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方案 > 常用文书

用电安全心得体会(精选7篇)

时间: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篇1

1、严格按照电器使用说明来使用电器,而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中提示或警告的注意事项,不要拿自己的生命来做危险的尝试。如果不认识字最好有专业人士讲解或操作,如果是儿童使用的话一定要有成年人在场。

2、使用电器时,先插电源插头,后开电器开关。使用完时,先断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人本身就是导体,不要用手去碰通电电器的金属部位,也不要用力去拔电线和插头,会有触电危险。

3、水是可以导电的,这个要千万注意,所以不要用湿手湿布去碰带电通电的电器,不要在电线上悬挂物品或晾晒衣物,否则都会引发触电事故。

4、电器设备突然冒火喷火星,原因不明的情况下注意不要用手拔插头,也不要直接灭火,应该先断电,用绝缘体拔掉插头,再灭火。

5、维修或者移动电器的时候要先断电,而且如果发现有裸露的电线时,一定要用绝缘的胶带把它缠上封好。不要私自乱拉乱接电线,很容易造成短路引发危险。

6、带有金属外壳的可移动电源,要使用三芯塑料护套线或者配套的三脚插头和三眼插座。插座内要安装接地线,注意不要把接地线连接到水管或煤气管上,否则会引起重大事故。

7、如果在路上发现电线掉落,不管有没有电,都不要上前触碰电线,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8、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要直接上去拉,这样自己也会触电,应该第一时间断电,如没有开关那么用干的绝缘物体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远离电线。再根据情况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或者送往医院。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篇2

1、触电是怎么回事

当人体接触到带电体,有电流通过人体时,轻则有针刺、麻木、剧痛等感觉,重则发生痉挛: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心跳停止、死亡。这就是触电事故。

2、家庭用电中有哪些安全问题

用电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身安全,二是财产安全。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用电时要注意:

(1)不站在地上去接触火线;站在绝缘体上,穿着绝缘鞋也不能让身体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

(2)要保护好电线、插头、插座、灯座及电器绝缘部分。要保持绝缘部份的干燥,不要用湿手去扳开关、插人或拔出插头。

(3)电线不要与金属物接触,不要将电线挂在铁钉上,以免发生短路。

(4)禁止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禁止用橡皮胶代替电工绝缘胶布。

(5)在电路中安装触电保护器,并定期检验保护器的灵敏度。

3、下雷雨时怎样使用电器

(1)关掉收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等电器的开关,拔出电源插头,拔出电视机的天线插头或有线电视的`信号电缆。最好将电缆移至房外。

(2)暂时不用电话,如一定要通话,可用免提功能键,与话机保持距离,切忌直接使用话筒。

(3)离开电线、灯头、有线广播喇叭1、5米以上。

4、发现漏电、触电事故怎么办

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如电源开关太远。可以站在干木凳上用不导电的物体,如木棒、竹竿、塑料棒、衣服等将触电者与带电体分开。莫将带电体碰着自己和他人身体,避免触电现象再发生。触电者痉挛紧握电线时可以用干燥的带木柄的斧头或有绝缘柄的钢丝钳切断电线。抢救触电者一定要及时,不能拖延一分一秒,因为触电时间越长,危害越大,生命越危险。

发现有人触电,惊慌失措,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用剪刀剪电线,都是错误的,这样做会使救人者自己触电。

5、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事故。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草案(ISD)相同。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

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如电气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在二次系统中,交流电压回路用黄色,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

(1)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2)不用湿手扳开关,插入或拔出插头。

(3)安装、检修电器应穿绝缘鞋,站在绝缘体上,且要切断电源。

(4)禁止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禁止用橡皮胶代替电工绝缘胶布。

(5)在电路中安装触电保护器,并定期检验其灵敏度。

(6)下雷雨时,不使用收音机、录像机、电视机、且拔出电源插头,拔出电视机天线插头。暂时不使用电话,如一定要用,可用免提功能。

(7)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禁止学生在寝室使用电炉、"热得快"等电器。

(8)不在架着电缆、电线的下面放风筝和进行球类活动。

用电安全知识 篇3

1、不要用手去移动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如台扇、洗衣机。电视机等等。如须搬动,应关上开关,并拔去插头。

2、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如必须带电修理,应穿鞋并带手套。

3、对夏季使用频繁的电器,如电热淋浴器,台扇、洗衣机等,要采取一些实用的措施,防止触电,如经常用电笔测试金属外壳是否带电,加装触电保安器漏电开关等。

4、夏季雨水多,使用水也多,如不慎家中浸水,首先应切断电源,即把家中的总开关或熔丝拉掉,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因浸水、绝缘损坏而发生事故。其次在切断电源后,将可能浸水的家用电器,搬移到不浸水的地方,防止绝缘浸水受潮,影响今后使用。如果电器设备已浸水,绝缘受潮的可能性很大,在再次使用前,应对设备的绝缘专用的摇表测试绝缘电阻。如达到规定要求,可以使用,否则要对绝缘进行干燥处理,直到绝缘良好为止。

用电安全知识 篇4

人体触电后有头晕、脸色苍白、心悸、四肢无力,甚至昏倒等情况,此时小儿神志清楚、呼吸心跳均有规律,家长应让患儿平躺休息,并留心观察,如以上症状消失,就不需要做特殊处理。严重者昏迷、心跳加快、呼吸中枢麻痹以致呼吸停止,皮肤有烧伤或焦化、坏死等情况。

如果接触数千伏以上的高压电或雷电就有可能致死,致死的原因是由于电流引起脑(延髓的呼吸中枢)的高度抑制、心肌的抑制、心室纤维性颤动。电压高、电流强、体表潮湿、电阻小,容易致死。体表燥、电阻大,或电流仅从一侧肢体或体表导入地可能引起烧伤而未必死亡。

急救措施

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木棒等尽快使患儿脱离电源,急救者一定要注意救护的方式方法,防止自身触电。

当患儿脱离电源后,根据患儿的症状,马上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急救。

轻症:让患儿就地平躺,仔细检查身体,暂时不要让患儿起身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重症:如呼吸停止、心跳存在,应将患儿就地放平,解松衣扣,做人工呼吸。也可以掐人中、十宣(即十个手指尖)、涌泉等穴。

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

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也就是人工呼吸做1次,心脏按压 5次。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在处理电击伤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损伤。

在急救的过程中,不宜移动患儿,如果确实需要移动,除了让患儿平躺在平板担架上以外,还应该继续抢救,中断时间不能超过30秒,直至到医院。

爱心提示

掌握家电知识,未断电前不要用湿手或湿布接触电器。教育儿童不要玩弄灯头、插销、电线或插座。家里的电热水器一定要有防漏电保护以免漏电伤人。

用电安全知识 篇5

一、 活动主题:“谨记安全活动知识,秒杀安全隐患”

二、 活动背景:近年来中国的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其中用电安全事故尤为突出,每年都会造成一定数量的学生生命财产损失。广东科技学院,正值新生入学之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三、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丰沛学生的安全知识与应急能力,对校园新生的安全意识程度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提升措施以建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 主办方:机电工程系安全委员会。

五、 活动对象:机电工程系全系学生,以三人一小组的形式分组进行。

六、 活动时间:第一轮笔试11月25,第二轮12月2日

七、 活动地点:八栋105

八、 活动形式:知识竞赛(包含抢答、答卷等形式)

九、 竞赛内容:比赛分两轮:

1) 首轮海选对报名竞赛者进行考卷试测试,全卷100分,75分及以上者晋级下一轮。(此轮依照实际报名情况可以选择性跳过。)

2) 次轮以抢答形式进行,采用积分式,由考官发文。选手抢答,60分及以上者晋级下一轮。以互动形式进行,考官提供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景图片,关卡难度依次递减,与选手以小游戏形式来进行,每关提供以难度为基准的积分,与第二轮积分相加来决定最后排名。

1) 。

十一、奖励项目:一等奖:三张奖状以及一个奖杯

二等奖:三张奖状

三等奖:三张奖状

四五六名都每人一张奖状

十二、活动总结:由机电工程系安委会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即对学生对安全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并提出提升方案。并推举第一名小组进行院级别的安全知识竞赛。

第一环节:问答环节

比赛开始前,由组办方向每组成员发放一个本子作为答题本。比赛开始后,由主持人展示安全知识相关的题目,向每个参赛小组提问。听到问题后,各个小组在各自分发到的答题本上写下答案,并于时间限制到达时同时亮出,若其余小组亮出后修改,视为回答无效。答对小组获得积分,第一环节结束后计算本轮环节总得分。

游戏环节:猜词环节

此环节有6组题目,每组题目有8个词语。由选手自行选取题组。猜词过程中,由一人用肢体语言表达,另外两人则根据提示猜出词语,猜对得分,猜错不给分。每个词语不单独设立时间上限,总时间上限为15min。若答对当前词或者选择跳过将进入下一个词语。跳过的词语不可再次挑战。环节中紧张表达者说话,违者跳过当前词语。(本环节词语与安全知识不一定挂钩,仅为娱乐环节,但得分计入总分

第二环节:抢答环节

由主持人暂时有关安全知识的图片,图片将会缓慢的展开。在图片开始展开时,参赛小组即可开始在答题本上写下专有名词然后举手抢答。在举手示意并得到主持人回应后,亮出答题本上的答案。选手一举手,将暂停图片展开并返回上一界面。若答对,主持人将图片完全展开并给予答对小组分数奖励。若打错,将继续展开图片直至有小组答对。

用电安全知识 篇6

常见的用电安全知识

在使用漏电保护器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常的注意电路的老化现象,特别是地线的老化现象,以防止在使用了漏电保护器的情况下,还从地线出现了漏电,而导致触电的危险发生。

同时,还有人觉得在洗浴时,拔下了电源的插头就一定的安全了。这也是我们经常会发生的触电误区,很多热水器出现漏电触电事故,也是在热水器的电源手头被拔下的情况,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热水器除了连接电路外,他还与水管进行连接,在一些接地不好的情况下,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接地的建筑当中,他们是将接地线与水管连接来使用的,将水管当做了接地之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一户人家里出现了漏电的现象,可能会通过水管传达给整栋楼的居民,如果在此时漏电,你正好又在使用热水器,也有可能会被热水器中漏电的电流给击中,因此在使用热水器时,我们也要关注是否有将水管当做接地之用。

电,是我们日常生活必须使用,与我们分不开,但同时电也是最可怕,随时取人生命,所以了解一些用电安全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用电安全知识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

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A、 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

1、绝缘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

2、屏护

即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

3、间距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

B、 接地和接零

接地

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

保护接地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

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电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

保护接零

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应当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但还应该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

C、 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尽量装设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转换取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D、 采用安全电压

这是用于小型电气设备或小容量电气线路的安全措施。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大,电流也就越大。因此,可以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这一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50伏,直流不超过120伏。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等级为42伏,36伏,24伏,12伏和6伏。

凡手提照明灯、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灯,如果没有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42伏或36伏安全电压。

凡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使用手提照明灯时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

E、 加强绝缘

加强绝缘就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即保护绝缘体以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

注意事项

1、不得随便乱动或私自修理车间内的电气设备。

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头、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

3、不得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并保持闸刀开关、磁力开关等盖面完整,以防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

4、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保证连接牢固。

5、在移动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保护好导线,以免磨损或拉断。

6、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工具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要防止移动工具时,导线被拉断,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板上。

7、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内。当遇到高压线断落时,周围10米之内,禁止人员进入;若已经在10米范围之内,应单足或并足跳出危险区。

8、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明显处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三、电器火灾的防止

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

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

防止电气火灾,还要注意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注意电器设备安装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电气设备进行是否异常,注意防潮等。

四、静电、雷电、电磁危害的防护措施

1、静电的防护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静电可以造成多种危害。在挤压、切割、搅拌、喷溅、流体流动、感应、摩擦等作业时都会产生危险的静电,由于静电电压很高,又易发生静电火花,所以特别容易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引起火灾和爆炸。

静电防护一般采用静电接地,增加空气的湿度,在物料内加入抗静电剂,使用静电中和器和工艺上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降低摩擦、流速、惰性气体保护等方法来消除或减少静电产生。

2、雷电的防护

雷电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网、避雷线等装置将雷电直接导入大地。

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 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

3、电磁危害的防护

电磁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电磁屏蔽装置。高频电磁屏蔽装置可由铜、铝或钢制成。金属或金属网可有效地消除电磁场的能量,因此可以用屏蔽室、屏蔽服等方式来防护。屏蔽装置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提高屏蔽效果。

五、电气作业管理措施

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独立作业。

电工作业人员要遵守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坚持维护检修制度,特别是高压检修工作的安全,必须坚持工作票、工作监护等工作制度。

用电安全心得体会 篇7

惊闻xx人身事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安全无小事”的深刻教训。电力事业是个充满危险的工作,但只要掌握电力运行规律、时刻保持安全生产的警惕性,防微杜渐,认真对待每一次工作任务,是完全可以驯服“电老虎”的。我们手里的《安规》和种种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就是给这只凶恶的“电老虎”设计的层层牢笼和枷锁。

xx这次事故,正是因为参与工作的人员对于已经“驯服”的“电老虎”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以为多年不发威的“电老虎”就真的成为“病猫”了。根本没有把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危险性看在眼里,这无异于擅自打开关押“电老虎”的牢笼和枷锁,这只凶恶的“电老虎”当然不肯放过任何发威的机会。

通过对《会议纪要》的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1、安全生产,不是口号

安全生产,这是我们电力工作者每时每刻都能听到或者看到的警句,心得体会《用电安全教育心得体会》。但是这不仅仅是个口号,更是我们工作的第一准则,是我们人身安全保障的唯一措施,不能因为以前的安全就忽略了以后的危险。忘记了这个准则,就是把自己加上作料送到“电老虎”的笼子里。这也是造成“蚌埠5、12”事故的主要原因。这样的态度,不出事故才是怪事。

2、服从指挥、听从调度

如果没有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电力工作的危险程度要远远大于战争。因为战争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牺牲,而电力生产如果没有安全生产措施的保障,任何人都躲不过“电老虎”的魔爪。打仗如果没有运筹帷幄、如果没有灵活指挥、没有各兵种、各单位协调配合,就要输掉战争。电力工作也一样,如果没有安全生产措施为武器、如果没有严格的指挥,松松散散、各自为战、不服从指挥,就很有可能造成自伤、误伤事故,甚至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同时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绝不亚于输掉一场战争造成的后果。因此电力工作就要象军队那样,纪律严明,指挥到位。“蚌埠5、12”事故就严重的存在组织不利、管理松散、现场混乱的情况,如此一来,怎能不吃败仗?

3、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随着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安全生产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是啊,你个人不遵守安全生产准则,后果可能是对别人造成伤害,这就是“谋杀”罪!也可能是造成国家经济损失,这就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即使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你也是“玩忽职守”罪。我们工作中的安全措施,如“两票三制”,工作人员如果不能严格遵守,而是走走过场形式主义,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就是威胁人身安全、国家财产,就是犯罪。“蚌埠5、12”事故中就存在工作票“代签名”、“未签名”现象、也没有严格执行工作间断、转移签名制度,就是没有把遵守工作安全保障制度上升到遵守“法律”的高度。

为了吸取“蚌埠5、12”事故的教训,学习会议纪要的精神,我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各项安全保障制度,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认真遵守“两票三制”等安全保障措施,决不麻痹大意,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事业的繁荣,而珍惜自己和他人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