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简单婚礼主持词范例(3篇)

时间:

简单婚礼主持词范文

关键词韩国婚俗儒家文化思想观念

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韩国的婚俗原本很简单,影响婚俗变化的最大因素是中国儒学的传入并成为国家统治思想。韩国在中国“六礼”的大框架之内对其内容进行了本土化的改善和使用。近代以来,由于受到日本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韩国传统婚俗又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新的因素。

一、韩国婚俗文化的演变过程

1.初期简单婚俗文化

高丽时期的史籍有这样的记载:“婚夕,宗族来会者,只擎一盘,行三杯而止耳。”也就是说,高句丽人办喜事时,新郎和新娘两家的亲戚聚在一起,摆上简单的酒菜,共同餐饮,如此而已。当时的婚娶方式也有独特之处:一是不收彩礼。高句丽人耻于收彩礼,认为收了彩礼如同卖了女儿,脸上无光。所以,结婚时男家只向女家送酒送肉,不送彩礼。二是“入赘婚”,韩语叫“男归女第”。新郎先“嫁”到新娘家,在新娘家过上三年两载以后,再把妻子儿女领到新郎家里过日子。这种婚俗虽简单却也体现出男女平等的观念,这是由于高丽王朝将佛教定为国教,而佛教则主张众生平等,在当时的社会得到极大的普及。

2.李朝时期繁琐婚俗文化

公元1392年,韩国建立了朝鲜王朝,又称李朝。李朝时期中国儒学思想在韩国得到空前普及,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韩国的传统婚俗。改革后的传统韩国婚礼,礼数一般包括10项:①婚谈②纳采③纳币④醮子礼⑤奠雁礼⑥交拜礼⑦合卺礼⑧新婚之夜()9.于归新行10.币帛礼。但受到由来已久的“男归女第”传统的影响,使得婚礼制度中仍然保留了一些自己的特色。一种是“半亲迎”,先是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并留宿新娘家。第二天接新娘到新郎的家,拜见公婆。另一种叫做“三日于归”,即新郎在新娘家留宿三天之后,再把新娘迎到新郎家中。

3.兼顾传统的新式婚礼文化

李朝的统治崩溃后,到19世纪,日本将朝鲜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引入了西方民主风潮,儒家思想与西方文明发生了激烈冲突。在社会变革浪潮的冲击下,婚姻习俗也必然发生变革,韩国进入了新式婚礼时代。现代婚礼一般在新郎家乡举行,比较正宗的就在教堂举行,参照西方式的婚礼。接着还有一套韩国式的礼仪,要穿上传统的韩国民族服装,给婆家亲戚长辈行大礼。喜宴结束后,新人去新婚旅行,回来后再进行祭拜夫家祖先的仪式。第二天再去新娘家。现代韩国婚礼几乎都得经过这套程序。

二、婚礼形式的变化

一是婚礼形式的繁简变化。就形式上来说,韩国婚礼习俗经历了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过程。从最初古代韩国的简单婚礼形式到李朝时期遵循繁琐礼节的结婚形式,再到现代简约西式婚礼与传统婚礼结合的模式,,体现了韩国古代传统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特征。

二是“嫁妆”、“聘礼”的增加。古代高句丽人办喜事耻于收彩礼,认为收彩礼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但与此同时,新郎要先“嫁”到新娘家,在新娘家过上三年两载以后才能带着妻子儿女回到新郎家中。而在近代,韩国人嫁女儿时,被褥是必备的陪嫁,而且被子的被面还必须是手工绣制的。50年前,韩国的新娘一旦嫁入婆家,就几乎再也没有机会回娘家了。所以,娘家人送东西也总是多多益善,主要是希望婆家对自己的女儿好一点。有的父母还希望通过嫁妆,证明自己家的社会地位或经济实力。近年来,家庭影院和等离子电视代替了被褥,成为应有之物。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嫁妆就是新娘的家人送给新郎父母的见面礼。男方负责购置新房的传统依然没有太大变化。由于韩国房价高昂,男方如今在要求女方陪嫁方面,话语权反而比以前更大。

三、思想观念的转变

一是婚姻目的侧重点的转移。在古代的韩国,婚姻是家庭的前提和基础。受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韩国人同样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所错(措)”。这种观念反应了古代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习俗,婚姻主要被作为可以祭祀祖先、延续后代的手段。而现代人的观念显然有很大的转变,结婚的原因不再只是传宗接代那么简单了。而传宗接代也只是爱情的结晶,并不再是仅仅为了延续香火,保持家族旺盛。这也是精神文化发展的体现。

二是由父母包办到自由恋爱。古代韩国人结婚也必须遵从父母之命,一男一女没有父母之命而自由结合,是家庭和社会都不允许的。这样的原则对现在的男女青年也仍有影响,但是总体来说现在的社会更倾向于自由恋爱。现代男女都是自由恋爱,不少青年男女结婚以个人感受为准绳,强调“只要我们幸福就可以”。

三是同居思想的转变。韩国在进入产业化社会以后,婚姻的性质和意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很多人的观念意识当中,婚姻的意义与其说是在制度上的,是两个家庭的联姻,不如说是由当事人商议实现的对个人幸福和发展的追求。从前,“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束缚着人们,而如今婚前同居现象屡见不鲜。调查显示,大部分的韩国大学生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这有利于双方的思想的磨合,为婚后生活打基础。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强烈反对。与其利弊,现在也无法很好衡量,只能说利弊参半。

总之,从韩国婚俗文化的演变中,我们看到在世界现代文化的潮流中,韩国的文化习俗能够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巧妙地选择、吸收、消化和融合,并保持着自身独特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试论韩国婚俗的儒家文化特征,姚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3期

[2]古今韩国婚俗,郭军宁,百科知识2006年9月

简单婚礼主持词范文

【1】证婚人发言稿

各位来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亲朋好友:

阳光明媚,歌声飞扬,欢声笑语,天降吉祥,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在这大好的时光,新郎z和新娘z,情牵一线,踏着鲜红的地毯,即将幸福的走进婚姻的殿堂,从此,他们将相互依偎着航行在爱的海洋。我作为主婚人,此时也为他们激动不已,高兴不已,欢喜不已。五月三日,这个特别吉祥的日子。天上人间最幸福的一对将在今天喜结良缘。

在此我代表各位来宾、亲朋好友忠心地祝愿新人:在工作上相互鼓励;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在事业上齐头并进;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敬互爱;在困难上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矛盾上多理解少激动、多冷静少猜疑;新娘要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新郎要爱老婆如爱自己,但不要演变成怕老婆。

你们要把恋爱时期的浪漫和激情,在婚姻现实和物质生活中,一直保留到永远。永结同心、白头到老。我代表一对新人及其双方的家长、亲人对大家的光临和一片盛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给予今天的婚礼仪式以大力支持和费心操办的各位师傅、先生、女士和位今天婚礼仪式提供热情服务的摄像师、照相师、司机师傅以及其他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证婚人发言稿

各位来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我受新郎新娘的重托,担任________先生与________小姐结婚的证婚人感到十分荣幸,在这神圣而又庄严的婚礼仪式上,能为这对珠联壁合、佳偶天成的新人作证致婚词而感到分外荣兴,也是难得的机遇。

此时此刻,新娘新郎结为恩爱夫妻,从今以后,无论贫富、疾病、环境恶劣、生死存亡,你们都要一生一心一意忠贞不渝地爱护对方,在人生的旅程中永远心心相印、白头偕老,美满幸福。最后,祝你们俩永远钟爱一生,同心永结、幸福美满。谢谢大家!

证婚人:________

________年___月___日

【3】证婚人发言稿

各位宾朋好友、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

在这春风和煦,百花盛开,气候宜人的美好季节里;在这歌声飞扬,欢声笑语,天降吉祥的美好日子里;今天晚上,我受新娘新郎的重托,担任XX小姐和XX先生结婚的证婚人及主持人。对此,我十分乐意并感到万分荣幸,在这神圣而又庄严的婚礼仪式上,能为这对珠联壁合、佳偶天成的新人作证致婚词而感到分外荣光。

现在,我宣布:________小姐和________先生的感情是真挚的,他们对共创未来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他们的婚姻是合乎逻辑的,程序是合法有效的!青山为你们作证!秀水为你们作证!在座的亲朋好友为你们作证!

此时此刻,新娘新郎结为恩爱夫妻。在这庄严而热烈的婚礼上,作为证人,我说三句话。第一句,是一副老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做对家庭有责任的人。好读书能受用一生,认真工作就一辈子有饭吃。第二句话,仍是一句老话: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干正经事,但必须有怀。第三句话,还是老话:心系一处。在往后的岁月里,要创造、培养、磨合、建设、维护、完善你们自己的婚姻。从今以后,无论如何,你们都要一生一心一意忠贞不渝地爱护对方,在人生的旅程中永远心心相印、白头偕老,美满幸福。

最后,祝你们俩永远钟爱一生,同心永结,幸福美满,直到地老天荒。并代表娘家向出席婚礼的来宾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大家!

证婚人:________

________年___月___日

【4】证婚人发言稿

尊敬的女士、先生、来宾们:

今天是先生和小姐喜结良缘的日子,正是因为这桩婚姻让本来平凡的日子变得很有意义,让人感觉浓厚的喜庆气息,在这华灯初放、嘉宾盈门的时候,我作为证婚人更感到格外的高兴和荣幸。

先生为人忠诚,多才多艺,工作勤勤恳恳,深受同事和朋友的喜欢,小姐更是热情奔放、温柔大方。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由于他们各自条件好,因此,上苍给了他们相遇的机会,一见钟情,一看倾心,俩颗真诚的心撞在了一起,闪烁出爱情的火花。他们相爱了,他们志同道合,他们的结合是天生一对,地作一双,让我们再次恭喜他们喜结连理。

在他们新的生活即将开始的时候,我希望新郎、新娘互谅所短,互见所长,爱情不渝,幸福无疆,同时也要求他们孝敬父母,共同为美好的未来奋斗。

【5】证婚人发言稿

各位来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是**先生和**小姐的结婚吉日,我作为新郎/新娘的**,受新郎、新娘的委托,担任他们的证婚人,为此感到十分的荣幸,在这庄严而神圣的婚礼仪式上,能为这对佳偶致证婚词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简单婚礼主持词范文篇3

但“彩礼”的概念也演化为男女共同置办家庭用品、为婚后生活做好准备的过程。如现在结婚购买房子、汽车,不是一人、一家能够轻易实现的,需要双方多年的共同努力。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结婚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几十年来,婚姻家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产生了巨大变化。

1949年前,和大多数地方一样,济南青年男女结婚靠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949年后就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1949年后的婚姻法更是主张婚姻自主,自由恋爱。

但是上世纪50年代。个人婚姻“组织介入”是一大特色,先结婚后恋爱成了这一时期许多夫妻的共同经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知青上山下乡,很多人误了“终身大事”,不少人在农村找个‘小芳’草草成婚,花前月下的甜蜜记忆凤毛麟角,更多是不堪回首的酸楚。上世纪80年代,大龄青年结婚问题成了市长厂长们操心的大事,集体结婚风起一时,通过婚介所或登征婚广告找“另一半”成为新现象。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爱怎么爱就怎么爱,互联网让一根网线牵起了屏幕后的陌生男女。到现在,觅爱早已不是“胆大心细脸皮厚”的阶段,没时间不怕,一样有花样来觅爱:8分钟约会,同楼大扫荡,上交友网站……

1949年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结婚用品也开始讲究起来,除必要的木制家具之外,家用电器成为“彩礼”的主角。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三转一提留”或“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谓之“三转”,收音机称为“提留”,不久发展为录音机。上世纪90年初,“三转一响”逐渐被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高级家电所取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彩电,空调,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电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更成为新人结婚物品清单上的必备品。那时自行车已经逐渐被摩托车所替代,小轿车也开始被一些富有家庭列入了婚礼物品清单。

今天的年轻人对结婚的要求则是“三子”:房子,车子、票子。但“彩礼”的概念也演化为男女共同置办家庭用品、为婚后生活做好准备的过程。如现在结婚购买房子,汽车,不是一人,一家能够轻易实现的,需要双方多年的共同努力。

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济南婚俗基本沿袭旧制,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婚礼渐趋于简单,“”期间,“破四旧,立四新”,提倡举行“革命化”的婚礼,将拜天地,拜高堂一律废除。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婚姻习俗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阶段,家道富庶者,奢侈豪华,家境一般者,实惠通俗。婚礼形式也人中西结合的时代,有的继承日时古风,有的模仿西洋韵味。总之,现在婚俗已没有一定之规,只有民风,不见民俗。很难用合适的词语来界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做一套中山装拍结婚照就很是希罕。到了上世纪80年代,拍结婚照也是简单的几盏反射灯没有布景,也没有婚纱。两人端坐在墙壁前,肩并肩朝前看。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裙白纱礼服衬上套“派头”的西装成为照相馆炙手可热的“招牌”。当时婚纱影楼还不多,几乎每一对新人都是穿着均码的礼服拍照,姿势也是成不变的男左女右。如今的新人把拍婚纱照看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定要拍得轰轰烈烈,不能留下丝毫遗憾。

上世纪50年代的婚礼是“一张床加一把糖”,把两张单人床拼起来,就成为新婚夫妇洞房里的双人床,给宾客们分了喜糖,整个婚礼也就宣告结束了。上世纪60年代,百姓家结婚开始搭起了喜棚。那时物资紧缺,粮食也是凭票购买,甚至出现了宾客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时,要先交上半斤粮票,才能吃酒席的现象,宾客们的贺礼也只是一面镜子或是做被面的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