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果树嫁接技术范例(3篇)
春季果树嫁接技术范文
1春季枝接的优点和缺点
1.1优点
成活率较高。高接后生长量大,树冠恢复快。一般2年就能恢复原来的树冠。嫁接时间长。从3月初到6月初,只要有接穗,随时可以嫁接。嫁接时温度适宜。
1.2缺点
(1)接穗采集和贮存困难。采集时间不好掌握,过早,贮存期太长,过晚,接芽萌动。贮存如水分过多,接芽易发生霉烂,水分少时,易失水干缩,影响嫁接成活率。(2)嫁接过程复杂,工效慢。(3)伤口愈合差,由于插皮舌接时,木质部接触面大,伤口不易愈合,造成接口病害侵入点,加之新梢生长量大,极易造成风折。影响嫁接成活率。(4)接后管理复杂。
2春截干夏芽接高接换优方法的优点
(1)接穗采集和贮存方便,随采随接。嫁接时1人1篮用来装接穗,用湿毛巾保湿。(2)接稿利用充分。一芽一接,接穗利用率是插皮舌接的3倍以上。(3)嫁接方法简单,工效高。一般人1个工作日就能掌握。1人1天可嫁接250-300芽,高接60-70株3-5年生树。(4)嫁接伤口愈合好,不易侵染,很少出现风折现象。(5)新梢生长势强,生长量大。成活后。当年达到1-1.5米,出现副梢,早结品种有当年挂果现象。(6)嫁接成活率高。经3年多点试验,成活率在90%-95%。
3春截干夏芽接高接换优技术要点
3.1春季截干促萌
长江以北,在农历清明前lO天左右用锯在距地面1-1.5米处截干,用刀修整伤口,用杀菌剂消毒,保护伤口。选留4-6个生长健壮,方位好的新梢培养,其余的抹除,待新梢长到40厘米时摘心以利加粗生长和木质化,为夏季芽接打好基础。
3.2夏季方块芽接
3.2.1切接口在砧木上选取光滑枝段,用双刃嫁接刀横切一刀,长度不超过砧木粗度的1/2,深度以刚切到木质部为宜,再用刀尖在切口右边纵切一刀,形成“半开门”。
3.2.2取接芽选取接穗中部饱满芽,把接芽放在双刃嫁接刀两片刀片的中间,用双刃嫁接刀横切,长度和砧木切口的长度一致,再用刀尖在切口左右两边纵切一刀,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叶柄掰下接芽,注意不要损伤生长点。
3.2.3镶嵌接芽接芽取下后,用刀尖挑开砧木切口,迅速把接芽镶嵌到砧木的切口上,撕下砧木切口处的帖皮。
3.2.3.4及时绑扎用右手大拇指按住接芽,两手配合从下往上再从上往下用绑扎带绑扎。做到绑严,接芽外露,松紧适度。
3.3接后管理
(1)抹芽:接后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蘖,减小蒸发量和养分消耗。
(2)剪砧:接后20天左右视接芽成活情况分2次剪砧,第1次剪口距接芽7厘米,第2次距接芽3厘米。
(3)松绑:翌年春天用刀从接芽背后划断绑扎带及时松绑,防止缢伤。
(4)绑缚新梢,防止弯曲生长和风折。
(5)防治病虫害:新梢长出后及时喷施高效杀虫、杀菌剂和叶面肥保护新梢,促进生长。
(6)肥水管理:适当追施氮肥和磷钾肥,灌水,使新梢生长迅速充实。
春季果树嫁接技术范文
水曲柳适应性强,生长较快,材质好,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为此,应大力提倡营造水曲柳丰产林。
一、实生苗木培育
1、种子处理
水曲柳的种子属于长休眠期种子,需经催芽处理才能出苗,常用方法有:
(1)隔冬层积埋藏法
种子于播种前一年的11月份进行浸种、消毒、催芽、挖坑层积埋藏,于翌年春播前取出种子,发现种胚多已变黄绿色,并有少量发芽,可适时播种。
(2)变温处理法
9月中下旬新采集的种子,需用室内变温处理,按种、沙1:3的比例均匀混合,先在20℃~24℃条件下,处理两个月,后转为冷温处理,0℃~5℃下处理三个月,处理顺序不能颠倒,时间不宜缩短。
2、播种
播种时间为春播,翻地同时施入基肥0.5~0.7千克/公顷,垅作每亩播种量为35~40克,覆土厚度1~2厘米,播种后充分灌水,在出苗前及时进行化学除草。
3、苗期管理
水曲柳出苗后,速生期开始易染立枯病,出苗后即喷杀菌剂进行防治。与此同时要及时间苗,每米双行留苗20~25株。同时加强水肥管理,当年苗高生长在20~30厘米。水曲柳要在秋季掘苗,在气温稳定,地温降低到0℃以下假植越冬。
二、嫁接苗木培育
1、白蜡砧木苗的培育
春季采用1年生白蜡砧木苗进行定植,株行距为35cm×65cm,每亩植3000株。这种密度适宜白蜡生长,即能保证生长健壮,又不影响苗木质量,达到水曲柳树种嫁接供砧技术标准。经移植培育1年,苗高可达到70~80cm,地径达到1~1.5cm即可嫁接。
2、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嫁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接穗来源和嫁接工具等。苗圃地选择在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施足底肥,细整保墒。水曲柳接穗选用1年生枝,粗细和砧木基本相同,芽饱满。嫁接工具包括芽接刀、修枝剪,刀口要求锋利。绑缚材料为保温、保湿性能好、松紧适度的塑料条带。
3、嫁接方法
白蜡嫁接水曲柳,芽接、枝接均可。但枝接速度慢,需要的接穗多,既不经济又不实用。而芽接速度快,省工,省接穗,可以迅速培育出大量苗木,因此白蜡嫁接水曲柳应采用芽接方法。芽接又分为带木质嵌芽接和丁字形芽接。近几年,我们在生产实践中主要采取嵌芽接技术:一是选接穗,于当年4月上旬,采集1年生水曲柳壮条,直径0.8~1.3cm,芽饱满,无病虫危害,将采集的接穗压埋在背阴处的湿沙中,嫁接时随用随取;二是嫁接部位离开地面5cm处,在主风方向的两侧。以减少风折;三是芽片长2~3cm,关键是芽片和砧木削面大小薄厚一致,以便使芽片和砧木形成层对齐,提高成活率;最后是采用塑料带从上往下绑扎,这样绑扎可以使芽片和砧木削面紧密结合,绑扎时一定要把接芽和叶柄留在外面,便于通气和发芽,绑带一定要缠紧,并在下面打结。
4、嫁接时间
春季4月10日剪砧,砧木离地面高5cm,并抹芽修枝,达到砧木光滑;4月10~25日前为嫁接水曲柳最佳时间。实践证明:春季嫁接成活率高达95%以上,比秋季嫁接成活率高15.3%,并且生长量大,当年平均苗高1.3m以上。平均胸径1cm以上。最高苗达1.7m,胸径1.5cm。因此,水曲柳春季嫁接比秋季嫁接好。
5、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管理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一是检查成活情况,嫁接7天后,接芽的叶柄用手一触即脱落,芽片皮色鲜绿,证明嫁接成活。如果叶柄不脱落,颜色发黑,芽片干枯,则嫁接未成活,要进行补接;二是剪砧,高度为离接芽顶端2cm处,剪口要平滑,呈45度角倾斜,三是解绑,发芽10天后,要把绑带解除,因为水曲柳在春季发芽后生长快,如不及时解除,塑料带就会勒入皮内,不仅影响生长,还容易造成风折;四是抹芽,砧木萌芽长3~5cm时进行第一次抹芽,然后每隔5~7天抹1次,连续抹2~3次即可;五是苗木成活后生长快,此时大风天气多,应立支柱,用塑料带绑缚固定,以防风折;六是水曲柳喜湿润气候和肥沃土壤,通过多次松土除草、灌水施肥才能满足嫁接苗生长的需要,良好的管理措施可提高成苗率和生长量。
春季果树嫁接技术范文篇3
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是针对红松造林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造林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的问题而进行研究推广的。该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生育周期,以达到提前结果、提前采伐的目的。从而最终确定推广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的两个主攻方向:一是建立以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为目的的樟子松嫁接红松人工用材林;二是建立以生产林木良种为目的的樟子松嫁接红松种子园。
樟予松嫁接红松技术概述
试验中采用了多种砧木,来进行多组合的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2针一束双维管束的樟子松为砧木同5针一束单维管束的红松嫁接,成活率高,亲和性良好。
推广的原因
设计组合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砧木和接穗要有较高的亲和性,才能保证嫁接成活:二是砧木与接穗的生物学特性要互补。红松主要优点是木材质量好,综合经济价值高:缺点是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早期生长慢。所以,选择的砧木应是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树种。根据以上原则,选择了乡土树种樟子松作为组合设计的首选树种。
嫁接亲合力的对比亲合力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嫁接成活率和伤口愈合上。据对比,用樟子松作砧木,其成活率都在85%以上,与同砧嫁接相比,只差1%左右。伤口愈合良好,虽然有个别植株存在“大小脚”现象,但不妨碍嫁接植株的正常生长。
推广后的效益分析
樟子松嫁接红松材积生长速度是红松的2.04倍,大大提高了红松对不良立地条件的适应性,由此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据测算,每株嫁接的管理费用为0.60元,每公顷嫁接1000株,造林费用共计600元。按目前的生长速度推测,采伐期可缩短20年;按目前售价,直径40em红松价格为1500元,立方,每公顷生产木材300立方,可提高售价1.2万元。按复利公式利算,每公顷投入2692元,产出1.2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4.5。
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技术要求
为迅速建立起红松无性系果林,提高嫁接成活率,对嫁接方法和最佳嫁接时间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先后采用了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劈接法、舌接法和短枝接法,结果以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劈接法、舌接法生长量最大;短枝接法繁殖系数最高。同时,还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嫁接试验,其目的是缓解春季劳力紧张与育苗造林生产矛盾的局面,结果为春季成活率最高、夏季最低、秋季居中的一条u形不同嫁接时间的成活率曲线,为秋季嫁接的可行性开了先河。
在苗圃培育樟子松砧木,第1年播种,第2年移栽,密度为50株/m2,株行距为13×15cm,对需要嫁接的苗木最好用营养钵培育,以提高上山定植的成活率。第3年春季即可嫁接从红松天然林优树(树龄120~160年)上采的接穗。第4年春季上山定植。如果优树是从人工红松林(树龄25~40年)中选的,则接穗要比天然红松林优树者粗1倍以上,当砧木粗度达不到要求时,需经过独特的技术措施处理,即对S1-Ⅰ型苗木进行抹芽、施肥,使主径生长迅速,第3年即达到要求。苗圃的土壤和水、热、肥等条件较好,嫁接效率高。每人每日可嫁接100株,嫁接成活可达90%~97%,嫁接苗上山定植的成活率可达80%~85%。
接穗的选择与嫁接后的管理
红松种子的产量除营养状况外,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其遗传力可达0.8以上。因此,在采集接穗前,应特别注意种子丰产优树的选择工作。
嫁接后的管理:主要是剪砧、解绑、修剪和扶育管理技术及检查验收。
为适应市场对红松种子的需求,开展了红松无性系果园营建技术的研究,即把现有的实生林改建成无性系果林,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生长健壮,树高1.0~1.5m,密度900~1100株/hm2的人工林,采用高枝嫁接的方法改建成红松无性系果林,选择以生产种子为目的的优树,使红果林的结实期由20年缩短至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