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太阳(精选2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四个太阳》课文原文 篇1
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诱因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是学科对象的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其次,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语,课始就吊起胃口。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据说魏书生上课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课文,为的是激发一下兴趣。笔者在上《四个太阳》一课时,一开始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太阳,由学生想怎么画都行,让学生在画太阳中经历一番独特的体验。通过绘画导入新课,激发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开启了想象,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性就更强了。
导学──开辟自主的空间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的导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性,讲究教学方法。以《四个太阳》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这样有步骤、分环节地引导学习:
1、让学生自由的读,并把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可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旨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选择的空间,并有合作学习的时间)。
3、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后,设计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写;中去(知识迁移,读写结合,训练能力)。
这种教学步骤一改过去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方法,学生在教学中不是消极的受教,而是主动地探求;探求的兴趣引发了,探求能力得到培养,基本学习能力与积极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质疑──点燃创造的火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按不同的需要进行:对重点词句质疑、对标题质疑、对矛盾处质疑、对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等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等等。在质疑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如教学《四个太阳》一课时,在充分的预习之后,学生的疑问一个接一个:应该只有一个太阳,但是课题为什么叫四个太阳?;为什么画四个太阳?;我们可以画四个太阳吗?;等等。他们正用?;这把钥匙开启着智慧之门。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学生们又冒出许多新奇的想法:我们去看十万个为什么,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好吗?;根据课本的内容,我认为课题不该叫‘四个太阳’,应该叫‘太阳,我们的朋友’更恰当!;我仍要以‘四个太阳’为题,我觉得这样好。;课后,学生的作业中有《我心中的太阳》,有《我的四个太阳》蜡笔画,有被改编的《四个太阳》一个个创造的火花在闪烁!
课堂是属于孩子们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才能孕育学生创造的能量,点燃创造的火花。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四个太阳》教学建议 篇2
一、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初读课文,检查生字是否读得正确。注意指导读准翘舌音熟、尝;和前鼻音伴、甜、脸、因;。
2、生字的识记:
自主识字,发现识记方法。如:
⑴换部件识字:团──因常──尝孩──该
⑵比较识字:热──熟秋──伙
⑶偏旁识字:伙、伴
⑷师生对话,说偏旁认读汉字。
3、识字的巩固:
⑴由学生推荐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生字,并组织同学给生字组词。
⑵玩猜字游戏;,巩固生字。一人指字,另一人蒙眼猜字,等大家都看清楚是什么字,就让猜字的同学指着生字问:是不是高挂的挂?;如果没猜对,大家一起说:不是高挂的挂。;这位同学继续往下猜,直到猜中为止。
4、写字指导:
建议本课写字教学把重点放在园、因;和阳;字的指导上。园、因;二字都是全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被包围部分的大小要适中。 阳;字的左耳;高且小,日;字写中央。要强调笔顺规则,如,因;字是先里头后封口,为;字的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要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二、朗读感悟
1、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教学重点应放在朗读感悟上:
⑴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作者分别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如绿绿的太阳;、到处一片清凉;、邀请;、多彩的季节;等。加强朗读,感悟作者画不同颜色的太阳想表达什么心愿。
⑶指导学生体会朗读要领。将需要指导的片段制作成课件展示或用传统媒体展示。如: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清凉;要读出舒服的感觉来)
2、学习课文与实践活动结合:
⑴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比如,夏天,在校园里画个什么样的太阳?在山上画个什么样的太阳?在家里画个什么样的太阳?让学生体会到处一片清凉;。
⑵朗读第二自然段,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可让学生即兴表演。如:扮演落叶;的同学,去寻找朋友。他找到蚂蚁;、小鱼;、小白兔;、小朋友;进行口语交际:蚂蚁,蚂蚁,你快上来吧,我可以当你们的运动场,大家快来运动啊!;好啊!好啊!这个运动场真大呀!;让学生体会秋天的乐趣。也可以分小组合作,共同画出一幅秋景图,展示交流,感受秋天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带来了欢乐。
⑶朗读第三自然段,可让学生说说:在冬天,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呢?
3、积累语言:
读了课文,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读读记记,相互交流。
4、背诵课文,可用两种指导方法:
⑴挑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背下来,和大家交流。然后背诵其他段落。
⑵按课文介绍季节的顺序夏;秋;冬;春;,老师采取引导背诵法或填空法指导背诵。
三、实践活动
1、想象画:太阳与未来世界。
2、交流作品:可先与家人交流,然后将学生的创意画在学习园地中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