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小学生奥数趣味数学练习题(6篇)

时间:

小学生奥数趣味数学练习题

1、在一根粗钢管上接细钢管。如果接2根细钢管共长18米,如果接5根细钢管共长33米。一根粗钢管和一根细钢管各长多少米?

想:根据题意,33米比18米长的米数正好是3根细钢管的长度,由此可求出一根细钢管的长度,然后求一根粗钢管的长度。

解:(33-18)÷(5-2)=5(米)

18-5×2=8(米)

答:一根粗钢管长8米,一根细钢管长5米。

2、水泥厂原计划12天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每天多生产水泥4.8吨,结果10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多少吨?

想:由题意知,实际10天比原计划10天多生产水泥(4.8×10)吨,而多生产的这些水泥按原计划还需用(12-10)天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原计划(12-10)天能生产水泥(4.8×10)吨。

解:4.8×10÷(12-10)=24(吨)

答: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24吨。

小学生奥数趣味数学练习题

1、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2、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km,乙车每小时行45km,两地相距多少km?(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参考答案:

1、解析: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每支铅笔0.2元。

2、解析: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答:两地相距255km。

小学生奥数趣味数学练习题

1、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

分析:车÷马=2,车是马的2倍;炮÷车=4,炮是车的4倍,是马的8倍;炮-马=56,炮比马大56。差倍问题。

解:马=56/(8-1)=8,炮=56+8=64,车=8*2=16,车+马+炮=8+64+16=88。

2、聪聪用10元钱买了3支圆珠笔和7本练习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问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分析: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说明圆珠笔比练习本贵1角4分+8角=9角4分,那么,3支圆珠笔就要比三本练习本贵94*3=282分=2元8角2分,这样,就相当于在10元中扣除2元8角2分加8角,正好可以买11本练习本,所以,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1000-282-80)/11=58分=5角8分。

解:圆珠笔-练习本=14+80=94分,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1000-94*3-80)/11=58分=5角8分,圆珠笔的售价=58+94=152分=1元5角2分。

小学生奥数趣味数学练习题

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和减数与差的和就各自等于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的一半,即: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因此,减数与差的和=120/2=60。这样就是基本的和倍问题了。小数=和/(倍数+1)

解:减数与差的和=120/2=60,差=60/(3+1)=15。

2、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分析:两个数的商是4,即大数是小数的4倍,因此,这是一个基本的差倍问题。小数=差/(倍数-1)。

解: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39/(4-1)=13。

小学生奥数趣味数学练习题

1、甲列火车长240米,每秒行20米;乙列火车长264米,每秒行16米,两车相向而行,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几秒?

想:“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两车所行的路程是两车身长之和,即(240+264)米,速度之和为(20+16)米。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就可求得所需时间。

解:(240+264)÷(20+16)=504÷30=14(秒)

答: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14秒。

2、一列火车长600米,通过一条长1150米的隧道,已知火车的速度是每分700米,问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几分?

想:火车通过隧道是指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行的路程正好是车身与隧道长度之和。

解:(600+1150)÷700=1750÷700=2.5(分)

答:火车通过隧道需2.5分。

小学生奥数趣味数学练习题

1、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640元。2张桌子和5把椅子的价钱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想:由“2张桌子和5把椅子的价钱相等”这一条件,可以推出4张桌子就相当于10把椅子的价钱,买4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640元,也就相当于买16把椅子共用640元。

解:5×(4÷2)+6=16(把)

640÷16=40(元)

40×5÷2=10(元)

答: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分别是100元、40元。

2、父亲今年45岁,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今年儿子多少岁?

想: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45-5)岁,儿子的年龄是(45-5)÷4岁,再加上5就是今年儿子的年龄。

解:(45-5)÷4+5=10+5=15(岁)

答:今年儿子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