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排轮溜冰技巧(精选4篇)
直排轮滑技巧三:基本装备 篇1
(一)外壳
1、是轮滑鞋外面的坚硬部分,多以耐用塑料造成,一抵御运动中的耗损,亦可以承受花式技巧所造成的刮磨及落地冲力。
2、竞赛用直排轮滑并无配备如一般休闲用直排轮滑的通风设计,因为通风系统会减低外壳的厚度及耐用度。
3、外壳脚掌以上的靴型部分有鞋带(LACES)或扣环(BUCKLES)绑紧,令足部可以穿稳直排轮。
4、大部分直排轮外壳均附有铰链(HINGE),连接好靴筒及外壳下半部,在保持挺硬之余亦容许运动员可以弯腿或调校小腿位置角度。
(二)强力皮带
1、部分轮滑鞋现在均备有一条强力皮带,由鞋内套的后方伸展至脚掌前方,作用是让运动员的脚跟及脚掌不至于移位。
(三)鞋内套
1、用来包覆足部,作用类似足部的软垫,以不同密度的泡末胶制成,密度愈高则垫护愈硬,轮滑鞋的反应愈强。
(四)底座
1、底座是连接外壳与轮子的结构。花式竞赛用直排轮滑必须比普通休闲轮滑鞋更能承受冲击力,材料采用铝合金或强化塑料,但一般运动员多采用铝合金制底座。
2、底座距地面甚近的设计让运动员能保持低重心。同时底座与足部愈近,则可为运动员提供更大的摩擦力。
3、现在的趋势是底座愈来愈贴近地面,而保持少于50—67毫米轮子大小的距离。
4、底座与鞋之间的连接方面,由于特技表演摩擦力强,故采用铆钉(RⅣETS)将两者连接。某些制造商亦开始安设隐性的铆钉一避免过早磨损。
(五)摩擦片
1、这片长方形的薄片在底部中间内陷成曲线槽状,通常置于第二及第三个轮子中间的鞋子表面,作用是在运动员表演摩擦类动作时保护外壳免受磨蚀。
2、材料采用金属或塑料。金属制摩擦片让运动员能保持更佳平衡,并可在与其他金属接触时免受磨蚀。而街头运动员则较多塑料制摩擦片以应付一般障碍物。
(六)摩擦钉
1、通常置于第二及第三个轮子中间的一条塑制小栓。作用是为运动员在进行摩擦动作时为外壳提供更大保护。
(七)轮子
多以polyurethane这种与橡胶类似的抗刮磨性强的材料制造。
(八)保护装束
1、所有运动员皆佩戴头盔急保护软垫,包括护腕、巨型护膝及护肘。特技直排轮滑运动员做穿着的护膝及护肘比一般休闲人士所用的大。而护胫则在抓栏动作失败时可以发挥保护作用。
2、在正式比赛中,业余运动员须穿着全套保护软垫,包括护腕;而职业选手则只须佩戴头盔及遮盖膝盖(如穿短裤则戴护膝,或穿上过膝长裤亦可)。
直排轮滑因为其特有的惊险刺激而成为极限运动的一员,是风靡全球的一项运动。直排轮滑基本步型可分为外八字站立、内八字站立及平行步站立,而直排轮滑的特技挑战更是吸引人们的眼球。
直排轮滑技巧一:基本步型 篇2
1、直排轮滑的特技挑战性必须归功于滑板,这个运动是在1981年开始,当时滑板爱好者就使用滑板,在相同的类型的街道和绿色场地开始实验,跳上楼梯的手扶杆从顶部向底部下滑。
2、随着对这个运动的认识,逐渐产生了为了因应特技直排轮滑的溜冰鞋设计,这类设计让轮滑爱好者在街道上滑行以及在障碍物上能够有更多的控制。
3、一连串的。直排轮滑竞赛于90年代在美国展开,1995年ESPN在美国罗德岛举办首届极限运动会,令直排轮滑成为了主流运动,并获得全球媒体的注意。同时职业的直排轮滑选手逐渐争取到赞助商的支持。
技巧2、滑行 篇3
练习完t字步之后基本就能掌握身体的重心了,滑行的时候要自己感受身体的重心。理论上来说,在往左边滑行的时候,身体的整个重心需要向左边倾,右脚最好能跟着带过去。右脚滑行的时候也一样。技巧就是不要一直只用一只脚滑行,一定要两只脚交换来滑行。而且练习的时候最好不要别人扶着,也不要借助外力。
技巧3、停止 篇4
停止也是有技巧的,一般是通过t字步来停止。一只脚放在后面打横,缓缓地减慢速度,最后达到停止的效果。这个技巧就是前脚要轻微的弯曲,后脚打横,让滑轮摩擦地面。渐渐的就会停下来了,要注意不能一下子打横,否则容易摔。如果对自己的滑行技术不是很满意,觉得自己的重心还是不稳定,可以先练习t字步。t字步主要是为了刹车的,是一个刹车的技巧。这个技巧就是双脚保持成一个t字,借助摩擦来进行改变方向和停止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