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设计思路
民族的才是永远的。中国文化是悠久而深厚的,既有像四大发明这样的文化遗产,也有像中国武术这样的精神遗产。然而近年来,国外的各种动画片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张口说的都是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的,举手投足的都是奥特曼、蝙蝠侠嘿嘿哈哈的动作。这引发了我的思考,难道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就不能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文化?我觉得我们老师可以抓住各种契机对孩子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
一天午后,用完午餐的孩子们照例围坐在一起看电视,这几天播放的是李誉卿小朋友带来的动画片《大英雄狄青》,我发现孩子们在看过这个片子后,都特别喜欢狄青,一边模仿他的武打动作一边还说我是狄青、我是黄飞鸿、大鹏展翅、降龙十八掌等等,随后的几天里,大家纷纷从家中带来了动画片《花木兰》、《宝莲灯》等中国的片。这次,孩子们对中国的武功特别感兴趣,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我结合这次孩子们对中国功夫的兴趣以及我园的早期阅读特色教育,节选了《中国功夫》的歌词,设计了这节阅读活动《中国功夫》,并在前期进行了相应的收集材料、环境创设、知识积累的准备。
附:
中国功夫
卧似一张弓,
站似一棵松,
不动不摇坐如钟,
走路一阵风。
棍扫一大片,
枪批一条线,
身轻好似云中雁,
我们豪气冲云天。
教案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并能用肢体语言表现。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3、在已有基础上,尝试配合音乐的节奏来念。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
2、学习儿歌,感知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
3、尝试仿编儿歌,体验说儿歌的快乐。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儿歌,感知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活动难点:尝试仿编儿歌,体验说儿歌的快乐。
物质准备:《吹泡泡》音乐、课件、卡片(车轮、蝌蚪、大树)等若干
经验准备:有仿编儿歌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歌曲《吹泡泡》,做律动表演。
2、提问:泡泡士什么样子?
3、引发幼儿认识不用的泡泡。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鸡蛋图片,提问:
(1)这是什么泡泡?(鸡蛋泡泡)
(2)谁知道鸡蛋泡泡是谁吹出来的?为什么?(鸡蛋是母因为母鸡会生鸡蛋)
教师出示母鸡的图片边和幼儿一起念:鸡蛋是母鸡吹的泡
2、依次出示雨点图片,提问:
(1)这是什么泡泡?(雨点泡泡)
(2)雨点是谁吹吹来的泡泡?请你们听一听。
(3)为什么雨点是乌云图片吹出来的泡泡?(因为乌云出雨了)
教师出示乌云图片,引导幼儿一起说:雨点是乌云吹的泡
3、出示课件星星图片,提问:
(1)这是什么泡泡?(星星泡泡)
(2)星星泡泡是谁吹出来的?(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月亮的图片边和幼儿一起念:星星是月亮吹的泡
4、出示苹果图片,提问:
(1)又是一个泡泡,小朋友想一想它是谁吹出来的泡泡?来的泡泡)
(2)为什么是苹果树吹出来的泡泡?(因为苹果长在苹果教师出示苹果树图片边和幼儿一起念:苹果是苹果树吹的
5 教师出示汇总图片,引导幼儿看图朗诵儿歌。
三、仿编儿歌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泡泡”(车轮、蝌蚪、树叶)卡片:胸前,同时有选择的问一问幼儿“你是什么泡泡”。
2、请幼儿讲一讲这些泡泡是谁吹的。
3、游戏: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
将汽车、青蛙、大树卡片放在地上画好的圈里,请幼儿找
4、请各组幼儿讲一讲自己的泡泡是谁吹出来的。
四、延伸部分
1、启发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有联系的事物,丰富儿歌内
2、区域时美劳区画泡泡活动。
信息技术的应用特色: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交互使用,来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欲望,使幼戏情境中乐于学说儿歌。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语言大胆讲述图片中的主要内容,感受活动的趣味性。
2、通过动物与食物的匹配,萌发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制作课件"啊呜"。
2、画有各种食物的卡纸人手一份,制作与卡纸食物相匹配的动物纸盒5个,箩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大嘴,引出课题。
1、幼儿观察图片老师提问。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你们看一看是什么?(大嘴)这是谁的大嘴?(小宝宝的)对小宝宝张大嘴巴可能在干什么呢?请你动动脑筋和好朋友一起说一说。(幼儿互动交流)
2、幼儿讲述,老师小结。
二、观察课件,小熊。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图片上的小熊张大嘴巴想干什么呀?原来这只小熊肚子饿了,想"啊呜、啊呜"吃东西。
小熊喜欢吃什么?它找到了一个蜂窝会怎么做?
小熊咬了一口蜂窝之后可能发生什么事呢?
三、出示图片四:小兔"啊呜、啊呜"吃萝卜。
提问:
1、听,是什么声音?小兔想干什么呢?
出示图片四:小兔"啊呜、啊呜"吃萝卜。
提问:图片上有什么?
2、有几个萝卜?
3、谁最喜欢"啊呜、啊呜"吃萝卜呢?
四、出示图片五:莉和老鼠
提问:
1、听是谁的声音?
2、小老鼠和梨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
五、出示蛋糕
提问:
1、这是什么?
2、谁啊呜啊呜想吃蛋糕?
六、出示图片:小狗"啊呜、啊呜"吃骨头。
提问:
1、小朋友快来看是谁来了?
2、小狗最喜欢啊呜啊呜吃什么?
七、游戏"喂喂小动物",进一步通过动物与食物匹配的游戏,感受活动的快乐。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2、幼儿玩游戏,并提醒幼儿喂时说说谁"啊呜、啊呜"吃什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幼儿小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理解小熊被澡盆卡住的相关情节,并愿意用大胆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和表现。
2、在看看、讲讲中体验成长的奇妙与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我爱洗澡》(小熊头饰)
2、多媒体课件:《被澡盆卡住的熊》(真人配音)
3、操作纸和贴纸
活动流程:
音乐导入--理解故事--幼儿操作--分享交流--联系实际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1、(教师扮演小熊)小朋友们,小熊来我们班做客了,她最喜欢洗澡,上冲冲下洗洗,洗澡真开心!大家快快跟小熊一起来跳洗澡舞吧!
2、教师播放《我爱洗澡》音乐,师幼共同表演。
二、理解故事
1、小熊每次洗澡都爱用她的澡盆,因为在澡盆里洗澡既舒服又安全,可是小熊渐渐长大之后,洗澡的时候却发生了奇怪的事情,我们一一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被澡盆卡住的熊》。
A:小熊洗澡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呢?
B:小熊为什么会被澡盆卡住?
C:是谁救了小熊?
D:小河马想了几个办法帮助小熊?哪个办法救出了小熊?
F:以后小熊该用什么办法来洗澡会更加舒服和安全呢?
3、:现在小熊终于知道了,原来她已经长大了,小小的澡盆不再适合她了。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操作图。
除了小小的澡盆已经不适合小熊了,还有很多东西也不适合小熊了。小朋友们帮忙想一想,还有哪些物品会随着小熊的长大,不再适合她呢?(裤子、衣服、鞋子、袜子等)
2、教师将物品的卡片一一出示贴在展示板上。
3、操作要求:有这么多东西都不适合小熊了。在后面桌子上还有许多的东西,我想请你们帮帮我,把不适合小熊的东西找出来,贴在展示板上。你们愿意帮我吗?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分享交流你找到了哪些不适合小熊的东西?
四、联系实际
1、小熊慢慢长大了,许多东西都不再适合她了,你们也和小熊一样慢慢的在长大,你们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哪些东西不再适合自己了呢?
:原来啊你们的衣服、裤子、鞋子等等都变得越来越小,不再适合自己了,是因为我们长大了。
2、那么你们想不想长大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长的更加快呢?(出示图片)
3、:宝宝们真棒,想了这么多办法。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健康成长。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简单说说故事的内容,有阅读的兴趣。
2、愿意帮助他人,感受关切之心的重 要。
3、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6、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两条彩虹》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1、解读封面
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你们想看吗?
请仔细看看书得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彩虹、鲜花、熊)
彩虹、鲜花、熊奶奶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出示第2面,引导观察。
熊奶奶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温度计、毛巾、药、脸红红的)
我们小朋友也生过病,生病的感觉怎么样?现在,熊奶奶就很难受,她的。心里会想些什么?(想要有人陪)
(2)出示3-5面,体验关切之情。
谁会来看熊奶奶呢?教师放PPT,让幼儿回忆,第一个来看熊奶奶的是谁?(小狐狸)听给熊奶奶送来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送蜂蜜?听听小狐狸是怎么对熊奶奶说的。一起学学。
第二个来看熊奶奶的是谁?(小白猪)它给熊奶奶送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送水?
师小结:在生病特别是感冒的时候,多喝水会通过小便把身上的垃圾排除体外。听听小白猪是怎么对熊奶奶说的?一起学一学。听了小白猪的话,熊奶奶的脸上怎么样?(笑眯眯的)原来看望生病的人,对它说一些好听的话,会让人觉得开心。
现在胡教师就是熊奶奶(头饰),谁来对我说一些让我开心的话。
(3)出示第6-8面。
听了这么多好听的话,熊奶奶的病好了一半,坐到了藤椅上,青蛙大叔知道熊奶奶生病了,也来看望它,听熊奶奶是这么对它说的?(听录音)熊奶奶的幸福是什么?青蛙大叔又是怎样说的?青蛙大叔离开熊奶奶家,回到了池塘边,它有些发愁?为什么发愁啊?它愁些什么?
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幼儿自由讨论,大胆想象发言)
(4)出示第9-11面。
青蛙大叔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起听录音。青蛙叔叔到底想了什么好办法?为什么要用鲜花呢?
青蛙大叔用鲜花在熊奶奶家窗子外面架起了一道鲜花彩虹,对着窗子大声喊了起来:“熊奶奶,快打开您的窗子吧!”(幼儿跟学)
熊奶奶看到青蛙大叔用鲜花架起的彩虹,高兴地说:“啊,太美了,和我梦中见过的彩虹一模一样。”熊奶奶是怎么说的?这时,天上也出现了一道彩虹,熊奶奶看到天条彩虹高兴地拍起了手。
熊奶奶看到彩虹,她的病竟然好了,青蛙大叔、小狐狸、小白猪好开心呀!它们为什么开心?(朋友开心,我们就开心)
3、帮故事起名字
讲到这儿,我们还没给故事起个名字呢!谁愿意来?
4、再次欣赏故事一遍。把好听的故事讲给起他没听过的小朋友听。
教学反思:
故事通俗易懂,情感深厚,对是非规则概念刚刚萌芽的中班孩子来说,建立一种纯真、互助、友好的情感也许比什么都重要。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运用角色对话式方式来表述,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建立一种为善唯美的情感元素。在互助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了与他人交流、交往的初步尝试。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听儿歌及跟做动作的过程中,理解“搓、捏、挠、敲”的意思。
2、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大胆地表述。
3、对小手游戏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手能干的照片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
2、小手的本领
刚才我们用什么做游戏了? 你觉得小手能干吗? 你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吃饭、玩游戏、穿衣服、穿鞋子、用剪刀)
总结: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用勺子,会穿裤子,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画画,会用剪刀,还会做游戏。等我们小朋友再长大一些,小手会做更多的事情的。
3、小手游戏
下面,我们再用小手玩个游戏。请你按我的要求去做,如果我说“小手小手拍拍”,小朋友们就要拍拍手,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敲一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搓一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捏一捏。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挠一挠。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藏一藏。
4、 引出游戏“找小手”:可爱的小手全都不见了!现在我的大手要来找你们的小手,大手一摸到小手,小手就赶快放到腿上,好吗?
5、 教师悄悄地走到幼儿的身后,用手摸或握每一个幼儿的手,提醒他们尽快把手放在腿上,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小手藏在哪里了。
6、 游戏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