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防火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简单的防火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火灾自救的方法。
2、锻炼幼儿遇事不慌、不怕危险困难的勇敢精神,能够保护自身安全。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字卡图片、火灾场面范画、自救图解。
教学过程:
一、出示火字的字图卡,请幼儿观察:
1、提问:这是什么字?”火”
首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其次让幼儿用知道”火”字是象形字,能解它的笔顺。那么火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二、组织幼儿讨论并出示图片: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①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姓名。
②家中起火,不要惊慌,迅速用灭火器进行扑救。
③穿过浓烟逃生时,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④如果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⑤如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逃生。
⑥如果室外着火,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用浸湿的物品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⑦若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
三、防火自救游戏:
小朋友站成一圈,选几位小朋友头戴福娃欢欢的火焰头饰沿着圈外走,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朗诵防火儿歌,当儿歌停止后,戴头饰的小朋友迅速抱住圈上任意一位小朋友,表示他们的衣服着火啦。”着火”的小朋友迅速想办法自救,如就地打滚,脱掉外衣或假装用水淋湿身体。做完后摘下头饰,走到圈外,游戏从头在做。游戏可重复进行。
防火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生命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生命。
2、学习消防知识,详细了解火灾的危害。
3、当出现火情的时候,学生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自救。
教学重难点:
学习消防知识,详细了解火灾的危害及逃生自救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1、消防灭火器材
2、制作PPT文档
学生:火灾案例收集
教学流程:
一、主题导入:
1、教师导语:火灾是危害人们的安全的重要危险事故之一,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来认识一下火灾的危害以及我们面对突发火灾应该怎么办。
2、学生展示:结合收集到的有关火灾事故案例,谈谈观后感,使学生确实能从他们自己收集的案例中体会到火灾危害和这堂课的重要性。
二、教师讲解:
1、火灾的现状及危害(播放视频并讲解)
有人统计,在1974年以前的20年中,美国每年平均约有1.2万人死于火灾,即每天因火灾死亡32.9人,日本1985年统计,全年因火灾死亡的人有1741人。我国1971~1980年间,平均每年死于火灾4000余人,平均每天11人。如果加上森林起火、地下矿井发生火灾而死亡的’人数,恐怕还要上升1倍。
我国1994年共发生火灾4万余起,伤4000人,死亡2600人。其中克拉玛依友谊宫火灾,中小学生死亡280多人,令人触目惊心。除灾害本身的猝不及防外,缺乏救护知识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火灾造成死亡的原因
1)烟雾中毒窒息死亡,这是火灾致死的首要原因。因为大火烟雾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吸入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当人体血液中含有10%的碳氧血红蛋白时,就会发生中毒,占50%时就会窒息死亡。
有人做过统计,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是烧死者的4~5倍。在一些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先烟气中毒窒息死亡之后又遭火烧的。
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在一氧化碳浓度达1.3%的空气中,人吸上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呼吸1~3分钟就会导致死亡。而常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达2.5%。此外,火灾中的烟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在通常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约占0.06%,当其浓度达到2%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达到6%~7%时,人就会窒息死亡。另外还有一些材料,如聚氯乙烯、尼龙、羊毛、丝绸等纤维类物品燃烧时能产生剧毒气体,对人的威胁更大。
有关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的速度5倍,其能量超过火5~6倍。烟气的流动方向就是火势蔓延的途径。温度极高的浓烟,在2分钟内就可形成烈火,而且对相距很远的人也能构成威胁。在美国发生的次高层建筑火灾,虽然大火只烧到5层,由于浓烟升腾,21层楼上也有人窒息死亡了。
此外,由于浓烟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视线,使人看不清逃离的方向而陷入困境。
2)被火烧死。
3)跳楼摔死,多数发生在高楼失火,又缺乏自救知识,被火逼得走投无路而跳楼摔死。
三、师生互动
问题一:既然火灾有那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尽量地避免火灾呢?
1、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播放PPT文件中案例)
1)首先要树立这种安全意识,认识到火灾的极端危害性
2)安全用火用电,注意一些生活中细节
3)经常保持警惕,排除生活中的一些火灾安全隐患
问题二:很多时候我们自身虽然很注意火灾的预防,但是万一火灾在我们身边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怎么样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呢?
1、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播放PPT文件)(逐一显示)
1)楼房火场逃生
⑴当身处楼房火灾现场,千万不要慌张、盲目的行动,要按照以下方法去做:镇静分析,明确自己所在的楼层,回忆楼梯、楼门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围的火情,不要盲目开窗、开门,这样会助长火势,也不要盲目乱跑、跳楼,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选择最安全的逃生路线。
⑵如果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楼房。首先要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进,以免受呛而窒息。如可能,则从楼梯冲出;如楼梯已被大火封住,可借助阳台、水管、绳子从窗口滑下。
⑶如果各种逃生路均被大火切断,应退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以向门窗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向窗外扔小东西、打手电求救。失火的楼房如有电梯,千万不可乘电梯逃生。
2)自救的方法
⑴如果无法逃离火场,千万不要奔跑,一定要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身上着火,可设法脱去衣服、帽子,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或者用湿衣服、湿棉被、湿毯子把身子包起来,切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向着人身上喷射;也不能拍打,拍打时会产生一定风,等于给火补充氧气。
⑵情急逃生,千万不要惊慌失措,选择跳楼。跳楼是失去理智的表现,当楼层较高时,跳楼的死亡率极高,相当危险。应采取其它或上述比较安全的方法逃生。
3)火中逃生的注意事项
1、房间内的床下、桌下、洗漱间和无任何消防设施保护的走廊、楼梯间、电梯间等部位,均不能作为避难场所。即使暂时看不到火焰、烟气的熏、蒸也可使人昏迷致死。
2、不要乘坐电梯。电梯井直通大楼各层,烟、热、火很容易涌入。在热的作用下会造成电梯失控或变形;烟与火的毒性或熏烤可危及人的生命,所以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3、在逃生过程中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都极有利于逃生疏散,应注意利用。
4、不到万不得以,不要跳楼。在火灾中由于心慌而跳楼的例子很多,但多数非死即伤。因为据统计,在3层以上往下跳死亡概率极大,所以非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跳楼。但是,火灾时若被火势威逼,万般无奈跳楼之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尽量设法减少伤亡。
(1)要多抱一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的物品,这样可以减缓着地时的冲击力。
(2)尽量选择往楼下的电话线、石棉瓦车棚、草地、水池或树上跳,这样可以相对减轻伤亡的程度。
(3)徒手跳时要抱紧头部,身体弯曲,抱成一团,避免头部着地。
问题三:如何报火警
1、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播放PPT文件)(逐一显示)
“报警早,损失少”,一旦发现火情,既要积极扑救又要及时向消防部门报警。
1.拨打“119”火警电话,要沉着镇静,听见拨号音后,再拨119号码。
2.电话接通后,应清楚地讲清着火的地址(包括路名、门牌号)。
3.尽可能讲清是什么物质着火及火灾的范围。
4.冷静地回答“119”总机台通信人员的提问。
5.电话挂断后,应派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
四、总结
防火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生命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生命。
2、学习消防知识,详细了解火灾的危害。
3、当出现火情的时候,学生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自救。
教学重难点:
学习消防知识,详细了解火灾的危害及逃生自救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1、消防灭火器材
2、制作PPT文档
学生:火灾案例收集
教学流程:
一、主题导入:
1、教师导语:火灾是危害人们的安全的重要危险事故之一,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来认识一下火灾的危害以及我们面对突发火灾应该怎么办。
2、学生展示:结合收集到的有关火灾事故案例,谈谈观后感,使学生确实能从他们自己收集的案例中体会到火灾危害和这堂课的重要性。
二、教师讲解:
1、火灾的现状及危害(播放视频并讲解)
有人统计,在1974年以前的20年中,美国每年平均约有1.2万人死于火灾,即每天因火灾死亡32.9人,日本1985年统计,全年因火灾死亡的人有1741人。我国1971~1980年间,平均每年死于火灾4000余人,平均每天11人。如果加上森林起火、地下矿井发生火灾而死亡的’人数,恐怕还要上升1倍。
我国1994年共发生火灾4万余起,伤4000人,死亡2600人。其中克拉玛依友谊宫火灾,中小学生死亡280多人,令人触目惊心。除灾害本身的猝不及防外,缺乏救护知识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火灾造成死亡的原因
1)烟雾中毒窒息死亡,这是火灾致死的首要原因。因为大火烟雾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吸入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当人体血液中含有10%的碳氧血红蛋白时,就会发生中毒,占50%时就会窒息死亡。
有人做过统计,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是烧死者的4~5倍。在一些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先烟气中毒窒息死亡之后又遭火烧的。
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在一氧化碳浓度达1.3%的空气中,人吸上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呼吸1~3分钟就会导致死亡。而常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达2.5%。此外,火灾中的烟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在通常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约占0.06%,当其浓度达到2%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达到6%~7%时,人就会窒息死亡。另外还有一些材料,如聚氯乙烯、尼龙、羊毛、丝绸等纤维类物品燃烧时能产生剧毒气体,对人的威胁更大。
有关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的速度5倍,其能量超过火5~6倍。烟气的流动方向就是火势蔓延的途径。温度极高的浓烟,在2分钟内就可形成烈火,而且对相距很远的人也能构成威胁。在美国发生的次高层建筑火灾,虽然大火只烧到5层,由于浓烟升腾,21层楼上也有人窒息死亡了。
此外,由于浓烟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视线,使人看不清逃离的方向而陷入困境。
2)被火烧死。
3)跳楼摔死,多数发生在高楼失火,又缺乏自救知识,被火逼得走投无路而跳楼摔死。
三、师生互动
问题一:既然火灾有那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尽量地避免火灾呢?
1、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播放PPT文件中案例)
1)首先要树立这种安全意识,认识到火灾的极端危害性
2)安全用火用电,注意一些生活中细节
3)经常保持警惕,排除生活中的一些火灾安全隐患
问题二:很多时候我们自身虽然很注意火灾的预防,但是万一火灾在我们身边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怎么样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呢?
1、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播放PPT文件)(逐一显示)
1)楼房火场逃生
⑴当身处楼房火灾现场,千万不要慌张、盲目的行动,要按照以下方法去做:镇静分析,明确自己所在的楼层,回忆楼梯、楼门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围的火情,不要盲目开窗、开门,这样会助长火势,也不要盲目乱跑、跳楼,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选择最安全的逃生路线。
⑵如果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楼房。首先要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进,以免受呛而窒息。如可能,则从楼梯冲出;如楼梯已被大火封住,可借助阳台、水管、绳子从窗口滑下。
⑶如果各种逃生路均被大火切断,应退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以向门窗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向窗外扔小东西、打手电求救。失火的楼房如有电梯,千万不可乘电梯逃生。
2)自救的方法
⑴如果无法逃离火场,千万不要奔跑,一定要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身上着火,可设法脱去衣服、帽子,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或者用湿衣服、湿棉被、湿毯子把身子包起来,切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向着人身上喷射;也不能拍打,拍打时会产生一定风,等于给火补充氧气。
⑵情急逃生,千万不要惊慌失措,选择跳楼。跳楼是失去理智的表现,当楼层较高时,跳楼的死亡率极高,相当危险。应采取其它或上述比较安全的方法逃生。
3)火中逃生的注意事项
1、房间内的床下、桌下、洗漱间和无任何消防设施保护的走廊、楼梯间、电梯间等部位,均不能作为避难场所。即使暂时看不到火焰、烟气的熏、蒸也可使人昏迷致死。
2、不要乘坐电梯。电梯井直通大楼各层,烟、热、火很容易涌入。在热的作用下会造成电梯失控或变形;烟与火的毒性或熏烤可危及人的生命,所以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3、在逃生过程中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都极有利于逃生疏散,应注意利用。
4、不到万不得以,不要跳楼。在火灾中由于心慌而跳楼的例子很多,但多数非死即伤。因为据统计,在3层以上往下跳死亡概率极大,所以非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跳楼。但是,火灾时若被火势威逼,万般无奈跳楼之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尽量设法减少伤亡。
(1)要多抱一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的物品,这样可以减缓着地时的冲击力。
(2)尽量选择往楼下的电话线、石棉瓦车棚、草地、水池或树上跳,这样可以相对减轻伤亡的程度。
(3)徒手跳时要抱紧头部,身体弯曲,抱成一团,避免头部着地。
问题三:如何报火警
1、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播放PPT文件)(逐一显示)
“报警早,损失少”,一旦发现火情,既要积极扑救又要及时向消防部门报警。
1.拨打“119”火警电话,要沉着镇静,听见拨号音后,再拨119号码。
2.电话接通后,应清楚地讲清着火的地址(包括路名、门牌号)。
3.尽可能讲清是什么物质着火及火灾的范围。
4.冷静地回答“119”总机台通信人员的提问。
5.电话挂断后,应派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
四、总结
防火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2、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图片、投影仪、电视、湿毛巾与幼儿相同。安全出口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容易发生危险的图片引出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大家观察图片上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会发生什么情况?
1、教师出示投影仪展示图片,让幼儿自己说。
2、教师挑选几幅介绍。
教师小结:小朋友不能玩火、玩蜡烛、这些行为都是容易发生火灾。现在马上要到清明节了,请小朋友提醒家长,在清明节上坟点蜡烛、燃烧纸钱,在离开之前一定要扑灭火苗,防止发生森林大火。
(二)如果发生火灾,没有办法扑灭,你该怎么保护自己?
幼儿根据经验讲述,火灾发生后的几种处理办法。根据幼儿讲述出示相关图片。
1、报警:火灾发生后不要慌张,火警电话119;报告失火的详细地址,在得到消防队的明确回答后,才可以挂电话。
教师和幼儿学习拨打119的电话,教师做接话员。要求幼儿说清楚自己的所处位置。
2、逃生方法。
除了报警,还需要做什么?(不要乘坐电梯、升降机、迅速找到安全出口,离开火场。)
3、怎么离开火场?
(1)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弯腰摸墙撤离。
(2)楼层着火,当人在二楼,应该一个个跟着走,不可拥挤下楼。
(3)关掉煤气或切断电源。防止发生更大的爆炸。
(4)打开窗户,可以用鲜艳的颜色布条呼叫,寻求帮助。
(5)如果火已经烧到身上,应该就地打滚,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不能奔跑。
(6)教师小结:当火灾发生之后,小朋友千万不要慌张,要保护好自己,迅速找到安全出口离开,在报警的时候要说清楚自己的所处位置,在得到消防队的明确回答后,才可以挂下电话。
四、防火演习。
情景:突然警报拉响。教师表现慌张,说:”小朋友不好了,幼儿园的失火,火灾发生了,我们赶快撤离现场。”提醒幼儿不必慌张,就地找到可以帮助我们离开的用品。教师和幼儿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弯腰摸墙撤离。
防火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生命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生命。
2、学习消防知识,详细了解火灾的危害。
3、当出现火情的时候,学生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自救。
教学重难点:
学习消防知识,详细了解火灾的危害及逃生自救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1、消防灭火器材
2、制作PPT文档
学生:火灾案例收集
教学流程:
一、主题导入:
1、教师导语:火灾是危害人们的安全的重要危险事故之一,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来认识一下火灾的危害以及我们面对突发火灾应该怎么办。
2、学生展示:结合收集到的有关火灾事故案例,谈谈观后感,使学生确实能从他们自己收集的案例中体会到火灾危害和这堂课的重要性。
二、教师讲解:
1、火灾的现状及危害(播放视频并讲解)
有人统计,在1974年以前的20年中,美国每年平均约有1.2万人死于火灾,即每天因火灾死亡32.9人,日本1985年统计,全年因火灾死亡的人有1741人。我国1971~1980年间,平均每年死于火灾4000余人,平均每天11人。如果加上森林起火、地下矿井发生火灾而死亡的’人数,恐怕还要上升1倍。
我国1994年共发生火灾4万余起,伤4000人,死亡2600人。其中克拉玛依友谊宫火灾,中小学生死亡280多人,令人触目惊心。除灾害本身的猝不及防外,缺乏救护知识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火灾造成死亡的原因
1)烟雾中毒窒息死亡,这是火灾致死的首要原因。因为大火烟雾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吸入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当人体血液中含有10%的碳氧血红蛋白时,就会发生中毒,占50%时就会窒息死亡。
有人做过统计,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是烧死者的4~5倍。在一些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先烟气中毒窒息死亡之后又遭火烧的。
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在一氧化碳浓度达1.3%的空气中,人吸上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呼吸1~3分钟就会导致死亡。而常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达2.5%。此外,火灾中的烟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在通常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约占0.06%,当其浓度达到2%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达到6%~7%时,人就会窒息死亡。另外还有一些材料,如聚氯乙烯、尼龙、羊毛、丝绸等纤维类物品燃烧时能产生剧毒气体,对人的威胁更大。
有关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的速度5倍,其能量超过火5~6倍。烟气的流动方向就是火势蔓延的途径。温度极高的浓烟,在2分钟内就可形成烈火,而且对相距很远的人也能构成威胁。在美国发生的次高层建筑火灾,虽然大火只烧到5层,由于浓烟升腾,21层楼上也有人窒息死亡了。
此外,由于浓烟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视线,使人看不清逃离的方向而陷入困境。
2)被火烧死。
3)跳楼摔死,多数发生在高楼失火,又缺乏自救知识,被火逼得走投无路而跳楼摔死。
三、师生互动
问题一:既然火灾有那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尽量地避免火灾呢?
1、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播放PPT文件中案例)
1)首先要树立这种安全意识,认识到火灾的极端危害性
2)安全用火用电,注意一些生活中细节
3)经常保持警惕,排除生活中的一些火灾安全隐患
问题二:很多时候我们自身虽然很注意火灾的预防,但是万一火灾在我们身边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怎么样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呢?
1、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播放PPT文件)(逐一显示)
1)楼房火场逃生
⑴当身处楼房火灾现场,千万不要慌张、盲目的行动,要按照以下方法去做:镇静分析,明确自己所在的楼层,回忆楼梯、楼门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围的火情,不要盲目开窗、开门,这样会助长火势,也不要盲目乱跑、跳楼,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选择最安全的逃生路线。
⑵如果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楼房。首先要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进,以免受呛而窒息。如可能,则从楼梯冲出;如楼梯已被大火封住,可借助阳台、水管、绳子从窗口滑下。
⑶如果各种逃生路均被大火切断,应退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以向门窗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向窗外扔小东西、打手电求救。失火的楼房如有电梯,千万不可乘电梯逃生。
2)自救的方法
⑴如果无法逃离火场,千万不要奔跑,一定要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身上着火,可设法脱去衣服、帽子,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或者用湿衣服、湿棉被、湿毯子把身子包起来,切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向着人身上喷射;也不能拍打,拍打时会产生一定风,等于给火补充氧气。
⑵情急逃生,千万不要惊慌失措,选择跳楼。跳楼是失去理智的表现,当楼层较高时,跳楼的死亡率极高,相当危险。应采取其它或上述比较安全的方法逃生。
3)火中逃生的注意事项
1、房间内的床下、桌下、洗漱间和无任何消防设施保护的走廊、楼梯间、电梯间等部位,均不能作为避难场所。即使暂时看不到火焰、烟气的熏、蒸也可使人昏迷致死。
2、不要乘坐电梯。电梯井直通大楼各层,烟、热、火很容易涌入。在热的作用下会造成电梯失控或变形;烟与火的毒性或熏烤可危及人的生命,所以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3、在逃生过程中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都极有利于逃生疏散,应注意利用。
4、不到万不得以,不要跳楼。在火灾中由于心慌而跳楼的例子很多,但多数非死即伤。因为据统计,在3层以上往下跳死亡概率极大,所以非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跳楼。但是,火灾时若被火势威逼,万般无奈跳楼之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尽量设法减少伤亡。
(1)要多抱一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的物品,这样可以减缓着地时的冲击力。
(2)尽量选择往楼下的电话线、石棉瓦车棚、草地、水池或树上跳,这样可以相对减轻伤亡的程度。
(3)徒手跳时要抱紧头部,身体弯曲,抱成一团,避免头部着地。
问题三:如何报火警
1、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播放PPT文件)(逐一显示)
“报警早,损失少”,一旦发现火情,既要积极扑救又要及时向消防部门报警。
1.拨打“119”火警电话,要沉着镇静,听见拨号音后,再拨119号码。
2.电话接通后,应清楚地讲清着火的地址(包括路名、门牌号)。
3.尽可能讲清是什么物质着火及火灾的范围。
4.冷静地回答“119”总机台通信人员的提问。
5.电话挂断后,应派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