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小学代数形式教学教案(精选5篇)

时间:

小学代数形式教学教案篇1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掌握代数式的书写,理解代数式所表达的意义。从而,会书写代数式,会根据实际情境列出代数式。

过程与方法:经历代数式意义的探究的过程,理解代数式所表达的实际意义,从而能正确根据实际情境书写代数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习惯探究实际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并在数学活动中不断成长。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在用字母表示数之后学习的内容,代数式的书写对今后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大方便,为今后的学习的一个铺垫

教学重点:教学重难点:代数式的意义和代数式的书写。解决问题的措施:从学生感兴趣的购物活动入手,建构学生实际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自主、合作学习。逐步掌握知识的关鍵。

教学难点:教学重难点:代数式的意义和代数式的书写。解决问题的措施:从学生感兴趣的购物活动入手,建构学生实际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自主、合作学习。逐步掌握知识的关鍵。

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平时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由于小学学习习惯的问题能力有些薄弱,因此,在过程与方法的设置中我尽量浅入深出,布置导学,从导学案中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学生学习风格的缺陷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在做中学,引导发现式教学方式。一、从学生们熟悉的购物情境出发探究代数式10x+5y可以表达的实际情境,从面理解代数式所表达的实际意义,二、把问题置于实际情境中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探究、自主、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的关鍵,突破难点。三、再在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得以提升,掌握代数式的书写要求以及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代数式。四、课堂小结。

具体目标:师:我们班上有x名男同学,有y名女同学,班上共有()名同学师:10x+5y表示什么?一袋小腊狗x元,一个“大大”y元,买10袋小腊狗和5个“大大”一共多少元?

观察几个代数式的特征给出代数式的定义

什么是代数式的值?怎样求代数式的值?

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情境,动手、动脑探究提高。老师提出问题

师:布置练习

师生活动:对10x+5y还表示什么的具体情境进行思考交流合作

观察交流发现特征并对式子加以判断

由导学案的学习中进行交流与评价

自主学习同时进行交流评价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具体的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具体的式子判断中掌握代数式的定义

该由学生自主学习的老师不插手,培养学生的主学习和合作能力,进行适当的评价

在具体情境的探究活动中得到提升

在具体情境的探究活动中得到巩固提升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与工具:其他

评价量表内容:学生用小纸条将本课中自己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记录下来,在小组内进行评价,之后,交老师课后评价再反馈给学生。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也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备注

1、由10x+5y可以表示什么?的探究理解代数式的实际意义。2、给出几个代数式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给出代数式的定义。3、给出代数式的书写要求。4、代数式的值。5、例题巩固与指导。6、随堂练习巩固指导。7、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具体见PPT演示文稿)

小学代数形式教学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的概念,理解一些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对符号语言有进一步的理解;

3.能说出一个表示的数量关系,能列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的概念。

难点:把数式数量关系用简明地表示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

1.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2.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3.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答: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a+b=b+a

2.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a×b=b×a

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a+b)+c=a+(b+c)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a×b)×c=a×(b×c)

用字母表示乘法对加法分配律:

a×(b+c)=a×b+a×c

以上是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还有什么数可以用字母表示呢?

(二)新课

Ⅰ.的概念:

下面看几个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1.如果甲数为x,乙数为y,那么甲、乙两数的差是多少?

答:甲、乙两数的差是x-y。

2.如果长方形的长各宽分别为a和b,那么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答:长方形的周长是2(a+b);

长方形的面积是a·b。

3.如果梯形的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

答:梯形的面积是

现在我们来分析上面四个公式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1)这些式子中,都含有数字或表示数字的字母;(2)它们都是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来的。

实际上,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就是。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如5,a,m等都是。

说明:

(1)这里的运算是指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可以提出“开方”这个词,以后要学)。

(2)强调仅指用“运算”符号连接数或字母而得到的算式,中不含有等号或不等号。如S=ab是等式,也可表示长方形面积公式。它不是,而ab是。

练习:举出五个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每一个至少含有两种运算)。

(3)里的每个字母都表示数,因此数的一些运算规律也适用于。

如:2x+2y=2(x+y)

例1指出下列的意义:

(1)2a+5;(2)2(a+5);(3);

(4)(5)(6)

分析:说出的意义就是要求写出的读法,一个可以有几种读数,写出一种即可。

解:(1)2a+5表示的是a的2倍与5的和.

(2)2(a+5)表示的是a与5的和的2倍.

(3)表示的是a的平方与b的平方的和.

(4)表示的是a,b两数和的平方.

(5)表示的是x的倒数.

(6)表示的是x与它的倒数的和

注意: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1)认真分析中含有哪些运算,它们运算顺序是什么,从而正确,简明地体现出的运算顺序,(2)不会引起误解;(3)为了简明地叙述的意义,也可以找出最后的运算,把它用语言表达出来,其它的运算用表示。如(7)的意义可叙述为a+b与a-b的商,(8)3(x2-y2)可叙述为3与x2-y2的积。

Ⅱ.列:

我们用可以表示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如表示“a,b两数之积与的和”,“a,8两数之和与b,c两数之差的积”,可以分别按下列步骤列:

例2用表示:

(1)a于b的差与c的平方的和.

(2)百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是c的三位数.

(3)用含同一个字母的表示三个连续的整数,并写出它们的和.

解:(1)(a-b)+.

(2)100a+10b+c(其中,a,b,c是0到9之间的整数,且a≠0).

(3)设m是整数,三个连续整数可表示为m-1,m,m+1,它们的和为(m-1)+m+(m+1),即3m.

注意:(1)在中,字母与数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把乘号写作“·”或省略号不写,如2×a写作2·a或2a(但不能写作a2),a×b写作a·b或ab.

(2)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以分数的形式表示,如s÷t写作(t≠0)

(三)巩固练习:

1.指出下列各的意义:

(1)+2;(2)a(b+1)-1.

2.用表示:

(1)a,b两数的差与c的积.

(2)x,y两数的和的平方减去它们差的平方.

(3)一个数等于a的3倍与b的和.

(四)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的概念,以及的读法和写法,并初步学习用表示简单的数量和数量关系。

学习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中含有加、减、承、除、开方、乘方等运算符号,不含有等号或不等号,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

(2)与公式不同,公式是等式,但不是,是不含“=”号的。

(3)的书写要严格遵照其书写规定:

①中的“×”,简写为“·”或省略不写,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如果是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数字与数字相乘仍用“×”。

②在中遇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分数的形式表示。

(4)的读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以能够简明的体现出的运算顺序,不致于引起误会为主

(五)作业

书P1451.(2),(4)2.(1),(5)

小学代数形式教学教案篇3

1、注重学生的双基训练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节课,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相关的概念,然后完成自学检测,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后,学生完成分层练习,巩固对概念的掌握。整一节课基本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学生可以养成自己阅读课本,在相应的教材内容中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但从课堂的实施情况中可以看到,虽然这个教学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好,起点比较高,但是整个学习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可以说学生是在磕磕碰碰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几个本来并不难理解的知识点,比如“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排列”,如果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学习的基础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可以自己顺利完成学习,但事实上,必须由老师不断加以点评、分析,学生才能较准确地把握相关语句的含义,说明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还是存在较大困难。这个让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必须要进一步培养。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如果采用讲授的方式,很快90%以上的学生都可以理解、掌握,配以学习卷上的分层练习,学生的双基训练很到位,单纯地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讲授法应该效果更好。但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不知不觉地被忽略了。事实证明,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会自己阅读、分析题意,他们今后的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小学代数形式教学教案篇4

《代数式》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一个特点,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学生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4.通过实例,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原理。

5.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反映出数学中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从而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三.教学工具小黑板三角尺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互动法

五、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设疑引入

师:中学数学课是从代数开始的,在代数课上都学习些什么呢?初中代数和小学数学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小黑板

师:图中有几种交通工具?

学生活动:观察图形,从中找出答案.(两种:飞机、火车)

【教法说明】图片展示联系实际易激发初一学生兴趣,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师:这列火车和飞机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表:

时间(时)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互相讨论后一一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巡视查看,叫学生回答并正确评价,然后师生共同归纳:

(1)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2)交换两个加(或因)数,它们的和(或积)不变

(3)a+b=b+a;ab=ba

【教法说明】由学生熟知的例子引出字母表示数学生易接受.由特殊到一般,也体现用字母表示数简明、普遍的优越性.注意①三个问题不要连续给出,要让学生个个击破,让学生有成功感,③向学生指明用字母表示数体现了数学中的简洁美,对称美,数学美.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你还学过哪些用字母表示数的运算律?能写出来吗?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师:巡视检查,共同与学生评价板演.

【教法说明】通过亲自动手尝试,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实际意义.

小结:(1)这些运算律中的字母可表示任何一个数;(2)用字母表示数能简明地揭示一般规律.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师:除运算律能用字母表示外,还有许多同学们熟悉的实例,请看:(出示投影2)

1.如果用s表示路程(单位:km),t表示时间(单位:h),v表示速度阵位:km/h),那么有v=__________.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cm(厘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用L表示周长(单位:cm),则L=_________,用S表示面积(单位:cm2),则S=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写出结果,两名学生板演,

教师活动:(1)常用的长度单位在小学大多用汉字表示,初中开始用字母表示:米(m),厘米(cm),毫米(mm),千米(km),相应的面积、体积单位则是平方米(m2),立方米(m3)等.(2)单位不能遗漏。(3)尽可能化成最简形式

【教法说明】通过练习使学生亲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性,为今后正确使用奠定基础.

(五)归纳小结

师:从以上各例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或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且具有一般性,因此,在公式与方程中都用字母表示数,这给运算带来了很大方便.今天的探索就到这里,刚才同学们表现都很出色,希望再接再励!

(六)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一个三角形的底边为am,这边上的高为h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用S表示面积(单位:m2),则S=_______;它和什么图形的面积公式相似?

五、布置作业

.《毕业综合练习册》P14例1P16第5题

六、板书设计

以上则是小编为各位精心准备的关于高等数学代数教学教案全部内容,相信在阅读完以上内容会对各位有所帮助,能够帮助各位编写出优秀教案。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收藏。

小学代数形式教学教案篇5

下面看几个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1.如果甲数为x,乙数为y,那么甲、乙两数的差是多少?

答:甲、乙两数的差是x-y。

2.如果长方形的长各宽分别为a和b,那么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答:长方形的周长是2(a+b);

长方形的面积是a·b。

3.如果梯形的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

答:梯形的面积是

现在我们来分析上面四个公式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1)这些式子中,都含有数字或表示数字的字母;(2)它们都是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来的。

实际上,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就是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如5,a,m等都是代数式。

说明:

(1)这里的运算是指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可以提出“开方”这个词,以后要学)。

(2)强调代数式仅指用“运算”符号连接数或字母而得到的算式,代数式中不含有等号或不等号。如S=ab是等式,也可表示长方形面积公式。它不是代数式,而ab是代数式。

练习:举出五个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每一个代数式至少含有两种运算)。

(3)代数式里的每个字母都表示数,因此数的一些运算规律也适用于代数式。

如:2x+2y=2(x+y)

例1指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1)2a+5;(2)2(a+5);(3);

(4)(5)(6)

分析:说出代数式的意义就是要求写出代数式的读法,一个代数式可以有几种读数,写出一种即可。

解:(1)2a+5表示的是a的2倍与5的和.

(2)2(a+5)表示的是a与5的和的2倍.

(3)表示的是a的平方与b的平方的和.

(4)表示的是a,b两数和的平方.

(5)表示的是x的倒数.

(6)表示的是x与它的倒数的和

注意: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1)认真分析代数式中含有哪些运算,它们运算顺序是什么,从而正确,简明地体现出代数式的运算顺序,(2)不会引起误解;(3)为了简明地叙述代数式的意义,也可以找出最后的运算,把它用语言表达出来,其它的运算用代数式表示。如(7)的意义可叙述为a+b与a-b的商,(8)3(x2-y2)可叙述为3与x2-y2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