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艺术管理范例(3篇)
设计与艺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作室制;艺术设计;项目
关于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度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德国的包豪斯艺术学院。包豪斯艺术教学思想中第一次将美术教育与工艺技术教育有机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工艺实践活动为基础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工作室环境中学习,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紧密,具有组织教学、承接项目、促进科研三大功能,能达到“教、学、做合一”的目的。在工作室运作机制中以工作室为学习环境、实现项目化的学习任务、职业化的学习角色,并将企业管理制度引入课堂,让学生各司其职,合作完成项目。教师则按照企业标准考核学生作品。可见工作室制是一种充分体现实践性和开发性的教学方式,其优越性有目共睹。
工作室的运行与管理研究能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团队等方面的改革产生强大的推力,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面向市场、面向企业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由于工作室是专业教学的基本单位,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工作室制所反映出的最大特点是体现在其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因此,工作室的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把握基于工作室的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实施与监控。
1.基于真实项目的嵌入模式。通过企业提供项目来源,校企合作制订项目课程体系,遴选项目。在嵌入项目后,基于校企合作搭建的项目工作室平台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完成学生知识、技能的对接。同时,围绕真实设计项目的要求,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形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相关理论、技术要点的全面导入,构建并实施“工作室+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由校内的项目设计工作室、艺术设计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工作室组成了真实工作环境。基于工作室平台通过校企互派人员,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完成实际设计项目,校企共同考核、遴选采纳学生设计作品,并推广。这样不仅能实现项目成果的转化,也能促使学生不断经历从创意到设计,再到企业采纳与市场推广的整个工作流程的真实体验,真正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
2.通过创新项目导入机制、运行管理机制,严格把关项目来源,根据课程内容将项目一一分类,比对遴选,将能够覆盖整个课程知识点、技能点的项目依据其难度、规模、需求时间段导入对应课程。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素质水平,将难、中、易三个层次项目任务下达给学生项目组,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相关理论、技术要点的全面引入,实现理论知识传授与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
3.可以在部分工作室和项目实施准入制,对技能水平高的学生项目团队通过校企联合考核,可以进入相对难度与规模均较大的项目工作室。并通过改革工作室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与项目成果评选激励,从工作室管理制度、工作室教学模式、工作室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入手创新工作室运行机制。
4.按照艺术设计专业所对应的产业发展要求和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素质要求,在工作室的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中的主观能动性,将道德素质教育融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在项目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用企业化方式对学生项目运行进行管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将职业视为事业,做到敬岗爱业,进而精业乐业。
总之,加强工作室的运行与管理,能够弱化一般性的行政化管理,简化行政管理的形式因素,将师生的教与学由以往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实现外在的行政干预向内在的主动行为转化。同时,工作室模式能够实现产学研的一体化,培养学生不仅具有系统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更要具有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就教学方面而言,既有教师对知识的系统传授,又有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亲身体验。教学活动双方相互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周宇.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管理探讨[J].美与时代:上旬,2013(09).
设计与艺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商科专业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
StudyonEstablishmentofArtandDesignskillin
TertiaryVocationalSchoolinBusinessMajor
CHENYing,WANGYujing
(DepartmentofEconomicsandTrade,ShanghaiVocationalManagementCollegeofTradeUnion,Shanghai201415)
AbstractFirstofall,thepaperanalyzesthenecessityandfeasibilityofartanddesignskillforthestudentinBusinessMajor.Next,thepaperdiscussedhowtobuildartanddesignskillfromthreeaspects.Atlast,thepapergivesthesuggestionsoncoursemoduledesignofartanddesignskillinbusinessmajor,developmentofsoftwareandhardwarefacility.
Keywordsvocationalschool;businessmajor;artanddesign
1商科专业学生艺术设计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从广义上讲,商科专业在中国大都表现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等几种学院形式下开设的大多数专业;而从狭义上来讲的话,仅仅指一级学科“管理学”统属下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及财务管理。高职商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需要,“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商务管理人才。因此,对于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其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培养体系的综合性;培养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培养方式的实践性。
1.1高职商科专业培养体系的综合性是学生掌握艺术设计技能的现实基础
高职商科专业培养的是企业中某一领域的经营管理人才,他们需要掌握企业整体运营的知识及技能,学生在职业生涯之初大多数为执行层的管理人员,工作职责涵盖了基本的作业管理之外,还要做好下属的劳务管理以及辅助上级做好更进一步的企业管理工作。因此,高职商科专业培养必须围绕培养学生成为集“操作―管理―领导”能力为一身的技能型、全能型及高级型的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往往注定了高职课程体系会呈现一种大而全的构架,学生在高职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就不应该仅仅包括纯商业及管理类的内容。艺术设计技能的掌握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商业管理活动中把抽象的、隐性的内容以更为具象的、显性的方式表达给客户、老板以及同事下属。
1.2高职商科专业培养过程的复杂性是学生掌握艺术设计技能的必然诉求
首先,商科从业者的工作本身是复杂的,商科专业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而不是物。高职商科毕业生从事经济管理、商贸经营等工作,主要都是与人打交道的,人由于有不同的经历和背景,存在信仰和价值观的差别,因此工作者要能够根据不同的人去处理好与各自之间的关系,这原本就是复杂和困难的。那么,其次就高职商科教育来讲,其培养过程也必然是复杂的。对于商科类人才培养而言,或许思维的模式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是可以固化的,而具体的实操应用则需要进行灵活变通和创新。学生在具备商业管理能力的同时,倘若能够掌握好艺术设计技能,那么将更加有利于商业管理能力的综合运用。
1.3高职商科专业培养方式的实践性是学生掌握艺术设计技能的执行保障
商科专业的综合性及复杂性就为该类专业培养方式的实践性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学生必须在各种实践过程中才能使得知识成功转化,所以学生只有在各种不可重复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提升实践能力。高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在国际上可借鉴的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制度”、日本的“产学合作”,它们都强调实践性。艺术设计技能的训练也是需要在一个不断实践的环境中才能养成的,而商科专业培养方式的实践性特征就为学生掌握艺术设计技能提供了可执行的保障。
2商科专业学生艺术设计技能构建的原则
艺术设计技能在商科专业学生培养过程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计划的、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才能使得商科专业的学生热爱艺术设计,运用好艺术设计。因此,如何在商科专业学生中培养艺术设计技能必须从现代商业特点、学习对象和商科专业自身特点三个方面去剖析。
2.1以分析现代商业特征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技能构建原则
(1)科技引领性原则。在“科技风暴”的影响下,许多艺术设计工作者已经开始从手拿画笔转向了坐在电脑面前,许多绘图软件的出现使得艺术设计工作变得更为简便和时尚,也能够更好符合现代人对于审美的诉求。由于商科专业学生在艺术设计技能方面并不要求精深,所以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可以尽量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一来学生相对比较容易理解软件运用,二来学生掌握艺术设计工具后,也能更好传达艺术的商业价值。
(2)知识前沿性原则。在商业世界中,永远不变的往往是变化。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内容可能会在毕业后就滞后了。学校在艺术设计技能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技术和知识的前沿性及前瞻性,否则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
2.2以分析学习对象特征出发的艺术设计技能构建原则
(1)艺术设计技能教学方式的恰当好处性原则。高职商科专业学生大多都是文科生,没有艺术设计的基础。倘若教师在教学的内容过于难和深,在教学效果上是难以实施的。因此,教师在教非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设计技能的时候不应该仅从纯艺术的高度教授,也就是说商科专业学生所掌握的艺术设计技能的宽度和深度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是明显不同的,他们要做到的不是设计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而是要学会用艺术设计的手法更好去表达商业价值。商科专业学生的艺术设计技能的定位在于指导性、应用性和判定性的层面上。
(2)艺术设计技能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原则。学生由于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价值观念都有所不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对艺术设计感兴趣,甚至有不少学生会对这类教学内容有所排斥,觉得没有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课堂中同学生之间的沟通,并学会从商业的角度去分析艺术设计的意义,从简单易会的内容入手,还要将艺术设计技能的教学结合其他商科类课程教学,使得学生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能够逐渐运用好艺术设计技能。
2.3以分析商科专业特征出发的艺术设计技能构建原则
(1)专业对应性。商科专业学生最为通识的艺术设计能力就是文案的美化,但是不同的商科专业学生因为其将来的经营对象不同,所需要掌握的艺术设计技能的内容、层次和掌握程度都是不同,因此商科专业学生的艺术设计技能掌握必须要有专业的针对性,如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POP设计的能力;会展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版式设计及场馆搭建的能力。
(2)岗位适用性。商科专业学生的艺术设计技能的定位在于指导性、应用性和判定性的层面上,在这一大框架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的行动领域设置不同的学习领域,以此来展开应知应会的教学内容。会展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行动领域为展台空间的设计与搭建,以及相关的展会产品的平面宣传海报设计等,那么针对这一显著的专业特征,在展示设计的学习领域课程中就可以加入有针对性的展馆布置以及展台设计等细节设计技能,并巧妙地与设计主题策划和展览展台主题策划融合在一起。
3商科专业学生艺术设计技能课程体系开发设计
针对当前国内商科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结合商学院各自的实际情况,明确界定培养目标,适时调整现有课程体系,稳步推进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应该是商科类专业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合理模块设计与学分安排
首先,需要统一认识,艺术设计类课程是否应该纳入培养方案的课内环节中,如果纳入,应该置于哪个模块以及安排多少学分。鉴于艺术设计技能是为完善学生商业管理技能所服务,同时又是学生掌握商业管理技能中的一项内容,不同的专业对于这一技能掌握的要求又有所不同,所以可以有两种方式构建艺术设计技能模块:其一;将艺术设计课程模块嵌入商业管理课程之中,如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可以教会学生利用相关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平面广告的制作,以此掌握广告的内涵。同时,学生在学习完所有的专业课程之后,也可以在毕业综合实践阶段再次运用艺术设计技能,增强实战经验。其二;对于某些对艺术设计技能要求较高的商科专业,如连锁经营管理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除去将艺术设计课程模块嵌入商业管理类课程同时利用综合实践阶段巩固知识以外,还可以单独在大一、大二年级循序渐进、梯度晋升式地加入单门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4~6个学分,以督促和鼓励学生学习。
3.2软硬件环境的必要保障
首先,良好的师资是商科学生掌握艺术设计技能的软件保障,这类教师不仅仅要有良好的艺术设计技能,也要对商业管理内容有所掌握。学校可以聘请有经验的兼职行业专家,如果商科院校中没有懂艺术设计的老师,也可以让商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在双方教师的配合下,共同将教学工作完成好。
其次,在大多国内的高职商科专业中已经配备有了完善的实训中心,能够做到集公司筹资、采购、生产组织、国内外营销、证券经营等一系列虚拟业务流程的整合,但是并不一定配备艺术设计技能的实训中心,因此学校有必要去完善实训中心的构建。第一:学校可以将某些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实训内容融入到商科实训中心中去,既可以做到资源合理配置,又可以做到资源的合理共享。第二:学校也有必要留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艺术设计实训中心的建设中去,在这一类的实训中心中可以放置集平面设计与打印制作、三维设计与搭建及商品陈列与演示、多媒体技术与硬件配套为一体的全面型商业艺术实训中心。
课题项目:2013年度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专项建设项目课题《高职非艺术类专业“艺术设计技能类”课程教学策略探究――以商科专业为例》(项目编号:07C-01)
参考文献
[1]朱璋龙.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江苏社会科学,2010(12).
设计与艺术管理范文篇3
考生号
姓名
科类代码
录取专业
16330120606798
韦静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6912
何呈晖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7325
王婷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7443
王诗璇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7564
夏姗姗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7577
房佳燕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7596
胡晶晶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7676
叶圣涛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7960
苏晟晟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7961
李佳佳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8160
周悦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8268
王婷灿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8275
沈佳奇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8332
张可可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8344
王昱文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8407
朱梦婷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8538
张佳鸣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8585
傅倩燕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8608
褚思佳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8628
蒋露娜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8679
潘利欣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608729
华家欣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220610252
沈家钰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220610347
陶锦炟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220610464
黄珂佳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220610478
韩婷婷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220610608
王佳雁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220610614
陈晨晨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220610706
王安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220610716
朱盈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220610811
陈思悦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220610835
姚银铃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320611337
林敏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320611548
吴孟琦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320611611
黄城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420611952
王旭阳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420611971
朱芳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620612484
张丽雅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620612696
包伊成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620612702
徐柳静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620612741
王灿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620612750
王炜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1120613908
苗江东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1120613932
赵玲芳
经管类
国际商务
16330120505011
金银萍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091
袁若瑶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158
邢易成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339
蒋珍珍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384
张虹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450
俞莹娜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479
沈薇薇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510
曾波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575
蒋红霞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594
陈琴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638
童慧麟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649
林佳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857
杨爽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5923
黄惠萍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6063
徐炌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6065
蒋宙诗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6230
黄晶晶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6236
张涛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6334
高婷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6402
周美霞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6455
王津乐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20506756
孙坚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220509048
董珍怡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220509323
冯燕斌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220509481
蒋睿铠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220509516
裘智岑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220509567
马振炜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220509989
凌妍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220509993
陈春倩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220510158
陈宗震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220510183
叶宇晹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320511137
杨珍珍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320511190
何姣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620512111
沈韵含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620512165
宋振豪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620512187
姚鑫冬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620512227
章金娣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620512342
徐金波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720512886
黄茂玮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820513198
徐锦静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920513568
朱鑫意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1020513619
鲍晟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330110401462
韦艺杨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612
周陈嫣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636
江佳欣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669
孙嘉文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685
马思汗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733
叶超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758
吴丽丽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833
王露静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864
胡靖蓉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878
李意悠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982
潘思妤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984
朱佳慧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993
王慧基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2004
宋炜玮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2035
麻玲娜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2063
石雨婷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210403045
夏依婷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710404527
沈宇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392
陈素妮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396
于秋菡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420
陈文迪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483
杨梦洁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486
张洁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579
卢倩倩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596
叶灵珠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608
白佳敏
艺术类
音乐学(师范)
16330110401429
陈思思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476
王锦霞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616
余嘉颖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620
陈佳颖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622
董寒珊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672
蔡嘉漪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693
张潘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707
项亦婷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712
田晨姿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737
吴慧萌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738
陈伟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769
胡震杰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903
袁梦琪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911
杨洵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921
俞珂瑶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1954
邱颂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110402023
刘菲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210402949
黄铃超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210403064
孔璐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210403074
陈雨婷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210403146
冯铭钰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410403639
周碧云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410403647
尉群英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510403759
曹珊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610404135
施佳佳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610404160
包家伊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610404194
陈佳斌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16330810404662
黄惠铭
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