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腊八节作文范文(6篇)
初三腊八节作文范文
每年的腊八节这一天,奶奶都会给我们熬一锅腊八粥的。那天早上,奶奶早就拎着满满一袋子菜回到家里,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叮嘱我和爸妈下午早点回家喝腊八粥。
传说,在古时候,是因为恶鬼总在农历腊八这天出来吓唬小孩。然而这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怕赤(红)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于是大人们便用赤(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腊八粥,也就是八宝粥。
而我奶奶腊八粥却更丰富多彩:有米、胡萝卜、青菜、花生、黄豆、莲子、白果、豆腐、木耳、红枣等多种食材,以前奶奶煮腊八粥时我总爱在旁边看着,奶奶一次性在锅里加足了水,先将黄豆、莲子、白果、绿豆、花生熬至半熟,再放入米和少量的糯米一起熬,煮粥要用大火,等米开花了,奶奶才加入青菜、胡萝卜、豆腐等,然后用文火熬,边熬边搅拌,奶奶说,这样粥才不会糊。
望着一锅色泽艳丽芳香馥郁的腊八粥,顿时你会垂涎三尺,用勺子舀一点粥,细细品味,会让你觉得这不是粥而是一个小型的豆类展示会。特别是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味道真是无法形容。
晚上,我们一家人喝着腊八粥,说着腊八事,奶奶说,姨奶奶家在山东,她们每年还要在腊八这天泡上的蒜头,到除夕那天,蒜头不再是白色,而是绿色或黄色。绿色的蒜头绿得晶莹剔透,犹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黄的蒜头则一个个味道甘甜,但我们四川人不怎么吃,听了奶奶的话,我嚷着叫奶奶教我做腊八蒜,奶奶拗不过我,就教我做了腊八蒜。
我按照奶奶的吩咐从橱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密封罐,接着将蒜头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将陈醋放入密封罐中,盖好盖子,将一罐腊八蒜放入坛中。今年姨奶奶来了,我要给她一个惊喜!
初三腊八节作文范文
又到了腊八节,看着腊八节必吃的腊八粥,我不仅想起许多往事......每年的腊八节妈妈用花生、红枣、核桃仁、绿豆、栗子、大米、红豆之类加上白糖熬成的热腾腾的粥。在我眼里曾经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当然,腊八粥也并是只在腊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亲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心情。每当母亲说要熬腊八粥了,那我会开心的帮母亲剥栗子、花生等等,还热心的尽可能凑着八种原料,回想起来,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麻烦很热闹的事。
而如今,小吃摊上随处都可以买得到的八宝粥让腊八粥对我的吸引力消失贻尽,只要想吃,出门就可以买的到。我再不会对母亲央求:“今天我们做腊八粥吧。”只因为,实在没必要费工费时去准备那些东西,真想自己做,超市里就可以买到一应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准备的那番忙碌,喝腊八粥也便没有了以往的乐趣。有时候,我们所在意的,真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是完成这件事的过程而已。就象腊八粥,没有了为其忙碌的必要,品尝起来便仿佛失去了当日的香甜。
腊八是如此,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也是如此。当月饼不再是只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到的美味,中秋节在我的眼里便黯然失色。当新衣服不是只有在新年才能穿上身,只要想买,随时随地就可以购置新衣;当麻花、丸子、耦合之类不在是必须在年前准备的美食,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吃得到,春节在我眼里便也成了越来越不热闹的节日。为什么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只因为,已经没有什么能令人企盼的东西。曾经和母亲忙碌着拧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经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关将近却暗暗叹息又老了一岁。似乎只是眨眼之间,曾经以为会是多么幸福的明天,摆在眼前时也不过如此,原来,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腊八节的腊八粥真的是人间的美味,我喜欢腊八粥!
初三腊八节作文范文
中国的腊八节有许多奇妙的传说和来历,如果你不知道,就请听我介绍吧!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一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是甜味粥。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其中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火土神、井神……的祭祀仪式。腊八节还有一个奇妙的传说呢!传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作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就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小小的腊八节有这么多故事,了解它的来历后,再过腊八节,吃腊八粥时,你会感到格外有意义。
初三腊八节作文范文
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面里溢出来的。提起腊八面,现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记忆的尘埃,往事便会清晰地浮现眼前……
在我家乡,腊月里极重大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也叫腊日。每年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家乡有句俗语叫“红白萝卜似疙瘩,母亲叫你吃腊八”,“疙瘩”是家乡的土话,意思是说吃腊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腊八臊子”,这是展示姑娘、媳妇心灵手巧、烹调手艺高低的平台。家乡的“腊八臊子”做起来非常有讲究,是将猪肉、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豆腐等八种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后佐以大葱、蒜苗、茴香等调料,用文火烩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别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腊八臊子”还要擀好腊八面。在家乡,新媳妇或小姑娘不会擀面是要被人笑话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匀,软硬适中,擀时要拿稳放平,用力要匀,先松后紧,先慢后快,富有韵律地一推一压,将面团擀成一张薄薄的面片。然后在摊开的面页上撒少许面粉,一层一层均匀地折叠。用刀切时,刀尖不离案,刀把缓缓抬,伴着“咯噔、咯噔”的节奏,面可以被切成长条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后,水开下锅,捞出面来,盛在碗里,再浇上提前炒好的“腊八臊子”,这样,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着白生生热气的腊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里滴上几滴红艳艳的油泼辣子,更会让你垂涎三尺,吃起来酣畅淋漓,吃完后意犹未尽。
初三腊八节作文范文
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腊八节,听大人们讲,腊八节是古人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意思,每年的腊八节仍然是冬季中热闹、喜庆的一个节日。
说到腊八节,就不能不说其中重要的风俗——喝腊八粥。对于喝粥的文化,自然有好多说法,有民谣曰:绿豆绿,莫忘苦当初;黄豆黄,莫忘做文章;红豆红,莫忘菜汤汤;蚕豆蚕,莫忘天更寒;豌豆豌,做官切莫贪。
原来呀,这些来自民间的谚语还有这么深刻的道理,喝腊八粥有这么多文化呢。这不,我家今年还做粥吃,但却不是外婆做好送来的,妈妈要亲自下厨啦,这可高兴坏了我,既可以看到做粥的全过程,又可以给妈妈当助手,学做腊八粥。
妈妈说,熬腊八粥的传统做法,需要前一天晚上浸豆子,将各种豆类备料浸泡到位,第二天早晨才可以做的,如今很多老人还延续着这样的做法,但年轻人就不同了,用高压锅照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浸好各种豆子,这叫“高科技”。也不知是妈妈故弄玄虚,还是真的有科技含量,反正妈妈这次熬粥是在腊八当天早晨熬得。
那天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忙碌开了。只见她围上围巾,挽起袖口,先将各种备料按照比例搁在一起,然后开始淘米、洗红枣。我被妈妈不时地传唤着,一边递盆子,一边端水,忙的不亦乐乎。弄好了这些,然后将所有备料下到高压锅里,添好水,加了几勺食碱,打开煤气阀门,开始“烹饪”了。
十五分钟后,妈妈关掉煤气,将高压锅里已经焖烂的豆粥倒在普通锅里,加里一些冰糖,再进行慢火煮。妈妈说这个过程讲究火候,慢火才能煮出好粥。果然,一会儿粥香就从锅里溢出来。
大约半个小时后,粥熬好了,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边品着妈妈煮的香喷喷的八宝粥,谈论着今年的收获和喜庆的事儿,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童年的记忆很多,妈妈熬得腊八粥够我记忆很长时间的。
初三腊八节作文范文
中国有句话叫做“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就是说明腊八节是过年前的最后一个节日了。腊八节顾名思义就是要吃腊八粥的,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喜欢的节日。
每年的腊八节妈妈都会给我煮一锅腊八粥,在平时我就是喜欢喝粥,对于腊八粥更是喜爱。因为腊八粥里面有很多种类的豆子和米,混合在一起煮出来的粥又香又甜。今天又是一年的腊八节了,早上我就和妈妈来到超市买煮腊八粥的米,超市里面也是人很多。因为腊八节的关系,超市也在搞促销,各种各样的产品优惠减价。我和妈妈来到买米的地方,已经有很多人在装了,而且各种价位的都有。妈妈说我们买好的吧,这里面的米也好,种类也比较多。我当然是愿意的,因为这样的会更好吃啊。回到家麻麻就给我煮腊八粥了,我在一边看着,我们买的米里面有麦片,黑芝麻,红豆等等好多。妈妈烧上上一锅水就把米放进去了。慢慢的锅里的水就变了颜色。由原来的白色变成了黑色,我还奇怪怎么变黑了,这不像是腊八粥的颜色啊。妈妈却说别着急,我就耐心等待者,时间慢慢过去了,锅里的粥渐渐的变得有点红色了,看起来就像外面买回来的腊八粥一样。妈妈又在锅里面加入了冰糖,这样吃起来就会更甜一些。粥越来越粘稠了,看起来真的很美味啊。妈妈关上火之后,我就迫不及待了,想先尝一尝。妈妈一边说我馋猫,一边给我成了一小碗。告诉我很烫,小心一点。我自己吹吹热气,闻起来就是香的味道。慢慢的喝起来。真是好美味啊,一点不比外面的逊色。
这个腊八节我迟到了最美味的腊八粥,明天我也要自己做一次腊八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