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整理3篇)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1
设计理念:
母爱是个永久的话题。今天的孩子,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太多的爱,因为“易得”,所以“易忘”、“易忽略”,通过引导孩子解读妈妈这份特殊的账单来解读母爱的无私与无价。课堂上,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动听的音乐适度穿插,不单是课堂情感的催化剂,语文课正因为有了别的学科的加盟而从此不再孤单。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练习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的自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欣赏爱的组图:看了这些图片,你读懂了什么?能用一个字表示吗?(爱)
2、请大家读一读本单元的提示,看看这单元的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3、看老师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
4、平时见过账单吗?老师这里有两份账单——出示“通讯账单”和“三江超市账单”“账”跟钱有关,所以是贝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前面的阅读提示,想想我们要读懂课文,必须解决里面的几个问题?
2、请大家自读课文
①第一遍大声朗读,要求读准词语、读通句子。
②第二遍默读思考,看看上面的问题你读懂了几个?
3、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了呢?
让我们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4、读带有“得”不同读音的句子。
①今天去达蓬山春游,孩子们玩得可开心啦!
②我多么希望能得到一支马良的神笔啊!
③妈妈快回家了,我得赶快把家里打扫干净。
5、这是一个长句,要读好这个句子,要先读好里面的词语
怀着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怦怦直跳塞进
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把这些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读好这个长句
6、学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出示:小彼得妈妈
索取报酬
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你学会了抓住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真棒!
三、深入课文,领悟内涵
1、妈妈的账单和小彼得的账单,里面写的内容一样吗?
2、“款项”是什么意思呢?小彼得的账单写了什么?妈妈的账单写了什么?
3、你觉得妈妈的爱是一份怎样的爱?彼得的爱有时一份怎样的爱呢?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彼得欠他的妈妈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为他在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60芬尼共计:0芬尼
师生配合读账单,彼得对妈妈的爱需要索取报酬,妈妈的爱却是无私的。
4、要读好这份账单,应该读好哪个词?
0芬尼十年一直
5、十年了!当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总会整夜陪伴在他的身旁;当小彼得崽外面受委屈的时候,妈妈总会把他拥入温暖的怀抱。
6、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当(),妈妈()。
7、读好带“一直”的语句,这份薄薄的账单,带着妈妈深深的爱意,一起读好妈妈的账单。
8、小彼得看了这份账单,又是怎样的羞愧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2
课前诵读: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林肯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一、谈话揭题
母亲一个最最温暖的名字,母爱书写了多少感人的诗篇
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和妈妈有关的一个故事:妈妈的账单。(齐读课题)
二、循导自学,整体感受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2、带着问题轻读课文,读准字词
3、反馈
a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
慈爱蹑手蹑脚小心翼翼一份账单
b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试试用上上面的词语说一说。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他为妈妈做事的();当他()得到了想要的()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他感受到了母爱的(),()地把索取来的()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三、引导解读,品味真情
(一)学习小彼得的账单,读中释疑。
1、出示平时的账单,那么小彼得开给妈妈的账单又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小彼得的账单)谁来读一读?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理解芬尼:“芬尼”是德国的一种货币,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1元,那60芬尼就相当于人民(3元)。
理解款项:款项指每个项目多少钱。谁来说说彼得写了哪些款项?(指名说,齐说。)
2、从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账单里你读懂了些什么?(小彼得听话、懂事、勤劳、能干、有经济头脑)
(二)两份账单,进行对比
1、比较账单,发现区别。
师:那么妈妈开给小彼得的账单又是怎么样的?轻声读,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份账单有什么区别?
师:除了从金额的数量上来区别外,我们还能从其他地方来进行比较吗?比如劳动时间多少。抓住“十年生病时一直”妈妈是多么无微不至啊,十年如一日。
师:是啊,十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从日常的照顾到每一次生病时的护理,妈妈为彼得做了很多,很多。
2、妈妈为彼得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她写给彼得的账单上都是“0”芬尼。你看到妈妈的账单后,有什么感受?(我觉得他妈妈为他付出得太多了。我感受到妈妈太伟大了!为他做了那么多事还不求回报。我会有些不好意思,我不应该向妈妈要钱。妈妈为我付出的太多了,我以后要好好回报她。)
这张写满“0”芬尼的账单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妈妈对孩子的爱。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妈妈对彼得的爱,你觉得应该是什么?(伟大无私无价)随机板书
教师小结:是啊,这位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了孩子:妈妈对孩子的爱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那种爱是无私的,是无价的
3、写小彼得的回想,加深感悟。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小彼得在读这张账单时也想到了很多。
他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牛奶;烧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同学们让给我们拿起笔把小彼得想到妈妈对他的关爱写出来好吗?课件出示
他读着读着,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
4、交流小结
同学们写得真好,彼得一直幸福地生活在妈妈的身边。每天,妈妈任劳任怨地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生病的时候,妈妈又无微不至地给他关怀,彼得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妈妈的辛勤付出。
5、小彼得最后是怎么做的?
师(过渡语):面对餐盘旁边的60芬尼和母亲这份载满爱的“账单”,小彼得是怎么做的呢?
(1)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师:小彼得是怎样把钱塞进母亲口袋的?哪些词最能反映彼得的当时的心情?
理解羞愧万分蹑手蹑脚
师:同学们都知道,此时的小彼得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他的心里是充满愧疚的。让我们用缓慢一点的语气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感受小彼得当时的惭愧和内疚吧。
(2)集体朗读体会
四、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妈妈的账单,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师: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在享受亲情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回报。比如: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捶捶背,端上一杯热茶;帮厨房里忙碌的妈妈擦擦桌子洗洗碗;给下班回来的爸爸递上一双舒适的拖鞋等等,尽我们的努力去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有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爱的传递,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快乐,更幸福!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和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导入课题
1、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游子吟》。
2、围绕“报”字导入新课。
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报酬”又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3、出示课题:“妈妈的账单”。
读课题。有没有看见过“账单”?再看看“账”的部首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想文中讲到了几份账单?分别是谁写的?账单中分别写了什么?
2、自己读课文吗?当你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的时候就把它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词语:你从书中找到了哪些容易读错的词语,和我们大家交流吧。
索取报酬款项如愿以偿羞愧慈爱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怦怦直跳
三、两份账单,进行对比
1、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妈妈的账单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2、让我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哪些区别?
(a、内容不同b、时间不同c、报酬不同)
3、妈妈读了彼得的账单后,有什么反应?
(她期待小彼得能够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帐单会象她期待的那样,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4、既然妈妈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妈妈的账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
(是啊,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
5、对比这两份账单,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诵读课文,感悟内容
1、那小彼得体会到妈妈的爱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仔细读读最后一段。
2、你对小彼得有什么评价呢?
(是啊,小彼得还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帐单,他很快领悟到,妈妈是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五、讨论题意,升华内涵
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爱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如果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