设有主配电柜、电池柜、计算机配电柜、照明配电箱,对机房配电系统全面管理。
机房配电设ups电源配电、空调动力及照明配电,并做直流地网和静电泄漏地网。
机房单独设空调系统??机房专用空调方案,选用德国stulz公司型号为mrd-1324a/mrd-993a空调机。
机房采用门禁系统,机房大门、工作间、网络配线室、设置门禁。
机房设置消防与自动报警系统,并设置fm200气体灭火系统。
1.4.4对土建结构方面的要求
1.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适当的灵活性,主机房的主体结构宜彩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内隔墙宜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2.主机房净高,应按机械高度和通风要求确定,宜为2.4~3.0m。
3.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楼板荷载可按5.0~7.5kn/m2设计。ups电源室的楼板荷载可按8.0~1.2kn/m2设计
4.电子计算机机房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5.主机房中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需穿楼层时,宜设技术竖井。
6.室内顶棚上安装的灯具、风口、火灾控测器及喷嘴等应协调布置,并应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
7.电子计算机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8.电子计算机机房各门的尺寸均应保证设备运输方便。
1.5方案总体介绍
1.5.1建筑部分
上海**数据中心机房是高科技产业类isp/asp用机房。为了机房的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对该机房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在防火安全方面,要按照一级防火要求设计。
机房采用恒温恒湿的专用空调,送风方式为下送风上回风的循环送风方向,这样可保证网络通讯设备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工作。为了防止精密空调机的加湿器漏水,在每台空调机周围安装了漏水检测报警系统。
为了保证电脑机房内工作人员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保证机房内的空气洁净程度,我们设计了新风系统送入机房,这样既可保持机房内的空气新鲜,同时也能维持机房内的正压需要。
在进入电脑机房的地方给工作人员分别设置了进入权限和历史记录的门禁系统。主机房、工作区、网络配线间及机房入口大门均安装门禁。
1.5.2机房动力配电保障系统
机房辅助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辅助动力设备包括计算机专用精密空调系统、计算机机房照明配电系统、计算机机房新风系统及市电辅助系统(市电插座等)。由于机房辅助动力设备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机房其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所以要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因此该配电系统按照一级负荷考虑进行设计。
电源进线采用电缆或封闭母线(电源取自建筑物本体低压配电室母线)进线配电柜(ap)与出线配电柜(ap1、ap2)并排安装于机房ups配电室,采取集中控制,便于管理机房空调设备。各电脑机房及其它房间专用空调电源直接引自开关柜ap1,舒适空调及新风、市电插座引自多用途配电箱ax,体现出集中控制与就地操作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机房计算机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设计中采用电源由市电供电加备用发电机这种运行方式,以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要求;系统中同时考虑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最大限度满足机房计算机设备对供电电源质量的要求。市电电源供电与备用发电机供电在机房配电室进行切换,再经过ups不间断电源对计算机设备供电。
电源进线采用电缆或封闭母线,双路切换柜、ups输入输出配电柜并排安装于机房配电室。配电系统采用集中及分散控制,输出配电分柜jap1—jap4安装于负荷集中区域(电脑机房及控制室),以便于就地控制、管理设备计算机用电。
1.5.3机房照明配电系统
a.照度:
机房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要求,照度为400lx;同时设机房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应急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40lx。
b.灯具选择:
灯具选用亚光不锈钢三管格珊灯组并带电容补偿:
3*40w(1200*600)/3*20w(600*600)
接地系统:
a交流工作地、保护地采用建筑物本体地极,设计考虑为直流逻辑地设一组新的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1ω;机房配电系统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建筑物本体综合接地(其电阻小于0.5ω)。
b为防止感应雷、侧击雷高脉冲电压沿电源线进入机房损坏机房内的重要设备,在电源配电柜电源进线处安装浪涌防雷器。
正如您所知道的,机房内的供配电系统是机房中建设规划中最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们为上海**数据中心机房提供的是一个完全解决方案。在设计上我们采用了模块化宽冗余的设计理念,既符合电脑机房配电系统的灵活性,又不会对未来扩容造成瓶颈。
由于目前国内大容量的电气开关各方面性能很难达到电脑中心完全安全意义上的要求,所以我们建议所有核心电气产品一律使用法国梅兰日兰/施耐德的电气设备。从直接成本上看可能会增加一部分投资,但从上海**数据中心机房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以及未来发展考虑,这一投资是非常合理和科学的。
1.5.4空气质量保障系统
为确保机房内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在机房建设中为机房提供符合要求的场地环境,我们推荐采用梅兰日兰公司德国生产的stulz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空调机。
机房专用空调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送风方式。我们为您选择的机房专用空调是模块化设计的,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模块;也可根据机房布局及几何图形的不同任意组合或拆分模块,且模块与模块之间可联动或集中或分开控制等。
机房内的新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清新的新风提高机房的洁净度,使机房保证正压,并提供新鲜空气。新风应满足两个指标:其一,是每人每小时40立方米;其二,是应占空调系统总风量的5~10%。
本机房四周密封,新风极为重要。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规定,计算机房内应设排风系统,用以排除可能出现的烟雾及灭火后出现的气体。
1.5.5综合布线(方案另述)
1.5.6门禁系统
在方案中我们设计了多套门禁系统,分别用于电脑机房的入口处和主控机房,是电脑机房安全的保障。可以根据贵方的需要,对各门禁系统进行分级授权,从而实现人员进出的的电子化管理。
1.5.7机房专用空调
根据此数据中心机房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选用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推荐使用的产品为德国生产的stulz(史图斯)空调机,它可以保证电脑机房拥有一个恒久的良好的机房环境。
1.5.8防雷工程(参考)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感应雷电过压幅值在无屏蔽架空线上最高标准达20kv,所以在建设计算机房时应做好防雷工程,以防患于未然。
机房防雷工程一般要做以下几步:
1.做好机房接地
根据国际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要求确定。如果计算机系统直流地与其他地线分开接地,则两地极间应间隔25米。
2.做好线路防雷
1)在动力室电源线总配电盘上安装并联式专用避雷器构成第一级衰减。
2)在机房配电柜进线处,安装并联式电源避雷器构成第二级衰减。
3)机房布线不能延墙敷设,以防止雷击时墙内钢筋瞬间传导墙雷电流时,瞬间变化的磁场在机房内的线路上感应出瞬间的高脉冲浪涌电压把设备击坏。
1.5.9机房设备监控系统(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在金融、保险、证券、铁路、邮电、电力、海关、税务、国防等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为保障计算机系统时时刻刻地正常运行,各单位投入了大量的环境设备,诸如低压配电设备、备用柴油机组、ups、专用空调、消防、漏水报警、门禁设施等等,一旦这些设备出现故障,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对数据传输、存储的可靠性构成威胁。如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可能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故计算机房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许多计算机房采用24小时专人值守,定时巡查机房内的环境设备,这样不仅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造成人力的浪费,而且对事故的发生时间及责任无科学的认定。更重要的是人为的疏忽或值守人员对设备缺乏必要的了解,即使发生故障也不能作出及时的处理,那么损失是无可避免的了。
机房场地设备监控系统不仅对机房供配电系统(分为一次配电、二次配电);不间断电源(ups)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保安系统(分为门禁系统、闭路监视系统、通道报警系统);漏水检测系统等环境设备具有完善的监控和控制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融合了机房的管理措施,对发生的各种事件都结合机房的具体情况给出处理信息,提示值班人员进行操作。实现了机房设备的统一监控,实时语音电话报警,实时事件记录。减轻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理清事件关系,实现机房可靠的科学管理。
根据idc对计算机房动力及环境设备提出的监控项目及具体要求,选用智能集中监控系统。(见系统结构图)。
各前端智能仪器[如xb-dm8(通用控制器),xb-diris(电量监控仪表),xb-am17(模拟量采集器),空调,ups等,通过直接或传感器不断采集前端设备(如进线柜、母联柜、出线柜,消防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各漏水检测点,环境温湿度测量,电池组,各空调机,各台ups等)的数据(如电量,电压,温度,湿度,信号状态等等),各前端智能仪器以rs485远程控制网络的型式与工控机的设备驱动板直接相连,实时地将前端智能仪器收集到的设备数据传递到控制中心计算机内进行分析处理,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然后又把监控计算机发出的下一步监控指令进行必要的转换后传送到各前端智能仪器以便执行这些监控指令,从而指挥现场的各设备工作,通过这种高效率、有条不紊的过程,令整个监控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化。
由于ups和空调产品经历了几代的变化,从而在功能上也不断增加,致使监控的方式有所不同,早期的产品只有工作信号输出监控的功能就十分简单。近期智能型的即带有通讯接口产品,监控ups内部各部份的工作状态及工作参数,梅兰日兰ups、siconups、exideups等ups都是采用rs232通讯接口。因此得先通过rs232/rs485转换器变成rs485总线。ups的rs232通信接口通过rs232/rs485转换器将转换后的信号直接传送到工控机的设备驱动板的ups通讯口。从而完成上海**所要监控设备的监视与控制功能,实现所有设备的统一界面管理,因此操作和维护起来非常的简单、方便。
2详细设计
2.1建筑部分
2.1.1设计规范
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50174-93《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gbj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iec1024-1:1990《建筑防雷》
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73-9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1.2设计方案
本方案机房场地装修装璜的设计宗旨是:
(1)集成系统的节能化考虑,新技术的应用,以节约日后的运行成本;
(2)合理的信息路由结构设计,以防止可能造成系统互联的阻塞;
(3)机构紧密的供配电设计,以减少网络设备的电磁干扰;
室内装璜部分的设计遵循原则是:要体现出作为重要信息会聚地的室内空间特点,在充分考虑网络系统、空调系统、ups系统等设备的安全性、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美观、大方的风格,有现代感。
选用的装璜材料:
在选用装修、装璜材料方面,要以自然材质为主,做到简明、淡雅、柔和,并充分考虑环保因素,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
2.1.3架空地板工程
活动地板在计算机房中是必不可少的。机房敷设活动地板主要有两个作用:首先,在活动地板下形成隐蔽空间,可以在地板下敷设电源线管、线槽、综合布线、消防管线等以及一些电气设施(插座、插座箱等);其次,由于敷设了活动地板可以在活动地板下形成空调送风静压箱。此外,活动地板的抗静电功能也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活动地板的种类较多。根据板基材、材料不同可分为:铝合金、全钢、复合木质刨花板等。地板表面则粘贴抗静电贴面(有进口和国产的区别)。活动地板的不同选择直接影响机房的档次。不同质量的地板使用后,机房的效果大不一样。目前国内机房活动地板使用档次高的有德国美露牌抗静电活动地板。该机房采用沈飞牌防静电活动地板。
抗静电地板安装时,同时要求安装静电泄漏系统。铺设静电泄漏地网,通过静电泄漏干线和机房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端子封在一起,将静电泄漏掉。
此数据中心机房活动地板敷设高度为0.4米,活动地板安装过程中,地板与墙面交界处,活动地板需精确切割下料。切割边需封胶处理后安装。地板安装后,用铝塑板踢脚板压边装饰。铝塑板踢脚板与铝塑板玻璃隔墙互相衬托,协调一致,效果极佳。
机房设计采用下送风方式。楼地面必须符合土建规范要求的平整度。地面最好采用水磨石地面。如地面抹灰应达到高级抹灰的水平。而且地面需要进行防尘处理。通常在地板下的墙面、柱面、地面均刷涂防尘漆两遍。全部水泥面均经刷漆处理,达到不起尘的作用,从而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
下面再介绍一下抗静电活动地板的性能、特点。
活动地板主要由两部分组成。a)抗静电活动地板板面;b)地板支承系统,主要为横梁支角(支角分成上、下托,螺杆可以调节,以调整地板面水平)。地板规格主要为600*600毫米。
活动地板是易于更换的。用吸板器可以取下任何一块地板。地板下面的管线及设备的维护保养及修理是极其方便的。
活动地板是灵活的。当其中的某一部分需要改变,如增加新的机柜,其扩展极其方便。如需调整地板高度可任意调整。
活动地板是牢固的,稳定的,紧密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我们所推荐的沈飞地板和钢地板恰恰具备这些优点。活动地板安装的工艺可以保证地板的严密和稳定。调整好不会有响动和摇摆,也没有噪音。至于防鼠,则应在围护结构上解决,尽量不留孔洞。有孔洞如管、槽,则要作好封堵,要绝对保持围护结构的严密。
活动地板安装一定要做到非常严密,表面平整。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活动地板本身的精度,二是安装工艺和质量。安装的活动地板,给人以高档、豪华的印象。
地板系统的确可以承受较高压力的碾压。在高压力下有较好的持续性。这是因为地板本身承载能力大和板面的硬度高和稳定性好。
活动地板有专用的通风地板。通风地板是单独加工的,钢结构。走线地板加工后都相应地套装塑料出线口,在线口内走线。
地板下,我们一般要涂防尘漆,并考虑粘贴福乐士保温层,以做到保温绝热。
此外,沈飞地板的阻燃性能和系统电阻率均满足国家的有关标准,并通过了权威检测部门的检测,有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
2.1.4玻璃隔墙工程
数据中心机房的隔墙推荐采用发纹饰面玻璃隔墙。玻璃隔墙在机房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最初的玻璃隔墙是在木隔墙上安装固定玻璃窗,然后在八十年代初期大量采用铝合金玻璃隔墙。九十年代初期不锈钢饰面大玻璃隔墙在机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隔墙配合以不锈钢无框自由门,采用12毫米厚玻璃,安全、牢固,壮观气派,透视效果极好,衬托了机房宏观形象。玻璃隔墙的优点确立了它在机房中的地位。在玻璃隔墙实际使用中,最初用做饰面的不锈钢镜面板尽管外形靓丽,但终因易产生眩光而逐步淘汰,代之以发纹不锈钢饰面。
该数据中心机房中大量地采用玻璃隔墙。为安全起见,应该使用钢化玻璃。
机房界墙及防火隔墙建议在土建施工中采用轻质土建隔墙,并两面用水泥砂浆抹平。如机房不适宜做土建隔墙,可以采用轻钢龙骨苍松板隔墙(内镶岩棉)。其强度、表面硬度和防火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要求,且保温、隔热、隔音,是轻质隔墙中的理想材料。其墙厚度约为100毫米。
2.1.5墙面工程
机房中吊顶、地板、玻璃隔墙材质都比较好,价格也高。墙面不管是采用壁纸还是高档乳胶漆,价格虽很低廉,但外观无法与吊顶和活动地板相互衬托。近年来,在高档、先进的机房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材料做墙面:金属复合壁板、铝塑板等。
上述两种材料施工后,所见到的墙体表面相似,均为金属漆面。只是基层结构不同而已。下面分别叙述两种墙面的优缺点。
金属复合壁板是由彩色钢板(0.7毫米)做好50毫米厚的箱型凹凸的板材。其内部垂直粘贴50毫米的优质岩棉。板材在生产线上加工,工艺先进,尺寸精确。安装时,在顶上和地面先安装马槽,然后依次把壁板推入后固定。其表面为钢板漆面,安装后接口缝隙小于1毫米,美观、整齐,缝隙均匀。该壁板又常常用在洁净室,隔音、保温、密封效果好。该墙体有配套的金属壁板门,精致、美观。
铝塑板墙面也是由骨架和面层组成。骨架有两种:一种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另一种采用15毫米中密度板,宽150毫米,间距150毫米。中密度板调平后粘贴三层板。在刷涂防火涂料后,作为骨架基层。基层形成后,两面刷胶,晾干后,将铝塑板粘贴牢。铝塑板粘贴时,留缝隙3毫米,注玻璃胶。铝塑板墙面表面为铝板漆面。该种隔墙优点是价格适中,安装方便,表面也很清秀。缺点是缝隙注胶时难度较大。
墙面处理最经济的方法是直接对墙面进行基础处理后(轻钢龙骨石膏板墙),喷涂以高级乳胶漆进行装饰。这种方法既可基本满足电脑机房基础建设技术上的要求,也可节约大量的投资,不失为一种务实的处理办法。但必须指出的是各项技术指标和外观效果均大大逊于前三种方法,耐久性也较差。
2.1.6门窗工程
机房的门一般要求与墙协调。在铝塑板玻璃隔墙上的门采用不锈钢无框玻璃自由门。疏散出口,钢瓶间采用防火门。
防火门一般有两种。一种为不锈钢材质;另一种为钢材漆面。建议上海汤臣防火门,工艺精确,质地优良。
在数据中心机房入口处采用玻璃自由门。
2.2电气部分
2.2.1设计依据,执行的设计规范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数据中心机房提供的平面图及技术要求。
2.2.2数据中心机房配电设计主要考虑
1.机房进线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
2.机房内用电设备供电电源均为三相五线制及单相三线制;
3.机房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装设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级之间有选择性地配合,配电以放射式向用电设备供电;
4.机房配电系统所用线缆均为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及阻燃交联电力电缆,敷设镀锌铁线槽sr及镀锌钢管sc及金属软管cp;
5.机房配电设备与消防系统联动;
2.2.3机房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辅助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辅助动力设备包括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系统,机房新风系统及排风系统等。由于机房辅助动力设备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机房其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所以要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因此该配电系统按照一级负荷考虑进行设计。
辅助设备配电系统图
电源进线采用电缆或封闭母线(电源取自建设方变配电室母线),双路电源切换柜(aa1)与配电柜(ap1)并排安装于配电室,采取集中控制,便于管理机房空调设备。
机房计算机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设计中采用电源由市电供电加备用供电这种运行方式,以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要求;系统中同时考虑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最大限度满足机房计算机设备对供电电源质量的要求。市电供电与备用供电电源引自两个不同的电源点,在机房配电室进行切换,再经过ups不间断电源对计算机设备供电。
计算机设备配电系统图
电源进线采用电缆或封闭母线,双路切换柜、馈线柜并排安装于配电室。配电系统采用集中控制,以便于管理设备计算机用电。
2.2.4机房照明配电系统
照度选择:
主机房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要求,照度为400lx;
电源室及其它辅助功能间照度不小于300lx;
机房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照度大于1lx;
应急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30lx.;
2.灯具选择:
灯具选用松业三管格珊灯组并带电容补偿:
3*40w(1200*600)3*20w(600*600)
灯具正常照明电源由市电供给,由照明配电箱中的断路器、房间区域安装于墙面上的跷板开关控制。应急备用照明灯具为适当位置的荧光灯灯带中间一管,应急照明电源由双路电源供给。正常情况下荧光灯由市电供电,市电停电时,市电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由备用电源供电,燃亮灯具。
3.照明系统
2.2.5接地系统
机房设有四种接地形式,即:计算机专用直流逻辑地、配电系统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本次设计考虑为直流逻辑地设一组新的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1ω;机房配电系统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建筑物本体综合接地(其电阻小于4ω),防雷接地由建筑物本体防雷设计考虑,机房区不再单独设计防雷接地。直流逻辑地极与建筑物接地极的距离应大于20米。
直流工作地网在机房内的布局是:
用3*20mm2的截面铜排敷设在活动地板下,依据计算机设备布局,纵横组成网格状,配有专用接地端子,用编织软铜线以最短的长度与计算机设备相连。计算机直流地需用接地干线引下至接地端子箱。
容易产生静电的活动地板、饰面金属塑板墙、不锈钢玻璃隔墙均采用导线布成泄漏网,并用干线引至动力配电柜中交流接地端子。活动地板静电泄漏干线采用zrbv-16mm2导线,静电泄漏支线采用zrbv-4mm2导线,支线导体与地板支腿螺栓紧密连接,支线作成网格状,间隔1.8米*1.8米;不锈钢玻璃隔墙的金属框架同样用静电泄漏支线连接,并且每一连续金属框架的静电泄漏支线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为防止感应雷、侧击雷沿电源线进入机房损坏机房内的重要设备,在电源配电柜电源进线处安装浪涌防雷器。或者在计算机设备电源处使用带有防雷功能的插座板(如突破)。
2.2.6机房配电与机房消防报警、灭火系统设计简述
当火灾发生时,感烟探测器报警后,火灾控制器发出火警预警声、光报警信号。但此时不启动灭火程序。当同一防护区的感温探测器与感烟探测器同时报警时,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在手动或自动启动灭火程序喷气前,总控制台发出指令,通知人员撤离,并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切断机房配电柜供电电源,即切断非消防电源供电的用电设备。如:空调机、新风机、照明、计算机等设备供电电源。上述设备供电与消防系统的联动过程,是采用电源配电柜主断路器的分励脱扣作远距离分端。配电柜主开关均装有分励脱扣器和辅助接点,另外紧急跳闸按钮在必要时可手动切断进线电源。
2.2.7机房用电设备用电容量估算
1.机房辅助设备配电负荷ps1=?kw
2.机房计算机设备用电负荷ps1=?kw
2.2.8设备选型
配电柜施耐德开关
配电箱梅兰日兰开关
灯具松业高效荧光灯
单相插座奇胜
计算机插座突破
跷板开关奇胜
2.3空调新风部分
2.3.1空调系统说明
机房环境特点:
机房中的环境设备在运行中散热量大而且集中,散湿量极小。即机房设备散热量的95%是显热,热量大,湿量小,热湿比极大。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处理可近似作为一个等湿降温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的焓差小,要消除余热必然是大风量。
此外,因为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所以需要空调系统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运行。
同时,根据机房的围护结构特点(主要是墙体、顶面、地面,包括:楼层、朝向、外墙、内墙及墙体材料,及门窗型式、单双层结构及缝隙、散热)、人员的发热量,照明灯具的发热量,新风负荷等各种因素,计算出计算机房所需的制冷量,因此选定空调的容量。
数据中心机房空气环境设计参数:
夏季温度23±2℃冬季温度20±2℃
夏季湿度55±10%冬季湿度55±10%
洁净度粒度≥0.5μm个数≤18000粒/分米3
湿度变化率≤5℃/时
机房的环境是靠空调机来实现的。但是,保证机房的洁净度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机房要密封墙体围护结构清洁。
第二,机房要保持正压,防止脏空气侵蚀。新风做到两级净化,即初效、亚高效过滤器,从而使输入机房的空气质量大大提高。
第三,空调机设中效过滤器,并定期更换,从而保证机房循环中不断对空气净化。
该方案设计可以保证,空气洁净度达到国标要求。
空调选型:
为确保机房内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在机房建设中为机房提供符合要求的场地环境,我们推荐采用德国进口的stulz恒温恒湿的机房专用空调机。
德国stulz公司是具有几十年历史的专业生产精密空调的公司。stulz模块化概念为用户在各个领域中的空调系统应用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stulz将安全性和可靠性定为精密空调系统的最高标准。comptrol5000控制器的使用,使用户方便的得到所有参数。准确、清晰、简洁易懂。有多种语言显示。这不但节省能耗、时间和投资,而且使你高枕无忧。
机房专用空调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送风方式。我们为您选择的机房专用空调是模块化设计的,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模块;也可根据机房布局及几何图形的不同任意组合或拆分模块,且模块与模块之间可联动或集中或分开控制等。我们为向您推荐的是stulzmrd662a模块机组,其单个模块为mrd331a技术指标如下:
技术参数:
型号mrd-331a
制冷量31.1kw/台
送风量7000~9000米3/时
机房余压70pa
压缩机类型全封闭涡旋式
压缩机功率7.4kw
加湿方式电极式蒸气加湿,8~13kg/h
除湿方式节能式快速除湿
空气净化b级,粒度>5μ,<18000粒/dm3
噪音<60dba
显示大屏幕中文及图形显示
机组尺寸宽1580*厚810*高1950mm
机组重量410kg
主要功能及特点:
独特的模块化结构,即每个模块都具有安全独立的制冷系统,每个机组可由1~5个这样的模块组成。其设计思想要求模块(各独立系统)之间互相关联性最小,使其安全可靠性、灵活性及经济性为最高。
多模块机组实现备份保护,可靠性最高。多个独立系统构成机组,单一系统故障检测不影响其他模块运行。
模块可备份状态,自动完成定期切换、故障切换和热负荷峰值启动。
故障备份:
?气流故障
?压缩机高压故障
?压缩机低压故障
?加热器故障
?加湿器故障
此时,故障模块将关机,并自动转由备份模块工作。
热负荷峰值启动:在室温到达控制极限之前的1.5k或3%相对湿度时,备份模块启动,滞回值为1.0k及3%相对湿度。
定期切换:在一套设备中,备份模块切换被设定为一星期一次,以保证各模块机组部件工作时间的均匀性,以延长使用寿命。
首家采用国际名牌copeland涡旋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已属淘汰产品),具有效率更高,噪音更低,寿命更长的特点。
不锈钢制电加热器,并有能耗极低的超声波加湿器可选。
控制器采用中文显示,人机对话操作,可配双控制器(备份)。背景光,大屏幕,易操作,图形及表格显示,24小时湿度曲线记录,预报警提示,80条报警。具有打印机接口和通讯接口。可接stulz近程和远程监控,并可接bms通用监控系统。
多采用铝质、不锈钢材料。板材均经过抛光、喷塑处理,抗腐蚀能力强,机组可保证10多年不生锈。
更换无公害制冷剂来代替r22,如:r407c后,stulz空调机制冷能力不下降,保持现有水平。
机组扩容简便,简单增加模块,即可增加制冷量。
根据场地情况和热负荷,模块可分布分离布置安装。
所有维护均从正面进行,其他面可不需留空间。
模块可分离搬运、运输,通过狭窄通道极其方便。
根据上海**数据中心机房的情况,我们的建议是,将机房配以2台mrd1324a(mrd1324a=mrd331a*4),3台mrd993a(mrd993a=mrd331a*3)机房专用空调机,可满足机房内温湿度的要求,也可实现完全的冗余热备。
空调机的上下水问题
设计中机房上下水管不宜经过机房。
上海**数据中心机房空调机的上下水管应尽量靠近机房的四周,把上下水管送到空调机室。上下水管另一端送至同层的卫生间内。空调机四周用砖砌成防水墙,并加地漏。
为防止机房内漏水,现代机房常常设计安装漏水自动检测报警系统。安装系统后,一旦机房内有漏水的出现,立即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值班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可避免机房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机房采用精密空调,为风冷式空调机。空调机分成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根据机房所在大楼的环境情况及空调机本身特性考虑,机房专用空调的室外机部分放在楼屋顶上。采用钢支架固定,在支架上安装室外机。
2.3.2新风系统说明
机房内的新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清新的新风提高机房的洁净度,使机房保证正压,并提供新鲜空气。新风应满足两个指标:其一,是每人每小时40立方米;其二,是应占空调系统总风量的5~10%。
机房四周密封,新风极为重要。应选用新风净化机2台,其单台风量为2500立方米/时。新风采自室外或取自大楼新风室。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规定,计算机房内应设排风系统,用以排除可能出现的烟雾及灭火后出现的气体。
新风系统内设防烟防火阀。排风系统内设排风阀。阀门既可手动又需和消防报警系统联动。根据消防报警指示要求关闭或开启阀门。
2.4监控系统
2.4.1需求及我方建议
计算机机房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信息枢纽,机房数目和机房设备愈来愈多,为满足工作需要,提高机房环境管理的安全性,建议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数码化技术建立管理平台,对保安报警系统、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机房设备等进行管理。
为此根据这一发展趋势,建议采用美国alc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和综合数码影像处理系统。
我们力求系统设计中的先进型、可靠性、实用性和扩展性。同时体现如下原则:
严格系统设计方案
设备选型科学周密
选择满足系统功能需要的主机
功能强、操作方便
在满足各项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费用
2.4.2设计依据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5176-92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程序要求》ga/t75-94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技术》gbj232-82等
2.4.3方案概述
“alc”先进区域式智能设计,将确保系统在个别控制器发生故障期间,有关问题不会影响其它设备运作。藉此提高系统执行效率。
在设计中考滤下列重要事项,使系统在日后正式运作时能更为顺利。
-系统必须拥有友好的人机界面
-系统日后扩充能力
-系统与其它设备之兼容性
-在网络繁忙时段的稳定性运作
-有关网络/系统的交易记录必须作稳定性储存,而保证不能遗失
美国“alc”智能自动系统将完全满足上述要求,“alc”的先进网络架构,不仅能提供极稳定的系统运作,即使在不同环境下网络繁忙时段,例如多种警报同时发生期间或网络下载参数时,系统执行效率都不会受到影响。
在操作平台上,“alc”将系统一体化概念完全实现;其独特整合设计,把各类不同系统功能在同一操作平台-电脑终端上完全执行。不仅简化系统应用程序,同时亦能使设备安?成本大大降低。而当有需要时,可利用“alc”网络上灵活设计,即可在传输主干线上根据实际需求加设相对分控中心。
有关系统应用方面,“alc”整个系统操作均在为微软视窗环境下进行,?K以生动图符作为操作媒介,令用?裟芮嵋渍莆詹僮骷记桑患词乖谙低车魇酝瓿珊螅??粢嗄芨?莶煌?肪骋?蠖?嵋鬃孕行薷南低吃俗鞒绦颉?br>
通过各类不同“alc”联网讯口,“alc”智能自动系统能与下列各类机电设备作互动式联网。
-自动消防警报系统
在收到某区消防警报时,系统能根据预设程序通过门禁控制器将相关门户自动开启。
-楼宇自控系统
当大楼自控系统所管辖的机电设备(如空调、ups、发电机、配电柜等)发生故障,有关信息将能以动态图形式第一时间显示在“alc”管理平台上,此外用户亦可根据不同设备的重要性而编定警报产生先后等级,使之进行综合的有机管理。
2.4.4监控中心
本系统在总控室设置在网络室。值班人员是按操作密码所赋予的权限进行相应管理控制工作。发生报警事件或其它事件,操作系统会自动以形象的方式显示有关信息和发生声响提示,值班人员从计算机上可以马上了解到信号的发生地、信号类别和发生的原因,从而相应做出处理。
系统能保证做到没有漏报现象,操作员在中心控制室可以综观全局,了解报警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采取的措施及实施的效果,同时避免了依赖人手管理所无法预计的事故发生,保证了整个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2.4.5门禁系统
系统主要实现来访者的身份确认和通道控制。本系统主要通过在各出入口安装读卡机及电控设备,自动控制大门开关。系统形成一个总体网络,可以全面掌握出入口的运行状态,了解来访者的身份,并为迅速排除治安事件提供科学依据。美国alcint-9800智能控制系统内门禁控制模块,提供强大的门禁控制功能,如:照片比对、防反潜(anti-passby)、照卡加密码、反劫持密码、双卡逻辑与判断、照卡启动预设程序、动作连动等等。
在入机房的大厅、演示厅、网管及计费中心、机房、监控中心、客户办公室、配电室等处安装非接触式感应读卡机,配合电控锁组成高度保安进出管理系统。
非接触式感应卡保密性强、不可复制、无机械磨损寿命长;
系统抗干扰性强,工作稳定,使用方便。
2.4.6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鉴于系统的防范要求和特点,采用以数字式图象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视频处理系统,是最科学和最经济的,也是当今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不但可以每时每刻都可看到所要监控的画面、进行录像,以备出现警情后,便于案情分析。需要时,还要能对所监控画面进行数字式图象处理,系统不仅可以显示所有画面,而且又能同时全部录像,同时还具有控制云台镜头(此方案中没有用这功能)和视频移动报警功能,处理外来警报信息,图象远程传输等多项先进功能(此方案中没有用这功能)。
本系统采用多媒体控制:
全中文接口
对系统中的所有摄像机、画面切换、冻结、内部通信报警等进行综合全面控制;
通过键盘、鼠标,实现控制,操作简便;
内置报警输入接口及视频报警功能,
报警/事件登记与报告;
实时视频图像显示。
系统具有可扩展性,为后期项目预留接口。
trv-5300是一体化的基于数码录像、多画面分割器、移动探测、远程传输功能(此方案中没有用这功能)的综合影像处理系统,拥有先进数码录像功能取代传统录像带存储方式,所有影像经过数码处理后,能根据预设程序存放在硬盘内,并自动在dat电脑带上记录备份。因所有储存影像都经过数码处理,所以画面不但比传统录像带存储更清晰,图像回放时更加简洁,可轻易选取需观看准确时间之画面,系统操作人机界面友好,监控设备简化集中,无需画面处理器、录像机、录像带以及报警主机。其网络传输功能的,突破了传统监控系统受空间限制之缺陷,各工作站安装接收软件后,可通过100mbit以太网远程监控各现场之图像(此方案中没有用这功能、但可以后备增)。
trv-5300是数码录像、多画面处理、报警联动、图像远程传输的全面解决方案,系统主机安装高可靠计算机部件和专用alc系统软硬件,工作站安装软件锁,监察工作站工作状态,从而提高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系统功能如下:
实时监控:实时监察各监控现场传来之图像,并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画面显示格式,如:全画面、四分之一画面或十六分之一画面等。
数码录像:完全取代工业长延时录像机进行高效数码录像,将视频信号数字化录制在硬盘上,或备份到dat电脑带上,实现真正不间断录像。
录像模式:提供多种录像模式,以满足不同要求(如:不间断录像、预设时段录像、警报事故前后录像等)。
回放模式:提供多种录像回放模式供选择(如:搜寻所需时间回放、警报时段回放、动态位移侦测画面回放等)。
其它功能:系统多级操作密码设置、警报设置、画面打印等其它功能。
工作站部分:系统各工作站安装网络接收软件,可实现以下具体功能。
远程实时监控:通过100m以太网远程实时监控各现场情况,根据需要选择不同trv-5300主机图像或某一主机内所需监视之图像,并可进行多种画面显示格式选择。
远程数码录像:进行远程录像操作,将所监视之图像录制在工作站电脑硬盘,实现远程录像管理。
远程回放:回放远程各主机存储之录像资料,与主机相同有多种回放模式选择。
其它功能:系统操作密码设置、警报设置、画面打印等其它功能。
系统架构:系统由4台trv-5300-16网络版主机,32个工作站,100m以太网构成,4台trv-5300-16主机负责接收处理现场之60路视频信号。其中每个工作站可同时访问4台trv-5300主机,每台主机可供4个工作站同时访问。
(注:此方案trv-5300是标准版的、不具有网络传输功能,日后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升级为网络版)
2.4.7警报系统:
在机房的进出入大门里安装被动红外探头,设防其间所有非正常开启将立即触发报警。
每个探测器可单独布防
报警系统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
灵敏度高,抗干扰;
抗干扰能力高。
2.4.8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主要由“alc”int-9800?智智能自动系统及“alc”trv-5300?R?综合影像处理器负责管理,下列为各有关子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门禁系统
-防范报警系统
通过综合智能网络,上述各子系统能整合在同一网络下运作,藉此达到系统一体化应用目的。
在总控室?龋?沧懊拦??elexper"trv-5300综合数码处理主机,具有强大的控制、操作功能,主机具有密码保护功能;操作员能通过主控设备即时监控各地点实际情?r。监控室内安装多台15寸彩色监视器,以便对区内各处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有关图象不间断录制保存。同时,有关摄象机影像将会由trv-5300?R?数码综合影像处理器作数码化储存,?K以其独特的真正多功设计,进行影像同步显示。
当在监视地点布防期间(假设无人进入),操作员可在设有摄像机的位置开启自动视频报警(移动探测)功能,此功能能根据用户自行设定模式对有关人员出入作出不同程度处理,例如:
-警铃提示
-进行智能式加速录影
-作报警程序处理,等
此外,一台电脑终端将安装于总控中心,其主要负责管理各类区域系统数据,例如持卡者门禁时区、门组设定、各报警点等级设定及各不同监控点连控程序控制。
当机房内监控点发生警报,电脑终端将会即时以跳动图形式显示事故地区平面图,而有关地点之摄像机影像将会同时显示在屏幕上。所有警报讯息将会储存在电脑硬盘?茸魑?蘸蟛檠??谩?br>
网络运作方式
整个int-9800智能自动系统采用“区域智能工作站”模式设计,其主干线采用rs-485网络传输,?K以最先进的"peertopeer"(点对点)技术作为通讯方式,因此int-9800不但能减低安?成本,更能使系统运作速度倍增于传统中央控制系统。同时在设备日后扩充方面,亦能更具弹性。
“区域智能工作站”模式设计之特性
在int-9800系统主干线下,?⒁蛴Σ煌??蠖?惭b不同类型控制器,而每一个控制器?榷?戎梦⒋?砥鳎?泄乜刂破魉?刂频耐馕?璞钢?问???⒋嬖谙嘤Υ?砥魃希?坏┑缒酝5缁蛑鞲上哂錾纤鸹担?刂破魅阅芨?菰ど柘低巢问?绦?俗鳌?br>
“peertopeer”(点对点)技术简介
“点对点”特性在于在rs-485主干线下之任何一个控制器皆能与其它控制器通讯,作出预设逻辑互动程序;而在通讯过程中是无需经过电脑终端,亦即是在电脑停机或损坏情况下,所有预设互动程序仍能继续运作。
系统软件
int-9800联智智能自动系统其中最重要一部分乃是ms-9800系统管理软件,ms-9800其能将一部普通个人电脑变为int-9800网络上之用户工作站。整个软件在微软视窗环境下运作,人机界面友好。通过ms-9800,操作员能执行一系列智能程序。
容易操作
因为操作员能根据个人喜好在ms-9800下绘制各类操控图标,藉此在不同图层上能直接连接预设图层。当警报发生时,相对事故位置将会即时自动显示,方便操作员能准确知道事故情况。通过动态图,ms-9800能执行下列各项功能:
-监控机电设备运行状态
-在动态图上直接开启/关闭个别警报点
-控制机电设备,如:灯控系统、电子门锁等
-实时监察各类模拟信号装置,如温感、湿感等
-下传修改网络参数
基于提高人机界面概念,在int-9800联智智能自动系统下授权操作员能利用鼠标点取适当图标,藉此监察/控制相对监控点状态。同时操作员能通过自编图标直接跳到任何预设图层。
多种操作语言运作
ms-9800管理软件在微软视窗环境下运作,因此其不仅提供传统英语版本,更能因应不同地区而在有关语言视窗环境下执行ms-9800,例如中文、英文等。此外在同一int-9800网络下能同时应用多种语言版本。例如在警卫室用中文版本、在行政部用英语版本。此功能非常适合在同一地区?裙┎煌?幕?尘安僮髟笔褂谩?br>
2.4.9系统组成
各子系统主要由“alc”int-9800联智智能自动系统及trv-5300汇视数码综合影像处理器负责。其主要分为各种?置、区域智能控制器及主控中心配置三部分。
a?置
a1闭路电视系统监察设备包括下列各项:
-彩色摄像机
a1-1彩色摄像机
彩色摄像机用以摄取影像?K经由视频同轴线传回主控设备;在本方案?龋?ㄒ椴捎?80高线数彩色摄像机,以达到影像迫真效果,外形美观、易于配合室内装修。
a2门禁系统之?置主要由下列各部分组成:
-读卡机
-周边设备(如:电控锁、出门开关等)
a2-1读卡机
将采用非接触式感应读卡机,并置数字输入键,用作读取持卡者资料,继而传至相对区域智能控制器作系统分析。
a2-2周边设备
周边设备主要用作处理各类设备运作,其中包括:
-电子门锁(用作控制?户)
-门感(用作感应门户开关状态)
-开关按钮(供持卡者从?惹??缢??肟?泄孛呕В?br>-电锁电源供应器
a3防盗报警系统之装置主要如下:
-开门感应器
a3-1开门感应器
主要负责当有关门户在布防期间,如有任何非授权非法开启,开门感应器将会传出有关门户开启状态讯号至相对区域智能控制器,继而根据预设程序作出适当连锁动作。
b区域智能控制器
所有区域智能控制器都在区域智能概念下开发,每个控制器拥有独立微处理器及主记忆体,用作储存其管辖设备运作参数,一旦电脑终端或通讯主干线发生故障,所有设备仍能根据预设程序自动运作。而有关各种区域智能控制器型号将会根据所需管理的设备种类而定。
c总控室中心配置
在主控中心,其配置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
-闭路电视数码影像处理器
-操作员电脑终端
c1闭路电视数码影像处理器
在主控中心?龋??杏跋窠??伞?lc”trv-5300综合数码影像处理器作24小?r不间断数码录影;而有关影像将会以dat电脑带备份,同时,系统操作员能在同一屏幕上监察多达16支摄像机影像,当有需要对某个地区作重点监视时,操作员只需在相对画面上点取,有关摄像机将会以实时方式显示。
另外,每一台综合数码影像处理器都能提供一个额外视频输出接口,此接口可用作接驳普通视频监视器,用户能根据个别要求使选择之摄像机影像在屏幕上以跳台器方式切换显示。
此外,操作员亦能在显示屏上利用鼠标操控相对云台动作。而有关摄像机录影参数例如录影时间表、录影模式及警报录影时间等均能在主控中心?缺喽ā?br>
c2操作员电脑终端
操作员电脑终端主要用作操作员与整个智能网络沟通媒介,其主要为一台80586以上电脑为核心,并在其上架构各类不同软件及硬件。操作员能通过此电脑终端监视整个网络状态,当有紧急事故发生,电脑亦能即时反映有关事故地点平面图及相对实时影像。
而有关附加在电脑上之软件及硬件如下:
-ncu-90网络通讯器
-ms-9800管理软件
-trv-ms6900多媒体软件
c2-1ncu-90网络通讯器
在int-9800联智系统主干线上rs-485网络传输模式将会通过ncu-90网络通讯器转换到ms-9800管理软件可识别之rs-232格式,并上传至电脑?取4送猓?ü?cu-90,操作员可下传更新参数到适当控制器,更改系统运作程序。
每个ncu-90提供一个rs-232接口以连接电脑及一个rs-485接口以连接各类控制器及操作员电脑终端。ncu-90与上述电脑终端及控制器通讯模式以先进点对点技术执行,使网络运作更趋智能化。
c2-2ms-9800管理软件
ms-9800系统管理软件能将一部普通80586以上个人电脑变为int-9800网络上之用户工作站。整个软件在微软视窗环境下运作,大大改善了人机界面。
ms-9800管理软件下所出现的动态图能显示多达256种颜色,而有关动态图?热菽馨?ú煌?掷啵?纾郝ゲ闫矫嫱肌⑹鹿实卮?阆允就肌⑸璞腹收舷允就技巴?缂芄雇嫉取4送馑??it.map格式图档皆能兼容在ms-9800软件,有关功能能方便将复杂建筑图直接转换到ms-9800上应用。
c2-3trv-ms6900多媒体软件
利用trv-ms6900多媒体软件,用户能实现在同一电脑终端上同时处理智能自动系统及矩阵式闭路电视主控,trv-ms6900软件主要用作在电脑终端上将int-9800联智智能自动系统及矩阵切换主机联网之媒介。藉此操作员能同时监控矩阵主机所连接摄像机及int-9800网络上之各类监控点状态。
此外,操作员能在ms-9800软件下所绘制之平面图直接点取所需观看之摄像机,而有关摄像机所监察之画面会即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此功能将方便操作员在不同地区搜寻各个摄像机影像。
2.4.10设备选型
序号产品?S名牌/型号?产地
1非触式感应读卡机?Cmotorola美国
2区域智能控制器alc/cac-983美国
3扩充数字输入点卡alc/exp-di16美国
4网络通迅器alc/ncu-90美国
5系统管理软件alc/ms-9800美国
6紧急逃生门制604er德国
7非触式感应卡motorola美国
8防火门逃生推杆ecl-230d德国
9电子门锁15ca/843德国
10电锁电源供应器-合资
11出门按钮-日本
12门磁开关美国
13pc电脑(含四个串口及视频捕捉卡)美国
14彩色半球摄像机?C-日本
1516路综合影像处理器alc/trv-5300-16-n美国
16多媒体软件alc/trv-ms6900美国
1715”彩色电脑显示器飞利浦荷兰
18区域智能控制器alc/int-643美国
19扩展输入卡alc/exp-ai-8美国
20温度及湿度传感器-合资
21双鉴移动探测器ds435美国
22可视对讲门铃台湾
23矩阵切换器pih-832台湾
24视频切换器合资
2.5消防报警及灭火部分
2.5.1fm200灭火系统设计依据
*《fm20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2.5.2设计说明
fm200气体灭火系统
该系统设计为组合式全淹没灭火系统,设计灭火浓度为10%,设计共需25只90l钢瓶,分为5组,每组5只。该系统共分三个保护区,机房为两个保护区,配电室为一个保护区。当任意一个保护区有火警时,每个保护区单独进行保护,每个保护区喷气时间为15秒。当保护区内有火警时,保护区内报警器报警,30秒后开始向保护区内喷气,
该系统管路采用镀锌无缝钢管丝扣连接。管路实验压力为46mpa,30分钟内压力不下降。管路无泄漏为合格。
2、火灾报警系统
本系统在每个保护区内设置烟感及温感。当有火情时,烟感报警,同时室内声光讯响器报警,保护区内人员开始疏散,当温感报警30秒后,开始向保护区喷气,同时保护区门口的放气指示灯点亮,警告人员不得入内。如在火情时,报警系统出现故障,可通过保护区门口的紧急起停按钮,手动按下进行人工放气。如出现误报警状态,也可通过该按钮,停止向保护区放气。
本系统在大楼内独立成一系统,但可以向大楼的消防系统提供报警信号、故障信号和放气信号
本系统只设计三个保护区,每个保护区的周边围墙应该在上至楼板,下至地板。每个保护区的出入口,应设置常闭防火门,并应随时能从内部打开。
保护区地板下的探测器布置方式与室内相同。
2.6防雷工程
2.6.1雷害的成因及分类
雷电是一部分带电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云层与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其瞬间功率可高达109-1012瓦特。强大雷电流将产生极高的热的、机械的、电磁的作用,造成地面建筑及设备的严重破坏,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广泛应用,雷电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害事例成倍增长,并造成重大损失。
例1、1992年6月22日20~21时,北京国家气象局中心大楼的避雷针接闪,影响中心计算机室的四楼、五搂、六楼的大型计算机的主机、微机和各终端及出口。本次雷击事故使北京?东京的同步线路的调制解调器被破坏,使北京?东京线路中断46小时,另一主机的一块异步板被击坏,导致8条线路中断,并损坏终端6台。
例2、1997年10月,广州荔湾区某证券营业部,遇雷击,使2台ups所有的调制解调器、网卡全部被击坏。
2.6.2雷电损害电子设备的途径
直击雷:
闪电直接击中架空在野外或山上的电源线,电话线或天线上,雷电能量非常大,严重时会导致线缆融化,设备的元器件烧焦,炸裂,雷电高压沿线路直接入侵设备,造成设备损坏。
感应雷:
在雷电放电过程中,无论是云对云、云对地之间放电都将产生强大的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在临近的架空线路、接地线路和导体上产生感应过电流和过电压,当耦合到电子设备上时,可直接击毁设备。这种由雷电引起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统称为感应雷。感应雷一般没有直击雷那麽猛烈,但因其是通过静电感应和磁感应产生作用,故可在较大范围内多个局部同时发生雷灾。感应雷发生的概率大大多于直击雷,尤其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等常因动力线,网络通讯线感应过压或过流而损坏,故对计算机类设备而言,感应雷的危害往往大于直击雷。
雷电反击:
当前建筑接闪器(避雷针、网,带)接闪雷电时,在强大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网泄放大地的瞬间,引起建筑物附近地电位急剧变化,通过各分立接地及接地线引入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而损坏。这种情况相对于前两种雷击发生较少,但对设备损坏最为严重。
2.6.3防雷工程措施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感应雷电过压幅值在无屏蔽架空线上最高标准达20kv,所以在建设计算机房时应做好防雷工程,以防患于未然。
机房防雷工程一般要做以下几步:
机房接地
根据国际gb50174?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要求确定。如果计算机系统直流地与其他地线分开接地,则两地极间应间隔25米。
线路防雷
1)在动力室电源线总配电盘上安装并联式专用避雷器构成第一级衰减。
2)在机房配电柜进线处,安装并联式电源避雷器构成第二级衰减。
3)机房布线不能延墙敷设,以防止雷击时墙内钢筋瞬间传导墙雷电流时,瞬间变化的磁场在机房内的线路上感应出瞬间的高脉冲浪涌电压把设备击坏。
2.7综合布线系统
2.7.1设计依据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通信工业协会eia/tia568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通讯工业协会eia/tia-tsb-36标准;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通讯工业协会eia/tia-tsb-40标准;
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iso/iec11801:1995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81);
lucentsystimax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总则。
2.7.2结构化布线系统与应用系统的独立性
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eia/tia568规定:
用星型结构的物理布线实现各种形式的网络逻辑拓扑结构,即无论将来网络技术如何发展,其局域网络的拓扑结构一定是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或以上几种形式的结合,而星型的结构化物理布线,通过在配线室内的跳线灵活变换,便可实现以上所述的总线型(如ieee802.3/ethernet)、环型(ieee802.5/token-ring,x3t9.5tp-pmd/fddi)、星型(starlan)或混合型(含有环、总线等形式)的拓扑结构。
不依赖于具体的应用环境而位于稍高层次的网络层、传输层则与物理布线本身独立。
至于更高层次的网络应用软件(如netware/windowsnt等)以及网络管理软件(如ciscociscoview、hpopenview等)与布线系统也独立。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机房环境的物理布线具有灵活性,能够考虑到现在和未来的应用技术水平。网络系统本身应当分布实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应用的要求,财政预算上的限制,将来技术发展的考虑,而这种分布实施在技术上体现的层次不同。那么,对楼内布线本身,不必更多地考虑到网络的逻辑结构,更不需过多考虑网络服务和网络管理软件,这是物理布线以后的问题,也就是说结构化布线系统具有与应用的独立性。
2.7.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特点
在现今的网络时代,多媒体数据传输的瓶颈,主要集中在传输介质方面。对于任何一个网络系统,各工作终端或工作站的设备非常容易更新,但对于一旦形成的布线系统,若想更新,谈何容易。因此,一个具有先进性的综合布线设计,必须立足于现在,但更应该着眼于未来五年以上。针对**上海公司idc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我们始终本着上述的原则。
下面简述本设计的特点:
遵循的的设计规范为国际现行的最高标准,虽然许多厂家已经推出了六类、七类甚至八类布线产品,但还没有被iso标准化,若盲目采纳不仅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价格极其昂贵。
本系统采用的powersum解决方案有效的扩大了本信息高速公路的传输带宽,可以在一百米距离的铜线电缆中,以622mbps的速率传送语音、数据和全部77个频道的宽带视频图象,它比传统的传输速率高4倍。
最少的元器件种类配置,不仅简化了系统的构成,而且更方便业主的管理,大大地增加了系统的通用性和开放性。
信息点集中管理,使跳接更加方便,能够实现网管中心对工作区信息点的直接管理。
2.7.4综合布线系统总体介绍
1、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全部采用超五类utp系统;
2、整个机柜区分为若干组,每两排机柜设一组集中配线柜;
3、配线架端口与交换机、语音配线架以及工作区用户终端与信息出口之间均选用rj45/rj45跳线;
4、对于水平线缆子系统,为防止强电对数据信号的干扰,绞线电缆使用镀锌线槽在地板下敷设,线槽应良好接地,且与强电线路相距不小于30cm,将信息出口安装在办公隔断的踢角板上或墙面、柱面上或抗静电地板上;
5、系统完工后,将给出具详细的测试报告。
2.7.5综合布线系统的线槽选用及施工
从整个机房设计的美观、实用、安全性考虑,我们对机房线缆的设计采用地板下桥架的方式,水平主线槽、水平分线槽以及垂直线槽均选用镀锌线槽。
水平线槽根据机房内部的实际情况,线槽采用铺设于地板下方式(见图)。由于机柜区的精密空调位于机柜的南侧,为不妨碍地板下的送风通路和减小噪音,所以该区综合布线的主线槽将敷设在机房中部,南北侧还可用于敷设强电线槽。水平区主线槽,应选用400*100mm镀锌线槽,到各机柜的分线槽选用300*100mm镀锌线槽,到各房间的分线槽选用100*100mm镀锌线槽,30%的冗余空间便于日后网络设备的扩展。若没有特殊原因,综合布线线槽距地面的安装高度将不高于5cm。
垂直线槽每个二级中心配线柜通过垂直竖井,到中心配线柜的垂直线槽选用400*100mm镀锌线槽。
2.7.6综合布线系统的实现
综合布线作为物理层的传输媒介,受网络结构实施模式的制约,即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根据上海**idc机房结构图,及与相关技术人员的讨论,我方将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方式作如下描述。
集中式管理结构
该idc机房的机柜区/设备区,根据实际情况,将每两排机柜分为一个组,每两排机柜内的信息点集中于一个配线柜(cm)里,各配线柜通过汇总到中心机柜,各网络设备也集中到中心机柜。对于监控室、网管计费中心、演示中心、客户室、办公室、大厅,则直接通过网线接入中心机柜这种集中式结构给系统的管理、维护带来了方便。
综合布线系统的实现方式和点位分布
共有250个机柜(不包括配线柜),每个机柜设置8个接入点,采用朗讯产品的m102smb系列桌面出口盒方式,总共2000个信息点。每两排设一个二级配线柜,共有10个二级配线柜,二级配线柜与中心配线柜之间采用两根12芯多模光缆和48根网线连接。
网管计费中心布20个点,与中心配线柜直接通过绞线相连。
监控室布12个点,与中心配线柜直接通过绞线相连。
演示中心布12个点,与中心配线柜直接通过绞线相连。
客户室布,与中心配线柜直接通过绞线相连。
办公室布,与中心配线柜直接通过绞线相连。
大厅布,与中心配线柜直接通过绞线相连。
中心配线柜:各二级配线柜与中心配线柜之间通过12芯多模光缆和网线相连集成在24st1-ew光纤配线架和pm2150b-24配线架上。为节省网络配线柜的数量,中心网络配线柜采用双面配线方式。
关于本区综合布线点位的可扩充性分析
也许将来某些机柜对信息点远远大于所需要求,解决方法只有临时增加,因为为贵方设计的系统无论从地下桥架的容量上还是从配线架的空间上都留有足够的冗余量,完全满足贵方今后的扩容。而且地下桥架也是全开放的一种敷设介质,使扩容工程仅仅是将线放在地下桥架里,工作量极少。
2.7.7元器件介绍
mps100e-112:(用于各子机柜内对双绞线的成端)橙色超五类信息插座模块;经特殊设计,至少可插拔750次;支持高达622mbps的应用;在标准面板上可以以90度(垂直)或45度(倾斜)角的角度进行安装;满足eia/tia568a标准关于5类电缆连接器硬件的传输要求。
pm2150b-24:(用于主设备区内对各双绞线的成端)24口patchmax模块化配线系统;可实现铜缆和光纤的无缝集成;patchmax配线系统是为满足高速数据和语音网络的需要而设计的,patchmax配线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它已被证明满足systimax的使用需要,并且其指标超出了5类电缆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d8cm-7b:(用于设备与端口的连接)d8cm5类powersum跳线;使用1074软线,出厂时已经带有8脚模块化插座;能够在8个位置的模块化配线应用中实现与不同数据终端设备的互连;可以将高速数据终端设备和信息插座连接在一起。
2.7.8系统测试
该工程完工后贵方得到光盘版的测试报告,测试仪器是美国“fluke”esp-4000测线器。
下面是以往工程一个点的全部测试数据:
cableid:c210testsummary:pass
xxxxxxtelecomheadroom:1db(next@remote36-45)
site:xxxxxxxxxxxbuildindate/time:08/29/200015:16:12
operator:lizhiteststandard:tiacat5echannel
standardsversion:3.2cabletype:utp100ohmcat5e
softwareversion:3.2flukedsp-4000s/n:7646036lia013
nvp:69.0%faultanomalythreshold:15%flukedsp-4000srs/n:7646036lia012
shieldtest:n/a
wiremappassresultrj45pin:12345678s
配电房管理制度篇6
机房工程方案
1机房工程设计概述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方案项目包括装修工程、配电工程、空调工程、设备监控工程、闭路电视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等七大部分。本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1.1设计原则
**上海公司数据中心机房是**上海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上海公司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公司,所以其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
在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结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工程的可分期性:
在该idc项目设计中,数据中心机房的工程和设备都为模块化结构,相当于将该工程分期实施,而各期工程可以无缝结合,不造成重复施工和浪费
经济性/投资保护: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上海公司数据中心机房,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可管理性:
由于**上海公司数据中心机房,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在数据中心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电脑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的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其数据中心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1.2工程和设备的技术标准
严格参照的基本文件
iso,ieee,ietf等
数据中心机房的系统需求
国际标准:
ieee802.3ethernet
ieee802.5tokenring
eia/tia568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ansix3t9.5
fddi
其他重要标准
建筑部分参照标准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
电力保障部分参照标准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714-93);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综合布线部分参照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cecs72:95
lucentsystimax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总则
1.3工程范围
**上海公司数据中心机房的施工范围和主要项目是:
建筑部分
国产沈飞抗静电全钢活动地板敷设
不锈钢饰边框大玻璃隔断安装或乳胶漆饰面石膏板隔墙
高级乳胶漆装饰墙面
各类门安装
电气工程部分
机房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ups电源配电系统;
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
机房直流地极、直流地网及静电泄漏地网;
配电柜、配电箱制作安装;
各类用电设备安装;
配电系统消防联动部分
空调新风系统
空调机安装;
新风系统制作安装、新风机安装;
排风系统制作安装、排风机安装;
门禁系统
入口门处设置不同的进入等级。
保安监控系统
设置摄象接头,监控设备。监控设备设在中控室。
漏水检测系统
对空调机及其上下水管设置定位漏水检测系统。
消防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
采用智能型火灾报警系统,设置烟感、温感探测器。
采用fm200全淹没式气体灭火系统,使用自动、手动及机械操作。
*场地监控系统(监控)
对下述系统及设备提供24小时全天候监控。
ups不间断电源
配电柜
柴油发电机(如有)
保安监控
消防与自动报警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
门禁系统
漏水检测系统
其他
1.4项目需求分析
1.4.1工程简介
上海**数据中心机房可用总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
前厅接待区企业形象、公司背景说明
会议室办公家具、电子黑板及空调机等
演示厅视频演示系统、pc机及空调机等
办公室办公家具和设备、空调机等
配电室ups电源、后备电池、配电柜、空调机等
网管计费中心计费系统、视频系统、空调机等
客户办公室办公设备、pc机空调机等
监控室图像、动力监控系统、空调机等
气体钢瓶间气体钢瓶、支架管路、启动钢瓶
值班室火灾报警控制盘、联动控制盘
1号机房区机柜、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精密空调等
2号机房区机柜、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精密空调等
若:机房层高为3.6米,梁下高为3.1米,活动地板高0.4米,机房设计净高2.7米。
1.4.2需求分析
上海**数据中心机房项目建设的目标为:为今后的业务的进行和发展提供服务。数据中心机房项目建设要求提供可靠的高品质的机房环境。一方面机房建设要满足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一个符合国家各项有关标准及规范的优秀的技术场地。另一方面,机房建设给机房工作人员网络客户提供了一个舒适典雅的工作环境。说到底,计算机房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技术场地工程。机房具有建筑结构、空调、通风、给排水、强电、弱电等各个专业及新兴的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所特有的专业技术要求。同时又要求具有建筑装饰、美学、光学及现代气息。因此机房建设需要专业技术企业来完成。从而在设计和施工中确保机房先进、可靠及高品质。只有既满足机房专业的有关国标的各项技术条件,又具有建筑装饰现代艺术风格,有新的立意的机房,才能充分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
1.4.3方案描述
上海**数据中心机房机房面积1600平方米,设有三个数据机房、客户办公室、监控室、ups配电室、网管及计费中心、演示厅、办公室、会议室及前台接待厅等。
机房设配电室,安装ups电源,并设有主配电柜、电池柜、计算机配电柜、照明配电箱,对机房配电系统全面管理。
机房配电设ups电源配电、空调动力及照明配电,并做直流地网和静电泄漏地网。
机房单独设空调系统棗机房专用空调方案,选用德国stulz公司型号为mrd-1324a/mrd-993a空调机。
机房采用门禁系统,机房大门、工作间、网络配线室、设置门禁。
机房设置消防与自动报警系统,并设置fm200气体灭火系统。
1.4.4对土建结构方面的要求
1.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适当的灵活性,主机房的主体结构宜彩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内隔墙宜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2.主机房净高,应按机械高度和通风要求确定,宜为2.4~3.0m。
3.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楼板荷载可按5.0~7.5kn/m2设计。ups电源室的楼板荷载可按8.0~1.2kn/m2设计
4.电子计算机机房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5.主机房中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需穿楼层时,宜设技术竖井。
6.室内顶棚上安装的灯具、风口、火灾控测器及喷嘴等应协调布置,并应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
7.电子计算机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8.电子计算机机房各门的尺寸均应保证设备运输方便。
1.5方案总体介绍
1.5.1建筑部分
上海**数据中心机房是高科技产业类isp/asp用机房。为了机房的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对该机房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在防火安全方面,要按照一级防火要求设计。
机房采用恒温恒湿的专用空调,送风方式为下送风上回风的循环送风方向,这样可保证网络通讯设备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工作。为了防止精密空调机的加湿器漏水,在每台空调机周围安装了漏水检测报警系统。
为了保证电脑机房内工作人员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保证机房内的空气洁净程度,我们设计了新风系统送入机房,这样既可保持机房内的空气新鲜,同时也能维持机房内的正压需要。
在进入电脑机房的地方给工作人员分别设置了进入权限和历史记录的门禁系统。主机房、工作区、网络配线间及机房入口大门均安装门禁。
1.5.2机房动力配电保障系统
机房辅助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辅助动力设备包括计算机专用精密空调系统、计算机机房照明配电系统、计算机机房新风系统及市电辅助系统(市电插座等)。由于机房辅助动力设备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机房其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所以要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因此该配电系统按照一级负荷考虑进行设计。
电源进线采用电缆或封闭母线(电源取自建筑物本体低压配电室母线)进线配电柜(ap)与出线配电柜(ap1、ap2)并排安装于机房ups配电室,采取集中控制,便于管理机房空调设备。各电脑机房及其它房间专用空调电源直接引自开关柜ap1,舒适空调及新风、市电插座引自多用途配电箱ax,体现出集中控制与就地操作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机房计算机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设计中采用电源由市电供电加备用发电机这种运行方式,以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要求;系统中同时考虑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最大限度满足机房计算机设备对供电电源质量的要求。市电电源供电与备用发电机供电在机房配电室进行切换,再经过ups不间断电源对计算机设备供电。
电源进线采用电缆或封闭母线,双路切换柜、ups输入输出配电柜并排安装于机房配电室。配电系统采用集中及分散控制,输出配电分柜jap1—jap4安装于负荷集中区域(电脑机房及控制室),以便于就地控制、管理设备计算机用电。
1.5.3机房照明配电系统
a.照度:
机房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要求,照度为400lx;同时设机房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应急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40lx。
b.灯具选择:
灯具选用亚光不锈钢三管格珊灯组并带电容补偿:
3*40w(1200*600)/3*20w(600*600)
接地系统:
a交流工作地、保护地采用建筑物本体地极,设计考虑为直流逻辑地设一组新的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1ω;机房配电系统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建筑物本体综合接地(其电阻小于0.5ω)。
b为防止感应雷、侧击雷高脉冲电压沿电源线进入机房损坏机房内的重要设备,在电源配电柜电源进线处安装浪涌防雷器。
正如您所知道的,机房内的供配电系统是机房中建设规划中最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们为上海**数据中心机房提供的是一个完全解决方案。在设计上我们采用了模块化宽冗余的设计理念,既符合电脑机房配电系统的灵活性,又不会对未来扩容造成瓶颈。
由于目前国内大容量的电气开关各方面性能很难达到电脑中心完全安全意义上的要求,所以我们建议所有核心电气产品一律使用法国梅兰日兰/施耐德的电气设备。从直接成本上看可能会增加一部分投资,但从上海**数据中心机房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以及未来发展考虑,这一投资是非常合理和科学的。
1.5.4空气质量保障系统
为确保机房内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在机房建设中为机房提供符合要求的场地环境,我们推荐采用梅兰日兰公司德国生产的stulz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空调机。
机房专用空调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送风方式。我们为您选择的机房专用空调是模块化设计的,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模块;也可根据机房布局及几何图形的不同任意组合或拆分模块,且模块与模块之间可联动或集中或分开控制等。
机房内的新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清新的新风提高机房的洁净度,使机房保证正压,并提供新鲜空气。新风应满足两个指标:其一,是每人每小时40立方米;其二,是应占空调系统总风量的5~10%。
本机房四周密封,新风极为重要。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规定,计算机房内应设排风系统,用以排除可能出现的烟雾及灭火后出现的气体。
1.5.5综合布线(方案另述)
1.5.6门禁系统
在方案中我们设计了多套门禁系统,分别用于电脑机房的入口处和主控机房,是电脑机房安全的保障。可以根据贵方的需要,对各门禁系统进行分级授权,从而实现人员进出的的电子化管理。
1.5.7机房专用空调
根据此数据中心机房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选用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推荐使用的产品为德国生产的stulz(史图斯)空调机,它可以保证电脑机房拥有一个恒久的良好的机房环境。
1.5.8防雷工程(参考)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感应雷电过压幅值在无屏蔽架空线上最高标准达20kv,所以在建设计算机房时应做好防雷工程,以防患于未然。
机房防雷工程一般要做以下几步:
1.做好机房接地
根据国际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要求确定。如果计算机系统直流地与其他地线分开接地,则两地极间应间隔25米。
2.做好线路防雷
1)在动力室电源线总配电盘上安装并联式专用避雷器构成第一级衰减。
2)在机房配电柜进线处,安装并联式电源避雷器构成第二级衰减。
3)机房布线不能延墙敷设,以防止雷击时墙内钢筋瞬间传导墙雷电流时,瞬间变化的磁场在机房内的线路上感应出瞬间的高脉冲浪涌电压把设备击坏。
1.5.9机房设备监控系统(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在金融、保险、证券、铁路、邮电、电力、海关、税务、国防等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为保障计算机系统时时刻刻地正常运行,各单位投入了大量的环境设备,诸如低压配电设备、备用柴油机组、ups、专用空调、消防、漏水报警、门禁设施等等,一旦这些设备出现故障,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对数据传输、存储的可靠性构成威胁。如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可能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故计算机房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许多计算机房采用24小时专人值守,定时巡查机房内的环境设备,这样不仅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造成人力的浪费,而且对事故的发生时间及责任无科学的认定。更重要的是人为的疏忽或值守人员对设备缺乏必要的了解,即使发生故障也不能作出及时的处理,那么损失是无可避免的了。
机房场地设备监控系统不仅对机房供配电系统(分为一次配电、二次配电);不间断电源(ups)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保安系统(分为门禁系统、闭路监视系统、通道报警系统);漏水检测系统等环境设备具有完善的监控和控制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融合了机房的管理措施,对发生的各种事件都结合机房的具体情况给出处理信息,提示值班人员进行操作。实现了机房设备的统一监控,实时语音电话报警,实时事件记录。减轻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理清事件关系,实现机房可靠的科学管理。
根据idc对计算机房动力及环境设备提出的监控项目及具体要求,选用智能集中监控系统。(见系统结构图)。
各前端智能仪器[如xb-dm8(通用控制器),xb-diris(电量监控仪表),xb-am17(模拟量采集器),空调,ups等,通过直接或传感器不断采集前端设备(如进线柜、母联柜、出线柜,消防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各漏水检测点,环境温湿度测量,电池组,各空调机,各台ups等)的数据(如电量,电压,温度,湿度,信号状态等等),各前端智能仪器以rs485远程控制网络的型式与工控机的设备驱动板直接相连,实时地将前端智能仪器收集到的设备数据传递到控制中心计算机内进行分析处理,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然后又把监控计算机发出的下一步监控指令进行必要的转换后传送到各前端智能仪器以便执行这些监控指令,从而指挥现场的各设备工作,通过这种高效率、有条不紊的过程,令整个监控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化。
由于ups和空调产品经历了几代的变化,从而在功能上也不断增加,致使监控的方式有所不同,早期的产品只有工作信号输出监控的功能就十分简单。近期智能型的即带有通讯接口产品,监控ups内部各部份的工作状态及工作参数,梅兰日兰ups、siconups、exideups等ups都是采用rs232通讯接口。因此得先通过rs232/rs485转换器变成rs485总线。ups的rs232通信接口通过rs232/rs485转换器将转换后的信号直接传送到工控机的设备驱动板的ups通讯口。从而完成上海**所要监控设备的监视与控制功能,实现所有设备的统一界面管理,因此操作和维护起来非常的简单、方便。
2详细设计
2.1建筑部分
2.1.1设计规范
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50174-93《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gbj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iec1024-1:1990《建筑防雷》
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73-9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1.2设计方案
本方案机房场地装修装璜的设计宗旨是:
(1)集成系统的节能化考虑,新技术的应用,以节约日后的运行成本;
(2)合理的信息路由结构设计,以防止可能造成系统互联的阻塞;
(3)机构紧密的供配电设计,以减少网络设备的电磁干扰;
室内装璜部分的设计遵循原则是:要体现出作为重要信息会聚地的室内空间特点,在充分考虑网络系统、空调系统、ups系统等设备的安全性、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美观、大方的风格,有现代感。
选用的装璜材料:
在选用装修、装璜材料方面,要以自然材质为主,做到简明、淡雅、柔和,并充分考虑环保因素,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
2.1.3架空地板工程
活动地板在计算机房中是必不可少的。机房敷设活动地板主要有两个作用:首先,在活动地板下形成隐蔽空间,可以在地板下敷设电源线管、线槽、综合布线、消防管线等以及一些电气设施(插座、插座箱等);其次,由于敷设了活动地板可以在活动地板下形成空调送风静压箱。此外,活动地板的抗静电功能也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活动地板的种类较多。根据板基材、材料不同可分为:铝合金、全钢、复合木质刨花板等。地板表面则粘贴抗静电贴面(有进口和国产的区别)。活动地板的不同选择直接影响机房的档次。不同质量的地板使用后,机房的效果大不一样。目前国内机房活动地板使用档次高的有德国美露牌抗静电活动地板。该机房采用沈飞牌防静电活动地板。
抗静电地板安装时,同时要求安装静电泄漏系统。铺设静电泄漏地网,通过静电泄漏干线和机房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端子封在一起,将静电泄漏掉。
此数据中心机房活动地板敷设高度为0.4米,活动地板安装过程中,地板与墙面交界处,活动地板需精确切割下料。切割边需封胶处理后安装。地板安装后,用铝塑板踢脚板压边装饰。铝塑板踢脚板与铝塑板玻璃隔墙互相衬托,协调一致,效果极佳。
机房设计采用下送风方式。楼地面必须符合土建规范要求的平整度。地面最好采用水磨石地面。如地面抹灰应达到高级抹灰的水平。而且地面需要进行防尘处理。通常在地板下的墙面、柱面、地面均刷涂防尘漆两遍。全部水泥面均经刷漆处理,达到不起尘的作用,从而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
下面再介绍一下抗静电活动地板的性能、特点。
活动地板主要由两部分组成。a)抗静电活动地板板面;b)地板支承系统,主要为横梁支角(支角分成上、下托,螺杆可以调节,以调整地板面水平)。地板规格主要为600*600毫米。
活动地板是易于更换的。用吸板器可以取下任何一块地板。地板下面的管线及设备的维护保养及修理是极其方便的。
活动地板是灵活的。当其中的某一部分需要改变,如增加新的机柜,其扩展极其方便。如需调整地板高度可任意调整。
活动地板是牢固的,稳定的,紧密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我们所推荐的沈飞地板和钢地板恰恰具备这些优点。活动地板安装的工艺可以保证地板的严密和稳定。调整好不会有响动和摇摆,也没有噪音。至于防鼠,则应在围护结构上解决,尽量不留孔洞。有孔洞如管、槽,则要作好封堵,要绝对保持围护结构的严密。
活动地板安装一定要做到非常严密,表面平整。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活动地板本身的精度,二是安装工艺和质量。安装的活动地板,给人以高档、豪华的印象。
地板系统的确可以承受较高压力的碾压。在高压力下有较好的持续性。这是因为地板本身承载能力大和板面的硬度高和稳定性好。
活动地板有专用的通风地板。通风地板是单独加工的,钢结构。走线地板加工后都相应地套装塑料出线口,在线口内走线。
地板下,我们一般要涂防尘漆,并考虑粘贴福乐士保温层,以做到保温绝热。
此外,沈飞地板的阻燃性能和系统电阻率均满足国家的有关标准,并通过了权威检测部门的检测,有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
2.1.4玻璃隔墙工程
数据中心机房的隔墙推荐采用发纹饰面玻璃隔墙。玻璃隔墙在机房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最初的玻璃隔墙是在木隔墙上安装固定玻璃窗,然后在八十年代初期大量采用铝合金玻璃隔墙。九十年代初期不锈钢饰面大玻璃隔墙在机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隔墙配合以不锈钢无框自由门,采用12毫米厚玻璃,安全、牢固,壮观气派,透视效果极好,衬托了机房宏观形象。玻璃隔墙的优点确立了它在机房中的地位。在玻璃隔墙实际使用中,最初用做饰面的不锈钢镜面板尽管外形靓丽,但终因易产生眩光而逐步淘汰,代之以发纹不锈钢饰面。
该数据中心机房中大量地采用玻璃隔墙。为安全起见,应该使用钢化玻璃。
机房界墙及防火隔墙建议在土建施工中采用轻质土建隔墙,并两面用水泥砂浆抹平。如机房不适宜做土建隔墙,可以采用轻钢龙骨苍松板隔墙(内镶岩棉)。其强度、表面硬度和防火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要求,且保温、隔热、隔音,是轻质隔墙中的理想材料。其墙厚度约为100毫米。
2.1.5墙面工程
机房中吊顶、地板、玻璃隔墙材质都比较好,价格也高。墙面不管是采用壁纸还是高档乳胶漆,价格虽很低廉,但外观无法与吊顶和活动地板相互衬托。近年来,在高档、先进的机房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材料做墙面:金属复合壁板、铝塑板等。
上述两种材料施工后,所见到的墙体表面相似,均为金属漆面。只是基层结构不同而已。下面分别叙述两种墙面的优缺点。
金属复合壁板是由彩色钢板(0.7毫米)做好50毫米厚的箱型凹凸的板材。其内部垂直粘贴50毫米的优质岩棉。板材在生产线上加工,工艺先进,尺寸精确。安装时,在顶上和地面先安装马槽,然后依次把壁板推入后固定。其表面为钢板漆面,安装后接口缝隙小于1毫米,美观、整齐,缝隙均匀。该壁板又常常用在洁净室,隔音、保温、密封效果好。该墙体有配套的金属壁板门,精致、美观。
铝塑板墙面也是由骨架和面层组成。骨架有两种:一种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另一种采用15毫米中密度板,宽150毫米,间距150毫米。中密度板调平后粘贴三层板。在刷涂防火涂料后,作为骨架基层。基层形成后,两面刷胶,晾干后,将铝塑板粘贴牢。铝塑板粘贴时,留缝隙3毫米,注玻璃胶。铝塑板墙面表面为铝板漆面。该种隔墙优点是价格适中,安装方便,表面也很清秀。缺点是缝隙注胶时难度较大。
墙面处理最经济的方法是直接对墙面进行基础处理后(轻钢龙骨石膏板墙),喷涂以高级乳胶漆进行装饰。这种方法既可基本满足电脑机房基础建设技术上的要求,也可节约大量的投资,不失为一种务实的处理办法。但必须指出的是各项技术指标和外观效果均大大逊于前三种方法,耐久性也较差。
2.1.6门窗工程
机房的门一般要求与墙协调。在铝塑板玻璃隔墙上的门采用不锈钢无框玻璃自由门。疏散出口,钢瓶间采用防火门。
防火门一般有两种。一种为不锈钢材质;另一种为钢材漆面。建议上海汤臣防火门,工艺精确,质地优良。
在数据中心机房入口处采用玻璃自由门。
2.2电气部分
2.2.1设计依据,执行的设计规范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数据中心机房提供的平面图及技术要求。
2.2.2数据中心机房配电设计主要考虑
1.机房进线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
2.机房内用电设备供电电源均为三相五线制及单相三线制;
3.机房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装设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级之间有选择性地配合,配电以放射式向用电设备供电;
4.机房配电系统所用线缆均为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及阻燃交联电力电缆,敷设镀锌铁线槽sr及镀锌钢管sc及金属软管cp;
5.机房配电设备与消防系统联动;
2.2.3机房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辅助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辅助动力设备包括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系统,机房新风系统及排风系统等。由于机房辅助动力设备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机房其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所以要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因此该配电系统按照一级负荷考虑进行设计。
辅助设备配电系统图
电源进线采用电缆或封闭母线(电源取自建设方变配电室母线),双路电源切换柜(aa1)与配电柜(ap1)并排安装于配电室,采取集中控制,便于管理机房空调设备。
机房计算机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设计中采用电源由市电供电加备用供电这种运行方式,以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要求;系统中同时考虑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最大限度满足机房计算机设备对供电电源质量的要求。市电供电与备用供电电源引自两个不同的电源点,在机房配电室进行切换,再经过ups不间断电源对计算机设备供电。
计算机设备配电系统图
电源进线采用电缆或封闭母线,双路切换柜、馈线柜并排安装于配电室。配电系统采用集中控制,以便于管理设备计算机用电。
2.2.4机房照明配电系统
照度选择:
主机房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要求,照度为400lx;
电源室及其它辅助功能间照度不小于300lx;
机房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照度大于1lx;
应急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30lx.;
2.灯具选择:
灯具选用松业三管格珊灯组并带电容补偿:
3*40w(1200*600)3*20w(600*600)
灯具正常照明电源由市电供给,由照明配电箱中的断路器、房间区域安装于墙面上的跷板开关控制。应急备用照明灯具为适当位置的荧光灯灯带中间一管,应急照明电源由双路电源供给。正常情况下荧光灯由市电供电,市电停电时,市电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由备用电源供电,燃亮灯具。
3.照明系统
2.2.5接地系统
机房设有四种接地形式,即:计算机专用直流逻辑地、配电系统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本次设计考虑为直流逻辑地设一组新的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1ω;机房配电系统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建筑物本体综合接地(其电阻小于4ω),防雷接地由建筑物本体防雷设计考虑,机房区不再单独设计防雷接地。直流逻辑地极与建筑物接地极的距离应大于20米。
直流工作地网在机房内的布局是:
用3*20mm2的截面铜排敷设在活动地板下,依据计算机设备布局,纵横组成网格状,配有专用接地端子,用编织软铜线以最短的长度与计算机设备相连。计算机直流地需用接地干线引下至接地端子箱。
容易产生静电的活动地板、饰面金属塑板墙、不锈钢玻璃隔墙均采用导线布成泄漏网,并用干线引至动力配电柜中交流接地端子。活动地板静电泄漏干线采用zrbv-16mm2导线,静电泄漏支线采用zrbv-4mm2导线,支线导体与地板支腿螺栓紧密连接,支线作成网格状,间隔1.8米*1.8米;不锈钢玻璃隔墙的金属框架同样用静电泄漏支线连接,并且每一连续金属框架的静电泄漏支线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为防止感应雷、侧击雷沿电源线进入机房损坏机房内的重要设备,在电源配电柜电源进线处安装浪涌防雷器。或者在计算机设备电源处使用带有防雷功能的插座板(如突破)。
2.2.6机房配电与机房消防报警、灭火系统设计简述
当火灾发生时,感烟探测器报警后,火灾控制器发出火警预警声、光报警信号。但此时不启动灭火程序。当同一防护区的感温探测器与感烟探测器同时报警时,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在手动或自动启动灭火程序喷气前,总控制台发出指令,通知人员撤离,并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切断机房配电柜供电电源,即切断非消防电源供电的用电设备。如:空调机、新风机、照明、计算机等设备供电电源。上述设备供电与消防系统的联动过程,是采用电源配电柜主断路器的分励脱扣作远距离分端。配电柜主开关均装有分励脱扣器和辅助接点,另外紧急跳闸按钮在必要时可手动切断进线电源。
2.2.7机房用电设备用电容量估算
1.机房辅助设备配电负荷ps1=?kw
2.机房计算机设备用电负荷ps1=?kw
2.2.8设备选型
配电柜施耐德开关
配电箱梅兰日兰开关
灯具松业高效荧光灯
单相插座奇胜
计算机插座突破
跷板开关奇胜
2.3空调新风部分
2.3.1空调系统说明
机房环境特点:
机房中的环境设备在运行中散热量大而且集中,散湿量极小。即机房设备散热量的95%是显热,热量大,湿量小,热湿比极大。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处理可近似作为一个等湿降温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的焓差小,要消除余热必然是大风量。
此外,因为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所以需要空调系统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运行。
同时,根据机房的围护结构特点(主要是墙体、顶面、地面,包括:楼层、朝向、外墙、内墙及墙体材料,及门窗型式、单双层结构及缝隙、散热)、人员的发热量,照明灯具的发热量,新风负荷等各种因素,计算出计算机房所需的制冷量,因此选定空调的容量。
数据中心机房空气环境设计参数:
夏季温度23±2℃冬季温度20±2℃
夏季湿度55±10%冬季湿度55±10%
洁净度粒度≥0.5μm个数≤18000粒/分米3
湿度变化率≤5℃/时
机房的环境是靠空调机来实现的。但是,保证机房的洁净度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机房要密封墙体围护结构清洁。
第二,机房要保持正压,防止脏空气侵蚀。新风做到两级净化,即初效、亚高效过滤器,从而使输入机房的空气质量大大提高。
第三,空调机设中效过滤器,并定期更换,从而保证机房循环中不断对空气净化。
该方案设计可以保证,空气洁净度达到国标要求。
空调选型:
为确保机房内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在机房建设中为机房提供符合要求的场地环境,我们推荐采用德国进口的stulz恒温恒湿的机房专用空调机。
德国stulz公司是具有几十年历史的专业生产精密空调的公司。stulz模块化概念为用户在各个领域中的空调系统应用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stulz将安全性和可靠性定为精密空调系统的最高标准。comptrol5000控制器的使用,使用户方便的得到所有参数。准确、清晰、简洁易懂。有多种语言显示。这不但节省能耗、时间和投资,而且使你高枕无忧。
机房专用空调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送风方式。我们为您选择的机房专用空调是模块化设计的,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模块;也可根据机房布局及几何图形的不同任意组合或拆分模块,且模块与模块之间可联动或集中或分开控制等。我们为向您推荐的是stulzmrd662a模块机组,其单个模块为mrd331a技术指标如下:
技术参数:
型号mrd-331a
制冷量31.1kw/台
送风量7000~9000米3/时
机房余压70pa
压缩机类型全封闭涡旋式
压缩机功率7.4kw
加湿方式电极式蒸气加湿,8~13kg/h
除湿方式节能式快速除湿
空气净化b级,粒度>5μ,<18000粒/dm3
噪音<60dba
显示大屏幕中文及图形显示
机组尺寸宽1580*厚810*高1950mm
机组重量410kg
主要功能及特点:
独特的模块化结构,即每个模块都具有安全独立的制冷系统,每个机组可由1~5个这样的模块组成。其设计思想要求模块(各独立系统)之间互相关联性最小,使其安全可靠性、灵活性及经济性为最高。
多模块机组实现备份保护,可靠性最高。多个独立系统构成机组,单一系统故障检测不影响其他模块运行。
模块可备份状态,自动完成定期切换、故障切换和热负荷峰值启动。
故障备份:
?气流故障
?压缩机高压故障
?压缩机低压故障
?加热器故障
?加湿器故障
此时,故障模块将关机,并自动转由备份模块工作。
热负荷峰值启动:在室温到达控制极限之前的1.5k或3%相对湿度时,备份模块启动,滞回值为1.0k及3%相对湿度。
定期切换:在一套设备中,备份模块切换被设定为一星期一次,以保证各模块机组部件工作时间的均匀性,以延长使用寿命。
首家采用国际名牌copeland涡旋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已属淘汰产品),具有效率更高,噪音更低,寿命更长的特点。
不锈钢制电加热器,并有能耗极低的超声波加湿器可选。
控制器采用中文显示,人机对话操作,可配双控制器(备份)。背景光,大屏幕,易操作,图形及表格显示,24小时湿度曲线记录,预报警提示,80条报警。具有打印机接口和通讯接口。可接stulz近程和远程监控,并可接bms通用监控系统。
多采用铝质、不锈钢材料。板材均经过抛光、喷塑处理,抗腐蚀能力强,机组可保证10多年不生锈。
更换无公害制冷剂来代替r22,如:r407c后,stulz空调机制冷能力不下降,保持现有水平。
机组扩容简便,简单增加模块,即可增加制冷量。
根据场地情况和热负荷,模块可分布分离布置安装。
所有维护均从正面进行,其他面可不需留空间。
模块可分离搬运、运输,通过狭窄通道极其方便。
根据上海**数据中心机房的情况,我们的建议是,将机房配以2台mrd1324a(mrd1324a=mrd331a*4),3台mrd993a(mrd993a=mrd331a*3)机房专用空调机,可满足机房内温湿度的要求,也可实现完全的冗余热备。
空调机的上下水问题
设计中机房上下水管不宜经过机房。
上海**数据中心机房空调机的上下水管应尽量靠近机房的四周,把上下水管送到空调机室。上下水管另一端送至同层的卫生间内。空调机四周用砖砌成防水墙,并加地漏。
为防止机房内漏水,现代机房常常设计安装漏水自动检测报警系统。安装系统后,一旦机房内有漏水的出现,立即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值班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可避免机房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机房采用精密空调,为风冷式空调机。空调机分成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根据机房所在大楼的环境情况及空调机本身特性考虑,机房专用空调的室外机部分放在楼屋顶上。采用钢支架固定,在支架上安装室外机。
2.3.2新风系统说明
机房内的新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清新的新风提高机房的洁净度,使机房保证正压,并提供新鲜空气。新风应满足两个指标:其一,是每人每小时40立方米;其二,是应占空调系统总风量的5~10%。
机房四周密封,新风极为重要。应选用新风净化机2台,其单台风量为2500立方米/时。新风采自室外或取自大楼新风室。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规定,计算机房内应设排风系统,用以排除可能出现的烟雾及灭火后出现的气体。
新风系统内设防烟防火阀。排风系统内设排风阀。阀门既可手动又需和消防报警系统联动。根据消防报警指示要求关闭或开启阀门。
2.4监控系统
2.4.1需求及我方建议
计算机机房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信息枢纽,机房数目和机房设备愈来愈多,为满足工作需要,提高机房环境管理的安全性,建议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数码化技术建立管理平台,对保安报警系统、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机房设备等进行管理。
为此根据这一发展趋势,建议采用美国alc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和综合数码影像处理系统。
我们力求系统设计中的先进型、可靠性、实用性和扩展性。同时体现如下原则:
严格系统设计方案
设备选型科学周密
选择满足系统功能需要的主机
功能强、操作方便
在满足各项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费用
2.4.2设计依据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5176-92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程序要求》ga/t75-94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技术》gbj232-82等
2.4.3方案概述
“alc”先进区域式智能设计,将确保系统在个别控制器发生故障期间,有关问题不会影响其它设备运作。藉此提高系统执行效率。
在设计中考滤下列重要事项,使系统在日后正式运作时能更为顺利。
-系统必须拥有友好的人机界面
-系统日后扩充能力
-系统与其它设备之兼容性
-在网络繁忙时段的稳定性运作
-有关网络/系统的交易记录必须作稳定性储存,而保证不能遗失
美国“alc”智能自动系统将完全满足上述要求,“alc”的先进网络架构,不仅能提供极稳定的系统运作,即使在不同环境下网络繁忙时段,例如多种警报同时发生期间或网络下载参数时,系统执行效率都不会受到影响。
在操作平台上,“alc”将系统一体化概念完全实现;其独特整合设计,把各类不同系统功能在同一操作平台-电脑终端上完全执行。不仅简化系统应用程序,同时亦能使设备安裝成本大大降低。而当有需要时,可利用“alc”网络上灵活设计,即可在传输主干线上根据实际需求加设相对分控中心。
有关系统应用方面,“alc”整个系统操作均在为微软视窗环境下进行,並以生动图符作为操作媒介,令用戶能轻易掌握操作技巧;即使在系统调试完成后,用戶亦能根据不同环境要求而轻易自行修改系统运作程序。
通过各类不同“alc”联网讯口,“alc”智能自动系统能与下列各类机电设备作互动式联网。
-自动消防警报系统
在收到某区消防警报时,系统能根据预设程序通过门禁控制器将相关门户自动开启。
-楼宇自控系统
当大楼自控系统所管辖的机电设备(如空调、ups、发电机、配电柜等)发生故障,有关信息将能以动态图形式第一时间显示在“alc”管理平台上,此外用户亦可根据不同设备的重要性而编定警报产生先后等级,使之进行综合的有机管理。
2.4.4监控中心
本系统在总控室设置在网络室。值班人员是按操作密码所赋予的权限进行相应管理控制工作。发生报警事件或其它事件,操作系统会自动以形象的方式显示有关信息和发生声响提示,值班人员从计算机上可以马上了解到信号的发生地、信号类别和发生的原因,从而相应做出处理。
系统能保证做到没有漏报现象,操作员在中心控制室可以综观全局,了解报警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采取的措施及实施的效果,同时避免了依赖人手管理所无法预计的事故发生,保证了整个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2.4.5门禁系统
系统主要实现来访者的身份确认和通道控制。本系统主要通过在各出入口安装读卡机及电控设备,自动控制大门开关。系统形成一个总体网络,可以全面掌握出入口的运行状态,了解来访者的身份,并为迅速排除治安事件提供科学依据。美国alcint-9800智能控制系统内门禁控制模块,提供强大的门禁控制功能,如:照片比对、防反潜(anti-passby)、照卡加密码、反劫持密码、双卡逻辑与判断、照卡启动预设程序、动作连动等等。
在入机房的大厅、演示厅、网管及计费中心、机房、监控中心、客户办公室、配电室等处安装非接触式感应读卡机,配合电控锁组成高度保安进出管理系统。
非接触式感应卡保密性强、不可复制、无机械磨损寿命长;
系统抗干扰性强,工作稳定,使用方便。
2.4.6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鉴于系统的防范要求和特点,采用以数字式图象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视频处理系统,是最科学和最经济的,也是当今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不但可以每时每刻都可看到所要监控的画面、进行录像,以备出现警情后,便于案情分析。需要时,还要能对所监控画面进行数字式图象处理,系统不仅可以显示所有画面,而且又能同时全部录像,同时还具有控制云台镜头(此方案中没有用这功能)和视频移动报警功能,处理外来警报信息,图象远程传输等多项先进功能(此方案中没有用这功能)。
本系统采用多媒体控制:
全中文接口
对系统中的所有摄像机、画面切换、冻结、内部通信报警等进行综合全面控制;
通过键盘、鼠标,实现控制,操作简便;
内置报警输入接口及视频报警功能,
报警/事件登记与报告;
实时视频图像显示。
系统具有可扩展性,为后期项目预留接口。
trv-5300是一体化的基于数码录像、多画面分割器、移动探测、远程传输功能(此方案中没有用这功能)的综合影像处理系统,拥有先进数码录像功能取代传统录像带存储方式,所有影像经过数码处理后,能根据预设程序存放在硬盘内,并自动在dat电脑带上记录备份。因所有储存影像都经过数码处理,所以画面不但比传统录像带存储更清晰,图像回放时更加简洁,可轻易选取需观看准确时间之画面,系统操作人机界面友好,监控设备简化集中,无需画面处理器、录像机、录像带以及报警主机。其网络传输功能的,突破了传统监控系统受空间限制之缺陷,各工作站安装接收软件后,可通过100mbit以太网远程监控各现场之图像(此方案中没有用这功能、但可以后备增)。
trv-5300是数码录像、多画面处理、报警联动、图像远程传输的全面解决方案,系统主机安装高可靠计算机部件和专用alc系统软硬件,工作站安装软件锁,监察工作站工作状态,从而提高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系统功能如下:
实时监控:实时监察各监控现场传来之图像,并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画面显示格式,如:全画面、四分之一画面或十六分之一画面等。
数码录像:完全取代工业长延时录像机进行高效数码录像,将视频信号数字化录制在硬盘上,或备份到dat电脑带上,实现真正不间断录像。
录像模式:提供多种录像模式,以满足不同要求(如:不间断录像、预设时段录像、警报事故前后录像等)。
回放模式:提供多种录像回放模式供选择(如:搜寻所需时间回放、警报时段回放、动态位移侦测画面回放等)。
其它功能:系统多级操作密码设置、警报设置、画面打印等其它功能。
工作站部分:系统各工作站安装网络接收软件,可实现以下具体功能。
远程实时监控:通过100m以太网远程实时监控各现场情况,根据需要选择不同trv-5300主机图像或某一主机内所需监视之图像,并可进行多种画面显示格式选择。
远程数码录像:进行远程录像操作,将所监视之图像录制在工作站电脑硬盘,实现远程录像管理。
远程回放:回放远程各主机存储之录像资料,与主机相同有多种回放模式选择。
其它功能:系统操作密码设置、警报设置、画面打印等其它功能。
系统架构:系统由4台trv-5300-16网络版主机,32个工作站,100m以太网构成,4台trv-5300-16主机负责接收处理现场之60路视频信号。其中每个工作站可同时访问4台trv-5300主机,每台主机可供4个工作站同时访问。
(注:此方案trv-5300是标准版的、不具有网络传输功能,日后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升级为网络版)
2.4.7警报系统:
在机房的进出入大门里安装被动红外探头,设防其间所有非正常开启将立即触发报警。
每个探测器可单独布防
报警系统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
灵敏度高,抗干扰;
抗干扰能力高。
2.4.8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主要由“alc”int-9800聯智智能自动系统及“alc”trv-5300匯視综合影像处理器负责管理,下列为各有关子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门禁系统
-防范报警系统
通过综合智能网络,上述各子系统能整合在同一网络下运作,藉此达到系统一体化应用目的。
在总控室內,安装美国“telexper"trv-5300综合数码处理主机,具有强大的控制、操作功能,主机具有密码保护功能;操作员能通过主控设备即时监控各地点实际情況。监控室内安装多台15寸彩色监视器,以便对区内各处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有关图象不间断录制保存。同时,有关摄象机影像将会由trv-5300匯視数码综合影像处理器作数码化储存,並以其独特的真正多功设计,进行影像同步显示。
当在监视地点布防期间(假设无人进入),操作员可在设有摄像机的位置开启自动视频报警(移动探测)功能,此功能能根据用户自行设定模式对有关人员出入作出不同程度处理,例如:
-警铃提示
-进行智能式加速录影
-作报警程序处理,等
此外,一台电脑终端将安装于总控中心,其主要负责管理各类区域系统数据,例如持卡者门禁时区、门组设定、各报警点等级设定及各不同监控点连控程序控制。
当机房内监控点发生警报,电脑终端将会即时以跳动图形式显示事故地区平面图,而有关地点之摄像机影像将会同时显示在屏幕上。所有警报讯息将会储存在电脑硬盘內作为日后查询之用。
网络运作方式
整个int-9800智能自动系统采用“区域智能工作站”模式设计,其主干线采用rs-485网络传输,並以最先进的"peertopeer"(点对点)技术作为通讯方式,因此int-9800不但能减低安裝成本,更能使系统运作速度倍增于传统中央控制系统。同时在设备日后扩充方面,亦能更具弹性。
“区域智能工作站”模式设计之特性
在int-9800系统主干线下,將因应不同要求而安裝不同类型控制器,而每一个控制器內都內置微处理器,有关控制器所控制的设备之参数,将储存在相应处理器上,一旦电脑停电或主干线遇上损坏,控制器仍能根据预设系统参数继续运作。
“peertopeer”(点对点)技术简介
“点对点”特性在于在rs-485主干线下之任何一个控制器皆能与其它控制器通讯,作出预设逻辑互动程序;而在通讯过程中是无需经过电脑终端,亦即是在电脑停机或损坏情况下,所有预设互动程序仍能继续运作。
系统软件
int-9800联智智能自动系统其中最重要一部分乃是ms-9800系统管理软件,ms-9800其能将一部普通个人电脑变为int-9800网络上之用户工作站。整个软件在微软视窗环境下运作,人机界面友好。通过ms-9800,操作员能执行一系列智能程序。
容易操作
因为操作员能根据个人喜好在ms-9800下绘制各类操控图标,藉此在不同图层上能直接连接预设图层。当警报发生时,相对事故位置将会即时自动显示,方便操作员能准确知道事故情况。通过动态图,ms-9800能执行下列各项功能:
-监控机电设备运行状态
-在动态图上直接开启/关闭个别警报点
-控制机电设备,如:灯控系统、电子门锁等
-实时监察各类模拟信号装置,如温感、湿感等
-下传修改网络参数
基于提高人机界面概念,在int-9800联智智能自动系统下授权操作员能利用鼠标点取适当图标,藉此监察/控制相对监控点状态。同时操作员能通过自编图标直接跳到任何预设图层。
多种操作语言运作
ms-9800管理软件在微软视窗环境下运作,因此其不仅提供传统英语版本,更能因应不同地区而在有关语言视窗环境下执行ms-9800,例如中文、英文等。此外在同一int-9800网络下能同时应用多种语言版本。例如在警卫室用中文版本、在行政部用英语版本。此功能非常适合在同一地区內供不同文化背景操作员使用。
2.4.9系统组成
各子系统主要由“alc”int-9800联智智能自动系统及trv-5300汇视数码综合影像处理器负责。其主要分为各种裝置、区域智能控制器及主控中心配置三部分。
a裝置
a1闭路电视系统监察设备包括下列各项:
-彩色摄像机
a1-1彩色摄像机
彩色摄像机用以摄取影像並经由视频同轴线传回主控设备;在本方案內,建议采用380高线数彩色摄像机,以达到影像迫真效果,外形美观、易于配合室内装修。
a2门禁系统之裝置主要由下列各部分组成:
-读卡机
-周边设备(如:电控锁、出门开关等)
a2-1读卡机
将采用非接触式感应读卡机,并置数字输入键,用作读取持卡者资料,继而传至相对区域智能控制器作系统分析。
a2-2周边设备
周边设备主要用作处理各类设备运作,其中包括:
-电子门锁(用作控制門户)
-门感(用作感应门户开关状态)
-开关按钮(供持卡者从內驱动电锁,离开有关门户)
-电锁电源供应器
a3防盗报警系统之装置主要如下:
-开门感应器
a3-1开门感应器
主要负责当有关门户在布防期间,如有任何非授权非法开启,开门感应器将会传出有关门户开启状态讯号至相对区域智能控制器,继而根据预设程序作出适当连锁动作。
b区域智能控制器
所有区域智能控制器都在区域智能概念下开发,每个控制器拥有独立微处理器及主记忆体,用作储存其管辖设备运作参数,一旦电脑终端或通讯主干线发生故障,所有设备仍能根据预设程序自动运作。而有关各种区域智能控制器型号将会根据所需管理的设备种类而定。
c总控室中心配置
在主控中心,其配置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
-闭路电视数码影像处理器
-操作员电脑终端
c1闭路电视数码影像处理器
在主控中心內,所有影像将经由“alc”trv-5300综合数码影像处理器作24小時不间断数码录影;而有关影像将会以dat电脑带备份,同时,系统操作员能在同一屏幕上监察多达16支摄像机影像,当有需要对某个地区作重点监视时,操作员只需在相对画面上点取,有关摄像机将会以实时方式显示。
另外,每一台综合数码影像处理器都能提供一个额外视频输出接口,此接口可用作接驳普通视频监视器,用户能根据个别要求使选择之摄像机影像在屏幕上以跳台器方式切换显示。
此外,操作员亦能在显示屏上利用鼠标操控相对云台动作。而有关摄像机录影参数例如录影时间表、录影模式及警报录影时间等均能在主控中心內编定。
c2操作员电脑终端
操作员电脑终端主要用作操作员与整个智能网络沟通媒介,其主要为一台80586以上电脑为核心,并在其上架构各类不同软件及硬件。操作员能通过此电脑终端监视整个网络状态,当有紧急事故发生,电脑亦能即时反映有关事故地点平面图及相对实时影像。
而有关附加在电脑上之软件及硬件如下:
-ncu-90网络通讯器
-ms-9800管理软件
-trv-ms6900多媒体软件
c2-1ncu-90网络通讯器
在int-9800联智系统主干线上rs-485网络传输模式将会通过ncu-90网络通讯器转换到ms-9800管理软件可识别之rs-232格式,并上传至电脑內。此外,通过ncu-90,操作员可下传更新参数到适当控制器,更改系统运作程序。
每个ncu-90提供一个rs-232接口以连接电脑及一个rs-485接口以连接各类控制器及操作员电脑终端。ncu-90与上述电脑终端及控制器通讯模式以先进点对点技术执行,使网络运作更趋智能化。
c2-2ms-9800管理软件
ms-9800系统管理软件能将一部普通80586以上个人电脑变为int-9800网络上之用户工作站。整个软件在微软视窗环境下运作,大大改善了人机界面。
ms-9800管理软件下所出现的动态图能显示多达256种颜色,而有关动态图內容能包括不同种类,如:楼层平面图、事故地带点显示图、设备故障显示图及网络架构图等。此外所有bit.map格式图档皆能兼容在ms-9800软件,有关功能能方便将复杂建筑图直接转换到ms-9800上应用。
c2-3trv-ms6900多媒体软件
利用trv-ms6900多媒体软件,用户能实现在同一电脑终端上同时处理智能自动系统及矩阵式闭路电视主控,trv-ms6900软件主要用作在电脑终端上将int-9800联智智能自动系统及矩阵切换主机联网之媒介。藉此操作员能同时监控矩阵主机所连接摄像机及int-9800网络上之各类监控点状态。
此外,操作员能在ms-9800软件下所绘制之平面图直接点取所需观看之摄像机,而有关摄像机所监察之画面会即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此功能将方便操作员在不同地区搜寻各个摄像机影像。
2.4.10设备选型
序号产品廠名牌/型号號产地
1非触式感应读卡机機motorola美国
2区域智能控制器alc/cac-983美国
3扩充数字输入点卡alc/exp-di16美国
4网络通迅器alc/ncu-90美国
5系统管理软件alc/ms-9800美国
6紧急逃生门制604er德国
7非触式感应卡motorola美国
8防火门逃生推杆ecl-230d德国
9电子门锁15ca/843德国
10电锁电源供应器-合资
11出门按钮-日本
12门磁开关美国
13pc电脑(含四个串口及视频捕捉卡)美国
14彩色半球摄像机機-日本
1516路综合影像处理器alc/trv-5300-16-n美国
16多媒体软件alc/trv-ms6900美国
1715”彩色电脑显示器飞利浦荷兰
18区域智能控制器alc/int-643美国
19扩展输入卡alc/exp-ai-8美国
20温度及湿度传感器-合资
21双鉴移动探测器ds435美国
22可视对讲门铃台湾
23矩阵切换器pih-832台湾
24视频切换器合资
2.5消防报警及灭火部分
2.5.1fm200灭火系统设计依据
*《fm20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2.5.2设计说明
fm200气体灭火系统
该系统设计为组合式全淹没灭火系统,设计灭火浓度为10%,设计共需25只90l钢瓶,分为5组,每组5只。该系统共分三个保护区,机房为两个保护区,配电室为一个保护区。当任意一个保护区有火警时,每个保护区单独进行保护,每个保护区喷气时间为15秒。当保护区内有火警时,保护区内报警器报警,30秒后开始向保护区内喷气,
该系统管路采用镀锌无缝钢管丝扣连接。管路实验压力为46mpa,30分钟内压力不下降。管路无泄漏为合格。
2、火灾报警系统
本系统在每个保护区内设置烟感及温感。当有火情时,烟感报警,同时室内声光讯响器报警,保护区内人员开始疏散,当温感报警30秒后,开始向保护区喷气,同时保护区门口的放气指示灯点亮,警告人员不得入内。如在火情时,报警系统出现故障,可通过保护区门口的紧急起停按钮,手动按下进行人工放气。如出现误报警状态,也可通过该按钮,停止向保护区放气。
本系统在大楼内独立成一系统,但可以向大楼的消防系统提供报警信号、故障信号和放气信号
本系统只设计三个保护区,每个保护区的周边围墙应该在上至楼板,下至地板。每个保护区的出入口,应设置常闭防火门,并应随时能从内部打开。
保护区地板下的探测器布置方式与室内相同。
2.6防雷工程
2.6.1雷害的成因及分类
雷电是一部分带电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云层与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其瞬间功率可高达109-1012瓦特。强大雷电流将产生极高的热的、机械的、电磁的作用,造成地面建筑及设备的严重破坏,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广泛应用,雷电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害事例成倍增长,并造成重大损失。
例1、1992年6月22日20~21时,北京国家气象局中心大楼的避雷针接闪,影响中心计算机室的四楼、五搂、六楼的大型计算机的主机、微机和各终端及出口。本次雷击事故使北京椂┑耐较呗返牡髦平獾髌鞅黄苹担贡本东京线路中断46小时,另一主机的一块异步板被击坏,导致8条线路中断,并损坏终端6台。
例2、1997年10月,广州荔湾区某证券营业部,遇雷击,使2台ups所有的调制解调器、网卡全部被击坏。
2.6.2雷电损害电子设备的途径
直击雷:
闪电直接击中架空在野外或山上的电源线,电话线或天线上,雷电能量非常大,严重时会导致线缆融化,设备的元器件烧焦,炸裂,雷电高压沿线路直接入侵设备,造成设备损坏。
感应雷:
在雷电放电过程中,无论是云对云、云对地之间放电都将产生强大的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在临近的架空线路、接地线路和导体上产生感应过电流和过电压,当耦合到电子设备上时,可直接击毁设备。这种由雷电引起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统称为感应雷。感应雷一般没有直击雷那麽猛烈,但因其是通过静电感应和磁感应产生作用,故可在较大范围内多个局部同时发生雷灾。感应雷发生的概率大大多于直击雷,尤其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等常因动力线,网络通讯线感应过压或过流而损坏,故对计算机类设备而言,感应雷的危害往往大于直击雷。
雷电反击:
当前建筑接闪器(避雷针、网,带)接闪雷电时,在强大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网泄放大地的瞬间,引起建筑物附近地电位急剧变化,通过各分立接地及接地线引入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而损坏。这种情况相对于前两种雷击发生较少,但对设备损坏最为严重。
2.6.3防雷工程措施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感应雷电过压幅值在无屏蔽架空线上最高标准达20kv,所以在建设计算机房时应做好防雷工程,以防患于未然。
机房防雷工程一般要做以下几步:
机房接地
根据国际gb50174?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要求确定。如果计算机系统直流地与其他地线分开接地,则两地极间应间隔25米。
线路防雷
1)在动力室电源线总配电盘上安装并联式专用避雷器构成第一级衰减。
2)在机房配电柜进线处,安装并联式电源避雷器构成第二级衰减。
3)机房布线不能延墙敷设,以防止雷击时墙内钢筋瞬间传导墙雷电流时,瞬间变化的磁场在机房内的线路上感应出瞬间的高脉冲浪涌电压把设备击坏。
2.7综合布线系统
2.7.1设计依据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通信工业协会eia/tia568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通讯工业协会eia/tia-tsb-36标准;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通讯工业协会eia/tia-tsb-40标准;
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iso/iec11801:1995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81);
lucentsystimax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总则。
2.7.2结构化布线系统与应用系统的独立性
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eia/tia568规定:
用星型结构的物理布线实现各种形式的网络逻辑拓扑结构,即无论将来网络技术如何发展,其局域网络的拓扑结构一定是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或以上几种形式的结合,而星型的结构化物理布线,通过在配线室内的跳线灵活变换,便可实现以上所述的总线型(如ieee802.3/ethernet)、环型(ieee802.5/token-ring,x3t9.5tp-pmd/fddi)、星型(starlan)或混合型(含有环、总线等形式)的拓扑结构。
不依赖于具体的应用环境而位于稍高层次的网络层、传输层则与物理布线本身独立。
至于更高层次的网络应用软件(如netware/windowsnt等)以及网络管理软件(如ciscociscoview、hpopenview等)与布线系统也独立。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机房环境的物理布线具有灵活性,能够考虑到现在和未来的应用技术水平。网络系统本身应当分布实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应用的要求,财政预算上的限制,将来技术发展的考虑,而这种分布实施在技术上体现的层次不同。那么,对楼内布线本身,不必更多地考虑到网络的逻辑结构,更不需过多考虑网络服务和网络管理软件,这是物理布线以后的问题,也就是说结构化布线系统具有与应用的独立性。
2.7.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特点
在现今的网络时代,多媒体数据传输的瓶颈,主要集中在传输介质方面。对于任何一个网络系统,各工作终端或工作站的设备非常容易更新,但对于一旦形成的布线系统,若想更新,谈何容易。因此,一个具有先进性的综合布线设计,必须立足于现在,但更应该着眼于未来五年以上。针对**上海公司idc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我们始终本着上述的原则。
下面简述本设计的特点:
遵循的的设计规范为国际现行的最高标准,虽然许多厂家已经推出了六类、七类甚至八类布线产品,但还没有被iso标准化,若盲目采纳不仅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价格极其昂贵。
本系统采用的powersum解决方案有效的扩大了本信息高速公路的传输带宽,可以在一百米距离的铜线电缆中,以622mbps的速率传送语音、数据和全部77个频道的宽带视频图象,它比传统的传输速率高4倍。
最少的元器件种类配置,不仅简化了系统的构成,而且更方便业主的管理,大大地增加了系统的通用性和开放性。
信息点集中管理,使跳接更加方便,能够实现网管中心对工作区信息点的直接管理。
2.7.4综合布线系统总体介绍
1、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全部采用超五类utp系统;
2、整个机柜区分为若干组,每两排机柜设一组集中配线柜;
3、配线架端口与交换机、语音配线架以及工作区用户终端与信息出口之间均选用rj45/rj45跳线;
4、对于水平线缆子系统,为防止强电对数据信号的干扰,绞线电缆使用镀锌线槽在地板下敷设,线槽应良好接地,且与强电线路相距不小于30cm,将信息出口安装在办公隔断的踢角板上或墙面、柱面上或抗静电地板上;
5、系统完工后,将给出具详细的测试报告。
2.7.5综合布线系统的线槽选用及施工
从整个机房设计的美观、实用、安全性考虑,我们对机房线缆的设计采用地板下桥架的方式,水平主线槽、水平分线槽以及垂直线槽均选用镀锌线槽。
水平线槽根据机房内部的实际情况,线槽采用铺设于地板下方式(见图)。由于机柜区的精密空调位于机柜的南侧,为不妨碍地板下的送风通路和减小噪音,所以该区综合布线的主线槽将敷设在机房中部,南北侧还可用于敷设强电线槽。水平区主线槽,应选用400*100mm镀锌线槽,到各机柜的分线槽选用300*100mm镀锌线槽,到各房间的分线槽选用100*100mm镀锌线槽,30%的冗余空间便于日后网络设备的扩展。若没有特殊原因,综合布线线槽距地面的安装高度将不高于5cm。
垂直线槽每个二级中心配线柜通过垂直竖井,到中心配线柜的垂直线槽选用400*100mm镀锌线槽。
2.7.6综合布线系统的实现
综合布线作为物理层的传输媒介,受网络结构实施模式的制约,即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根据上海**idc机房结构图,及与相关技术人员的讨论,我方将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方式作如下描述。
集中式管理结构
该idc机房的机柜区/设备区,根据实际情况,将每两排机柜分为一个组,每两排机柜内的信息点集中于一个配线柜(cm)里,各配线柜通过汇总到中心机柜,各网络设备也集中到中心机柜。对于监控室、网管计费中心、演示中心、客户室、办公室、大厅,则直接通过网线接入中心机柜这种集中式结构给系统的管理、维护带来了方便。
综合布线系统的实现方式和点位分布
共有250个机柜(不包括配线柜),每个机柜设置8个接入点,采用朗讯产品的m102smb系列桌面出口盒方式,总共2000个信息点。每两排设一个二级配线柜,共有10个二级配线柜,二级配线柜与中心配线柜之间采用两根12芯多模光缆和48根网线连接。
网管计费中心布20个点,与中心配线柜直接通过绞线相连。
监控室布12个点,与中心配线柜直接通过绞线相连。
演示中心布12个点,与中心配线柜直接通过绞线相连。
客户室布,与中心配线柜直接通过绞线相连。
办公室布,与中心配线柜直接通过绞线相连。
大厅布,与中心配线柜直接通过绞线相连。
中心配线柜:各二级配线柜与中心配线柜之间通过12芯多模光缆和网线相连集成在24st1-ew光纤配线架和pm2150b-24配线架上。为节省网络配线柜的数量,中心网络配线柜采用双面配线方式。
关于本区综合布线点位的可扩充性分析
也许将来某些机柜对信息点远远大于所需要求,解决方法只有临时增加,因为为贵方设计的系统无论从地下桥架的容量上还是从配线架的空间上都留有足够的冗余量,完全满足贵方今后的扩容。而且地下桥架也是全开放的一种敷设介质,使扩容工程仅仅是将线放在地下桥架里,工作量极少。
2.7.7元器件介绍
mps100e-112:(用于各子机柜内对双绞线的成端)橙色超五类信息插座模块;经特殊润滑设计,至少可插拔750次;支持高达622mbps的应用;在标准面板上可以以90度(垂直)或45度(倾斜)角的角度进行安装;满足eia/tia568a标准关于5类电缆连接器硬件的传输要求。
pm2150b-24:(用于主设备区内对各双绞线的成端)24口patchmax模块化配线系统;可实现铜缆和光纤的无缝集成;patchmax配线系统是为满足高速数据和语音网络的需要而设计的,patchmax配线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它已被证明满足systimax的使用需要,并且其指标超出了5类电缆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d8cm-7b:(用于设备与端口的连接)d8cm5类powersum跳线;使用1074软线,出厂时已经带有8脚模块化插座;能够在8个位置的模块化配线应用中实现与不同数据终端设备的互连;可以将高速数据终端设备和信息插座连接在一起。
2.7.8系统测试
该工程完工后贵方得到光盘版的测试报告,测试仪器是美国“fluke”esp-4000测线器。
下面是以往工程一个点的全部测试数据:
cableid:c210testsummary:pass
xxxxxxtelecomheadroom:1db(next@remote36-45)
site:xxxxxxxxxxxbuildindate/time:08/29/200015:16:12
operator:lizhiteststandard:tiacat5echannel
standardsversion:3.2cabletype:utp100ohmcat5e
softwareversion:3.2flukedsp-4000s/n:7646036lia013
nvp:69.0%faultanomalythreshold:15%flukedsp-4000srs/n:7646036lia012
shieldtest:n/a
wiremappassresultrj45pin:123456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