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例(12篇)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文篇1
关键词:服务外包云计算云外包第三次工业革命
引言
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让高楼大厦林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让分散郊区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带来了数字技术与数字革命(AlvinToffler,2006),他让我们变成一堆数字(StephenBaker,2009)。第三次工业革命颠覆了很多从前习以为常的理论与概念,也让已经选择好的经济发展路径开始面临瓶颈(朱晓明,2012)。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被称为“大云平移”时代,即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其中尤以云计算最为抢眼。从数字技术与数字革命的角度来看,云计算将让数字科学家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他们正面临新的挑战,不仅要描述网络用户的品味与嗜好,而且要洞悉人类不断变化的心情(StephenBaker,2009)。云计算正在从一个热门的IT概念扩展为“云空间”、“云搜索”、“云浏览”、“云服务”、“云平台”、“云社区”等终端应用(郁德强,2012)。
在云计算的平台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新型服务外包模式―云外包正在逐渐成为服务外包领域发展的趋势,并且日益受到业界有关人士的重视。JosephA.Schumpeter(1942)认为经济创新是对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破坏,经济创新使经济结构不断革命化、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按照JosephA.Schumpeter的观点,云计算及云外包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带来的最新的创造性破坏。那么这种创造性破坏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破坏”呢?目前的答案模糊而不明确,随着这朵“云”的飘逝,清晰的答案或许就在不远的前方。
本文在阐述云外包内涵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扫描了云外包发展现状,然后对云外包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展望了云外包的发展趋势,并扼要进行了相关讨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云外包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云外包的内涵
“云”(Cloud)是一个虚拟的形象比喻,指的是一些大型的计算资源,比如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这些集群资源可以实行自我维护和自我管理功能,具体包括大型计算服务器集群、大型存储服务器集群与宽带资源等。
“云计算”(CloudPoweredComputing)旨在提高云端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指的是将各种计算本领、数据存储、网络虚拟化、电脑负载均衡等基本电脑功能与现行复杂网络技术融合在一起,借助SaaS(SoftwareasaService,SaaS,软件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PaaS,平台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设施即服务)等先进的商业模式为市场终端客户提供强大的数据计算、数据挖掘、数据处理等服务的一种应用计算技术,它是一个完全虚拟化的计算资源提供仓库,也是一种全新的动态计算资源提供理念。一些专家形象地把它比喻成一个大数据处理仓库,在这个大数据处理仓库中,所有的电脑都可以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维护资源功能,可以自动安装程序软件与开启响应,还可以动态地分配与再分配、部署与再部署、配置与再配置资源以及回收资源。
专家将云计算界定为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能够自动地监控计算仓库中各种资源,并根据设定的程序自动地分配资源;用户可通过真实的界面操作虚拟的计算资源,简单而有效;管理成本较低,而且当扩展的架构另外新增资源时,需要额外增加的管理费用极少;计算资源数据库中可以共享计算资源,而且完全按照用户需求将资源分配与再分配等;各种电脑可以兼容应用,而且同时支持个体消费者以及市场大型商业应用。
“云外包”(CloudPoweredOutsourcing)是一种基于云计算资源与平台的新型服务外包模式,由软件云、平台云、设施云及处于云端的各种终端服务组成(郁德强等,2012)。鼎韬咨询公司认为云外包模式应该包括三个基本层面,如图1所示:一是基于云平台的外包服务,即云计算+SaaS软件服务云模式;二是基于云模式的外包,即云计算+PaaS的平台服务云模式;三是基于云理念的外包,即云计算+IaaS设施服务云模式。综上所述:云外包=(SaaS+PaaS+IaaS)×服务。一般来说,云外包的基本服务对象可分为服务云、运营云与行业云三类。服务云即大众化云模式的外包服务,可为普通大众用户提供基于云计算资源平台的较为完整的应用外包服务。运营云即企业私有化云模式外包服务,主要针对一些企业内部提供基于云计算资源平台的具体外包服务。行业云为上述两者云外包模式结合的外包服务,即既可对行业内部提供全线资源整合的云外包服务,又可对行业外部提供全部流程的云外包服务。
云外包的发展现状
服务外包3.0时代被称为云外包时代。云外包领域的先行者有Amazon、Google、IBM、Microsoft、Yahoo、Salesforce、Facebook、Youtube、Myspace等众多知名公司。Amazon利用EC2与S3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云外包服务。Google推出GDrive为用户提供最新云外包服务,另外其搜索引擎有超过100万台服务器构建了云计算资源仓库,为用户源源不断地24小时提供云服务。IBM为用户提供蓝云计算平台服务。Microsoft推出SkyBox、SkyLine、SkyMarket等云外包服务。2008年以来,IBM已在我国建立多家云计算服务中心,对用户提供云外包服务。2009年阿里巴巴建立了首家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云计算中心,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云外包服务。中国移动完成云计算中心试验,正在向物联网的云外包进军。其他还有瑞星、江民、金山、奇虎360、卡巴斯基等多家软件科技企业都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基于云安全的外包服务。
2010年5月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将云计算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项目,并提出加强云计算的研发和推广云计算的示范效应。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批准设立我国首批云计算五大示范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无锡。2010年与2011年两年时间,我国各地特别是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纷纷开建云计算中心相关项目,具体如表1所示。
诚如前文所述,人们习以为常的理论与概念将会被新的云服务模式改变。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云外包已经悄然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一些业务从传统的收费模式到现行的免费模式的改变。现在免费模式在一些平台行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银行、软件科技公司、移动通讯公司、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公司等提供的云服务包括交易平台服务、媒体平台服务、支付平台服务、软件平台服务等,他们通过免费模式吸引着大量顾客,为企业其他的业务争取到了难以想象的消费群体。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时代决定着云外包业务将走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飞跃时期。
云外包的研究理论
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输入“云”这个关键词,搜索到的直接与间接的研究文献不少,见表2所示。
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输入“云计算”关键词,搜索到的直接与间接的研究文献不算多,见表3所示。通过梳理不难发现,这些研究文献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介绍云计算的概念以及描述云计算平台与传统IT平台的差异;第二,描绘云计算的未来前景;第三,介绍云计算与服务外包的关系以及利用云计算平台的益处。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云计算的研究目前还处于一种探索的状态,文献研究也没有出现涌现现象。
实际的状况是,学术界对云外包理论研究的步伐节奏完全赶不上企业对云外包探索的速度。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输入“云外包”关键词,搜索到的学术研究的文献仅有4篇,具体见表4与表5所示。即使在外文期刊数据库以及国外一些知名大学的图书馆电子数据库里进行搜索,也几乎没有与云外包的直接研究文献。在Baidu以及Google搜索引擎上也查询不到相关研究文献,但是企业关于云外包的热情介绍倒是不少,其中较为著名的研究报告为鼎韬咨询公司的《服务在云端―“云外包”概念白皮书》,遗憾的是该报告也只是泛泛对云外包做了介绍,并没有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随着云外包这种服务外包新模式快速发展以及企业对云外包的大力推崇,学术界对云外包的关注度将会逐渐升温,届时能够掌握与收集到的云外包相关数据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关于云外包的理论研究可能会从多个角度展开。
云外包的发展趋势
从几个知名咨询公司对云外包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我们可以略知一二。MerrillLynch保守预测今后3-5年内,全球云外包市场规模可能超过950亿美元;Gartner预测更为乐观,认为2013年全球云外包市场规模就会达到1500亿美元;IDC预计未来3-5年全球云外包市场规模将增长3倍以上,到2013年底,全球云外包的开支占整个IT外包领域的开支比例将达到1/3;Mckinsey&Company预计到2015年全球将有850亿美元用于云外包领域(鼎韬公司,2010)。虽然各机构预测数字不一,但是折射出的是大家对云外包市场的乐观而统一的认知―云外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云外包将使得企业虚拟化成为常态。这些企业通过云外包一方面将非核心业务向全球进行发包,另一方面通过外包云与众包获得专业化资源服务。在云外包模式下,企业将服务部署在云端,不论是ITO(InformationTechnologyOutsourcing,ITO,信息技术外包)、BPO(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BPO,业务流程外包)、KPO(KnowledgeProcessOutsourcing,KPO,知识流程外包)等都可利用云外包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未来的云外包发展趋势可能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SaaS模式云外包服务将通过专业化的云平台为用户提供零公里对接服务,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外包、行政实务外包、金融财务外包等业务外包模式,提供即需即用式的基于流程开发与应用外包的云服务。
第二,PaaS模式云外包服务将通过专业化的云数据程序开发为用户提供互动式服务,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软件开发外包、软件测试与维护外包等业务外包模式,提供协同式的基于数据挖掘、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外包的云服务。
第三,IaaS模式云外包服务将通过大型服务器、存储器等为用户提供基础,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IT基础设施服务外包、IT技术服务外包等业务外包模式,提供基于硬件网络与远程基础设施虚拟管理外包的云服务。
第四,在云外包模式下,全球若干企业或是个人都可挤进云服务的快车道,他们将一起为云用户提供云服务与创造云价值,这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单一主体接包与发包模式,提供基于全球无边界的爆炸式众包模式云服务。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云”的出现创造了一种新的服务外包模式―云外包模式,这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新型服务外包模式将成为引领服务经济时代的流行工具,成为深受用户喜爱的价值创造的日常手段。本文剖析了云外包的内涵,对云外包的研究理论进行了文献梳理,并展望与分析了云外包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一片“云”笼罩之下,企业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云外包模式还不十分成熟,尚存在不少问题亟待确认与解决,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在云外包模式下,企业经营与管理者们的传统理念是否已经转变为云理念,能否对传统服务与云服务结合的IT环境进行协调管理;第二,在云外包模式下,各云服务提供商能否提供规范的云外包服务,云服务提供商原先的传统系统能否适应现行的大数据云平台,能否承受海量数据存储与海量信息备份的压力;第三,由于云的边界是动态变化的,甚至是无界的,随着数据在云中的飘忽迁移,安全方案必须相应地动态与虚拟,即实现按需安全,因此迫切要求建立一套新的共享资源的安全方法;第四,云外包的服务性能依赖于延伸服务链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数据仓库、虚拟网络、其他云服务提供商、用户终端硬软件设备等,这根链条是否动态兼容与匹配;第五,在云外包模式下,世界已经是平的,那么云端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安全管理措施能否跟上,用户的云平台上的数据能否得到保密,万一信息泄露如何更快更好地处置等。
此外,云外包发展还面临着两个关键制约瓶颈:一是云数据使用,二是云用户能动性。云数据使用包括用户对云数据的处理权甚至涉及到国家信息安全,单靠云计算技术不能解决云数据使用问题,还需要配套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以及建立云用户和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信任。还有一个就是云用户的能动性,在云环境中,用户使用的云计算仓库的资源与数据,都是高度自动化的,云计算仓库会对资源与数据进行动态配置与部署,天长日久会逐渐降低云用户的能动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人口的综合素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学术界对云外包的研究还处于原始的摸索阶段,鉴于缺少云外包发展的相关数据,因此目前的研究文献都是以一些定性分析为主,缺少对云外包的产生机制、动因与相关绩效的定量分析,特别是云外包的契约关系、云外包的规章制度、云外包的知识产权、云外包的信息安全与云外包模式的综合管理等研究还处于真空状态。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将会从这几方面有序展开。
1.AlvinToffler.黄明坚等译.TheThirdWave[M].中信出版社,2006
2.StephenBaker.张新华等译.TheNumerati[M].中信出版社,2009
3.朱晓明.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战略思考[J].服务外包研究,2012(8)
4.郁德强等.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外包模式:云外包[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8)
5.JosephA.Schumpeter.Capitalism,SocialismandDemocracy[M].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3.
6.鼎韬公司.服务在云端―“云外包”概念白皮书[R].中国服务外包网,2010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文篇2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资源分配资源管理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它融合了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络计算等多种技术的并行计算技术。面对着海量信息化处理需求的情况下,它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云计算技术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为用户提供平台服务(PAAS),软件服务(SAAS),基础设施服务(IAAS)三大服务。
1相关概念
1.1云计算技术的概念
目前,云计算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统一标准化定义。维基百科上关于云计算的定义是:云计算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网络化的计算方式,将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提供给电脑和其他设备。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认为云计算的模式是按量付费的,这种付费模式可以为需求方提供便捷、可用的网络访问,而且付费的一方能够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共享池内不仅有服务器、网络,还有应用软件和服务等。云计算可以为付费的一方快速提供各种资源,使用云计算的一方只需进行简单的管理工作,也不需要与服务供应商进行过多的沟通与交流。IBM认为云计算即可以描述系统平台,也可以用来描述一种类型的应用程序,云计算平台可以按照用户的需要对资源和服务进行动态部署和配置,当然也可以通过云计算的方式来取消服务等。
1.2云计算平台服务器
云计算平台服务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服务器,一种是虚拟服务器。高级云计算通常会涉及到其他的计算资源,比如网络设备、存储区域网络(SANS)、防火墙和其他安全设备等。在云计算的应用和描述方面,云计算描述了一种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的扩展性应用程序。而“云应用”就是利用强大功能的服务器和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进行网络应用程序与网络服务运行的一种云计算。只要互联网的接入设备合适,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标准的浏览器,来访问云计算应用程序。
1.3云计算的部署模式
按照部署模式来划分,云计算又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种云计算模式。一般情况下,公司或组织内部创设的云计算属于私有云,私有云的数据和程序储存于内部,能够为特定用户提供云服务,私有云的优点是安全性高,服务提供商可以更好地管理基础设备的架构,缺点是使用者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公有云是指网络第三方服务商搭建、用户通过付费或者免费使用的云模式。公有云的优点是使用者没有太多的限制,缺点是数据的安全性和服务提供商的管理的便捷性不高。而混合云集合了两者的优势,将关键数据或信息放置于私有云中,将非关键的服务放置在公有云上,是一种高效的部署模式和交付方式。
2云计算的资源分配现状
云计算依靠虚拟化技术将多个服务器虚拟化为一个资源池,由于资源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云计算的资源分配一直以来是研究的核心之一。所谓云计算的资源分配是指在一个共同的云环境中使用者根据一定是使用规则来调度资源的过程。目前云计算资源调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2.1人工智能算法
人工智能算法是指以学习的方式对解空间进行人工搜索以达到减少任务的平均时间、提高资源使用率的目的。
2.2云计算的负载均衡
不同的用户对云计算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质量要求不同,并且云计算还要满足服务器网络带宽、吞吐量、延迟和抖动的负载要求,因此,在进行云计算时,还要格外重视云计算的负载均衡。
2.3云计算的能耗管理
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的中心,是云计算中高能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也成为了云计算能耗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近几年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高度集中,给云计算的能耗管理增加了更大的难度。而且,云计算数据中心能耗过高,不仅会浪费电能、还会导致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同时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加强云计算的能耗管理也是云计算资源分配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云计算资源分配的研究趋势
3.1针对多个目标进行资源调度优化
因为消费者和云资源提供方的立场不同,消费者重视云资源的性价比,而提供方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多目标优化问题将成为云计算资源分配未来考虑的一个难题。
3.2负载类型不同的云资源调度算法
由于负载不同,对资源的需求也不同,而目前多数云资源费配算法并未考虑这一问题,而且很多云计算资源分配算法只注重计算机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利用,忽略了网络资源的分配,这会影响到服务器的实时性、吞吐量、和系统利用率,因此在云计算资源分配的时候,网络资源的分配也应该是必须考虑的一环。
3.3进一步优化动态的云资源
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移动式云计算逐渐代替了传统的云计算模式,而关于移动云计算如何有效分配云资源,满足移动终端自身业务需求,确保云计算资源利用率与系统收益的最大化问题,也成为了云计算领域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结束语
文章通^对云计算及其相关概念的描述,并对云计算资源分配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云计算资源分配未来研究的趋势,以明确云计算资源分配的有效策略,从而实现云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使云计算技术在社会各行业内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振华,陈暄.云计算中一种改进的猴群算法在资源分配中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09):3188-3191.
[2]陈小娇,陈世平,方芳.云计算中虚拟机资源分配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09):2584-2587+2616.
[3]姜华杰,陈俊杰,强彦.基于QoS的云计算资源分配算法[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2(08):4-6+9.
作者简介
孙威(1987-),男,助理工程师,安徽省池州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编程及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文篇3
关键词:云时代;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
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素质,随着人们对信息数据的掌控需求,分析研究数据资源,将信息数据更好的应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去,云时代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绿色、便捷的服务、结合云时代的科学技术,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加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云时代背景的相关介绍
1、云的概念
结合信息资源对云的概念进行分析,对于信息资源网络,云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结合云资源的使用方式,对云的应用概念进行分析。云资源的解析,关于云资源从某种意义上将具有一定的无限性,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意愿实现对云资源的有效调用。可以将“云”的概念理解成为一个计算机网络使用平台,将分散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提高资源的共享性和资源的利用率,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好的动态信息服务,将整体的信息,服务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而“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就是将读者的服务水平进行提升。
2、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将网络资源进行中整合,建立良好的服务平台,建立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体系。云计算的服务于各类用户,在互联网中被广泛应用,结合软件的的特有属性提供指定服务,云计算的特点清晰,安全可靠,合理高效。
3、云计算的特点
(1)可靠性,云计算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个虚拟的网络储存中心。对信息数据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共享功能,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对数据的储存安全和使用安全有可靠的帮助。
(2)便捷性,网络信息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捷,云计算就是最好的资源整合形式之一,结合信息数据特点,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使用数据时将存储数据快速提取,这样用户使用信息时就不受时间,地点,地域性的因素影响,对云计算的信息服务系统提供较好的便捷性。
(3)扩展性,云计算数据具有较好的服务性,云数据库的应用也是资源的搜索与应用。结合时代特点对云数据做出分析。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适当的对云资源进行增减处理,加强云服务的弹性特点,结合用户的需求对云资源使用状况进行扩展管理,满足不同层面的用户需求。
(4)廉价性。云计算的成本较低,在在广大用户市场收到欢迎,结合用户对云产品的使用特点做出分析。使用云计算系统可以代替一其它系统的使用功能,这样降低了计算信息的使用成本和其他设施的采购成本,根据服务特点做出分析,云计算在数字图书馆发挥较大作用,一方面提高了资源服务的利用率,另外在节约资金的情况下为读者提供了最好的服务。
二、云时代背景和数字图书馆之间存在的关联
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促使了云时代的到来。云计算也逐步渗透到图书馆的应用领域之中,这就加强了读者对图书馆整体的功能性需求,云时代背景对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带来更大的变革。
1、云计算在数据图书馆的应用途径
云计算的应用贯穿了图书管理的始末,将云计算和数据图书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云计算的科学技术特点,对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进行改革深化,结合教学环境优化整体的服务水平。在云领域更好的应用技术信息,对于对读者的服务方式优化工作,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提高信息服务数据的管理水平,投其所好,将读者的需求作为首要的出发点。
让读者时时刻刻的享受图书馆的数字信息服务。读者应用互联网对所需图书数据进行搜索,借助云服务平台,提升读者的综合应用水平,更好的提升读者对数字图书馆的满意度,吸引读者应用数字图书馆系统进行阅读。
2、云计算的技术支持
合理应用云计算方式,建立更完整的信息渠道保证图书管理的多样化,符合读者的多元化心理需求,提升图书馆的综合信息管理水平,云计算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图书馆的各类模式当中,让读者对信息数据库进行更为全面的掌握,将综合服务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3、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数字化的图书馆内拥有大量的信息数据,云计算技术为这些数据提供了良好的储存空间。对图书馆的管理范围进一步规范,结合云平台的多样性管理功能实现了信息数据的转换,提高存储效率,数据计算能力,将服务管理功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进一步优化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储存管理空间。
三、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创新服务策略
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通过优异的计算方式将海量的资源数据进行归纳整合。结合用户的数据使用状况,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提升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特点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了图书馆的管理空间以及服务方式,将云的工作特点完整的展现出来,结和图书馆的发展形式对管理手段以及服务方式进行创新。
1、云计算技术的资源共享整合功能
在网络科技时代,信息技术的水平呈抛物线的形式上升,对于图书馆内部的书籍资源分部情况进行研究,数字化图书馆的资源丰富,收藏充足,但资源分布的较为分散,因此需要合适的方法对资源进行整合,云计算技术,就是良好的整合方式。根据读者的需求对图书信息,图书类别进行有效划分,将图馆中的各类资源整合优化,让数字化图书馆有效工作运行。将图书数据储存在整个云系统当中了,对云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建立一个广阔的资源平台,提高用户的计算使用功能。
2、数字化的图书服务管理平台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文1篇4
【关键词】云计算;物流平台;建设;发展
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建设中,尽管已经取得了可贺的成果,但仍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难题,比如说在建设信息平台时所投入的成本要求过高,需要购买先进的技术装备,工作运作中长期维护更新,这也都要求对技术人员的重新培训与分配。更为令人头疼的是很难达到与信息系统的服务多元化要求。尤其是最近提出了基于射频识别的物流信息技术的“物联网”后,迫使很多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由于自身能力的欠缺,不能很好尽快地适应需求。所以在这个大前提环境下,利用云计算运作模式来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云计算概念
随着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络计算、效用计算和Web2.0等计算概念与思想模式前后出现在人们视野后,计算机与学术界领域又阐述了一种新的云计算模式,运用这种新的模式,无论是泛化还是商业化,都可能带动整个领域服务模式的彻底改变。云计算借助快速的网络传输功能,将个人计算机中的信息数据嫁接到互联网的大数据计算机群中。而这个大的计算机群是由大型的数据处理中心控制,多个甚至成千上万个极为标准的工业数据服务器构成的。云计算模式换言之是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另一种理解为,借助云计算,人们可以不需购买新的服务器和部署软件,也可以不用建立个人的数据库、机房、服务器中心等,只要向云服务厂商或者云端配置相应的服务,就能获得由他们提供的基础架构、服务和软硬件设备等。因此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信息平台建设所需的成本。整个云计算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可以不由人去看守,自动监控资源的程序运行、动态部署、分配资源,自动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观测。
二、云计算在物流信息平台中的应用模式
在云计算理念的基础上建立的物流信息平台的最终目的的是为了达到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普通客户对物流信息的需要,根据生产要素到达消费者手中所需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可以灵活处理在生产、传递、包装、存储、改造、拆装、配送等诸多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信息,能够将信息通过物流信息平台第一时间传递给现代物流供应链上的所有相关的政府单位、公司、物流企业和普通用户。这个服务平台突出的的优势是成本低、可靠性强、可用性大和扩展性广。已经是每个现代物流企业所信赖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云计算在物流信息平台中的应用模式包括:(1)在云计算模式的业务平台基础上,通过研究处理的感知数据,借助Web浏览器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特定应用与服务,如监测型服务、咨询型服务,管理型服务,跟踪型服务等。(2)在云计算模式的数据存储中心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传感网数据的海量检索、查找、分析、处理、传递以及在感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过程,以业务平台的服务理念为主要思想,实现资源共享,资源自动分配、处理和流通等。(3)在云计算模式的数据监控基础上,建立平台服务,这个平台是一种既可以在全国中心控制,也可以分散于各个省份中心控制的服务,有利于对物流信息的全面监控。它可以直接面对面的向用户提供数据存储服务、为用户配置中间件硬件服务、统一认证的服务等。(4)在云计算模式的数据集成基础上,建立云联邦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是为了实现跨云的服务集成。同时也是实现私有云和公有云相互操作形成统一的关键所在。这种服务以Opt.API的形式向外提供抽象化的应用服务。云联邦服务平台的运作模式是将不同的本地物流系统、计算机应用服务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的连接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服务。(5)在云计算模式的数据传输基础上,建立SaaS平台服务,这个平台可以直接为终端提供需要的应用服务。此种服务中包含政府单位中数据交换SaaS服务、货物监控SaaS服务、智能送货SaaS服务、库存控制SaaS服务、物流索取状态SaaS服务和财务管理服务等。
三、总结
在云计算理念的环境下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有助于推动当前物流产业的全球化、自动化发展。降低之前模式的大量投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销,节省经费。有利益公司扩大发展模式,巩固经济实力。基于云计算的物流信息模式还能巩固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和自动化,更为有效地交付应用程序和服务,能更减少经营费用。由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物流公司和普通用户等现在都有之前一直沿用的信息系统,所以很难一下直接的转入云计算服务模式中来,这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将这种平台的理念、优势毫无保留的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更多的人去接纳它,并乐于利用它将它发展壮大,这是当前局势迫使我们肩负的重任,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完成使命。
参考文献
[1]乐天.存储领域的新角色:云计算[J].计算机世界.2008(8)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文
摘要: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数据的计算和存储需求激增,往往通过购置更多数量的服务器来增加计算和存储能力。通过互联网租用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就可以大大减少对自有硬件资源的依赖。因此,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存储领域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本文主要分析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存储技术。
关键词:云计算,数据存储,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服务的架构体系,有两种基本服模式:云计算和云存储。基于云计算服务的应用程序,无论是金融服务还是网络角色扮演游戏,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需要高性能的云存储来满足数据处理的需求[1]。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随着Web2.0技术的成熟,大量的信息以井喷的姿势出现在互联网上,如何应对这种信息爆炸式的增长速度,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云存储是否能够应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保证云存储的高性能,如何才能保证云存储的灵活性,这些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1、云计算与云存储
1.1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拆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给由多部服务器组成的运算系统,经过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
1.2云存储的概念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基础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概念。与云计算类似,它是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云存储是对现有存储方式的一种变革,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架构服务。如同云状的广域网和互联网一样,云存储对使用者来讲是透明的,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设备,而是指分布在不同物理地域的多台存储设备所构成的集合体。云存储的核心是应用程序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
2、云存储系统的结构模型
与传统的存储设备相比,云存储不仅仅是一个硬件,而是一个由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公用访问接口、接入网和客户端程序等多个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它以存储设备为核心,通过应用软件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服务。自下而上分别为存储层、基础管理层、应用接口层和访问层。
2.1存储层
存储层是云存储的基础部分。各个存储设备通过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存储设备可以是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也可以是NAS和iSCSI等IP存储设备。在存储设备层之上是一个统一的存储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存储设备的逻辑虚拟化管理、多链路冗余管理以及硬件设备的状态监控和故障维护[2]。
2.2基础管理层
基础管理层是云存储的核心部分,也是云存储中最难实现的部分。基础管理层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实现云存储系统中多个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多个存储设备可以对外提供强大的数据访问功能。使用CDN(ContentDeliveryNetwork)进行内容分发,数据加密技术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被未授权的用户所访问。同时,通过各种数据备份和容灾技术可以避免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丢失,保证云存储系统自身的安全和稳定。
2.3应用接口层
云存储运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类型开发不同的应用服务接口并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比如视频监控应用平台、IPTV和视频点播应用平台及远程数据备份应用平台等。
2.4访问层
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公用应用接口登录云存储系统,享受云存储服务。不同的云存储运营单位提供的访问类型和访问手段也不尽相同。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它的最主要特征是系统拥有大规模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向用户提供服务。为保证高可用、高可靠和经济性,云计算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来存储数据,采用冗余存储的方式来保证存储数据的可靠性,即为同一份数据存储多个副本。
三、云存储未来发展趋势
云存储已经成为未来存储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云存储厂商正在将各类搜索、应用技术和云存储相结合,以便能够向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数据服务。但是,未来云存储的发展趋势,主要还是要从安全性、便携性及数据访问等角度进行发展。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文篇6
青睐私有云
对私有云的基本理解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最有效的控制。私有云建设方拥有基础设施,并可以控制在此基础设施上部署应用程序方式。私有云的典型实施是商用硬件虚拟化内部,再添加应用服务层。
在云计算从概念日渐落地过程中,有不少机构对私有云情有独钟。据悉,光大结合目前技术发展趋势和自身情况,考虑到云计算具有弹性敏捷部署、资源池化、灵活调度等特点,光大选择进行私有云规划,推动IT服务转型。
虽然,在云计算技术领域一直有公有云、私有云之争,并有人认为,在强调互联互通、开放交换互联网文化中,区隔出来、服务单个公司的私有云将不会是云计算主流框架。
但在目前云计算发展状态下,选择私有云有更多深层次原因。目前,监管部门并没有运营云的专门法律法规,公有云的使用缺乏必要保障。另外,目前能提供公有云服务的机构数量有限,其收费方式等也仍处于相对模糊状态。且公司机构在开始推进云计算初期,一般都会习惯性地选择私有云,在私有云领域探索较早,积累的经验也较多。因此,在继续推进相关项目时,也多顺势选择私有云。
公有云大行其道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文篇7
关键词:SOA;云计算;语义;本体;图书借阅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9-7149-03
SOAandCloud-basedSystemofLendingBook
DENGXiu-hui,YUANZong-fu
(SchoolofComputerEngineering,Nan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jing211167,China)
Abstract:ThecombinationofSOAarchitectureandcloudcomputinginfrastructure'ssupportpromotethefieldofITinformationeducationandresearchtodynamicandrapidresponsetobusinessneeds.LibrarymanagementsystemisabranchofEducationandteachingmanagement.BystudyingthemeaningofSOAandcloudcomputing,weknowtherelatedapplicationmethods.WiththeInstantiatedthebooklendingsystem,weanalysissystemworkflow,andgetgroupofontologyliketheusersandbooks,maketheinformationsearch,borrow,returnandotherbusinessprocessdesignasaservicetoachieveloosecoupling,andfinallyshowthedesignenvironmentrelatedtoGoogleGAE(GoogleAppEngine)platform.
Keywords:SOA;cloudcomputing;semanticweb;ontology;booklendingsystem
Google自2003年依次自行开发了GFS(GoogleFileSystem)分布式文档系统、MapReduce分布式计算和Bigtable分布式数据库,开创了自己的云计算;2007年11月,IBM宣布“BlueCloud”计划,推出面向企业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宣告新计算模式到来;2006年3月,亚马逊(Amazon)公司首先推出云计算服务――简单存储服务(SimpleStorageService)实现基础架构云层(Iaas)存储云功能,2006年8月使用Hadoop搭建起云计算平台AmazonWebService,并推出最重要的云计算服务弹性计算云(ElasticComputeCloud,EC2),2007年7月亚马逊公司推出简单队列服务(AmazonSimpleQueueService,SQS),使托管主机可以存储计算机之间发送的消息,此外AmazonSimpleDB为复杂的结构化数据提供“一个对结构化数据实时查询的Web服务”;2008年微软AzureServicesPlatform云计算平台……云计算正悄悄影响着IT行业的变化,而与SOA技术的融合更促进了企事业、教育单位IT行业系统的发展,并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信息化同样需要通过云计算和SOA技术的结合,进行集中管理。图书馆管理系统属于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分支,随着图书馆新书不断增加,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教师等人员的信息变更及扩增,学校资源管理同样借助SOA的架构能力,以及云计算的交付能力予以不断完善和发展。图书借阅系统是图书管理系统上的一个子部分,其中包括了图书借阅、用户个人信息查询等功能,结合SOA和云技术,探讨相关应用在系统中的设计和应用方法。
1SOA和云
1.1SOA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是传统的面向对象的模型的替代模型,虽然基于SOA的系统并不排除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来构建单个服务,但是其整体设计却是面向服务的。简单来说,SOA的理念是把各种业务功能都当作服务来提供,基于各种服务可以组装出不同的业务逻辑和上层应用[1]。基础架构能够以服务形式暴露给应用,应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应用环境,不再和硬件绑定,基础架构服务可以包括:计算服务、网络服务、存储服务等。SOA系统原型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通用对象请求体系结构(CommonObjectRequestBrokerArchitecture,CORBA),它的出现较早,其定义的概念与SOA相似[2]。
1.2云
云的概念铺天盖地而来,而云的含义由“代表数据总新活着网络之外的一切事物”,转变为写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简称NIST)的标准文件中[3]的云含义包括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简称SaaS),即可以在线访问的软件应用;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简称IaaS),即向用户出租服务器,按时间计费;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简称PaaS),即提供工具,让用户建造在宿主云中运行的软件。而这些含义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完善,还将进一步发生演变。
2基于服务总线和云技术的设计
SOA作为一种应用的构建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业务功能上的需求,保证业务可以快速地开发和组合,而云计算是一种基础架构的构建方法,主要使用虚拟化方式解决非功能上的需求,保证基础架构能够满足应用的各种需要。一个设计良好的SOA应用程序在资源、处理能力和处理时间上没有限制(如图1)[4]。
云计算是对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及分布式数据库的改进处理[5],云架构中的网格计算确保SOA应用程序的弹性云的优势,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服务进程。SOA应用程序的真正的成功取决于广泛其部署在云上,并利用它的弹性。
2.1松耦合
为了保证SOA快速开发和组合提供可能性,良好的SOA组件设计要求松耦合,即一个组件对另一个组件的依赖程度比较低,各自相对独立。这种松耦合可以实现位置、交互、安全和实例的独立性上[6]。位置独立性主要指不论服务位于何处,需要使用该服务的组件都可以从服务目录中找到它,并通过延迟绑定访问它;交互独立性体现在不论组件使用何种接口或协议,它们之间都可以互相通信;安全独立性的主要理念是协调组件内及组件间不同的安全模型,对于SOA是必不可少的;实例独立性是指架构既支持组件间的同步交互,也支持异步交互,并且不要求组件在接受数据或消息时处于某个特定状态。
2.2语义整合技术――本体论
所谓语义整合技术,就是要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原始数据中找出其共同具有的匹配模式[7]本体是解决语义层次上网络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基础,这种骨架地位使本体的研究和开发成为整个语义网研究中的重点。目前还没有一种权威的形式化本体定义,不同研究者针对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背景,提出很多形式化本体定义。1993年Gruber给出第一个让人信服并被广泛应用的本体定义后,Borst在此基础上给出本体的另一个定义:“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形式化规范说明”[8]。Studer等人进一步研究认为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9]。
语义多层功能描述了语义网体系结构,每个层次通过不同层次的表示语言逐步完善对网络信息语义的描述[10]。其中:第一层是统一字符编码Unicode(UniversalMultiple-OctetCodedCharacterSet,统一字符编码)和统一资源标识URI(UnifiedResource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负责网络资源的编码和标识,是网络中信息表示和交换的实现基础;第二层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名称空间和XMLSchema,表示信息数据的内容和结构;在这之上的资源描述框架RDF(ResourcesDescriptionFramework,资源描述框架)和RDFSchema描述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为其赋予语义;最上层的网络本体语言OWL(WebOntologyLanguage,网络本体语言)进一步扩展表达信息语义的能力,描述网络信息中的概念和知识。
结合本体的概念应用在SOA上,确认本体和本体之间的上下文流程关系。其中,本体可以构成SOA各服务,本体间关系可视为流程,其也可视为服务。使用本体论,在SOA的各种服务之上建立了一个层模型,包含与服务域相对应的各种本体论类,对应关系在建立本体的设计阶段确定,是用策略思想,通过服务请求的语义相似性逻辑建立语义查找。使用本体可以实现组件间的松耦合,方便SOA设计。
3SOA和云中图书借阅系统设计
图书借阅系统的功能包括了用户信息、图书查询、图书借/还管理等,结合SOA和云计算实现该系统的设计包括本体确定、流服务管理和云服务。
3.1图书借阅系统本体确定
图书借阅系统SOA的本体设计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确认项目流程、建立共享概念模型、构建上下文关系、实现松耦合。
3.1.1图书借阅系统项目流程
图书借阅系统项目包括图书查询、借图书、归还图书三大部分,在实际项目中,还包含了图书管理即图书入库出库管理、书籍配套光盘管理、电子资源管理等,这里仅选择最主要部分来介绍流程。
用户首先查询所需要书籍是否存在,找到书籍对应条码和所在位置,查找到具体书籍后,管理员查询用户个人信息,如果个人信息没有问题,并且借书籍额度未满,允许借出图书,否则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不允许借出图书;归还图书流程则书籍回库,查询用户归还书籍是否按时,如不按时,则进行计费累计并予以管理。
图书项目流程包含一系列基于条件的任务执行,使用语义整合实现智能化的路由选择。在定义本体论模型时,每一个变量都对应一个数据字典,可以不断地进行扩展,以保证能够满足未来新的项目需求。
3.1.2图书借阅系统本体模型
通过分析图书借阅系统流程,可以得到本体集包括用户和书,该用户集中可以进一步分析对应本体,包括具体学生、老师、行政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本体集和本体间存在对应映射关系,这里使用RDF简单表述其资源,比如要描述一个名叫Peter的一个人,其描述形式是:
ex:userex:name"Peter"
其中ex:user是用来表示Peter这个人的URI引用,ex是假设的一个名称空间前缀,使用RDF图表述(如图2)。
本体论是用术语概念和关系来定义,本体论的概念实现为类,本体论中的关系被定义为术语的对象属性和数据类型属性。从可变点组件到本体论模型中元素的映射,能够帮助建立其本体论模型。具体的本体建模可以使用Protege软件实现。
3.1.3业务流程管理
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BPM)是在服务与系统之上加上一层控制逻辑,由它绑定多个服务,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步骤的业务流程,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流程具有松耦合独立性,即不论流程运行在本地还是云平台,它们都应能够访问位于架构中任意位置的服务和数据。
在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中,包括查询、借书、还书等流程,这些流程自身是服务,服务还能使用流程,服务和流程都能提供行为。这些流程在企业中软件的整体重用率的提升微不足道,只能从SOA项目之前的32%上升到之后的39%,但是对于促进架构敏捷性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3.2图书借阅系统云端技术语言环境
在云计算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中,可以使用Java、Python、Flash、JavaScript/AJAX、C#与程序设计语言,图书借阅系统则选用了使用Web2.0技术,使用JSP(JavaServerPage)设计用户界面,利用JDO(JavaDataObject)标准界面来使用Datastore资料云存储区,云存储区中包括图书借阅系统中的所有本体集,使用Java相关技术以服务形式设计业务流程管理,最终在Google提供的GAE云计算平台下实现图书借阅系统。
4结论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的延续,客户终端的一切软硬件资源都将在云端服务,SOA由云计算也催生出很多新兴产业模式,比如云软件托管中心,云软件销售中心,云虚拟化教学科研应用等,云计算给了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拓展空间。这里,以SOA和云计算的思想和技术初步探讨了图书借阅系统,从一个侧面学习和研究了SOA和云计算,它将对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信息化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朱近之,IBM云计算中心.智慧的云计算物联网的平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MichelsonB."Service-OrientedWorld"CheatSheetbyPatriciaSeyboldGroup[EB/OL].(2005-06-02)./detail.aspx?ID=562.
[3]BabcockC.云革命[M].丁丹,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4]WhatreallyisSOA:AcomparisonwithCloudComputing,Web2.0,SaaS,WOA,WebServices,PaaSandothers[EB/OL].(2008-12-12)./doc/whitepaper/SoalibWhitePaper_SOAJargon.pdf.
[5]王鹏.走进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35-50.
[6]LinthicumDS.云计算与SOA[M].马国耀,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7]刘光强.运用语义整合技术四步骤改进SOA[EB/OL].(2009-11-16)..cn/cio07/20091116113801.shtml.
[8]BorstWN.ConstructionofEngineeringOntologiesforKnowledgeSharingandReuse[D].Enschede:UniversityofTwente,1997.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文
一、云计算的概念和优势
1.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它是一种新型计算模型。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面对的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环境,核心是提供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它利用利用高速互联网的传输能力,将数据的处理过程从个人计算机或服务器移到互联网上的超级计算机集群中,这个计算机群是由成千上万台很普通的工业标准服务器组成,由大型的数据处理中心管理。
2.云计算的优势
(1)方便、快捷的云服务。云计算时代,用户将不需要安装和升级电脑上的各种应件,只需要具有网络浏览器,就可以方便快捷地使用云提供的各种服务。
(2)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云计算提供了最为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可以将数据存储在云端,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的麻烦,因为在“云”里有世界上最专业的团队来帮你管理信息。
(3)强大的计算能力。云计算为网络应用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为普通用户提供每秒1O万亿次的运算能力,完成用户的各种业务要求。这种超级运算能力在普通计算环境下是难以达到的。
二、云计算的现状和前景
云计算已经得到包括谷歌(Gosle)、微软(Microsoft)、IBM、雅虎(Yahoo)、亚马逊(Amazon)等软件厂商的重视,各个软件厂商都在积极推进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分别提出了针对云计算的方案和实现。
l.亚马逊的弹性云计算
亚马逊(Amzaon)公司是最早的云计算实践者之一。亚马逊公司在构建自身零售平台时,使用了云计算的方法,将购物平台构建在其基础之上。Amazon的云计算服务总称为AmazonWebServices(AWS,AmzaonWEB服务),它包括四种主要的服务:SimpleS~rageService($3,一种简单的存储服务);ElasticCompu~cl0ud(Ec2,弹性可扩展的云计算服务器);SimpleQueuingService(一种简单的消息队列);以及仍处在测试阶段的SimpleDB(简单的数据库管理)。
2.Google的云计算平台
Gogle的云计算平台主要包括Gosle针对云计算提出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的基础架构以及Gosle在此基础之上构造的云计算应用服务程序。它能为开发者提供一体化的主机服务器及可自动升级的在线应用服务,由用户编写应用,Googl提供应用运行及维护所需要的一切平台资源。
3.IBM的云计划
IBM公司在与G00gle的合作过程中,提出了自己对于云计算的理解以及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IBM公司于2007年11月15日在上海宣布了蓝云“BlueCloud”计划,使公司的数据中心能够按照互联网应用服务程序的形式进行组织,将计算能力分配到分布式全局可以访问的资源组织中,而不是局限于本地的一些服务节点或者固定远端的服务器机群中。
三、云计算的可行性和广泛性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知名的职业学校、东南部的职业学校有更好的资源,包括教授,实验室和电脑设备。二是教学资源更新成本高,更新速度慢。技术飞速进步往往要求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实验室和电脑设备,而相应的需要更多的成本,这给院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三是教学资源共享程度低。近些年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发展以及职业学校课程联合范围的扩大,使得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实现了整合,然而对于硬件资源仍然无法实现整合。
云计算适应最小化了终端设备的需求,在一个云计算的网络中,不仅仅是教学课堂,甚至于个人电脑,实验室都可以从“云”中获得,在“云”中存储,而学校需要的只是提供给学生可以运行浏览器的最简单的终端设备(使用开源系统的个人电脑,OLPC,甚至支持无线局域网的掌上设备)和网络,就能让所有职业学校的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资料处理和实验。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文篇9
【关键词】云计算现代化图书馆应用
云计算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目前,许多国内图书馆开始运用云服务来缓解图书馆的工作压力,如Amazon云的运用具有托管部分公共数字资源库、备份图书馆集成系统等功能,无论运用情况如何,从总体来说,云计算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本文在介绍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云计算在现代图书馆,尤其是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前景。
1云计算的概念及其特点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因此对于云计算的概念有不同的观点,根据维基百科上对于云计算技术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能够将动态伸缩的虚拟化资源,并且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计算模式,用云计算技术的用户不需要了解如何管理那些支持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因此,云计算技术从根本来说是一个全面解决方案,是在接受命令后,运用所有计算资源,将这些命令和指示给予相关用户,并管理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保证工作效率。具体来说,云计算技术有着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首先,云计算技术通过仅在需要资源时获取资源并仅为所需的资源付费,能够有效减少IT服务相关成本;其次,通过减轻整个企业中与管理各种资源相关的某些负担,企业相关员工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价值创造和技术更新上,第三,云计算技术能够提供更为灵活的业务,尤其是通过扩展或收缩整个IT基础结构来满足要求,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客户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亚马逊、谷歌、微软等许多公司提出的具有商业化性质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云计算平台,这对于云计算研究来说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根据实际运用,总体来说,云计算技术具有以下特征:
(1)云计算技术以互联网传播的方式将服务传递给相关用户;(2)资源以分布式共享的形式存在,以单一整体的形式呈现;(3)资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的扩展和配置。(4)用户根据自身需求使用相关资源,无须对资源进行管理。
2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在推出后,便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云计算技术也必将在作为数据中心之一的图书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图书馆也必将在即将到来的云时代中获益。图书馆之于云计算技术来说,首先,图书馆是云计算技术的重要用户,并从云计算技术当中受益良多,其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更是为云计算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根据上述对云计算技术的相关概述,并且结合笔者在图书馆的相关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建设现代数字图书馆的过程当中,云计算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2.1确保图书馆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信息化时代的图书馆运作在很大成都市依赖于本馆服务器,若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图书馆不仅不能为读者提供相应服务,甚至会导致数据的丢失,而云计算技术的推广,便有效的避免了这类问题,在“云”中有上百万台服务器,因此即使“云”中的某台服务器出现问题,其他的服务器也能够很快将某台服务器中的数据复制到有故障的服务器当中,并启动新的服务器来提供服务,保证了服务器的安全有效。
2.2成本较低,有效克服服务器访问限制
普通的服务器的相关硬件资源都有一定的限制,若服务器同时响应用户的数量超过了自身的限制将导致服务器的瘫痪。因此,为确保服务器内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及服务器的可靠运行。图书馆对服务器的最大服务响应数量及接入终端数量等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如果有数万用户同时使用图书馆中的电子资源,有的用户的访问将由于安全方面的原因未能得到回复。在传统模式下,如果想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只有通过增加投入的方式来改善硬件设施,而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却有效减少了这部分成本,图书馆就可获得云模式中百万台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用户的请求便可快速得到回应,保证图书馆的运营效率。
2.3信息资源共享活动更加有效
在云计算模式的指引下,加大了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图书馆可以建立共同的信息共享平台,并通过这种方式,分享由大量系统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基础设施,而不必更新相关的硬件,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在大大降低的同时效率却大幅度的提高。在“图书馆云”中,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随时地获得其他图书馆的资料,最大程度上满足读者和用户的需求,近年来流行的“馆际互借”,便是通过云计算模式,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4降低有关设备的维护成本
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为了确保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运行,其硬件设备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升级。而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的运用当中,对于用户终端的配置没有限制。因此,图书馆不需要担心需要升级图书馆的相关硬件,因为云计算技术有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进行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户的成本。
2.5信息资源更新速度快、更新效率高
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下,用户一般必须使用计算机才能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而运用云计算模式,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也可以使用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服务。图书馆数据库经常重新配置,存在合作关系的图书馆每天都会增加新的信息进入到数据库当中,用户通过数据库可以检索到最新的信息。只需图书馆按照周期进行付费便可实现使用。
3结语
因此,根据上文的阐述,云计算的诸多优势决定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使用者,还是服务提供商,在经历了技术创新后,必将迎来大规模的云计算应用时代,从而实现双赢。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界的运用处于探索阶段,对图书馆界而言,我们必须理性考虑云计算技术的种种优势和不利,有效引进对图书馆事业发展有利的相关技术。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事业一定会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文1篇10
云电脑服务软硬结合
云电脑并非一个单一的产品,他是天霆创新首度提出的一项IT服务。云电脑服务绝非单纯的硬件终端或者桌面服务。而是综合了VDI,桌面即服务,云终端三者的优势。VDI是在2009年流行起来的,它是一种解决方案,DaaS是种服务,云终端则是能够接收云服务的硬件产品。
天霆云电脑包括天霆云终端,CHP技术,云端资源,用户只需在网站上购买资源,再使用分配到的ID即可登入自己的桌面开始操作。完成了传统购买硬件到购买资源的革命性转变。
天霆同时也提供了支持安卓,iOS系统的3TReceiver,用户在下载安装后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不同的设备登录自己的桌面。天霆将桌面,数据,应用,统一管理,通过CHP技术进行统一交付,实现访问的灵活性,数据统一性,无人为管理需要,高业务连续性,高可用性等众多特性。
天霆公司独创了CHP远程桌面呈现协议,CHP为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的高用户体验功能,可以提供高安全性,高清体验,高速外设连接,低带宽连接,广域网接入,2D/3D支持等特性。CHP技术可以在性能和低带宽之间达成完美平衡。CHP技术可提供网络和性能优化功能,通过任何网络交付最出色的用户体验,包括低带宽和高延时WAN连接。在CHP技术下使用天霆云电脑将获得极高的用户体验度。
云服务绿色安全并重
天霆云电脑服务,将真正把IT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用户,使用户摆脱传统繁复且昂贵的PC。同时天霆云电脑服务也是地球上最环保的绿色解决方案,如果每年有1000万台普通电脑被更换成为天霆云电脑,将减少5661700吨的碳排放。这还只是按每台电脑每台工作8小时计算的。5600000多吨的碳排放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5600000吨的碳排放,将需要1200万棵树用10年的时间来进行光合作用。使用天霆云电脑服务将带来极高的安全性,过去一个机器一个硬盘,数据都在本地,现在所有数据都集中存放在企业数据中心或云中,最大程度避免了信息的泄露。
谈天霆,1989年8月3日出生在上海一户普通家庭,14岁时因为沉迷网络游戏成绩一直不十分理想。之后仅初二的他辍学创业,自己雇佣5名大学生开始从事开发网络游戏。在当时上海当地多家报纸媒体都曾关注过这名“问题学生”社会舆论也对此事褒贬不一。
2006年年仅15岁的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业VPS供应商―3TVPS,并且正式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期间由于与SWsoft、微软共同主办了SWsoft主机行业服务创新研讨会,谈天霆又再次被媒体争相报道,并被称为“15岁天才少年”“中国的比尔盖茨”等诸多头衔,在云计算概念尚未提出时,谈天霆已经注意到虚拟化技术在未来将会大放异彩。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文篇11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云计算;服务模式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无疑使近年来最热门的IT词汇,也是众多IT厂商重金打造、极力标榜、极力推销的一个词汇,它的出现给互联网用户全新的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云计算会改变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甚至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格局。
在云时代,如何让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搭乘云计算这一新的服务,是我们要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云计算的含义及其功能
1.1云计算的内涵
云计算这一概念从一提出开始,就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定义,我们姑且使用维基百科给云计算下的定义:云计算将IT相关的能力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允许用户在不了解提供服务的技术、没有相关知识以及设备操作能力的情况下,通过Internet获取需要服务。
1.2云计算的特点
(1)资源配置动态化。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动态划分或释放不同的物理和虚拟资源,当增加一个需求时,可通过增加可用的资源进行匹配,实现资源的快速弹性提供;如果用户不再使用这部分资源时,可释放这些资源。云计算为客户提供的这种能力是无限的,实现了IT资源利用的可扩展性。
(2)需求服务自助化。云计算为客户提供自助化的资源服务,用户无需同提供商交互就可自动得到自助的计算资源能力。同时云系统为客户提供一定的应用服务目录,客户可采用自助方式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服务项目和内容。
(3)网络访问便捷化,客户可借助不同的终端设备,通过标准的应用实现对网络访问的可用能力,使对网络的访问无处不在。
(4)服务可计量化。在提供云服务过程中,针对客户不同的服务类型,通过计量的方法来自动控制和优化资源配置。即资源的使用可被监测和控制,是一种即付即用的服务模式。
(5)资源的虚拟化。借助于虚拟化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计算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
2.云计算给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的变革
各高校的数字化校园经过多年建设,都已经有一定规模,云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带来一些冲击和变革。
2.1是购买云服务,还是部署云
一些有经济及技术实力的学校,通过虚拟机的部署及数据中心的建立,已近完成了云计算+云储存的基础建设,通过对服务的整合,实际上就完成了云的部署。
对于规模比较小、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小的学校来说,搭建自己云计算平台,是遥遥无期的。随着各地各地的公共云平台的搭建,这些学校通过购买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就可以获得包括处理、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在上面部署和运行数字化校园软件。这样可以以极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极大收益。
(1)有效解决小规模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一次性投入超过学校经济能力的问题。通过购买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可免去部署虚拟机及建立数据中心的投入。
(2)利用云计算的资源配置动态化特点,以极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克服服务器访问限制的瓶颈。普通的服务器的相关硬件资源都有一定的限制,若服务器同时响应用户的数量超过了自身的限制将导致服务器的瘫痪。为确保服务器内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及服务的器可靠运行,一般都对对服务器的最大服务响应数量及接入终端数量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应用云计算资源配置动态化特点,通过支付少量的费用,在服务需要更高的计算能力的时候,云模式中服务器可以为此服务提供的更高的计算服务,用户的请求便可在毫秒的时间内获得响应。
(3)减少硬件产品升级及日常运管费用。IT产品升级换代非常快,是的数字化校园的使用非常高。通过购买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基础架构即服务,学校可以不用操心换代升级的麻烦,同时也省去了日常维护的人员及费用。
2.2部署什么样的云、提供什么样的云服务
对于有能力部署云计算的学校,部署什么样的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也是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考虑的。
(1)部署什么样的云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提供了4种云计算的部署模型:
公用云(PublicCloud):公用云服务可通过网络及第三方服务供应者,开放给客户使用,“公用”一词虽然并不一定代表“免费”,但也可能代表免费或相当廉价,公用云并不表示用户数据可供任何人查看,公用云供应者通常会对用户实施使用访问控制机制,公用云作为解决方案,既有弹性,又具备成本效益。
私有云(PrivateCloud):私有云具备许多公用云环境的优点,例如弹性、适合提供服务,两者差别在于私有云服务中,数据与程序皆在组织内管理,且与公用云服务不同,不会受到网络带宽、安全疑虑、法规限制影响;此外,私有云服务让供应者及用户更能掌控云基础架构、改善安全与弹性,因为用户与网络都受到特殊限制。
社区云(CommunityCloud):社区云由众多利益相仿的组织掌控及使用,例如特定安全要求、共同宗旨等。社区成员共同使用云数据及应用程序。
混合云(HybridCloud):混合云结合公用云及私有云,这个模式中,用户通常将非企业关键信息外包,并在公用云上处理,但同时掌控企业关键服务及数据。
根据数字化校园的服务内容及学校的社会职能,部署纯粹的公用云是没有必要的;通过部署私有云实现校内内各部门共享数据中心内的资源;通过部署混合云可以为大部分数字化校园模块提供服务;
(2)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的提供了三种服务模式:
软件即服务(SaaS):消费者使用应用程序,但并不掌控操作系统、硬件或运作的网络基础架构。是一种服务观念的基础,软件服务供应商,以租赁的概念提供客户服务,而非购买,比较常见的模式是提供一组帐号密码。
平台即服务(PaaS):消费者使用主机操作应用程序。消费者掌控运作应用程序的环境(也拥有主机部分掌控权),但并不掌控操作系统、硬件或运作的网络基础架构。平台通常是应用程序基础架构。
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消费者使用“基础计算资源”,如处理能力、存储空间、网络组件或中间件。消费者能掌控操作系统、存储空间、已部署的应用程序及网络组件(如防火墙、负载平衡器等),但并不掌控云基础架构。
我们需要根据数字化校园的不同需求需求,选择适当的服务模式,才能更好的利用云计算计算,服务于数字院。
云计算已经从开始的一个概念、一个噱头,蜕变成实实在在的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服务。所有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过多年经营,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建设经验。利用云计算来重新构建数字化校园或者对已有数字化校园整合,必将会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邓倩妮,陈全,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高性能计算发展与应用》2009年第一期.
[2]郑晓松,许立峰,闫敬,雷真,罗立成,云计算及云校园网的构建《社科纵横》2011年9月.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范文篇12
关键词:云计算云存储WAP网关互联网通信
一、云计算的发展及概况
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作为第三次IT浪潮的代表正在向我们走来。它将带来人类生活、生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云计算的本质,在于基于互联网传输能力和网络资源调配运算能力相对于单一终端运算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以互联网为环境实现用户运算和任务处理能力的运作模式。
描述了商业模式的改变,客户(个人和企业)从购买产品向购买服务的转变,即:客户看不到、也不需要购买实体的服务器、存储、软件等,也不需要关心服务来自哪里,而是通过网络直接使用自己需要服务和应用,形象地称之为“云”。
描述云计算的业务分层结构,如同传统计算中包括“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业务分层一样,云计算的系统架构也包括不同的业务层次。业界比较通用的业务分层包括云平台和云服务两个层次,云平台是指所有应用程序共享的平台产品,即:硬件和平台软件,如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中间件等;云服务是指面向某个具体应用,即:应用软件。
二、云存储的概念
云存储在云计算(cloud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云计算是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云计算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
云存储的概念与云计算类似,它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1)传统的企业存储基本上是采用集中式的存储,存储系统由磁盘阵列柜和存储网络组成,磁盘阵列柜包括磁盘和控制器组成,通过存储网络与服务器相连,存储的共享局限在磁盘阵列柜之内,磁盘柜之间主要起到备份的作用,存储共享范围小和高可靠性要求使得企业存储成本很高。
2)云计算的存储是把分布每一个服务器内部的磁盘通过分布式软件管理起来,形成存储资源池,因此,能够全分布式和全局的共享,即:一台服务器能够使用这个数据中心任何其他服务器上的存储资源,达到充分共享的目的,资源动态分配,提升资源利用率,大大节约成本;而且由于这种大集群的规模,存储可以做到P字节(1000T)和E字节(1000P)的水平,能够满足“大容量和低成本”的存储要求;这就是Google、腾讯等互联网公司采用这种模式的原因,存储巨头EMC也开始提供这种模式的存储方案;对于传统存储走向云计算,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模式,需要在软件方面下功夫。
3)云存储的性能和可靠性是靠多备份来解决的,由于内置在服务器中的硬盘一般来说性能和可靠性较低,因此,为了提高性能和可靠性,数据一般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存储三份,关键数据存储5份,提高可靠性的同时,应用程序可以同时从不同服务器读取数据,提升性能。
4)云存储的价值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2004年Google推出Gmail服务,为每一个用户提供1G的空间,而当时微软的Hotmail仅仅提供20M的空间,因为微软没有云存储的技术,如果承诺给客户1G的空间,就必须预留空间,利用率很低,成本很高,而Google的云存储是动态共享的,用户没有使用到1G之前,并不占资源。Google的存储成本是微软的二十五分之一,这就是云存储的价值。
如果这样解释云存储还是难以理解,那我们可以借用广域网和互联网的结构来解释云存储。相信大家对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都已经非常了解了。在常见的局域网系统中,我们为了能更好地使用局域网,一般来讲,使用者需要非常清楚地知道网络中每一个软硬件的型号和配置,比如采用什么型号交换机,有多少个端口,采用了什么路由器和防火墙,分别是如何设置的。系统中有多少个服务器,分别安装了什么操作系统和软件。各设备之间采用什么类型的连接线缆,分配了什么IP地址和子网掩码。
但当我们使用广域网和互联网时,我们只需要知道是什么样的接入网和用户名、密码就可以连接到广域网和互联网,并不需要知道广域网和互联网中到底有多少台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服务器,不需要知道数据是通过什么样的路由到达我们的电脑,也不需要知道网络中的服务器分别安装了什么软件,更不需要知道网络中各设备之间采用了什么样的连接线缆和端口。
三、云存储不是存储,而是服务
就如同云状的广域网和互联网一样,云存储对使用者来讲,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设备,而是指一个由许许多多个存储设备和服务器所构成的集合体。使用者使用云存储,并不是使用某一个存储设备,而是使用整个云存储系统带来的一种数据访问服务。所以严格来讲,云存储不是存储,而是一种服务。云存储的核心是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
四、WAP网关中的云存储
1.WAP网关系统现状。现网WAP网关系统都是以单节点独立建设,建设规模最大单节点处理能力为20000TPS,存储设备采用传统的方式直接挂接到服务器上。传统的存储方式对机房电源、空间和管理效率都造成了较大的浪费,采用集中云存储方案极大的降低了电源功耗和维护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
2.WAP网关云存储解决方案。WAP网关云存储系统为WAP网关提供海量数据存储及检索服务。WAP网关的数据包括WAP业务配置数据、用户信息数据,日志和话单等,其中日志和话单占的比重最大。日志和话单是结构化数据,其存储特征是一次写入多次读取,适合用云存储系统进行存储和检索。现阶段,WAP网关云存储系统是面向WAP业务的日志和话单的存储而建设的系统,随着云存储技术的成熟,WAP网关中的其它数据将逐步迁移到云存储系统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