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归纳(6篇)
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归纳
基因的表达
1.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3.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一半,且基因模板链中A+T(或C+G)与mRNA分子中U+A(或C+G)相等。
4、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目是mRNA中碱基数目的1/3,是双链DNA碱基数目的1/6。
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
(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②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④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注: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
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归纳
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
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5.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6.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归纳
DNA的复制
1、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①、时间:有丝_间期和减数_间期
②、条件:模板—DNA双链原料—细胞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多种酶
③、过程:边解旋边复制,解旋与复制同步,多起点复制。
④、特点: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DNA分子有一条链是母链,
⑤、意义: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3、与DNA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
①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为:2n
②第n代的DNA分子中,含原DNA母链的有2个,占1/(2n-1)
③若某DNA分子中含碱基T为a,
1)则连续复制n次,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
2)第n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
高一生物科目下册知识点归纳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