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陋习的倡议书(精选7篇)
告别陋习的倡议书 篇1
各位兄弟姐妹:
在这个丹桂飘香的秋天,我们迎着明媚的阳光又迈进了新的学年,开始了我们人生中的又一个新起点。
菁菁校园,莘莘学子,碧树芳草,一花一木,靠我们全体学子共同呵护。在这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校园里,你忍心丢下手中的废纸,玷污它的一尘不染吗?你忍心大声喧哗,打破它的宁静和谐吗?你忍心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破坏它的美丽吗?确实,在我们的校园还存在这样的现象:随意丢弃的零食袋、乱吐的口香糖、随意踩在墙上班驳的脚印和课桌上涂写的字迹时常可见,脱口而出的对骂和不堪入耳的脏话时有耳闻。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正蚕食着我们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也正污染着我们纯洁的心灵。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个品质;播下一种品质,收获一种人生;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生活,我们需要一个优美、温馨的校园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告别陋习,拥抱文明,提升个人素质,共建美好校园。在此,我以一名团员的身份向全校学生发出“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倡议:
1、文明形象:
装扮得当,衣着得体。头发整洁,梳理齐整,不染发、不烫发、不理光头,不留长发,不留怪异的发型;服饰整洁,素雅得体;不浓装艳抹,不戴首饰;不穿拖鞋、背心、睡衣、奇装异服和过于暴露的服饰进入教学区。
2、文明生活:
讲究卫生,保洁校园。保持教室、寝室、校园干净整洁;个人衣袜,勤换勤洗;不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不乱倒水,不乱扔果皮纸屑垃圾;文明用餐,不带饭出食堂;按时作息,不在公共场所追逐、打闹、喧哗。
3、文明言行:
语言文明,举止有度。讲究礼仪,谦虚为人,诚实守信;不骂人,不说脏话、谎话;尊敬师长,见面微笑问好;团结同学,友好和睦相处;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保护环境,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
4、文明守纪:
遵章守纪,规范行为。不打人,不给别人起绰号;不吸烟,不喝酒,不;不乱拿他人钱物;不进营业性网吧,拒绝“黄、毒、赌、网”。
5、文明交往:
礼貌待人,文明交友。男女同学交往得体,保持距离;谨慎交友,不与社会不良分子交往,不将校外人员带进学校;不在外留宿,亦不留宿外人。
同学们,“三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树立文明向上的美好形象,让我们的校园“绿化、美化、文化随处可见;树香、花香、书香扑面而来”,让你、我都成为三中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同学们,从此刻开始,让我们与陋习断交,与文明拥抱吧!
告别陋习的倡议书 篇2
广大人民群众: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我国缅怀先人、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每年清明节期间,因上坟焚香、烧纸、燃香烛、放鞭炮等野外用火引发的森林火灾事件时有发生,给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为有效防止清明节期间因上坟祭祀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确保清明平安,我们向社会各界组织、团体及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维护生态安全,增强防火意识。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森林火灾是一种发生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处置救助极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不仅可能把多年的生态建设成果和几代人艰苦努力培植的林产业毁于一旦,甚至于烧毁村庄,造成人员伤亡。随着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大,森林面积大幅增长,加之全球气候异常,发生森林火灾的几率高,并呈上升的趋势,森林火灾严重危害着生态系统安全,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防范意识,严防森林火灾,建设绿色家园是全社会和每位市民的共同愿望。
二、自觉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祭扫。
“思亲莫使烟火扰,文明平安祭先人”。我们在尊重祭祖习俗的同时,更呼唤文明祭祀新风尚。要以平安为本,坚持从我做起,自觉摒弃上坟烧纸、燃香烛、放鞭炮等祭祀用火习惯,树立文明平安祭扫新观念,倡导以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清扫一次墓碑以及网上祭祀等无烟祭扫方式,把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和良好愿望用更加环保、健康、安全的方式进行表达,不断提高和丰富个人精神文化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新风正气。
三、加强自我约束,减少火灾隐患。
自觉遵守森林高火险期规定,不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不在森林防火区域吸烟、焚香、燃烛、烧纸、野炊和燃放烟花、鞭炮、孔明灯,竭力减少森林火灾隐患;加强留守老人和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防止失火;采取有效措施管住痴、呆、聋、哑、精神病等特殊人员,防止监护不力引发森林火灾。
绿色家园需要全社会精心呵护,让我们携起手来,履行好严防森林火灾的责任和义务,让森林火灾失去肆虐人类美好家园的机会,让逝者和生者都享有青山绿水,让越来越丰富的森林资源惠及全社会。
xx市xx区森林防火指挥部
20xx年3月29日
告别陋习 篇3
告别陋习,拥抱文明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5000年历史的文明,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谦恭礼让。
文明,不仅体现个人素质、教养,更体现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生存标志,大家不难发现,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文明已成为陌生的标志,你看见墙壁上那张牙舞爪的鞋了吗?你看见昔日光洁的桌面已刻满划痕了吗?你听见楼道里充满了一片喧嚣吗?作为一个学生,你还会无动于衷吗?
文明,一个行为的截止,一个文化的反衬,一个教养的体现,有些同学就会穿一些奇装异服,作为一个学生,仪容仪表犹为重要,其要做到:面必整、发必理、衣必整。
网吧里,还遗留着你恋恋不舍的身影,也许你还嫌上网时间不够;厕所里,也许你正孜孜不倦的享受着烟所带来的巨大诱惑;街道上,也许你正骂骂咧咧的躺在路边,身上一股浓欲的酒味,你有没有想过,你是一个学生,你是一个学生。也许网络、烟酒给你带来的是更大的诱惑,但是你不能尽量克制一下自己吗? 青春是我们的资本,是我们学习文化,养成良好品德的黄金时期,摒弃一切不良习惯,是一个智者的体现。
菁菁校园,礼仪当先,莘莘学子,育人为本,人人得尔诛之,同学们,让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告别陋习 篇4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们是来自七(6)班的选手,我是×××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而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中国灿烂的文化,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无不体现我们中国人的气质与素养。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有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道德来引导而姓,用礼制去同化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可见礼治具有能使百姓知道廉耻并建立有序生活的社会功能。礼的观念尚在古代已经建立而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礼仪对于我们还重要吗?重要!礼仪不仅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而且对于个人而言,也是体现一个人道德和修养的尺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文明素质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其实,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
那么,请大家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告别陋习 篇5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意识到,文明行为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文明行为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的好孩子,并为学校的和谐建设做出贡献
活动形式:小品表演、组内讨论、自我总结、集体宣誓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寄语:
同学们,我们的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财富和骄傲因此,学习礼仪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个人素质,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讲文明,那么,我们就会显得很有修养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每个人都能增强文明素质,为我们的班级、校园,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
二、小品表演:
学生表演:乱扔垃圾,打饭插队,践踏草坪等不文明现象,其他学生观看,并引发学生进行如下讨论:
(1)你觉得这些行为怎么样?有什么害处呢?
(2)如果你有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以后会怎么办?
(3)你在咱们的校园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还见到过哪些不文明行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到底应该怎么做?
三、小组讨论: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成员有哪些不文明行为?
四、自查陋习,实施对策
在这个阶段,我要求学生各自找出自己存在的陋习,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在上一个环节,学生们分析的可能只是皮毛,这会,大家都实事求是地对自己做了最真实的剖析,并为自己找到了方向。五、集体宣誓班长带领学生宣誓:从今天起,我们要努力做到遵规守纪,勤奋学习;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善,礼貌待人;勤俭节约,孝敬父母;遵守公德,严于律己;点滴小事,从我做起!
六、班会总结:
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希望我们的学生都能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青少年文明行为,贵在实践!我希望每位同学能够真正地从自我做起,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力争做到言行文明、举止得体、品德高尚、尊敬师长、尊重他人,凡事多反思自我,少埋怨他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别各种自身的不良行为,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中学生。
告别陋习 篇6
与陋习告别,告别一段阴影,演绎一段精彩;与文明握手,握手一位益友,承袭一代精华。这是小越镇中本学期初开展“告别陋习握手文明”主题活动的宣传口号。
学期初,小越镇中在推动德育素质教育进程中,开展了以“告别陋习 握手文明”为主题的评选“校园十大陋习”与“校园十大文明行为”德育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鞭挞校园内的“假、丑、恶”现象,使同学们真实、客观的认识自我的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修养,进而推动校园文明的发展与和谐校园的建设。
评选活动通过全校学生公投、学生代表讨论、汇总整理,评选出了“在教室和走廊大声喧哗、说粗话脏话”等十大陋习与“每天弯腰捡垃圾、见面问好”等
我们看到,在我们的校园宽敞美丽,教学设施一流的同时,但却存在很多不和谐、不文明的行为:包装袋到处飞扬、粗脏话不绝于耳、追逐嬉闹喧哗不断,这一切的一切,与当前学校的发展格格不入。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久以来一直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识到文明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常抓不懈。为此学校专门出台了以“告别陋习握手文明”为主题的《小越镇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进行知耻明理教育,提高学生对陋习和文明行为的辨别能力;进行行为习惯矫正,建立学生文明示范骨干队伍,展示文明形象,督促和帮助学生逐步矫正不文明行为,告别陋习;自觉维护校园卫生环境,并引导学生逐步从他律转向自律;重抓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提出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着装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积极营造校园文明氛围。
活动中我们坚持让文明意识深入学生心中。只有让文明意识深入学生心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文明的重要性,学生才会把文明习惯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通过宣传发动,让全体同学明白“讲文明、树新风、告别陋习”活动的意义,提高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甑别能力,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文明光荣,陋习可耻的氛围。
活动中我们坚持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形成文明习惯,除了讲文明习惯的重要性,还需要有相应的措施。我们通过班规、班纪,学生文明监督岗等途径对极少数同学的不文明行为加强管理和监督。例如,对于极少数吐痰、丢废纸等不文明行为就让全班同学共同制订出处理措施,通过强制性的监督管理措施,达到抑制陋习、消除陋习,促使其养成健康文明的习惯。
活动中我们坚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讲文明不停留在口头上,而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落实在培养学生文明意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文明建设中去。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不丢一张纸、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爱护花草树木等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从尊敬老师、尊敬父母、团结同学、不说粗脏话等具体的行为做起;从多用“谢谢、对不起”等文明语言做起。让每个学生在行动中一点、一点的改变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文明学生。
告别陋习,全员参与,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打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坚战,文明之花定会在小越镇中绽放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
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
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
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
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告别陋习的倡议书 篇7
各位同学:
当我们经过艰辛的努力,激烈的竞争,终于坐在省前中宽敞明亮的教室读书的时候,你是否为自己身为前中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呢 省前中是一座美丽的知识殿堂,这里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在美丽的校园中,我们努力地学习,充实地生活,陶醉于书海,活跃在操场,尽情挥洒着青春的美丽与激情。可是当我们徜徉于美丽的校园时,却发现校园中跳动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校园陋习随处可见。仔细盘点我们校园的不文明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公共卫生意识差。一些同学缺乏公德心,不注意公共卫生。操场上,大道边,花丛中,小河里,随处可见同学们扔下的餐巾纸,胶带纸,饮料瓶;有少数同学,如厕后便纸不入篓,不随手冲厕所,甚至有同学把方便面等倒入厕所,以致于下水道经常堵塞。
二是爱吃零食。部分同学喜欢边走边吃零食,有些同学把零食带进教室,把教室当作茶吧,餐厅。
三是浪费现象严重。有的教室大白天光线很足的时候,还把所有的灯都开着;有的宿舍人走后水龙头水流不断;有的同学饭菜只吃几口就倒掉了。
四是喜欢跑步吃饭和争抢插队。部分同学不守规则,不讲秩序。吃饭要跑步,进餐厅要插队,上楼梯要拥挤,体育课上要争抢场地与器材。
五是践踏草坪现象严重。有的同学为了走近路而肆意践踏草坪;有的同学攀折花木,据为己有。
六是任意破坏公物。有的同学情绪冲动,稍遇不顺心的事就会任意破坏公物。教室,宿舍的门窗,门锁,公共卫生间的门板,水龙头,各楼道的消防栓,应急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七是穿着不得体。有些学生喜欢穿着怪异的服装,如破损的牛仔裤,吊带装等;男生留着很长的头发,耳朵上挂着MP3、
八是男女生非正常交往。部分男女生交往过密,有的互传纸条,内容还很不健康;有的晚自修结束后还滞留在教室,操场,大道等,拉拉扯扯,超越了男女生交往的底线。
或许,有些现象在社会上司空见惯,但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学校,有些在社会上合理的现象在学校是不允许的对种种令人心痛的现象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有以上种种不文明现象的同学,请不要忘记你的身份——省前中的学生。在处处倡导文明,人人提高素质的今天,作为新世纪的高中生,我们不能忽视肩上的责任,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决不应该出现在我们身上。因此,学生会全体成员在此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文明生活。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随意践踏草坪;爱护公共财物,不在墙上和课桌上乱刻,乱画;严禁损坏门,窗,锁,墙等学校公共设施。要节约水电等资源,杜绝浪费。
二,文明学习。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不旷课;杜绝在教室内大声喧哗,吃零食等不文明现象。
三,文明就寝。按时作息,严格遵守学校熄灯制度,熄灯后不在宿舍内喧哗,打闹,洗衣等。
四,文明就餐。排队就餐,不随意插队;节约粮食,不乱倒剩饭剩菜,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五,文明运动。根据体育老师安排进行活动,不争抢,不吵闹,严禁在楼梯,校园内追逐奔跑。
六,文明交往。同学之间保持竞争与合作的良好关系,男女生之间应保持正常的交往关系。
文明是成功的花蕊,是理想的风帆。维护社会公德,美化校园环境,遵守校纪校规,修身律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勤俭诚信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胸怀开阔,恢弘大气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为而共同努力!
向不文明行为宣战,还校园一片洁净的蓝天,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需要你我携手,与道德做伴,与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