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预案(精选6篇)
地震应急预案 篇1
为确保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给中心造成的灾害,保障中心财产和宾客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地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待定(后附办公室电话及个人有效联系方式)
执行组长:待定
副组长:待定
成员:待定
发生突发事件时在处理小组组长、执行组长或副组长成员到达之前,由总值班员负责处理。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综合处理抗震救灾有关事宜;掌握震情和灾情,随时向上级汇报,向指挥部各工作组通报;筹集、调拨救灾经费和救灾物资;负责处理指挥部的日常事务。
二、各组任务与职责
(一)抢险救灾组(建议主要由工程部、中厨、保安部人员组成)
负责人:待定
1、迅速集结人员和器材,抢救被埋压人员;
2、及时运送重伤员和调配救灾物资;
3、震后第一时间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4、抢修供电、供水、供气等管线和设备,迅速恢复供电、供水、供气主要职责:组织指挥全院师生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包括抢救被压埋人员;
5、保证通信联络设备的畅通,确保能够随时接受和发布信息。
(二)医疗救护组(建议主要由市场部人员以及懂得医务常识的员工组成)
负责人:待定
1、准备充足的药品,器械和设备;
2、根据领导小组命令,立即进行现场救护;
3、根据灾情情况,部署救护力量,妥善安置重伤员。
(三)治安保卫组(建议主要由保安部人员组成)
负责人:待定
1、加强单位内治安巡逻、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心安全稳定;
2、检查各部门的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用情况;
3、地震灾害发生后,做好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4、维护治安,严防各种破坏活动;
5、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6、疏导中心交通。
(四)人员疏散组(建议主要由餐饮部、客房部人员组成)
地震应急预案 篇2
为了保证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区地震局于20xx年制定出《XX区地震应急预案》,并于20xx年做了修订。
一、应急预案体系基本情况。
由区地震局牵头,制定出《XX区地震应急预案》,每年演练2—3次,主要是选择中小学校,有时也与消防等单位联合演练,首先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讲解,然后进行演练,最后对本次演练进行点评。聘请市地震局业务科室人员和淮北师大防震减灾大学生志愿者参加。
二、近年来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按照应急预案的构成,不断补充和完善,力求做到简洁、全面、可具操作性,每次演练后进行点评和评估。由于去年区地震局申请建设了地震体验中心,使中小学校师生全部进行体验和演练。目前,各学校演练时间安排已排至2016年年底。
三、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由于地震应急预案涉及面广,所以协调机制十分重要,另外一些硬件设施完善,物资储备情况等都是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应急预案编制应根据实际情况,立足实战,加大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各种硬件设施,同时及时进行修订,使应急工作更科学、合理、一旦发生地震,发挥应有的作用。
地震应急预案方案 篇3
一、演练目的:
1、使全校师生了解紧急疏散知识。
2、掌握地震火灾等情况发生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3、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能力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对象:
良浩小学全体师生
三、演练时间:
20__年9月12日下午
四、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紧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确保演练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五、演练内容:
1、紧急疏散;
2、安全撤离。
六、实施过程:
1、正式演练前准备工作:
(1)由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紧急疏散知识,让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
动作要领:
①开始时,教师喊:“紧急疏散!”,学生迅速做好紧急疏散准备。紧接着教师喊:“按顺序安全疏散!”。
②约1分钟学生迅速按出操队形排好队。
③教师喊:“开始撤离!”,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按出操路线安全而有序地撤离。
(2)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紧急疏散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2、正式演练前
(1) 全体师生在教室里,校长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安全、口令等)。
安全方面应强调:
①就地避险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和眼睛,以免被桌椅碰伤。
②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学生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
③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
号令:师生要统一听从号令指挥。第一次号令表示紧急情况发生,要求就地避险(请同学们立即蹲到桌下别动);第二次号令表示险情已过,要求各班根据广播安全有序撤离。
(2)学生回到各自教室
3、正式演练:
(1) 紧急疏散:
听到第一次号令后(广播),按上述动作要领的要求,教师迅速指挥学生撤离。
(2) 安全撤离:
听到第二次号令后(大约2分钟过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排队撤离,依照按出操的顺序,安全而有序地通过楼道,集结到操场指定位置上(联合晨会对形排列)。
七、演练结束
请班级教师清点本班学生人数,并按顺序向校长报告:----班紧急疏散完毕,全部安全撤离。
最新地震应急预案 篇4
一、紧急疏散原则:
指挥得力、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二、处置应急事故的组织:
学校安全疏散领导小组:
组长:沈汉力
副组长:林清灿、李雪莲、柯双喜
组员:全体教师
三、地震临震应急反应:
(一)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
根据学校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学生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学校办公室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拉响警报,听到警报(钟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拉响警报(哨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同时,柯双喜老师负责向120求救;沈汉力校长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
2、组织疏散:
(1)安全疏散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班主任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疏散路线说明:
a、各班学生依次分两列纵队从教室前后门出,不拥挤,有序排好两列纵队。
b、六(1)、五(1)班从教学楼过连廊往综合楼楼梯下楼直接到操场;
四(1)、四(2)班从教学楼过连廊往宿舍楼楼梯下楼直接到操场;
三(1)、三(2)班从教学楼左侧楼梯下楼直接到操场;
二(1)、二(2)班顺教学楼右侧楼梯下楼直接到操场;
一(1)、一(2)、一(3)班直接到操场。
c、教室内学生疏散指挥人员安排:
当时在教室上课的教师迅速组织学生排队,带领学生有次序下楼疏散;
当时在办公室内办公的班主任、随班教师立即前往楼道口等待本班学生,遇到本班学生后立即协同任课教师带领本班学生到操场,按升旗仪式队伍位置安排集结队伍。
上体育课的班级立即在操场集合,由上课的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到安全地带集结。
3、救护摹拟演练:
(1)救护人员安排
由林清灿老师及时联系卫生所卫生员到校内处理伤病员。
a、不担任教学任务及疏散任务的教师在操场待命,及时把伤情较重的师生送往医院。
b、带领本班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后,不担任班主任的男教师如当时没有带班任务,则立即到操场待命,参加救护组工作。
(2)操作过程
a、发现学生受伤,所在班科任老师应立即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b、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转移受伤学生至安全地带(操场)。
c、先由卫生所卫生员进行急救,待120救护车到达后送湖头医院就医。
四、疏散要求:
1、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钟声),教学楼全体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集合地点:按集会位置在操场集中,如情况需要,再听从指挥安排。
3、在撤离时给学生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五、注意事项: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
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场。
5、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6、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7、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8、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六、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七、灾情速报:
灾情速报对象:灾情内容向上级地震部门、中心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
最新地震应急预案 篇5
为确保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运行,最大限度地减轻震害造成的损失,提高整体防御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提高我局的对外形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东方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2015-2020年)》的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本市行政区域内地震、地震相关事件发生后,立即组织局内各股室实施本单位地震应急工作。并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要求,成立审计组对救灾资金及物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审计。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密切配合,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协同行动。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成立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全盘的安排部署、分工协调落实;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负责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一)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陈国强(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王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莉(副局长)、苏永谦(党组成员、副主任科员)
成员:李雪(办公室主任)、冯凯凯(办公室科员)、王莹子(农业与资源环境审计科员)、符赞华(社会保障审计科员)
(二)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建立健全地震、地震相关事件的审计信息发布制度。明确:审计信息发布的内容;及时通报准确、权威的审计信息,及时通报事件处理工作的审计数据信息。
2、对本单位抗震救灾做统一指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3、研究制定抗震救灾重大决策措施,制定和发布抗震救灾的有关规定,动员和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4、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抗震救灾情况,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
5、研究解决演练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组织完成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其他应急工作任务。
(三)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主任由陈国强副局长兼任。成员为局办公室、资源环境审计股和社会保障审计股相关股室工作人员。负责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三、应急准备措施
(一)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全盘的安排部署、分工协调落实,各成员立即进入岗位,各司其职,组织各股室人员开展工作,确保地震应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启动抢险救灾行动方案,组织好抢险队伍并进入待命状态。
(三)对供水、供电、消防等生命线工程和易燃、易爆、有毒等次生灾害要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四)立即检查抢险救灾用的资金、物资准备情况,尽快做好本单位工作、生活、救灾物资准备。
四、震后应急行动
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地震发生后立即实施紧急预案,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下进行抗震救灾工作。
(一)根据实际,逐个确认局干部职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情况;对被压和处在危险场地的干部职工,要积极联系和协助救护,减少人员伤亡。
(二)全面检查和检修水电等生命工程,加强对易燃、易爆等次生灾害源的监控。
(三)根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应急部门的安排,参与设置医疗急救点、救灾物资供应点等工作,提供医药、食品、饮用水等急需物品。要储备好相关医疗药品和器械,迅速开展伤病员的抢救护理工作。防治病毒和疫病流行,安排好全部干部职工生活。
(四)成立审计组,对救灾资金及物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审计。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由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召开小组会议,对受灾情况进行梳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安排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处理;具体善后工作根据分工妥善处置。
(二)灾害调查与评估。由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灾害情况进行调查及受灾情况进行汇总,由局纪检对全过程进行检查及评估。由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恢复办公、重建办公条件等情况进行谋划梳理,向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由局领导小组进一步安排部署。
(三)出具审计报告,必要时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审计工作结束后,出具审计报告。必要时,经市政府批示后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
最新地震应急预案 篇6
一、总则
(一)为提高抗震救灾工作和地震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保护公司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制定本预案。
(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本预案为公司地震应急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公司有关部门要配合本预案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破坏性地震分为四类:
1、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人员死亡数超过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区域范围内发生7、0级以上地震,也可视为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
2、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5%的地震。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大于6、5级、小于7、0级的地震也可视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3、中等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0、1%-1%的地震。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大于6、0级、小于6、5级地震,也可视为中等破坏性地震。
4、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指标低于中等破坏性地震)的地震。
(四)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公司要按统一领导、部门分工、综合协调、快速高效的原则开展地震救援工作。
(五)在本公司范围内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启动本预案。
二、地震应急机构及其职责
(一)本公司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公司领导班子自动转为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
(二)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
总 指 挥:张忠生
副总指挥:何传福、陈建国、沈志万
成员:段勇、徐日俊、梁振华、符煜晖、史森森、严明
职责: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市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负责和上级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协调其它地震应急工作组的工作;配合市次生灾害防御组开展工作。对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制定紧急处置或防御预案,并加强监控;发生灾害时,迅速消除危害;负责处理公司指挥部的日常事务;办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应急反应
本公司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公司要迅速了解震情、灾情,按以下要求作出应急反应:
(一)总经理领导本公司的地震应急工作;
(二)组成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公司地震应急工作;
(三)向县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报告震情、灾情;
(四)向县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本公司采取的应急行动;
(五)根据震情、灾情,积极执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抢险救灾工作部署,进一步开展救援工作;
(六)向县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救灾工作。
四、临震应急反应
(一)县人民政府发布破坏性地震预报后,公司即可宣布本公司进入临震应急期。
(二)临震应急期一般为10天;必要时,可再延长10天。
(三)临震应急反应主要包括:
1、配合县地震部门加强震情监视,及时向县地震部门报告震情变化。
2、检查公司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
3、组织对工程设施(或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措施。
4、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五、其他事项
本预案适用于发布破坏性地震预报后或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的应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