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民间故事大全免费(6篇)
故事会民间故事大全免费
郑板桥在范县做县令的时候,为官清正,只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把县境内治理成一派安居樂业的太平景象。这一天,东乡大集,郑板桥一身秀才打扮,带了笔墨纸砚,骑上小毛驴,去重操旧业——卖字画。当然,卖字画是个幌子,私访民情才是真正的目的。
郑板桥来到集市上,刚铺好摊位,就围上来不少人观看。只见一位老汉,拿起一幅牛画,左看右看,看得眼角都湿润了。郑板桥以为碰到了知音,便问:“老兄,你喜欢这幅吗?给个价吧,多少都行。”
老汉说:“看着这牛画,我想到了我的卖牛钱。几天前,我去集市把牛卖了五贯钱,回到村头遇到了‘雁拔毛,他一定要借我那五贯钱,说过几天还我。可今天我去要钱,他却翻脸不认账,向我要证人,要借条,我两样都没有啊。”说完,用手背擦了擦眼泪。
旁边一位青年对郑板桥说:“这老伯姓王,为人老实厚道,人称‘王老实。讹他钱的那人姓颜,为人*滑,好占便宜,是个雁过拔毛的主,所以外号叫作‘雁拔毛。”
郑板桥听了众人的话,心里便有了主意。他对王老实说:“我把这牛画送给你。别看现在是张画,这头牛会长,长到这张纸放不下它的时候,它就会从纸上跑下来变成活牛,而纸上又有了一头小牛,还会继续长,还会变成活牛,如此反复,会生出许多头牛。”
王老实虽然对郑板桥的话并不真信,但还是把牛画带回家了。
牛画的事传遍了三村五里,好热闹的人都到他家瞧稀奇。正如郑板桥所讲的,这画上的牛一天比一天大,到了第十天上,那牛大得要撑破纸边了。第十一天,天刚蒙蒙亮,人们便来到了王老实家,一进院门,就见王老实正给一头又肥又大的黄牛喂料呢。再看屋里贴着的那张画,上面又有了一头小牛。正当人们纷纷称奇的时候,“雁拔毛”挤出人群,对王老实说:“王大哥,你既然有了牛,就把那幅牛画卖给我吧。”
王老实倒也干脆,说:“行。五贯钱卖给你ǐ吧!”“雁拔毛”生怕王老实会反悔,马上掏钱买了那幅画。
“雁拔毛”把牛画恭恭敬敬挂在了正堂。每天烧香上供,偏偏不见牛长。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郑板桥那天回去后又画了九张牛画,画面上的牛一幅比一幅大,晚上把画送到了王老实家里,让他每天夜里换一幅。第十天,郑板桥又拿出五贯钱让衙役去集上买了一头牛,趁夜黑人静送到了王老实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诱财迷心窍的“雁拔毛”上当。
郑板桥实在是太有智慧了,最后巧妙地帮王老实要回了卖牛钱,令“雁拔毛”有苦说不出,真解气呀!
故事会民间故事大全免费
传说中,有往来于天上人间的木筏,驾驭木筏的人是真正勇敢无畏的人。
西汉时期,有个隐士叫罗君平。据说,他知道往来于天上和人间的木筏从人间到天上的时间,因此,凡是要到天上去的人,临出发之前都要先到罗君平这里来。
这一天,木筏出发的时间快要到了,罗君平家聚满了将要乘筏上天的人。这时候,一个驾木筏的人从罗君平家中走了出来。上天的人中有一个赶紧上前,拉住他问道:“上天要经过曲折的河水,而天又是那么高那么大,一路上还有神怪精灵,木筏在行驶中有时还会颠倒过来。你经常驾着木筏漂浮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什么你连手都不抖一下、一点也不害怕呢?”
驾木筏的人回答说:“我用了多年时间来学习驾驭木筏的本领,又用了三年时间来亲自驾驭木筏,往来于天上人问。”
那人又问:“仅仅靠本领和实践,就可以了吗?”
驾木筏的人说:“当然不是。在每次驾木筏上天的时候,我忧虑的只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多少年,而根本就不考虑木筏是否能够返回人问。我驾驭着木筏,一路上波浪翻腾,气候千变万化,反复无常。有时阳光灿烂,云蒸霞蔚,一下子又突然变得暗淡无光,明亮的白天刹时变成黑夜。有时候,木筏和波浪互相撞击,猛然震荡起来像脱缰的野马急驰狂奔,一会儿沉到波谷浪底,一会儿又像格斗一般冲向高高的浪尖,恍恍惚惚的样子,使我感到似乎有无数人在驾驭这木筏。每当这时,我的心情都非常镇定,一点儿也不慌张。如果此刻心里一慌,手脚就会不听使唤了。只要心里不慌乱,怎么也不会跌倒,直至平安地到达目的地。”
那个问话的人深有感触地说:“我想,你说的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驾驭木筏,其实许多事情也都要这样才行啊!”
我们从驾驭木筏中可以领悟到:不管干什么事,遇到什么情况,都应该专心致志,毫不动摇,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这样才能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故事会民间故事大全免费
“沧州的狮子,定县的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从这个广泛流传的民谣,可以看出沧州狮子是多么着名了。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沧州这地方是一块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它一面临海,因而远远地望去,海碧天蓝。再加上气候温和,人又勤劳,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都那么美好。所以就连飞禽、走兽,也都愿意到这里落落脚。
有一年谷子黄梢,棒子苍皮的时候,海面上突然刮起一股黑风,卷着海浪,像虎叫狼嚎一样咆哮着直扑沧州城。眼看着船翻桅折,房倒屋塌,满洼的好庄稼被海水吞没。黑风恶浪来得急,老百姓来不及躲,人也淹死了不少。那情景是真叫惨啊!
这黑风恶浪怎么突然来得这么猛呢?原来是一条恶龙在兴妖作怪。它看着沧州这地方好,就一心想独吞这地方做它的龙宫。
就在恶龙兴妖作怪、伤害黎民百姓的时候,人们猛地听到一声像山崩地裂一样的怒吼。只见一头红黄色的雄狮,从海边一跃而起,像鹰抓兔子一样,嗖的一声,冲向大海,直取恶龙。
海面上顿时水柱冲天,狂风大作,龙腾狮跃,雄狮和恶龙从天黑一直厮杀到黎明,恶龙招架不住,掉头就跑。它边跑边想:“我占不了这块地方,也叫这地方好不了。”于是它一边跑着一边吐着又苦又碱的白沫。
雄狮在后面紧追不放,一直到东海深处,逼着恶龙收回了淹没沧州的海水,这才罢休。
恶龙跑了,海水退了,沧州一带的老百姓,才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又能安居乐业了。人们为了感谢为民除害的雄狮,就请一位叫李云的打铁名匠,带领着九九八十一个手艺高超的徒弟,用了九九八十一吨钢铁,铸造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在当年雄狮跃起的地方,铸成了这尊活灵活现非常雄伟的铁狮子。
那条恶龙虽然没死,可是它一望见这头铁狮子,就浑身发软,爪子发麻,再也不敢兴妖作怪了,所以,后来人们又把这尊铁狮子叫做镇海吼。
故事会民间故事大全免费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渔璜问:“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
僧人答道:“这个上联中有四个数字:万、千、百、十,并且这四个数字是10倍递减,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有好多人试过,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对得出。”
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第二天,周渔璜带着遗憾的心情乘船离开十佛寺,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上刻着“八仙桥”三个字,此情此景,让他心中豁然开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转船头,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黄书生虽已几日卧床不起,却仍在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那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站在门外大声而有韵地应对:“一船二浆四人摇过八仙桥。”
黄书生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惊叹道:“妙联!此下联中也有四个数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递增,妙!真是太妙了!”
黄书生“心病”消除,身体复元后与周渔璜结伴而行,共游美景!
故事会民间故事大全免费
古时候,有一个聪明的小孩叫曹冲,他的父亲曹操是一个大官。有一次,别人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手下的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
这可是一件难事!大象是陆地上的动物,怎么称呢?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官员们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称象的办法。正在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嘴里不说,心里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办法来,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
可是千万别瞧不起小孩子,这小小的曹冲就是有办法。他想的办法,就连大人一时也想不出来。他父亲就说:“你有办法快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曹冲说:“我称给你们看,你们就明白了。”
他叫人牵了大象,跟着他到河边去。他的父亲,还有那些官员们都想看看他到怎么个称法,一起跟着来到河边。河边正好有只空着的大船,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冲说:“齐水面在船帮上划一道记号。”记号划好了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这时候大船空着,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来。
大家看着,一会儿把大象牵上船,一会儿又把大象牵下船,心里说:“这孩子在玩什么把戏呀?”
接下来曹冲叫人挑了石块,装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担又一担,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
“行了,行了!”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块又一担一担地挑下船来。这时候,大家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记号上,可见,石头和大象是同样的重量;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得到的总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大家都说,这办法看起来简单,可是要不是曹冲做给大家看,大人还真想不出来呢。曹冲真聪明!
故事会民间故事大全免费
从前,有一个商人养了一只聪明伶俐的鹦鹉,无论到哪里,他都会把它带在身边。
有一次,他去京城做生意,身上的盘缠被小偷偷了。京城离家很远,他当时又累又饿,心里十分焦急。这时,鹦鹉对他说:“先生,你不如把我卖掉,只要你把我送到王府附近,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就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商人说:“我怎么舍得卖掉你呢?”鹦鹉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渡过眼前的难关啊!”见商人还是不答应,鹦鹉又说:“你拿到钱就赶紧离开,到城东二十里处的那棵大树下等我就行了。”
在鹦鹉的劝说下,商人来到王爷府附近,和鹦鹉进行了对话、游戏等表演。他们的精彩表演很快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看。不一会儿,消息就传到王爷那里。王爷很喜欢鹦鹉,就派人将商人和鹦鹉请进了王府。
王爷问商人:“听说你有一只多才多艺的鹦鹉?把它卖给我吧。”商人犹豫着,不肯卖。
王爷就问鹦鹉:“你愿不愿意住在我这里?”鹦鹉说:“愿意!”鹦鹉又接着说,“只给他十两银子就够了,不要多给。”这一下,王爷更高兴,马上叫人拿出十两银子给商人,并将他赶出王府。
王爷得到一只聪明伶俐的鹦鹉,高兴极了,就站在鸟笼前逗它说话,聪明的鹦鹉也总讲一些恭维王爷的话。王爷很高兴,叫人好吃好喝伺候着。鹦鹉吃饱了,叫道:“王爷,我想洗澡。”王爷立即命人用金盆盛来水,又把它从笼里放出来。鹦鹉洗完澡后,一边梳理羽毛,一边和王爷说话,王爷笑得合不拢嘴。
不一会儿,羽毛干了,鹦鹉突然展翅飞走了,只剩下王爷瞪大眼睛望着天空,叹息不已。
只要运用智慧,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