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维生素(6篇)
复合维生素篇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指将高强度、高模量纤维与基体通过浸渍或黏结等加工成型方法制成的复合物。传统纤维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凯夫拉纤维等的重要用途之一是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单一组分无法比拟的优异结构特性,如高强高模、重量轻等。纳米纤维的表面性能优于普通纤维,因此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更加让人期待。同时,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普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没有的性质,如某些纤维和基体之间的折射率存在差异,相应的复合材料无法透光,但采用纤维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的纳米纤维就可以克服这一缺陷[2]。20世纪90年代后期,科研工作者对纳米纤维的研究达到了顶峰,开发了一系列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如:拉伸法、模板合成法、相分离法、自组装法及静电纺丝法等[3]。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则于1999年由Kim和Reneker首次制得,近10多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新型纳米纤维,如纤维素纳米纤维、静电纺聚合物纳米纤维、碳纳米纤维等的涌现,为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目前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天然植物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合成高聚物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无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等方面。
1天然植物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植物的主要结构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纳米纤维来源广泛,亚麻韧皮纤维、大麻纤维、牛皮纸浆等通过化学手段及新型机械手段处理,均可得到纤维素纳米纤维[4]。Ayse等[5]采用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从麦秸和大豆壳中分离得到纤维素纳米纤维,麦秸纳米纤维直径为10~80nm,大豆壳纳米纤维直径为20~120nm。Kaushik等[6]将麦秸经过高速搅拌,制得了直径为10~50nm的麦秸纳米纤维。纤维素纳米纤维具有高强、高模、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在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成功制备了多种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1.1天然植物纳米纤维增强一般聚合物基复合材料Seydibeyogˇlu等[7]采用一种新工艺“高压均质器”对阔叶材纤维素纤维作原纤化处理,制备得到纤维素纳米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试验发现,添加16.5%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可使材料的强度增加500%,硬度增加3000%。Cherian等[8]进而发现,采用高压原纤分离和化学提纯方法得到的纤维素纳米纤维的产率、长径比远远高于其他传统方法;将制得的纳米纤维用于增强聚氨酯,仅添加5%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可使材料的强度增加近300%,硬度增加2600%,纤维素纳米纤维对聚氨酯起到了很好的增强效果,有望用于多种医学植入材料。Tang等[9-10]制备了静电纺纤维素纳米纤维毡/聚乙烯醇(CNM/PVA)、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聚乙烯醇(CANM/PVA)两种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薄膜,结果表明:当CNM含量为4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CNM表现出比CANM更好的增强效果;在CNM1(直径520nm)、CNM2(直径250nm)、CANM三种增强材料中,CNM2凭借其尺寸小、与PVA润湿性好的优势成为最佳增强纤维。
1.2天然植物纳米纤维增强可降解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近年来,继全球资源短缺问题提出后,可再生资源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作为绿色材料也成为研究热点。绿色复合材料是将天然纤维分散于可生物降解的基体材料,如:热塑性淀粉、PLA、PCL、聚醋酸乙烯酯(PVAc)等,用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光学等性能。Ayse等[11]制备了麦秸纳米纤维/热塑性淀粉生物复合材料,添加10%麦秸纳米纤维可使材料的拉伸模量从111MPa增加到271MPa,储能模量从112MPa增加到308MPa。Chen等[12]制备了纤维素纳米纤维毡/分离大豆蛋白(CNM/SPI)纳米复合材料,添加20%CNM后,材料的强度和初始模量分别增加了13倍和6倍,膨胀比减小到22%,膨胀比减小可扩大其在水下环境的应用。Ma等[13]采用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2-羟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HeMIM]Cl)作为溶剂,制备了纳晶纤维素(NCC)/纤维素绿色复合材料,随着纳晶纤维素含量的增加,绿色复合材料呈现出良好的光学透明度、热学性能、力学性能,但分解温度、断裂伸长率明显减小,这一方法为制备可生物降解的绿色全纤维素提供了参考。Mehdi等[14]采用两步法制得CNF/PLA纳米复合材料,随着CNF含量增加,CNF/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强度、模量增大。Kowalczyk等[15]发现,由于纳米纤维尺寸小,与PLA之间的界面面积增加,因此与纯PLA、普通纤维素纤维增强PLA复合材料相比,纤维素纳米纤维增强PLA复合材料表现出很高的储能模量。Lee等[16]制得了CNF/PCL/MAPP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添加5%MAPP的CNF/PCL/MAPP复合材料表面十分光滑;与纯PCL相比,10%CNF/PCL的弹性模量增加了3倍;与CNF/PCL相比,CNF/PCL/MAPP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较大。Guan等[17]也发现,CNF可改善CNF/PVAc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增加材料的抗蠕变性。
2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自1980年以来,纳米技术的兴起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静电纺丝的关注。静电纺丝可制备直径小至微米、纳米的聚合物超细纤维,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采用静电纺得到的聚合物纳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试图改善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Kim等[18]采用静电纺聚苯并咪唑(PBI)纳米纤维作为增强体,环氧树脂或丁苯橡胶(SBR)作为基体,制备了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纯环氧树脂相比,PBI纳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初始模量、断裂韧性、断裂功均有所增加;纤维增强SBR复合材料的初始模量是纯SBR的10倍,撕裂强度是SBR的2倍。Bergshoef等[2]制备了静电纺尼龙-4,6纳米纤维毡/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其硬度和强度较环氧树脂都显著增大。Lin等[19]制备了静电纺PAN-PMMA(芯—壳)纳米纤维增强Bis-GMA牙科材料,发现添加7.5%PAN-PMMA纳米纤维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断裂功分别增加了18.7%、14.1%、64.8%。Sun等[20]也发现,与纯Bis-GMA/TEGDMA相比,添加1.2%的后拉伸PAN-PMMA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断裂功分别增加了51.6%、64.3%、152.0%。有些研究者在静电纺装置上加以改进,采用特殊工艺制备得到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材料。陈卢松等[21-23]以具有较高力学性能和熔点的聚合物材料PC为芯质,以透光聚合物PMMA为壳层材料,经同轴共纺制得复合纳米纤维膜,然后将多层这种纤维膜置于模具中加温加压,使壳层的透光材料熔融而芯层的增强材料保持原有的纤维结构,进而制得一种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料;在同轴共纺PMMA-PC(壳—芯)复合纳米纤维的壳层添加纳米TiO2粒子后,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紫外光屏蔽性能,但是透光率有所下降。
3无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目前,国内外对无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集中于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也有少量研究者对硅酸盐、水镁石、Al2O3、TiO2、SiC等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初步探索。
3.1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碳纳米纤维(CNF)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直径150nm的CNF拉伸强度为2.20GPa,模量为100~300GPa)、电学性能(石墨化CNF电导率为1×106s/m)[24],可广泛用作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纳米增强材料。许多研究者对碳纳米纤维的性质、表面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3.1.1碳纳米纤维在基体中的分散性碳纳米纤维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效应而产生强烈的自聚能力,故难以在基体中均匀分散。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对碳纳米纤维作一定处理,可改善碳纳米纤维的分散性,提高其与基体之间的界面黏结力,从而使碳纳米纤维起到更好的承载作用,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Rasheed等[25]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氧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纤维表现出更好的热学性质。Evora等[26]发现在电子束照射下,碳纳米纤维被氧化,与甲醇水溶液混合时,氧化纳米纤维表现出更好的分散性。Jimenez等[27]发现,CNFs/PMMA、CNFs/TPU两种复合材料中,氧化碳纳米纤维(ox-CNFs)的分散性与未经处理的CNFs相比有所改善,相应复合材料的热氧化稳定性、储能模量、玻璃化温度都有所提高,但电导率减小。梅启林等[28]发现经过酸化处理后,碳纳米纤维的表面形态得到明显改观,并引入了一定数量的—COH和—COOH等官能团。He等[29]发现,等离子表面处理增强了碳纳米纤维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受CNF超声分散时间的影响,过长时间的超声处理会破坏CNF的表面。Bal[30]则在室温、冷冻两种试验环境下,制备了碳纳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冷冻条件下碳纳米纤维的团聚受到抑制,材料的弯曲模量和硬度明显提高。
3.1.2碳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
3.1.2.1碳纳米纤维对复合材料力学及热学性能的作用改善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是选择碳纳米纤维作为增强纤维的主要目的,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在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中占主导地位。Lozano等[31]采用传统的Banbury塑料成型方法制得了碳纳米纤维/聚丙烯(CNF/PP)复合材料,添加CNF后,材料的抗热降解性、热稳定性提高,储能模量增加了350%。Kumar等[32]制得了碳纳米纤维/聚醚酰亚胺(CNF/PEI)复合材料,添加CNF使得材料的热导率、储能模量、玻璃化温度提高。Dimchev等[33]研究了CNF对中空粒子填充复合材料拉伸、压缩性能的影响,添加0.25%的CNF可使材料的拉伸模量、强度提高,而压缩强度基本不变,压缩模量减小。安玉良等[34]的研究表明,当加入0.4%螺旋纳米碳纤维时,螺旋纳米碳纤维/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从18.50MPa增加到24.33MPa,拉伸性能提高32%。Joshi等[35]首次制备了碳纳米纤维增强的碳/酚醛树脂三相复合材料,并发现碳纳米纤维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
3.1.2.2碳纳米纤维对复合材料其他性能的作用许海燕等[36]发现在保持聚氨酯本体性能的同时,碳纳米材料优异的血液相容性和力学特性可以改善聚氨酯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Jang等[37]制备了碳纳米纤维/天然石墨(CNF/NG)复合材料,以期改善NG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大电流放电能力。
3.1.3气相生长碳纳米纤维(VGCNF)复合材料的性能气相生长法制备的碳纳米纤维(VaporGrownCarbonNanofibers,VGCNF)凭借其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受到关注,许多研究者对VGCNF的结构及其增强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Benítez等[38]发现添加15%VGCNF后,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暴露于微波辐射中的破坏应变可减小50%,以此探索了使用微波能辅助合成VGCNF/HDPE复合材料的可能性。Jiang等[39]发现,VGCNF的加入使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的初始模量提高了26.5%,并分析了VGCNF的增强机理。Choi等[40]发现添加VGCNF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玻璃化温度提高,电阻系数减小;低黏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机械、电学、热学性能均高于相应的高黏环氧树脂复合材料。Rana等[41]则对VGCNF/碳/环氧树脂三相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发现仅添加0.5%VGCNF,碳/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初始模量、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37%、38%,压缩模量及强度分别提高了50%、18%。Zhang等[42]发现,VGCNF和CB协同增强聚苯乙烯(PS)材料时,可以极大改善其导电性能;与仅用CB填充相比,VGCNF和CB共同填充的PS复合材料具有更好、更稳定的气敏性,有望用于制备有机蒸汽检测传感器。
3.2硅酸盐纳米纤维复合材料针状硅酸盐(FS)是一种天然镁铝硅酸盐矿物,内部由许多纳米短纤维构成,其单晶长度为100~3000nm,直径为10~30nm。Tian等[43-47]率先注意到FS可离解为纳米纤维这一特性,制备了FS/NR、FS/SBR、FS/NBR(丁腈橡胶)、FS/EPDM(三元乙丙橡胶)、FS/CNBR(羧基丁腈橡胶)、FS/HNBR(氢化丁腈橡胶)等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硅烷偶联剂对FS进行原位改性,可以改善其分散性,增强与橡胶之间的界面黏结;与白炭黑/SBR复合材料相比,FS/SBR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拉伸应力、更高的剪切强度、更低的断裂伸长率;硅酸盐纳米纤维和PA66微米纤维以适当的体积比协同增强EPDM时,所得复合材料的静态、动态力学性能基本上都得到了提高。Petersson等[48]比较了来自膨土岩的层状硅酸盐纳米纤维及微晶纤维素(MCC)增强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来自膨土岩的层状硅酸盐纳米纤维可以更好地改善PLA基体的力学性能。肖春金等[49]采用机械共混结合硅烷偶联剂原位改性制备了一系列硅酸盐纳米纤维/橡胶复合材料。苏丽丽等[50]也用硅烷偶联剂改性FS与EPDM机械共混,制备了纳米纤维均匀分散的EPDM/改性FS复合材料。
3.3水镁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水镁石(Brucite)是一种天然矿物,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天然纤维水镁石矿物通过适当处理可以得到具有实用价值的纳米纤维材料,研究人员主要就水镁石纳米纤维在基体中的分散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徐丽等[51-52]发现,二辛基磺化琥珀酸钠对水镁石纳米纤维的分散效果较好,制备出的水镁石纳米纤维单根直径为30nm左右。邓国初等[53]发现,纤维水镁石在一定化学药剂的作用下可剥分成纳米纤维,同时,使用一定的分散剂,可保证水镁石纳米纤维在水溶液中均匀分散并保持稳定。卢永定[54-55]探讨了分散剂种类与用量、磨矿工艺条件等对制备水镁石纳米纤维品质的影响,通过合适的表面处理,将水镁石纳米纤维均匀分散在有机高分子树脂(EVA、PP)基料中,提高了材料制品的力学性能,同时赋予了复合材料阻燃与消烟功能。3.4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复合材料除以上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对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Yang等[56]采用水银介导法在室温下成功合成直径为5~15nm的Al2O3纳米纤维。Shimazaki等[57]制备了Al2O3纳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热导率为1.3W/(m•K)(10%Al2O3纳米纤维)、3.5W/(m•K)(52%Al2O3纳米纤维)。Wongmaneerung等[58]制备了SiC纳米纤维增强的钛酸钙钛矿型铁电(PT)陶瓷复合材料,发现添加SiC纳米纤维后,材料的致密性及机械强度得到提高,绝缘性急剧减小。Khalil等[59]采用静电纺TiO2纳米纤维作为增强体,用以改善羟基磷灰石(HAp)的断裂韧性。Oliver等[60]研究了静电纺SiO2纳米纤维毡对环氧树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的影响。
复合维生素篇2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西瓜霜喷剂维生素C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人运用西瓜霜喷剂合维生素C,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6例中女22例,男14例,年龄13~68岁,病程5天~12年。间歇发作,短则1个月发作2次,长则3个月1次,持续时间7~15天。
2治疗方法
发作期取维生素C片研成细末与桂林西瓜霜喷剂混合,用棉签蘸取少许涂于溃疡处,1天3次,用药后避免漱口及进食,尽量延长溃疡面上药物维持时间。另外口服维生素B2,1天3次,1次2粒,六神丸,1天3次,1次10粒。
3治疗结果
36例中显效27例,溃疡5天内愈合,症状消失,停药后2个月以上未复发。有效6例,溃疡10天内愈合,疼痛减轻,停药后随访偶有发作,发作期缩短,间歇期明显延长者。无效3例,溃疡10天后愈合,复发间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1.7%。
4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消化系统因素、微循环、感染等有关[1],也有学者认为是免疫系统异常,体内免疫下降时,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或EB病毒而发病;也可在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后发病。桂林西瓜霜喷剂主含西瓜霜、硼砂、黄芩、黄柏、黄连、山豆根、浙贝母、射干、青黛、冰片、无患子果、薄荷脑等14味中药,具有清热泻火,消炎止痛的功效,能活血化瘀,迅速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组织细胞免疫力,从而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维生素C片剂是一种酸性物质,涂于局部能够刺激腮腺分泌大量的唾液,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维生素C还能促进羟化酶的活性,促进胶原蛋白及细胞间质形成,对溃疡面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口腔溃疡愈合。
维生素B2能帮助消除口腔内、唇、舌的炎症,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有利于溃疡的愈合。六神丸具有清凉解毒,消炎止痛,抗病毒之功效。
本组结果显示,西瓜霜喷剂与维生素C联合治疗复发性口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复合维生素篇3
天下有贼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常有这样的感叹虽然自己已经增加了锻炼次数、补足了睡眠时间、搭配了丰富的饮食,可是身体还是被疾病威胁着。这时就需要考虑是不是你体内有窃取你健康的窃贼在作怪了。那么,是谁在扮演“窃贼”的角色呢?
电脑“偷”走维生素A
原因解析:连续对着电脑工作3小时以上,视神经细胞就会缺乏维生素A,因为它与视网膜感光直接相关。
专家忠告:服用复合维生素,既能补充失去的维生素A,又可提供在维生素A缺乏时可转换为维生素A的β―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D等与视神经健康相关的维生素。
酒精“偷”走维生素B
原因解析:酒精要在体内正常代谢,必须有足量的维生素B参与,因此大量饮酒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供应不足。若不及时补充,将增大酒精对肝脏和脑神经的危害,长期缺乏甚至导致心脏病变,危及生命。
专家忠告:大量饮酒后服用1颗复合维生素,既能补充损失掉的维生素B,还能提供维护肝脏和脑神经健康所需的其他多种维生素。
香烟“偷”走维生素C
原因解析:烟雾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会大量耗损维生素C。据统计,每吸一支烟约消耗掉25毫克维生素C,如果是被动吸烟,维生素C的损耗量更大,甚至高达50毫克。
专家忠告:有抽烟习惯的人日常多吃西红柿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果是长期处于烟雾中的被动吸烟者,则最好每天服用50毫克维生素C补充剂来自我保护。
运动“偷”走维生素E
原因解析:运动过程中,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氧的摄取量和消耗量均增加,进而导致体内自由基成比例增多,最多时可达到平时的4倍。身体不得不消耗大量的抗氧化物质维生素E来修复多出来的自由基。
专家忠告:在大强度运动后服用适量的维生素E补充剂。另外,维生素F还有减轻肌肉酸痛、预防器官老化、防治慢性病的作用。
高、低温“偷”走多种维生素
原因解析:维生素C需要参与机体体温调节,因此在高温环境下消耗增加,维生素B、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就随汗液大量排出。温度很低时,肾上腺激素分泌升高,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的消耗也增加。
专家忠告:服用复合维生素,特别是体温调节机制较弱的人更要注意在气温变化大时补充维生素。
补充维生素的识解
近段时间,复合维生素在市场悄然流行。据广告宣传,这种复合维生素融合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于一体,安全高效,与普通维生素相比,不仅补充更全面,而且更容易吸收利用,对人体免疫力的提高有很好的疗效。因为这种复合维生素制品相对服用简便,且一劳永逸,因而备受中、青年女性喜爱。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复合维生素真的有他们鼓吹的那么神奇?
错误一:维生素不是药
维生素既然不是药,对身体也没有副作用,因此没必要严格执行,想起来就吃一些,断断续续,肯定对身体只有好处,没坏处。
正确:补充维生素是长久持续的过程。很多人服用维生素时,意识里没把它当药物,因此服用很随意。其实维生素的功效是一个长期不断累积的过程,每天都应该补充适量的维生素,这样才能有效增强身体活力,提高身身免疫力,防患于未然。
错误二:复合维生素充全面又实惠
很多人在购买维生素的时候会算一笔账,价格差不多的前提下,复合维生素却多含好几种,甚至十几种维生素,补充营养肯定更全面,心里觉得特划算。
正确:人们逐渐发现单一维生素比复合维生素更能满足人体所需,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就补充某种维生素,这样比服用复合维生素更科学。复合维生素往往含有十几种维生素,如果并非人体所需,就会导致某些维生素过量而产生毒副作用。
错误三:维生素全靠天然食补
一些崇尚自然主义的人,内心并不接受这些人工刻意补充的小药丸,认为人依赖自然提供的蔬菜和水果就足够维持人体身体所需的维生素了,没必要再另外补充。
正确:蔬菜中的维生素容易流失。维生素可以缓解城市人群,尤其是白领人群的亚健康困扰。但维生素C并不稳定,蔬菜中虽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但在清洗、浸泡及蒸煮时,很容易部分或全都流失掉,如菜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烹调后会有90%的维生素C析出。多摄取薯类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因为薯类中的维生素C能耐热。即使高温烧煮,也极少有损失。
错误四:所有人都需要补充维C
维生素C虽然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也不是越多越好。研究表明,每日维生素C用量超过5克时,会形成肾结石,引起胃酸过多,胃液返流,严重的还会出现溶血甚至生命危险。
正确:熬夜、吸烟、运动的人要补充维生素C。如果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下列症状,抵抗力弱、经常感冒、口腔溃疡、牙龈出血、容易淤血、身上多红痣、皮肤干燥无光泽、脱屑、瘙痒、容易疲倦、情绪不佳。经常吸烟的人,经常熬夜的人,从事激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者,应大量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合理补充才有效
叶酸再补200微克
叶酸为制造红细胞不可或缺的物质,与维生素B同为造血维生素。若摄取不足,会导致红血球生成不完全。同时,叶酸也是细胞分裂、生长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如果叶酸不足,细胞的再生就受到阻碍,将造成胎儿先天缺陷,孕妇流产。国际推荐成年女性每天的需要量为400微克,但中国女性正常饮食摄入仅为200微克。
维生素C,至少补充两次
根据全国调查结果,中国居民基本不缺维生素C,但营养学家认为中国居民仍需要补充一定的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的利用率低,仅为50%左右。例如绿叶蔬菜采摘两小时后维生素C损失18%,10小时后损失66%,且维生素C遇热分解,而中国居民摄入蔬菜以熟食为主。国家定的标准为100毫克/天。
维生素D,紧急叫停
维生素D对摄入量十分敏感:少了人体就不健康,多了就会中毒。中国营养学会的科学家们经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缺少维生素D,需要每天另补充5微克,女性根本不缺维生素D,不能再补充,补过了就有中毒的危险。
维生素E,中国人不缺
中国人膳食结构中,植物油的量是全世界最高的,所以维生素E的摄入量比西方国家高许多,故中国人并不缺少维生素E。但是营养学家建议,中国的成年人每天再补充10毫克维生素E可以延缓衰老,如果增加量超过,就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ABC维生素知识
什么是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它们大多数既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又不能在人体内充分储存,必须不断摄入。
一日要摄取多少维生素
实验证明,适当超过需要量的维生素能有效地预防、治疗疾病或维持健康。故为了维持健康必须摄取需要量的2至3倍才有效。
维生素是怎样起作用的?
维生素是人体一系列酶的构成要素。这些酶就像火花塞的点火装置一样,负责调整身体的状况,促进身体的代谢作用,使全身正常化。如果缺乏其种维生素,就可能导致全身陷入危险状态。
每天都吃蔬菜,维生素的摄入量就足够吗?
还不够。因为蔬菜的确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含多量的维生素B群和C。可是蔬菜从田里采收到上餐桌前,由于洗、切、煮,维生素的含有量已部分流失。并不是只有食用蔬菜才能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另外温室栽培的蔬菜由于未受阳光的充分照射,维生素的含量较少。所以在每日摄取充足的蔬菜的基础上还需每日补充维生素制剂。
复合维生素篇4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羟基磷灰石;纤维支架;生物相容性
[中图分类号]R31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7(a)-0004-02
Studythebiocompatibilityofporousbacteriacellulose/polylactic-glycolicacidpolymer/hydroxyapatitecompositescaffolds
WANGHong-zhongYAOZhi-wenYANGAn
ShajingPeople'sHospitalofBaoanDistrictinShenzhenCity,GuangdongProvince,Shenzhen518104,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biocompatibilityofporousbacteriacellulose/polylactic-glycolicacidpolymer/hydroxyapatitecompositescaffoldscompositescaffold(BC-PLGA-HA).MethodsBysolutioncasting/particulateleachingmethodforBC-PLGA-HAporouscompositescaffoldsprepared,tensilestrengthandporosityofstentsweredetected,forMG-63cellscultivationasthecontrolgroup,withsupportforMG-63cellproliferationandadhesionactivityandALPactivityinfluencewereevaluated.ResultsTheporousBC-PLGA-HAPscaffoldporosityandtensilestrengthwere(64.3±5.6)%,(8.925±0.913)N/mm2,BC-PLGA-HAPscaffoldforosteogenesiscellswithhighproliferationandALPactivity.ConclusionTheporousBC-PLGA-HAPcompositescaffoldsasanewscaffoldmaterial,withgoodbiocompatibilityandporosity.
[Keywords]Bacteriacellulose;Polylacticglycolicacidpolymer;Hydroxyapatite;Compositescaffolds;Biocompatibility
应用支架材料时首先选择单一组织工程材料很难同时满足生物体对支架材料亲水性、力学强度以及生物相容性等多因素的要求,为了能够同时满足这些要求,研究者尝试通过将几种生物材料进行组合混合使用,来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1-2]。基于这个思路本研究选用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进行多孔细菌纤维素/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羟基磷灰石(BC-PLGA-HA)复合支架的制备,在其相关理化性、体外生物相容性及组织工程中分析其应用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1.1.1主要仪器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CO2培养箱,YJ-1450型超净工作台,LDZ5-2台式离心机,JSM-6360LV电子显微镜,倒置相差显微照相系统,HTS7000Plus多孔板高效分析仪。
1.1.2主要试剂
高糖DMEM培养基、胰蛋自酶、胎牛血清均购自美国Gibco公司,二甲基亚砜、四甲基偶氮唑盐购自美国Sigma公司,Braford蛋自含量检测试剂盒,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购自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骨样细胞MG-63由四川大学口腔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
1.2分组、细胞培养
将成骨样细胞MG-63复合于BC-PLGA-HA支架材料及接种于培养板底部,分为多孔BC-PLGA-HA组和对照组,按操作要求培养换液,培养接种5d后,浸洗、固定,脱水15min,电镜扫描观察。
1.3方法
1.3.1支架理化分析
1.3.1.1抗张强度将多孔BC-PLGA-HA支架剪成一定形状,用千分尺对其宽、厚度进行测量[3]。根据公式&b=F/A(A表示支架截面面积,F表示支架最大拉力),采用万能电子拉力实验机计算出支架抗张强度[4]。
1.3.1.2孔隙率记录支架重为VS,用乙醇装满记录重量为W1,然后在该瓶乙醇中进行浸泡,支架孔中充满乙醇后,瓶子乙醇溢出,将此时的重量记为称重记录。把浸满支架取出后称重记录为W[5]。
1.4生物相容性的检测和评价
采用MTT比色法和ALP活性检测生物相容性。评价标准参照美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6]。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多孔BC-PLGA-HA支架孔隙率以及抗拉强度分别为(64.3±5.6)%和(8.925±0.913)N/mm2,对照组孔隙率、抗拉强度分别为(48.6±4.6)%、(7.620±1.080)N/mm2;BC-PLGA-HA支架对成骨样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及ALP活性。ALP活性检测:将MG-63细胞置于对照组或多孔BC-PLGA-HA组培养基中进行8d培养生长,然后进行ALP测定,结果显示,多孔BC-PLGA-HA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生物支架是组织工程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能起到支持种子细胞及模板的作用,是细胞附着的基本支架和代谢场所。支架尺寸大小、结构形状以及孔隙率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可产生严重干扰[7]。姚志文等[8]认为孔径在100~200m较适合细胞生长。相互贯穿孔形态以及外支架的高孔隙率(>90%)均有利于传输营养、血管和神经内生,以及促进细胞种植生长[9-10]。
孔隙率以及抗拉强度是衡量生物材料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材料在断裂之前能够达到最大应力值,即为抗拉强度,能够代表材料部分性质的力学性能[11-12]。孔隙率和材料亲水性具有较大相关性,一般孔隙率越高,支架材料的吸水率就越高,其生物的相容性才能越高[13]。本研究所制备的多孔BC-PLGA-HA支架孔隙率以及抗拉强度分别为(64.3±5.6)%、(8.925±0.913)N/mm2;理论上来说已经满足了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力学的要求,内部结构支架贯通好,能够同时拥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孔隙率,与细菌纤维素(BC)本身的物理机械性能或支架制备时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溶液已经向BC内部立体网状结构进行液渗透等有关[14],BC本身高亲水性以及支架的多孔结构可能引起高孔隙率[15]。因此,其可以修复人体功能和负荷区。
在培养后测量MG-63细胞内ALP活性发现,多孔BC-PLGA-HA支架孔隙率以及抗拉强度分别为(64.3±5.6)%、(8.925±0.913)N/mm2,BC-PLGA-HA支架对成骨样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以及ALP活性。将MG-63细胞在对照组或多孔BC-PLGA-HA组培养基中进行8d的培养生长,然后再进行ALP测定,结果显示,多孔BC-PLGA-HA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孔BC-PLGA-HA复合支架更有利于MG-3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综上所述,多孔BC-PLGA-HA复合支架作为一种新型支架材料,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孔隙率。
[参考文献]
[1]韩立薇,罗喜平,赵秋生,等.槲皮素联合顺铂诱导宫颈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现代医院,2011,11(11):15-17.
[2]TungtasanaH,ShuangshotiS,ShuangshotiS,etal.TissueresponseandbiodegradationofcompositescaffoldspreparedfromThaisilkfibroin,gelatinandhydroxyapatite[J].JMaterSceMaterMed,2010,21(12):3151-3162.
[3]姚志文,王红忠,蔡琛,等.多孔细菌纤维素-聚乳酸乙醇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101-103,108.
[4]LcgcrosRZ.Propertiesofosteoconductivebiomaterials:calciumphosphates[J].ClinOrthopRelatRes,2002,395(2):81-98.
[5]R'zwanK,ChcnQZ,BlakcrJJ.Biodegradableandbioactiveporouspolymer/inorganiccompositescaffoldsforbonetissueengineering[J].Biomatcrials,2006,27(18):3413-3431.
[6]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S].
[7]BeckerST,DouglasT,AcilY,etal.Biocompatibilityofindividuallydesignedscaffoldswithhumanperiosteumforuseintissueengineering[J].JMaterSciMaterMed,2010,21(4):1255-1262.
[8]姚志文,程由勇,刘唯,等.细菌纤维素-取乳酸乙醇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J].广东牙病防治,2012,20(5):254-258.
[9]KuoYC,HsuYR.Tissue-engineeredpolyethyleneoxide/chitosanscaffoldsaspotentialsubstitutesforarticularcartilage[J].JBiomedMaterResA,2009,91(1):227-287.
[10]张士杰,陈飞,蒋欣泉.新型生物活性复合材料RGD-PLGA/HA体外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9(5):29-33.
[11]董志红,李玉宝,邹琴,等.多孔HA/PU复合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估[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6):906-911.
[12]WangZH,HeXJ,YangZQ,etal.Cartilagetissueengineeringwithdemineralizedbonematrixgelatinandfibringluehybridscaffold:aninvitrostudy[J].ArtifOrgans,2010,34(2):161-166.
[13]孟辉,陈立艳.自组装纤维支架肽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收缩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8-19.
[14]姚志文,李红玖,刘唯,等.多孔细菌纤维素-聚乳酸乙醇酸复合支架制备及性能研究[J].现代医院,2012,12(6):12-14.
复合维生素篇5
答:维生素是使人类身体的机能正常运作所不可缺乏的物质,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才称之为“维生素”。欧美国家一项历时20年的对比实验发现:同样的基础,如果在儿童时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他的身高、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抗病能力等均会高于未能摄入足够维生素的孩子,进而会影响到孩子长大后各方面的竞争力。
今天缺失的营养,明天无法补回。一天的维生素摄入不足,就会造成孩子一天的生长发育折扣。
2.孩子荤的素的都吃,是不是就不用补充维生素了?
答:保证孩子三餐的食物搭配是孩子营养的关键。但从饮食中无法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如果一个七岁的孩子一天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他需要吃掉如下食物:一斤米饭或面条、500ml牛奶、一斤鸡蛋、一斤鱼或肉、一斤蔬菜、一斤水果……但事实上,只有大象能吃那么多。
此外,维生素种类繁多,有的只存在动物性食物中,如维生素B12,有的只存在植物性食物中,如维生素C;难以均衡搭配。而很多孩子厌食偏食,更是造成维生素摄入的不均衡。所以,即使三餐均衡,也要适量地给孩子补充专门为儿童设计的维生素制品。
3.妈妈如何知道孩子可能缺乏维生素?
答:孩子的以下症状,都可能是缺乏维生素:
视力不好――
可能缺乏维生素A。
脸色不好,易感疲劳――
可能缺乏维生素B。
记忆力不好,注意力不集中――
B族维生素可能不足。
易感冒――
可能缺乏维生素c和维生素A。
长得比同龄人矮小――
可能缺乏维生素D。
4.我家孩子学习很用功,可是成绩总不好,维生素能提高智力吗?
答:决定脑功能优劣的因素,虽然与遗传、环境、智力训练等条件有关,但70%以上还是取决于营养。研究发现,有8种营养物质对脑力的健全发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充足的脂肪可使脑功能健全;
充足的维生素c可使脑功能敏锐;
适量的钙能使大脑持续工作;
适量的糖是脑活动的能源;
蛋白质是大脑从事复杂智力活动的基本物质;
维生素B可预防精神障碍;
维生素A能促进大脑发育;
维生素E能保持脑的活力。
这些营养物质。除了脂肪、糖和蛋白质外,专业的复合维生素产品都能全面提供。
5.维生素这么多,怎么选啊?
答:家长挑选儿童复合维生素,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选择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复合维生素。千万不要拿成人服用的维生素给孩子吃,儿童的体质和大人不同,混淆使用,很可能摄入过量。
其次,选择专门为中国儿童设计的复合维生素。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国外的饮食习惯大不相同,比如我国以米粮为主食,而国外以肉类为主食,因此儿童体内缺乏的维生素也各不相同。
再次,尽量选择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的维生素产品,如养生堂成长快乐,是中华医学会推荐的儿童复合维生素。
6.我家孩子很挑食,不爱吃维生索,怎么办?
复合维生素篇6
组合1: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维C银翘片口服+感冒通片口服
解析:这三种药物均含有解热镇痛成分。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本身为强效解热镇痛药,维C银翘片含有扑热息痛,感冒通片含有双氯灭痛。三药合用作用过强,退热过快,会导致患者出汗过快过多,血容量急剧下降而致“虚脱”。
组合2:感冒灵片+泰诺糖浆口服、头孢霉素+阿莫西林(静脉点滴、肌肉注射或口服)、红霉素类抗菌素+四环素类(静脉点滴或口服),清开灵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多种维生素糖丸+金施尔康……
解析:这些组合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都属于重复用药。
组合3:感冒药泰诺、新康泰克、日夜百服宁、白加黑等药物同服。
解析:这些药物成分相似,服用一种就足够了。
联用不当危害多
前面所说的都是重复用药的例子。除此之外,联合用药不当还会产生配伍禁忌。如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合用,因药理作用于同一部位,会发生竞争而相互降效。联合用药还可致不良反应增加或药源性疾病,如头孢唑啉钠与胃炎胶囊合用后,肾损害毒性更强。
一般说来,如两药同作用于一受体或组织,其毒性反应相同者应避免同用,必须同用时应减少剂量;两药合用,使一种药物毒性反应增高者应避免同用,必须同用时应减少剂量;两药合用产生比原药毒性更大的物质,应禁止同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禁忌同时服用的一些药物:
1、可削弱药效而不宜合用的有:维生素C与红霉素、氨茶碱;利福平与对氨基水杨酸;酵母与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磺胺药;乳酶生与土霉素、氯霉素等多种口服抗生素;四环素与钙片、硫酸亚铁、氢氧化铝、氧化镁、三矽酸镁、复合维生素B等都会减弱药效,不宜合用。又如,维生素B1不能与大黄、五倍子、石榴皮等中药合用,因为这些中药含鞣质较多,与维生素B1结合后可形成一种生物碱,使维生素B1失去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