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中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篇)
2023年高中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观看了2023年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我深感中国人民肩负着实现国家复兴的使命和责任。这堂课从历史、科技、文化、教育和未来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自己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通过这堂课,我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和奋斗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秦统一六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中国经历了一条曲折而坚定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无数英雄人物和普通百姓用他们的汗水和生命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这让我深感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也让我明白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在科技部分,我了解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高铁到5G,中国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科技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国家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深感自己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科技知识,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另外,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诗词歌赋到书画艺术,从戏曲音乐到传统工艺,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我深刻理解到,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也给我带来了新的认识。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格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因此,我将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做好准备。
展望未来,我对中国充满信心和期待。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我相信,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将继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路径,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学习、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强国复兴有我,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新时代青少年的使命和责任!
2023年高中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23年央视《开学第一课》9月1日晚上8点在cctv-1播出,今年节目的主题为“强国复兴有我”。
百年前,中国青年用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托起民族希望;百年后,中国青年砥砺前行,在天安门广场许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接续奋斗。
古语云: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忆往昔”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看今朝”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带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交出一份份骄傲的答卷,吾辈当与时同行,树远大理想,担国之担当,行强国复兴之路,筑中华之千秋伟业,递交时代答卷,使中华之龙吟威振穹苍。
如今,我们有越沧海连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有续写丝路传奇的多边贸易,有世界的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有天宫、蛟龙、天眼、悟空,我国智造大国重器,引领科技,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变为现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答卷。行走在复兴路上,中华青年正如“鲲鹏展翅九万里”般,翻动扶摇羊角,以鲲鹏般大气磅礴、志存高远、厚积薄发之精神,奋起而追梦。国产航母下水,C919大飞机腾飞,5G网络引领时代……这一个个中国成就正是由新时代青年的智慧与汗水垒砌而成,是新一代青年向祖国、向世界交付的时代答卷。九万里风鹏正举,青年之答卷声震世界。
青春至美是担当,当重担落到90后、00后的肩膀上时,我们也将勇往直前,不负众望。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我们要做好当下,让青春焕发光彩,我们也许无法成为功成名就的名人,但我们可以尽我们所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时代不断进步,国家不断繁荣,需要更多的有为青年,我们要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的心,做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事情。时代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负使命,砥砺前行,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里闯荡出自己的一番成就。
中华少年郎,晔晔如扶桑。强国复兴,且看我辈!
2023年高中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9月1日晚8点,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2023年《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聚焦传统文化、文明探源、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采取多地、多主题实景课堂全新模式,带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国家公园、文化地标。
大田是什么?无人插秧机是怎么作业的?农田里的生态循环是怎么样的?看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实景课堂的新农人故事就知道!他们用实际行动鼓舞广大青少年博学笃行,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今年在节目中有两名江苏人熟悉的身影,他们是82岁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农技专家赵亚夫和80后返乡创业“新农人”魏巧。
魏巧是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姚桥镇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7年,身为土壤学硕士的魏巧和农学博士的丈夫,分别辞去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工作,来到家乡2万多亩的农田上,成为国内早的一批数字化农田种植的探索者。6年过去,他们探索出一条数字化引领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正是受到赵亚夫的影响,在父亲的劝说下,魏巧选择回乡成为“新农人”。
赵亚夫先生64年扎根农村一线,2001年退休后,赵亚夫带领戴庄村创新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把一个贫困村建设成为殷实的全国文明村。30多年来,他带领的亚夫团队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50多万亩,帮助农民增收近300亿元。不收一分钱,帮你富起来,这谁敢信?但是64年扎根农村一线的赵亚夫就是这么做的。农民不相信他的话,他就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退休后,他带领戴庄村探索出生物多样性农业的发展道路,让人类和大自然因为生态农业成为生命共同体。
“魏巧是80后,我也是‘80后’,我82周岁,还有我们的小朋友。将来我们的小朋友都是冲刺实现现代化的主力军,只要我们能够肯吃苦、肯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我们的农业搞好,早早地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赵亚夫说。
赵亚夫先生还介绍,现在正和农民一起探索一条新的绿色发展之路——生物多样性农业。后,还勉励同学“只要肯吃苦、肯坚持,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农业搞好,早早地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是啊,耕读教育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观看完节目,我深切感受到了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重要使命,体会到了科技农田的力量,懂得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者。
【#高中作文##2023年高中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那么你知道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该怎么写吗?无忧考网为大家提供《2023年高中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