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方案 > 常用文书

中华魂征文(精选4篇)

时间:

中华魂征文 篇1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神州大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弥漫天际。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萧杀的秋景,让我禁不住追忆在这片热土上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我想起了七十多年前,一个个中华儿女用鲜血保卫着我们的国家。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在那个中华民族最危急的年代,多少个落日被国人的鲜血染红,多少孤鸿的叫声被敌人的枪炮震断。在国难面前,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共赴国难。川军、湘军、桂军……各个地方,各个民族,在此时,就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卫我中华!高呼着"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川军子弟,六十四万人在他乡埋骨。人口仅一千一百万的广西,八年间走出了一百万桂军战士,将近三十万桂军战士战死在抗日前线!八年的抗战的胜利,是实实在在的这些可敬的中华儿女用血肉堆积出来的。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如今的我们,不曾经历过那个焦土抗战的年代,我们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但秋风吹遍大地,还有几个人记得当年的英雄?还有谁在七月七日去给他们拔一拔坟墓上茂盛的青草?还有谁知道在脚下的土地中有多少枯骨守卫过我们的国家?有谁知道那个在村中放了三十年羊的老人曾经是个参加过台儿庄敢死队的将军?有谁关心那些困在缅甸三十余年不得归乡的老人为这个国家流过多少热血?有谁关心他国的野人山中有多少黑洞洞的眼眶瞪着天空的枯骨?他们在异国的泉下谁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仍然屹立世界的东方!还有谁关心那些一个个老去死去的人们的背后的故事?还有谁知道他们在我们这个年纪,立下遗嘱,被老父送一面“死”字白旗,告诉他们“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然后客死他乡!古人尚且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而我们如此安逸的生活,如此健忘国家的伤痕,如此冷落民族的英雄。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阵亡数字难道不羞愧吗?

我不由地想,在七十多年前,为了不亡国,我们中国人作出了怎样的牺牲。有多少人死在战场上,他们尸骨何在?我们到什么地方去为他们插一面小旗,告慰英魂,我们活下来的人,有没有忘记他们?抗日战争中,我国牺牲的少将以上军官超过两百人,在世界民主阵营中位居第一;其中,有百分之十的将军是为战事失利而自杀成仁的,其惨烈程度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有四十四位将军是亲自和日军搏杀而牺牲在战场上的,其英勇悲壮位居世界第一。如今,我们何处祭英雄!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无人揾英雄泪!

中华魂征文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沐浴党的光辉,豪情迈向未来》。历史只是一个过往,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

历史的选择太多,远到尧舜禹,近到当今人才的选拔。都是历史选择的每一份诠释,成王败寇,历史的选择扑朔迷离。我最喜欢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看前朝。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历史的选择,冬天的东南风少之又少的几率,却是周瑜大败曹操的必备条件,或许冥冥之中有一个选择、有一个定点。人生太长,一世之间有千千万万不计其数的选择。选择时我们也只能看见它几天内引发的事情,而真正的结局是在经年后的一次意外或重逢中,这便是历史给予你的选择,人类之所以平凡是因为我们总是做错事,常常会后悔。而历史就像一道选择题,它只给你一次机会,破败的满清贵族选择陷人民于水火之中,使人们颠沛流离不得温饱,这是历史的错误,我们个人太渺小,往往在选择后只能后悔。而党是旧社会一道新生的光芒,她伟大,她带给人们希望,所以历史选择了她,她开始行动。

于是,在百年黑暗历史中衍生这样一个党派:她点燃残破中华民族希望,她在万恶的旧社会里照亮前途的光明,她就是我们共产党——我们永远的母亲。历史为她营造了一个不可缺少却无比艰难的背景,乱事建国,难中之最难。她,在一次次失败之后总结经验,为人民咬牙挺住,她在一次次灭顶之灾过后,挺起身姿,鸣起锣号又一次次蹒跚立足站起。历史给了她选择给了她机遇,那共产党——我们的母亲,粉身碎骨也要紧紧抓住,万里长城在狭隘的起步之路艰险启程。她创造机遇,只因,她选择,她坚持。八年抗战,力量危弱。她努力,她等待。她始终怀着必胜的信心,哪怕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她坚信,终有一天历史会给她更多的选择。

二十八年此起彼伏,二十八年风起云涌,二十八年艰苦奋战。她抓住一次次机会,抓住难得可贵、险而难走的机遇,这条路,她走的比谁都难,比之我们的母亲,周瑜是幸运的,历史给他的机遇太多,而给母亲的真的不多!

今天,建党九十周年,九十年来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获得了伟大成就。看如今,城市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经济迅速发展,她终于迎来了祖国繁荣昌盛的局面。我们胜利举办了奥运会,又圆满结束了举世瞩目的世博盛会,我们的国力跃居世界前列,我们的国际地位也日渐提高,党——我们的母亲,是她带领我们一路走来,她带着新中国走向世界的舞台。

让我们铭记党母亲所受的苦,歌颂党母亲所受的苦,她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歌颂。历史的接力棒传入我们新一代人手中,历史给了我们足够的选择,过平平坦坦的生活。我们应把这交付于我们手中的祖国带向更昌盛富强的时代,让我们用生命,来创造历史的另一个辉煌!这也正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完成这个使命,让我们充满豪情,在党的光辉沐浴下,迈向未来!创造更美好灿烂的未来吧!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华魂征文 篇3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位巨人,他是一个神圣的国家——中国。自古以来,我国有许许多多值得赞扬的精神,这些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正是有了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才能一次次的经受住大自然的考验;正是有了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才能抵抗住病魔的入侵;正是有了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才能和那些强大的国家抗衡……

我们每个人都要热爱祖国。一个真正爱国的人时时刻刻都在担忧自己的国家,时时刻刻都想着自己的同胞。在祖国危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祖国和人民。我国的钱学森就是这样一个爱国的人。他在美国完成学业后,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和荣华富贵,选择回到祖国。虽然国外的人不让钱学森回国,把他关在了一个房间里但这些依然动摇不了他回国的决心,最终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因为他知道,祖国更需要他。在钱老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这就是钱学森热爱祖国的精神!

团结精神是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是人们在遇到困难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表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生灵涂炭,那是多么可怕!多少人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中华人民众志成城,一起克服着巨大的困难!看!献血队伍排成了长龙,捐款箱里的东西数不胜数,灾区志愿者的报名单堆满了桌子……在祖国一方遇到困难时,全国13亿同胞团结起来,克服困难,这,就是团结精神!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汉朝时代,刘恒是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他身为藩王时,母亲突发疾病,刘恒立即召来太医为母亲诊治。母亲喝的汤药味儿苦,母亲每次喝汤药时,刘恒都要亲自尝尝,试过温凉后,才要母亲喝。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刘恒也一直照顾了三年。在刘恒的细心照料下,母亲的病终于痊愈了。刘恒在这三年里,虽然消瘦了许多,但却为母亲身体健康而感到无比高兴。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孝道!

发奋图强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具备的民族精神。只有发奋图强,才会更优秀。我国的著名画家徐悲鸿,在1919年春天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成为了法国著名绘画大师达仰的徒弟,但却受到了一些外国学生的讽刺。徐悲鸿并没有泄气,更加奋发努力。每逢节假日,他都来到巴黎的博物馆临摹绘画大师的作品。三年过去了,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惊动了整个画界,最终成为了著名的画家。这就是徐悲鸿发奋图强的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自立,自强不息。从小就患上了脊髓血管瘤的张海迪,还导致高位截瘫。看着小伙伴们高高兴兴的上学,小海迪痛苦极了,她不断地向妈妈说:“我要上学!”爸爸给她买来文具,妈妈给她讲许多身残志坚的英雄人物的故事。经过父母的鼓励,张海迪重新振作了起来。海迪每天刻苦地学习,经过不断的努力,海迪做了一名教师,又自修医学,成了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就是张海迪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为我的国家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而感到骄傲!我爱你,中国!

中华魂征文 篇4

看着眼前刚发下来的话题“中华魂”三个字,心中涌出太多太多的诗篇,脑中萦绕着太多太多的乐章。真的要把心中的感情抒发纸张上时,又感到文字的无力,诉不尽中华的故事,纸笺的轻薄,载不动文化的厚重。

既然唱不尽中华的歌,那就重温一下那几首熟悉的旋律;看不完那历史的画卷,那就多扫一眼那几抹绚丽的色彩。让我们去看看祖先的风姿,让精神进行一次朝拜,去听听圣贤的教诲,让心灵得到一次涤荡。

可是中国大地如此宽广,历史文化如此博大,又要从哪里开始说起。踌躇良久,还是从汇集了诸子百家的稷下学宫开始吧。齐鲁大地历来是人才辈出之地,其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气度更是吸引了中华大地上的各路精英汇集在这里。一时间,文化荟萃,精彩纷呈。思想在这里进行了一次交融,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一次升华。当温文尔雅的儒家遇到务实勤恳的墨家,我们听到的是君子间的论辩。当仙风道骨的道家看到一身戎装的法家,我们看到的'是智慧上的比拼。这是一个文化展示的舞台,这是一个才华四溢的时代。和同时代古希腊雅典学院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们相比,相同的都是智慧的殿堂,林立着文化的高峰,而更加优秀的是这里汇集更多的思想,闪耀着不同的星光。当伟大相遇伟大,当不朽邂逅不朽,留下的是稷下学宫一遍又一遍向世人诉说着这段神奇。

不知是无意还是天意,优秀的文化总是选择恢宏的时代作为背景。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大汉王朝的幅员辽阔,为两座林立高峰司马迁和司马相如设计了最好的背景。于是一首首文思飞扬的歌赋,成了山上永远的风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成了历史最响亮的一章。开元盛世的歌舞,大唐王朝的开放自由,为满院鲜花的绽放,营造了最好的氛围。于是五万篇唐诗,向后人展示着那个时代的光荣与豪迈。这里我不敢提到李白和杜甫,因为他们的故事太过熟知,对他们的才华太过迷恋,生怕一开始就忘了收笔。王维公主府自荐手舞琵琶,口吐华章的诗意;孟浩然临终前也要和文友把酒欢歌的豪迈;元稹和莺莺的凄美爱情;李商隐与爱妻共剪西窗烛的柔情……这是个可爱的时代,这里有着可爱的人,这里发生着可爱的故事。

一个民族的伟大之处在于世事的混乱阻挡不了高尚和文雅的流淌,时代的阴暗掩盖不了文化与理性的闪光。司马氏的统治下,有阮籍蓝调的忧伤,绝世的才华挥洒在山林辟野间。那辆破车,那壶浊酒,不会被后世遗忘。嵇康对世俗的不屑,对好友吕安遭遇的义愤填膺,处处体现着一个文人的高贵气质。宋朝的羸弱,更是让那些熟悉面孔多了一份因责任而产生的坚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提出了变革官员体制以自强。胸怀韬略的王安石提出改革经济以求富。苏轼洒脱的身影,欧阳修睿智的眼神,李清照字间的真情,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痴迷。辛弃疾临终前高呼的三声杀敌,陆游收复失地的遗愿,文天祥的一片丹心,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淡去了历史上政权的更迭,不论世事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中华文化的流淌与沉积,这是中华的灵魂。历史不断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传奇,现在传奇由我们来书写。

对,还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