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果树方法范例(3篇)
嫁接果树方法范文
靖边县现有拟退耕还林总面积128万多亩,其中退耕造林32.03万亩,山杏面积达26.86万亩,占退耕地面积的84.3%,主要分布于南部丘陵沟壑区,涉及22个乡镇,山杏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最大的缺点是皮薄、仁小、经济效益不高,其次是花期较早,而本地区晚霜期则迟,很容易遭受晚霜危害,至少造成减产,第三是管理粗放,特别是对于野生山杏树几乎处于自生自长状态,如果能将抗逆性强、耐瘠薄等优良性状的山杏品种,通过无性繁殖(嫁接)技术改变为鲜食兼仁用的优良品种。并利用环境小气候选择在房前屋后、避风向阳的地块栽培管理,就能避免晚霜冻害的局面,一旦经济效益显现,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典型示例:
靖边县政府2007年把山杏嫁接改优试点3000亩在“富民工程”项目中立项,试点区主要布局在境内所处东、西、南、北方位的12的乡镇,嫁接改优数量园区条件,采取隔行、隔株或全国嫁接的办法。不同区域嫁接量不同,其目的是在全县范围内探索山杏树嫁接改优的最佳适宜区。品种主要选择金太阳、华县大接杏、梅杏、沙金红、张公元等。截止2009年底,试点区三年累计山杏嫁接改优面积达5000亩。经过业务部门技术人员实地试验观察,县域内除了房前屋后、适宜山杏树嫁接改优适宜区是避风向阳的缓坡地,嫁接改优效果最佳。以五里湾乡王克浪沟村试点村为例,2007年嫁接了150亩,成活率达90%,由于避风向阳的缓坡地条件优越加之嫁接后管理到位,2008年部分幼树挂果,2009年全园83%的嫁接植株投了产,通过单株产量调查,凡挂果树平均株产6.2公斤,按市场售价每公斤3-4元,挂果树平均每株收入22元,150亩采取隔行或隔株嫁接的方式,共嫁接山杏树2689株,其中挂果2203株,总收益48600元,2009年又遇害霜冻侵袭,其它杏树大幅减产,而该园平均株产仍保持7.2公斤以上,由此可见效益可观,山杏嫁接改优达到“当年嫁接、次年成型、三年见果、四年丰产”的目标已成现实,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得以推广,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发展依据。
三、嫁接技术流程:
山杏树嫁接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也是一条多、快、好、省的建园途径,经过多年来的试点示范,基本掌握了嫁接时期、嫁接部位、嫁接方法等几个关键技术环节并总结出适合本区域的技术规程。
1、嫁接前的准备
A、接穗的采集与储藏,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壮树体,于发芽前采集枝条充实,芽眼饱满、无伤痕的一年生营养枝,每50或100条一捆,表明品种、储藏于背阴沟、果库或地下室湿砂中备用。
B、品种与园地的选择,在本地区宜选用华县大接杏、金太阳、梅杏等授粉品种为凯特,为了避免或减轻晚霜对花期和幼果危害,尽量选择避风向阳,有浇水条件的园地,在嫁接前最好给砧木根部浇水一次,有利于嫁接口愈合和接芽的生长。
2、嫁接技术
A、嫁接时期:嫁接的适宜时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嫁接过早,树液没有流动,接穗不能及时得到树杆内水分的供给,嫁接过晚,叶芽萌发,发枝迅速,养分、水分损失太大,降低成活率。
B、嫁接部位,嫁接部位按树龄的不同分为低位个高位嫁接两种,对3-4年的杏树可从基部距地面30-50cm处嫁接,叫低位嫁接。对5年以上大树,需在主干以上的主枝和侧枝进行嫁接,叫高位嫁接。
C、嫁接方法:低位嫁接常采用切接、劈接、腹接等方法,一般在春季萌芽时,将选留的山杏,在嫁接部位锯断,削平锯口在其上进行嫁接。在风力过大易折断的地方,可在10-15cm处低接。
D、接口绑束:嫁接口一定要绑严,绑束物选用塑料条为宜,自下而上缠紧嫁接口,接穗顶端要“戴帽”以不漏气为度,利于提温,促进成活。
3、接后管理
A、除萌抹芽:嫁接3-4周后进行成活率检查,对嫁接成活的植株,嫁接口以下萌发出的新芽及时抹除,集中营养供接穗生长,嫁接口愈合后开始加粗生长,应及时解除绑束物。若未成活,可留1-2个健壮萌条,继续培养以备再接。
B、撑杆搭架:接穗萌发迅速生长,树叶量增加很快,接口新的愈合组织承受不了新枝的重量,极易被风折断,因此,必须在每个接头上绑一根支棍,绑架支棍在接口以上的长度不少0.8cm。
C、剪枝摘心:嫁接后每个接穗上留3-4个芽,在生长季节进行2-3次剪枝,第一次在接穗上萌芽长到20-30cm是进行。方法是选留1-2个生长健壮枝作为树冠的主枝进行培养,剪除其余枝,当留下的枝条长到60-70cm时,进行第二次剪枝,主要是疏除多余的二次枝,只留下4-5个,进一步培养成侧枝和辅养枝。
D、病虫防治:嫁接成活后新梢嫩叶易遭金龟子、红蜘蛛、蚜虫等危害,选用内吸剂及时防治,以免影响新梢生长。
E、田间管理:及时松土除草,园内常年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新梢旺盛生长期及时追肥,以氮为主,秋季落叶后结合深翻施入有机肥,有浇水条件的园地,施肥后随时浇水。
嫁接果树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梨树;改良嫁接;措施
梨树定植后2~3年开始投产,6~7年就能进入盛果期,盛果期一般可达20~30年,最长达50~80年。近年来,梨树育种工作发展极快,5~8年就有新品种不断推出,老品种逐渐退出市场,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必然需要更换梨品种。然而重新种植新品种存在着刚进入盛果期又遭到淘汰,无法达到应有的经济产量等问题。在原有品种上改良嫁接新品种是保证经济产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在已有一定树龄的成年梨树上进行嫁接,充分利用强壮的砧木优势嫁接后2~3年就可进入盛果期,能有效增加经济收益。目前,生产中由于对梨树改良嫁接技术把握不当常达不到预期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
1.嫁接时间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梨树嫁接按传统习惯在春节前后10~20天进行,以此为嫁接的界限是一种传统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梨树只要日平均温度达到7℃以上便开始陆续发芽,但不同地区海拔不同,气温差异大;同一地区不同年份也同样存在着温度变异大的现象。按此传统习惯嫁接只适用于一定地区,各个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嫁接时期。选择适宜的嫁接时期需要从2个方面考虑:一是结合多年的观察,以当地梨树顶芽萌芽平均时间为界限,砧木顶芽开始萌芽说明梨根系开始活动,同时白天气温已达到15~20℃,有利于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二是完成一定数量嫁接工作所需要的天数。综合2个方面,以当地常年平均发芽时间为基准,需要嫁接完成的天数为期间,在发芽基准时间的基础上倒推完成嫁接工作所需天数,即为适宜嫁接的时间。
2.嫁接品种搭配问题及改进措施
梨树品种改良嫁接容易忽视不同品种搭配问题,常出现3种情况:一是直接忽略授粉品种的作用,整片梨园嫁接成一个优良品种,结果由于缺乏授粉树,只开花不结果问题突出。二是保留少部分老品种不更新,作为授粉树,忽略了花期是否相遇问题,常造成原品种与更新品种花期相遇时间短或直接不相遇,出现产量低或完全没产量的问题。三是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主次不分,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分片区嫁接,相隔距离远不利于授粉。在梨树改良嫁接前要充分了解主要嫁接品种的开花习性,据此寻找开花期与之同期的授粉品种,按主要嫁接品种与授粉品种5~8:1的数量准备接穗。嫁接时每嫁接5~8株主要品种相间嫁接1株授粉品种,做到主次分明,更重要的是所嫁接的2个品种花期相同。
3.嫁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1嫁接部位选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改良嫁接嫁接部位的选择是极为突出的问题,主要出现的问题:一是嫁接的枝太多,后期疏枝整形困难。二是嫁接的高度过高或过低,嫁接过高导致后期果实套袋、采摘等较困难,过低不便于除草、施肥等农艺措施开展。有的甚至将所有接穗嫁接在一个水平面上,无层次性,由于嫁接的茎粗细不一致但又处于同一个平面,接穗萌发后新茎的长势极不均衡。三是嫁接部位的茎太粗,嫁接后砧木与接穗难以完全愈合,由于砧木顶端伤口长期难于愈合,受到雨淋易变黑腐烂或部分钻蛀性害虫易从此处蛀人为害。根据这些问题,改良嫁接时尽量选择3个不同的方面各留1个主枝,尽量不留主干,除非主枝严重不足时可适当选留主干,3个主枝选留高度控制在50~90cm为宜,并且围绕主干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在同一个平面上出现,各个主枝保留20cm截断作为待嫁接处。如果主枝待嫁接处茎较粗,应在该主枝上选留相对较细的侧枝上嫁接,保留侧枝5~10cm截断作为嫁接处,做到接穗茎粗与待嫁接处茎粗控制在1:4或更小的范围内才有利于砧木顶端伤口完全愈合。为防止直立枝的出现,嫁接部位宜选择在茎的两侧,避免嫁接在茎的上侧。
3.2接穗选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接穗选择常出现的问题有2个方面:一是1株树上完全嫁接叶芽或花芽,完全嫁接花芽的株植成形慢,树冠小难于获得高产,完全嫁接叶芽的植株在嫁接后结果迟,严重影响前期产量。二是根据茎的粗细选择接穗的大小,往往是茎粗的选择较粗的接穗茎,细的选择细接穗,造成强枝越强、弱枝越弱,树势不均衡。为兼顾生长与结果的需要和均衡树势,改良嫁接中以处于顶端的主枝上嫁接1个花枝,保留2~3个花芽,促进早结果,避免顶端主枝上嫁接的接穗生长势过强,同时在2个下端主枝上嫁接2个单叶芽,根据主枝粗细合理选择接芽,做到粗茎接弱芽,细茎接壮芽,保持嫁接后各个主枝生长势均衡。
3.3嫁接方法选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果树嫁接常用的18种方法中,目前很多地方习惯采用劈接法,该嫁接法比较稳固,接穗萌发后不易遭受风危害而折断。但也带来一个问题,嫁接伤口大而不易愈合,特别在改良嫁接中主要针对生长多年的大树,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改良嫁接中以切接方法最好,切接法可避免伤口过大的问题,同时嫁接简单,省力省工,明显提高嫁接效率,只要在嫁接时嫁接口长度控制在4~5cm就能达到稳固的效果。
3.4绑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梨树改良嫁接中绑膜是关键,绑膜常出现的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包扎膜宽度选择不合适,过宽容易将接穗芽包于膜内,芽萌发后不能抽出而死亡。二是为了包扎严密和平整,常在接穗与砧木紧贴面的上端缠绕接穗包扎一圈,此方法在包扎当时能起到很好的美观效果,但在后期随着伤口愈合,此处的膜会逐渐陷入愈伤组织内,遭受风害后易从该位置折断。梨树改良嫁接包扎易采用2块膜包扎法,一块选用长宽15cm的方形膜包扎伤口处,一块选用宽3~4cm的条形膜固定接穗和包扎严嫁接处和接穗顶端。先用方形膜包扎嫁接伤口处,同时包扎严砧木顶端和部分嫁接口,并初步固定接穗,再使用条形膜逐渐缠绕固定接穗和近一步包扎严嫁接口和接穗顶端,包扎时避免缠绕接穗与砧木紧贴面的上端。
嫁接果树方法范文
关键词:落叶果树;育苗技术;寒地
1寒地落叶果树传统的育苗技术
在我国,寒地落叶果树通常采用的育苗技术为低位嫁接苗技术。嫁接苗是指把某一品种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待接口愈合后长成的苗木。嫁接苗技术能够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使果树较早地结果,因此,在果树的栽培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1.1低位嫁接育苗技术的技术要点
低位嫁接育苗指每年的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在距离地面5到10厘米的地方,进行芽接栽培。在运用这一技术时,要求选择优良的砧木,这样的砧木要与接穗能够亲密地结合。在培育砧木时,要选择播种的实生苗,这种苗根系深、寿命长、抗性强、能够进行大量繁殖。为了较早地进行嫁接,可以采用摘心的方法,这样可以促进苗木变粗、生长。在芽接或插皮按时,为使砧木“离皮”,可以在基部培土,施肥灌溉,促进砧木形成层的活动,使操作变得便利。
1.2低位嫁接育苗技术的优缺点
采用低位嫁接育苗技术进行寒地落叶果树育苗,具有较高的成活率,技术操作简单。但是这种育苗技术育苗时间长,嫁接成功之后要至少等上2年,苗株才能出圃。在定植后,一般需要四五年之后才能结果。因此,采用这种嫁接育苗技术,经济效益比较低,等待的时间比较长,短时间内无法收到很大的经济效益。在加上市场上水果品种更新的速度加快,这种育苗技术已经赶不上水果品种更新的要求。
2寒地落叶果树新的育苗技术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市场水果品种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传统的低位嫁接苗技术已经很难满足现在寒地落叶果树育苗的要求。因此,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高位嫁接育苗技术。
2.1高位嫁接育苗技术的技术要求
高位嫁接苗技术是指首先培育高位嫁接砧木苗,然后按照幼树整形时候的营养面积进行移植。在基部形成一到二层主枝,然后在每一个主枝或者主干上硬枝嫁接新的品种接穗。有的也可以直接在距离地面50厘米左右的地方进行硬枝嫁接。采用高位嫁接育苗技术,砧木苗的时间培育需要3-5年,要实行严格的土肥水管理。
每年的4月中旬到5月下旬是高接苗繁殖的好时期,人们将培育好的高接砧木进行新品种接穗的嫁接,一般砧木主枝接口需距离砧木主心干30-40厘米,在中心干上,接口需距离最近主枝50到60厘米,在每个接穗上,至少有4个芽,当在主干上接一个接穗时,要使接口与地面的距离保持在50厘米左右,并且接穗上必须有8-10个芽。等芽在萌发之后,要抹去一些新梢,只留下部分合适的。还有一些新梢没有长在接穗上的,也要及时地进行清除。对于每一个接口,都要加以保护和处理。当风大时,要将砧木和其他的适当物品固定在一块,增加砧木的稳定性,防止新的芽被风吹折。在7月初,要对新的树梢进行第一次摘心,在8月中旬对新梢进行第二次摘心。在整个高接苗的繁殖时期,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加强对新苗的土肥水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苗木的营养,促进苗木快速地生长。
在定植高接苗时,一定要注意高接苗的土坨,这样才能减少伤根,使苗柱成活率提高。一般选择定植高接苗的时间为3月的中下旬和4月上旬。高接苗一般在当面就能嫁接,第二年就可出圃,进行定植。在每年9月中旬,要用铁锹等工具在高接苗周围挖一个直径为30-40厘米、深度为大约40厘米的土坨,在周围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把土回填进去。在土坨内还要浇灌一定的防冻水,避免果树在温度过低时冻死。
在采用高位嫁接技术时,还要注意高接换头,这是一种更新品种的好方法。在幼树期或者初果期,在中心干和基部主枝上长出的各种小枝上选择适当的部位,分别硬枝嫁接新的品种接穗。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只留下砧木基部的二层主枝和中心干,然后在上面直接高接新的品种接穗。采用这样的方法,新品种能够快速成长,很快地成形,能够较快地结果。在第三年,果树可以结果,等到四到五年,果树就可大量地结果。
2.2高位嫁接育苗技术优点
采用高位嫁接育苗技术,能够缩短育苗时间,当年就可以嫁接,第二年便可定植,第三年便可结果。其次,采用高位嫁接育苗技术培育出的果树,产量高、品质优、口味好,这都是低位嫁接育苗技术比不上的。所以采用高位嫁接苗技术能够更加满足市场的需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采用高位嫁接育苗技术也有缺点,那就是这种嫁接技术较难掌握,对定植技术的要求高,如果处理不当,果树很可能死亡,因此采用高位嫁接育苗技术的最大缺点就是成活率问题。
3总结
寒地落叶果树为人们提供日常一些基本的水果食品,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人们对水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的需求,因此要加快落叶果树的育苗速度。在我国常见的寒地落叶果树育苗方法有低位嫁接育苗法和高位嫁接育苗法,这两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人们更倾向于采用高位嫁接育苗技术。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技术还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才能满足落叶果树育苗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圣华.落叶果树抗寒性研究进展[J].北方果树,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