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方案 > 常用文书

李商隐的诗全集(精选2篇)

时间:

李商隐的名诗 篇1

《晚晴》是李商隐笔下的一首著名五言律诗,该诗描绘的是雨过天晴以后整个世界明朗清净以及生机勃勃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发自内心的欣喜以及乐观开怀的胸襟,是诗人初到桂林当幕僚时心情明媚的典型作品。

诗文大意为,独自一人深居简出地过着简单清净的生活,俯瞰着城门之外的曲城,春天已经过去,如今夏日里甚是清朗。青草尽受过雨水的浸淹过后,终于等到了天空的怜爱,开始放晴了。我自己登上高高的楼阁,借着栏杆眺望远处,天高地阔,而落日的余晖柔和地斜斜地照进窗户。南方鸟儿的小巢应经被阳光晒干了,而它们自己也再一次恢复了轻盈的体态。

李商隐在创作这首诗时,因为之前身陷牛李党派的斗争中饱受排挤与屈辱,在官场上的形式极度不利,于是离开长安,接受邀请来到桂林当幕僚,这个阶段是他在离开政治斗争的漩涡后初次感受到别人的信任以及生活的温暖,于是在精神上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心态逐渐转好,遂作了这首《晚晴》。

李商隐的诗 篇2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商隐与杜牧被称为小李杜;,据考证李商隐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李商隐与837年中进士,但是偶遇李商隐在后来娶了王茂元的女儿,所以被卷入牛李党争;中,一生不得志,最后在郑州病故。

李商隐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是获嘉的县令,所以李商隐跟着父亲在浙江生活,5岁就能背诵经书,7岁就能写文章了,但是在李商隐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李商隐职能跟着母亲回到家乡。回到家乡的李商隐在堂叔的门下学习,但是作为长子的李商隐也背负起了家庭的负担,以抄书补贴家用。李商隐在16岁就以擅长写古文而在乡里闻名,后来在829年,李商隐结识白居易与令狐楚,令狐楚成为李商隐的老师,期间李商隐一直向令狐楚学习,直到令狐楚被调任。后来李商隐中进士,恰在这年令狐楚病逝,李商隐在料理完令狐楚的丧事后进入王茂元的幕后,并娶了王茂元的女儿,这时李商隐就被认为背叛了刚刚去世的老师而遭受排挤,在复试中被除名。

里傻瓜呀知道839年,再次通过考试成为校书郎,被调任弘农县尉,但是远离了朝廷和权力中心,李商隐的从仕之路也变得异常的艰难,李商隐在政治上也没有找到能够自己的方向,在岳父死后,李商隐的处境更加困难,所以李商隐一直在政治边缘徘徊,直到851年,妻子王氏去世,李商隐怀着对妻子的亏欠去了西南边境的四川,这段时间是李商隐人生中最平淡的时期,后来柳仲郢被调往京城后,李商隐在两年后回到了家乡,最后在郑州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