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文档 > 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2篇)

时间: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使学生经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的方法

难点: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基础铺垫,引入课题。

1、见课件

(学生抢答,直接说出得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一:

(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然后提问题)

1、出示:1套书有15本,问:

(1)3套书有一共有多少本?

(生:思考: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

(2)引导学生列式;

2、讨论算理

(1)方法一;连加计算(学生说算的过程)

(2)用竖式计算(笔试)

(3)用数的组成计算:

①(教师引导学生表述口算的思维过程)

②(小组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描述算法)。

11×5= 14×4= 15×6= 23×4=

(4)学生交流,老师观察,并让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

(二)出示情境图二:

1、买1套书需要120元,问:买3套书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然后依问题列式)

(1)学生思考并正确列式

2:讨论算理:

(1)方法一:用数的组成口算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见投影片)

2、学生分组用数的组成描述下题的算理

110×5= 140×4= 270×3=

(2)方法二:将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添0法”的简算方法)(见板书)。

先用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也可以把几百几十的数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进行口算。

3、同桌用“添0法”的算法再描述上题的计算过程。

三、应用测试题,

1、学生分组进行测试练习(分两组测试,后学生相互评价完成情况)

(学生完成作业)

3、解决生活中的的问题。

(1)课本43页和第三题(见投影)

(2)学生评议,交流算法。。

四、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把它说给小组同学听!

五、课后作业练习九的第2题。(“摘香蕉”游戏)

(1)用自己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数学书练习十四第2题。

(2)开个小火车说算式!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把它说给小组同学听!

课后习题

A组题:

11×6=

14×4=

27×3=

110×5=

140×4=

我对你的评价是:

A组题:

11×6=

14×4=

27×3=

110×5=

140×4=

我对你的评价是

B组题:

17×5=

42×2=

23×4=

110×3=

120×4=

我对你的评价是:

B组题:

17×5=

42×2=

23×4=

110×3=

120×4=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一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时间分配:2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28页“练一练”和第33页“练习一”的第1---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强化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计算习惯,提高学生口算、心算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谁能给大家出一道这样的题?

学生汇报所出的题,教师把学生出的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问:怎样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先省略因数中的0,先算出乘积,最后在积的后面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题。

集体订正。

2、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图:苹果每箱30元,梨每箱40元。

买苹果16箱,梨18箱。

(1)两种水果各应付多少钱?

(2)一共付多少元?

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0×16=480(元)

40×18=720(元)

(2)480+720=1200(元)

提问:求第(2)问时,你能列综合算式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板书:30×16+40×18

提出问题: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乘除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一种运算进,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加法和乘法,或者有减法和乘法,或者有加法和除法,或者有除法和减法时,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3)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独立完成,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然后同桌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练一练的第4、5题。

2、第33页第1——7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计算能帮助我们解决诸多的实际问题,也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希望大家平时多煅练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思维敏捷的好学生。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练习一8---15题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

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概括总结,点明课题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下复习。

板书:复习课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口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

200×8=17×100=12×400=

42×20=50×60=14×200=

23×30=43×200=21×40=

2、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小学共有24个班。运动会前夕,学校为每个班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又买了12套飞镖玩具作为奖品。请你算一算:

(1)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羽毛球拍19元每付

(2)买飞镖玩具需要多少元?飞镖25元/套

(3)一共需要多少元?

教师: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独完成。

集体订正:

学生甲:羽毛球拍19元/付,把它想成20元,2OX24=480(元),买羽

毛球拍的钱数不会超过480元。

学生乙:我把它想成20元/付,24个班想成25个班,20×25=500(元),买羽毛球拍不会超过500元。

学生丙:飞镖每套25元,把12套想成了10套,25×10=250(元),买飞镖的钱数比250元多。

计算准确结果:

(1)19×24=456(元)

(2)25×12=300(元)

(3)456十300=756(元)

质疑:有什么疑问?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丁:在计算25×12时,我想成25×4×3,就很快地算出了300。

教师:你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的非常好,当一个数与25相乘时,如果乘数中含有因数4,就先算25×4,这样简便。那你知道怎样计算26×35吗?

3、数学规律。

(1)先口算下面各题,然后观察这些算式,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怎样计算?

2×25=()200÷4=()

4×25=()400÷4=()

6×25=()600÷4=()

8×25=()800÷4=()

12×25=()1200÷4=()

(2)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一个数与25相乘时,可以把这个数先扩大100倍,然后再除以4,结果不变。

(3)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因为扩大100后再除以4(缩小4倍)实际上就是扩大25,就是求25,所以存在这样的规律。

小结:对于这样的规律,同学们要灵活运用,分析一下是乘25简便还是除以4简便,切不可盲目计算。

(三)思维训练8---13题

(四)课堂作业设计14、15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表现?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你还有哪些困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