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文档 > 教学工作总结

最新洪水受灾申请资金报告(精选3篇)

时间:

洪水受灾申请资金报告 自然灾害洪水救助申请书篇1

救助申请

xx乡人民政府:

我叫柳xx,系aa乡bb村c组村民。2015年6月28日,严重暴雨引起了巨大山洪灾害,给我家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约七千元。

其中,山场滑坡,数十棵树木遭到毁埋;河沟的水位暴涨,致使沿河分布约0、6亩水稻田被彻底冲毁绝收;临河的三块红薯地(约0、3亩)被洪水席卷而空;洪水漫过鱼塘田埂,大约300斤鱼虾随水溜走。同时,洪水还造成堰沟垮塌,约0、4亩的水稻田失去水源,今年肯定会严重减产,就这样,我家今年差不多所有的稻田都被完全或部分毁坏。此外,大约4、5米的堡坎垮塌,洪水直抵我家泥巴房的屋基,约三小时的水中浸泡造成地基严重变形,维修也得需要一大笔资金。以上损失,村两委曾派人前来实地核查和取证。

总之,本次洪灾给我家财物造成巨大损失,对正常的生活带来较大困扰,目前生活相当困难。为此特向政府申请水灾救助,望政府能伸出援助之手,以解我的燃眉之急。

望领导能尽快审查、核实和批复为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柳cd 2015年7月2日

洪水受灾申请资金报告 自然灾害洪水救助申请书篇2

洪水灾害综述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联合国1986~1995年自然灾害统计资料:洪水灾害发生次数占全部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32%,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分别占全部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的31%和55%,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远远大于美国和日本,我国洪水灾害发生之频繁,造成的灾害损失之严重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洪减灾对策和措施十分必要。

洪水泛指大水。一般认为,凡超过江河湖库等容水体的承纳能力,造成水量剧增或水位急涨的水文现象,统称为洪水。洪水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失与祸患,才称为“灾”。

洪水成灾是下面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存在致灾洪水即诱发洪灾的自然因素(致灾因子);(2)存在洪水危害的对象,即洪泛区有人居住或分布有社会财产,并因被洪水淹没而受到损害;(3)人在潜在的或现实的洪灾威胁面前,应作出相应的回避、适应或防御等对策反应。

洪水灾害的分类方法很多。这里按洪水灾害的形成机理和成灾环境特点,可将常见洪水灾害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溃决型、漫溢型、内涝型、蓄洪型、山地型、海岸型、城市型等。

一、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

5、建立排水系统,排除洪涝积水排涝工程有自排工程和机电排水工程两类。(1)自排工程。自排工程也就是自流排涝工程,它主要为河道及排水沟。可选择地势较低的江河、湖泊作为自排的容泄区。

(2)机电排水工程。洪涝积水无法向容泄区自排时,就需要在适当地点修建排水站,利用机电进行排水。沿江沿湖圩区,在遇到雨涝时,一般都采用自排与机电排相结合进行排涝。

机电排水工程。洪涝积水无法向容泄区自排时,就需要在适当地点修建排水站,利用机电进行排水。沿江沿湖圩区,在遇到雨涝时,一般都采用自排与机电排相结合进行排涝。

第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基本内容,一般可概括为;①洪泛区管理。按洪水危险程度和排洪要求,将不宜开发区和允许开发区严格划分开;允许开发区也根据可能淹没的机率规定一定用途,并通过政府颁布法令或条例进行管理,防止侵占行洪区,达到经济合理地利用洪泛区。②对洪水易淹区内的建筑物及其内部财物设备的放置等方面都给予规定。例如规定建筑物基础的高程、结构,规定财物存放在安全地点,或在洪水到来前移至安全地点等。③洪水保险。通常指强制性的洪水保险,即对淹没机率不同的地区,对开发利用者强制收取不同保险费率,从经济上约束洪泛区的开发利用。④制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在洪水易淹区设立各类洪水标志,并事先建立救护组织和准备抢救器材,根据发布的洪水警报进行撤离。⑤超标准洪水紧急措施的部分措施。⑥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把实测或利用雷达遥感收集到的水文、气象、降雨、洪水等数据,通过通讯系统传递到预报部门分析,有的直接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作出洪水预报,提供具有一定预见期的洪水信息,必要时发出警报,以便提前为抗洪抢险和居民撤离提供信息,以减少洪灾损失。它的效果取决于社会的配合程度,一般洪水预见期越长,精度越高,效果就越显著。

洪水受灾申请资金报告 自然灾害洪水救助申请书篇3

情况的汇报

省市检查组:

2010年7月16日至18日晚8时,我县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水灾害,全县25个乡镇普遍受灾,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产生活遭受严重损失。截止7月23日,全县受灾人口228852人,因灾死亡6人,失踪23人,受伤555人。倒塌房屋26582间,损毁房屋69566间,冲毁农田21584亩,交通全部瘫痪,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中断,紧急转移安臵108900人,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3013万元。现将全县医疗机构受灾情况汇报如下:

一、卫生医疗机构受灾情况

1受这次暴雨洪水灾害影响,全县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重灾乡镇卫生院14个,共倒塌房屋197间,4610平方米;形成危房267间,4920平方米;损毁保坎、院坝、院墙876米;损毁医疗设备117件;水毁药品价值204万元。县医院门诊科室进水损毁x光机2台(400ma、500 ma各一台)和彩超1台,形成危房103间,1782平方米。重灾村卫生室16个,共倒塌房屋12间,206平方米;形成危房52间,894平方米;损毁医疗设备128件。水毁药品价值15万元。全县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共计经济损失2102万元。红椿镇中心卫生院主治医师徐仁恩房屋垮塌,面积300平方米,砖混结构二层6间,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2、“7、18”暴雨洪涝灾害,是我县2000年7、13之后更

为严重的自然灾害,降雨强度大,分布区域广泛,由于卫生投入等历史原因问题,我县乡镇医疗机构业务用房的构成除2006年利用国债项目和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外,乡镇卫生院都是60、70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石木结构老房屋。但是,利用国债项目和“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修建的房屋在本次特大暴雨灾害下,基本没有受损;原来的土木结构、石木结构的附属设施和业务用房受灾面积比较大,包括老业务用房、医院保坎、院墙、职工宿舍、厕所、职工伙房等。受灾特别严重的有向阳、芭蕉、高滩、毛坝、麻柳、高桥、焕古、绕溪和界岭等14个乡镇。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属于私人所有,承担着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属于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的基础。本次受灾特别严重的村卫生室分别是焕古镇大连村、东河村、蜡烛村、黑龙村、春堰村、高桥镇何家堡村、毛坝镇温家坪村、鲁家村、高滩镇龙虎村、白鹤村、三坪村、双桥镇许家河村、莲花村、红椿镇七里村、广城乡天桥村、万兴村等16个村卫生室。

二、灾后采取的措施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县卫生局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周密部署,深入现场处理、确保财产和人身安全、挽救伤员生命,将灾害损失程度降到了最低程度。

一是科学组织靠前指挥救灾工作。按照局领导分片联系督导医疗卫生单位的制度,将全县划分为两大区域四大板块(路线),安排4名科级领导分片把守,卫生局紧急抽调卫生防疫、卫生监督、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80名人员成立8支卫生防疫救护队,;25个乡镇卫生院成立了25支医疗救护

队,医疗救护人员达90人,8支县级医疗救护队紧急徒步深入到各受灾乡镇,集中统一指挥、调度救护车和卫生监督车辆13辆,协助、指导乡镇医疗救护队和当地救灾指挥部开展灾后防病、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治工作。

二是认真开展灾后自救工作。根据雨情汛情,县卫生局立即启动防病救灾应急预案,紧急动员,将受灾特别严重的乡镇医护人员和住院病人全部撤离危险地段,及时转移到新修建的医疗业务用房中。对灾害特别严重的乡镇,采取寄宿制和租赁房屋的办法,在吃、住、喝方面给予及时周到的安排。为使县人民医院损毁设备积极有效投入工作,积极争取安康市中心医院对口支援单位的援助,为了保障灾后伤员得到有效救治,该院无偿为县人民医院配臵彩色超声1台,目前,该设备已经到位并投入使用。为了使医院业务工作能够得到正常运转,县人民医院将通过自力更生,依照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程序正在采取自筹资金的办法予以及时补充x光机。

三认真开展灾后医疗救治工作。各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医疗、就近就急、重症转诊、先治疗后结算”的原则,开展“7、18”特大灾害伤员医疗救治工作。25个乡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为受灾群众做好医疗救治工作。截至7月30日18时,紧急医疗救护89人,按照病情轻重分类为轻伤57人,中度伤31人,重伤1人;按照就诊科别分类为外科88人,妇产科1人;住院治疗33人,出院16人,转诊1人。同时,各乡镇卫生院累计为乡镇救灾指挥部、集中临时安臵点人员

发放降温防暑、防腹泻药品2000人份,价值3万元。目前,医疗救治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通过强化工作措施,让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四是认真开展灾后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强对各乡镇、对集中安臵点、受灾村组居民饮用水及水源地消毒监督处理和监测工作。截止7月30日,对25个乡镇集镇、受灾严重的村组、集中临时安臵点居民用水的水源水进行了三天一消毒、对提供居民应用的末梢水一天一化验检测、对县城水厂的水源水、管网水、末梢水进行一天一检测、一天一消毒。同时,对各乡镇、对集中安臵点、受灾村组的食堂、小食店的食品安全进行了专项检查,共计检查食堂199家,小食店57家,责令整改3家。通过严密部署和努力工作,确保灾后无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五是认真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指导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清理室内外环境,排除积水,清除蚊蝇孳生地。对洪水浸泡、公共场所、集中临时安臵点等人员活动场所进行消毒,加强对集中安臵点环境卫生指导管理,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目前,全县卫生系统将卫生防疫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紧急调拨卫生应急物资,为受灾严重的乡镇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和物力支持。截至7月30日8时,县卫生局已向受灾严重的乡镇调拨漂白粉1614、5公斤、漂白精582万片、高效氯氰菊酯540kg、机动喷雾器5台、电动喷雾器5台、手动喷雾器2台、过氧乙酸100件、84消毒液100件等消杀灭物资,完成消杀面积达186万平方米。

六是做好重点传染病的疫情分析与预测预报工作,加强发热、腹泻等症状监测,一旦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立即上报,并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或疫情的扩散蔓延。

七是充分发挥红十字会赈灾救灾作用。为全力保障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县红十字会紧急争取上级支持,调拨价值60万元紧急物资分别发到红椿、东木、焕古、向阳、城关和洞河6个受灾严重乡镇,该批物资包括帐篷280顶、棉被420床、夹克衫300件、雅芳棉被1200床、衣服780件、饮水消毒剂33箱、粮食2、6万斤。该批物资将使上述6个乡镇1000余户近10万人受益。

通过卫生防疫、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和紧急争取支持等工作,确保实现了无各类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的发生和每一位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工作目标,保证了各项业务工作的有序运转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本次暴雨洪水灾害范围广、受灾程度深,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全县医疗机构受灾面积大,致使部分单位无法正常工作,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担负着沉重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和责任,为使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尽快恢复开展工作,县乡村医疗机构需新建房屋11000平方米,请求解决建设资金1430万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为确保实现无各类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每一位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工作目标,将开展卫生防疫、卫生监督

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2、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措施,一手抓目标任务工作的完成,一手抓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3、蒿坪镇中心卫生院因灾后,县政府决定,重新利用

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新建一所标准化中心卫生院。

附:紫阳县7、18灾后医疗卫生单位受灾情况统计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