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奥数数论题(3篇)
小学六年级奥数数论题
1、在一次战役中,敌我双方原来相距62.75千米。据侦察员报告,敌人已向我处前进了11千米。我军随即出发迎击,每小时前进6.5千米,敌人每小时前进5千米。我军出发几小时后与敌人相遇?(适于五年级程度)解:此题已给出总距离是62。75千米,由“敌人已向我处前进了11千米”可知实际的总距离减少到(62.75-11)千米。
(62.75-11)÷(6.5+5)
=51.75÷11.5
=4.5(小时)
答:我军出发4.5小时后与敌人相遇。
2、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一列货车由甲地开往乙地要行驶5小时;一列客车由乙地开往甲地需要行驶4小时。如果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几小时可以相遇?(得数保留一位小数)(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此题用与平常说法不同的方式给出了两车的速度。先分别求出速度再求和,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的关系,即可求出相遇时间。
200÷(200÷5+200÷4)
=200÷(40+50)
=200÷90
≈2.2(小时)
答:两车大约经过2.2小时相遇。
小学六年级奥数数论题
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王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小明得___牌,小华得___牌,小强得___牌。解:
①若“小明得金牌”时,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
②若小明得银牌时,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铜牌,那么王老师没有猜对一个,不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铜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也不合题意。
③若小明得铜牌时,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那么王老师只猜对小强得奖牌的名次,符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银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小明、小华、小强分别获铜牌、金牌、银牌符合题意。
小学六年级奥数数论题
已知甲校学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40%,甲校女生数是甲校学生数的30%,乙校男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42%,那么,两校女生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答案与解析:
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分析:40%和42%的单位“1”是乙校的人数,那么甲校人数就是40%,乙校女生人数就是1-42%;甲校女生数是甲校学生数的30%,那么甲校的女生数就是40%×30%;再用两校的女生人数除以两校的总人数。
解答:解:甲校的女生人数:40%×30%=12%,
乙校的女生人数:1-42%=58%;
(12%+58%)÷(1+40%),
=70%÷140%,
=50%;
答:两校女生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50%。
故答案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