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优秀(精选4篇)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 篇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把孩子交给学校,等于把一个家庭的希望交给了学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细细思考,这些至理名言甚至都不能真正显示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他一生的人生道路,影响一个家庭的成长兴衰;教育一代孩子,影响一个民族的繁衍兴旺,影响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所以说,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和未来。
时代在变化,经济在发展,当前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教育上的任何一个动静,都会引发社会上的一池涟漪。在这样的形势下,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尤为重要。
细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教师职业与别的职业不一样就在于:教师职业是一种自我监督的良心职业、充满神圣的使命感的职业!这是因为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是否真正尽职尽责,很难准确测量,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神圣的使命感去工作!
我们的职业是伟大的,然而,可能由于工作的繁忙与疲惫,也可能由于个人性格的特点,有时我们的工作还有诸如下列的现象:
一个面无笑容、冷若冰霜的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常是“凶”。学生会因此而惧怕,难以产生敬慕之情,从而难以学习上进。所以教师要有平易近人的态度、笑容可掬的表情。要善于营造校园和谐、亲切的气氛,在无形中缩短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面对“后进生”,教师不应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用神圣的使命感在学习上关心与辅导“后进生”,要积极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循循善诱,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面对着一个个“聪明的”、“愚笨的”学生,谁能准确地说出他们当中谁是未来的人才呢?教育就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再没有比培养生命更重要的事业。我们有了神圣的使命感,我们会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有了神圣的使命感,你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行为;有了神圣的使命感,面对淘气、“愚笨”的学生,我们就会多一份冷静、少一份冲动;就会多一份责任、少一份怨气。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很难想象没有爱心、素质低下的教师会带出健康、优秀的学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人师表,充满神圣的使命感。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教育事业是伟大的,愿我们的每一个老师用神圣的使命感来对待学生,用神圣的使命感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时刻记住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愿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篇2
这些日子在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过程中也对自己近三年的工作回顾了一遍,说实话,虽然不是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到这几条看起来冠冕堂皇的条条框框,可是真正沉下心来思索之后,还是有一些警醒,有许多的感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简短几个字,字字珠玑、句句铿锵,撞击着为人师的心,我们知道这是需要用一辈子去经营的。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无力评判什么,回想自己的教学常规和教育工作自己对教师职业道德有了一些浅易的理解。
一、作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维护一条健全的教学链条——四课链条。
这四课是认真备课、扎实上课、及时的课后反思、不断听课。这四个环节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先说认真备课。一要细;如何引入课题,在环节的设计与衔接处该用什么的话,学生回答的很离谱了怎么样去评价……在写教案时甚至要将你要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写下来。二要钻研;千万别小瞧知识的简单,许多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一个词一个字一个数字中,老师只有真正的思考了,才不会被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所牵绊。
二、做一个有心的人——三心人,爱心、耐心、恒心。
爱心。教师的工作,面对的不是机器,而是千差万别的生命,多少颗敏感的心灵。因此,很多教育专家呼吁,教育的手段千差万别,但唯有爱,才是最永恒的旋律!但是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把爱丢失,面对各方面表现不尽人意的学生,老师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的不满、气愤、呵斥。然而我们不在意的训斥会折断多少正欲起飞的翅膀。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不要把我们的儿童看成是能够顽强克服困难的英雄。深受全国教师尊敬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是传播爱的楷模。当他把一个平时几乎从未发言、但在老师的关爱下开口说话的孩子轻轻抱起的时候,孩子在一霎那间溢出的幸福的眼泪曾让多少为人师者扪心自问。公开课上,为了让讲台下的孩子看清黑板下面的字,于老师轻轻蹲下身去板书,黑板前,只留给一个白发苍苍的头。一代教育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如何关爱学生作出了最好的诠释。爱,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要让它流动到指尖,摸一摸那个回答错问题的孩子的头;抱一抱那个犯了错吓哭了得孩子;它将最终内化为一种人格的魅力——学生希望亲近你。
耐心。孩子是健忘的,一件事情你说上十几遍,还是有人记不住;孩子是顽皮的,同样的错误会在同一天内犯了又犯;孩子是天真的,你告诉他一件事情,会招来一火车的“为什么”;孩子是脆弱的,他需要你不只一次的去帮助他……这些都要求我们有一颗耐心。面对屡教不改得孩子,面对不停问为什么的孩子,面对十分钟写不了三个字的孩子,面对每天都要留下来谈话的孩子,我们只有不厌其烦。所谓谆谆教诲大概就这个意思吧。
三、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中提出了“终身学习”这个响亮的,但是在我们教师的。意识中却绝对不能只是,而是要踏踏实实,有张有弛的做好计划,付诸行动的。
我们的教师个人发展档案上有这样几个小的方面:板书(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多媒体教学等,这就是教师的基本功。试问几句,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字,然后自信的对同学们说:看,漂不漂亮,你敢吗?孩子发达的形象思维要求你随手画出一座大山,一匹马、一只猫、一座大房子,你能吗?现代教育方式要求你在教学中自然的融入各种媒体技术,你行吗?……很惭愧,我还不能,上学时,书法绘画之类的课一律没开,怎么办?补吧。每天中午练字的时间跟着同学们一块儿练字、课间的时候跟着孩子学个简笔画、最好自己动手多做课件,不要完全依赖于下载……不管怎样,教师的基本功一定要扎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一名年轻教师来说,可谓任重而道远。窦桂梅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以真情奉献杏坛,以课堂享受生命,以读书强健精神,以写作锤炼思想!”高山不移,流水不止。每天迎着太阳,走向三尺讲台,我知道不论等待的是什么,我都只能是风雨兼程,无怨无悔。这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之召唤,更是对一份责任的承担,对一份良心的承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 篇3
这星期,我又重新认真学习了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深入学习,我深深感到新的《规范》与时俱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肩头的重担,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更是任重道远。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些要求对教师既有底线要求,又有较高标准。其中,前五点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应该做到的;最后一点则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高要求了。对此,我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去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做一名有爱心的老师
爱——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要全心全意地爱学生,但不是宠爱、溺爱:第一,要严格要求学生。古人云,“教不严,师之隋”,所以我要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虽然只是体育课,我也不能放任他们,要让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认真做好每个动作,只要有进步便给他最好的评价。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性,我要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理解、信任、欣赏他们,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这点我是有自信的,刚刚送走的六年级学生至今对我念念不忘。第三,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闪光点。一些孩子不愿意上体育课,对课上有难度的动作有畏惧感,我就多了解、多关心,发现他的闪光点,充分利用,从而激起他的斗志,努力完成任务。
二、做一名终身学习的老师
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是21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苏霍姆林斯曾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差异网○www、(间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是使自己的教育取得成功的法宝。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从理论上学,从实践中学,在同行中学,在自我的反思中学,在与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中学,要力争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全面的、正确的富有开拓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为教育教学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提高自己的身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做一名甘于奉献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很难拥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力,也无法拥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荣誉,更不可能拥有悠闲自得的舒适和安逸。每当收到过去的学生的祝福短信,当看到孩子纯真的笑脸,当学生主动帮我搬运运动器械……每每此时,我就忍不住感动,身为教师的我在内心深处是充满快乐和幸福的。所以我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愿意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自己的职业,努力以一个老师的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帮助和教育每一个学生,做自己职业生涯中永远的喝彩者,做一名甘于寂寞而乐于奉献的教师。
我将谨记《规范》中的每一条要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时刻用新《规范》对照自己,努力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教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在学习20xx年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过程中,我感受到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是当前重要的教育任务。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次发言等细节中发现教育的契机,创造真实感人的教育情境,撩拨学生丰富多彩而又异常敏感的心灵世界,从而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午休时间,有意参加《给爸爸妈妈一封信》征文活动的学生来办公室找我辅导作文。有几个平时挺活跃的学生围住办公桌,针对我对他们初稿的评语谈自己修改的结果。她也来了,顺着墙壁一步一步地挨到了我的办公桌。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学生重新回教室去修改作文了,就连几个后来才到的学生也与我交换好意见走了。办公室只剩下我和她了,我装作很认真地批改作业,等待她的主动“出击”。
她的母亲在她出生三个月的时候,收拾好行囊,踏上没有尽头的打工漂泊之路。她的奶奶身边除了她之外,还有一个比她大几个月的堂哥。由于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奶奶一直都期望她母亲能为她带来又一个男孙,以延续她父亲这一支的香火。无形中,堂哥得到了爷爷奶奶所有的关注,她逐渐成为了“二等公民”。一直以来,不管她与堂哥因为什么原因有了争端,她总是挨批的一方。再加上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虽会寄回一些衣物给她,却无法陪在女儿的身边,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以致她对父母的印象很淡很淡。
“她哭了,我无法数清这是她今天的第几次流下的泪水了。老师让她领读英语单词,她的声音小得只有我勉强可以听见,同学们此起彼伏的‘老师,我们听不见’的声音一下子就淹没了她的领读声和啜泣声。”这是她的同桌在一次作文中对她的记述。她在课堂中从不举手,一旦老师请她回答问题,无论教师如何激励,她始终低着头,自言自语地回答问题,之后坐在座位上抹眼泪。课后老师也积极开导她应该勇于表现自己,她面红耳赤,默默地流眼泪,不做其他的任何回应。无奈,为了避免她情绪上如此大的波动,老师只能暂时对她进行冷处理,比如她回答问题之后,老师重复一次她的答案,接着照常上课。或者与她聊天时,教师不企求她的回应,自顾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对她的建议。
为了使这孩子学会自强,也教育其他学生,我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如何战胜挫折》。在这次班会中,同学们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还用精彩的小品,悦耳的歌声等形式表达了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主题。我细细地观察,发现此时她眉头紧锁,似乎在想着些什么。在“悄悄话”活动中,她写道:“我渴望能融入同学这个集体之中,为此我一直在努力着,可现在我认识到我还很脆弱,老师,您能帮助我克服我的弱点吗?”
许久许久,她轻轻地叫了声“老师”。我马上表扬她,并接过话茬,“我上学的时候,一站起来回答问题,也不知所措,脑子一片空白,特别怕面对老师,宁愿走很多冤枉路,也不敢走校门口那条又直又宽又近的大路。我现在的角色是老师了,最想对以前的自己说,曾经所害怕面对的一切就如一段夜路,尝试着去走,终究会走过去的,也没有自己预料的艰难,跟白天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区别。今天你已经开始尝试改变自己,你比老师有出息!”我试图通过与她分享类似的心情为下面的谈话营造一个较好的氛围。
听完她小声地讲准备怎样修改作文之后,我说:“我帮你指导这篇作文,你得答应我几个条件:在每节课至少举一次手,尽量大声地回答问题,每天逐渐减少哭的次数,做好统计,每周对我对你自己汇报一次。你先试两天,能做到的话,我们再一起讨论作文的修改问题。”她沉默了。
“只有你能帮助自己改变状态,老师知道你会接受这个挑战的,你愿意接受老师这种监督方式吗?”她的眼睛第一次与我对视。
“好。”她微笑了。
两天后,她赴约了。
我有理由相信,她能逐渐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自信花的种子已在她心中播种下了,现在需要的是呵护与等待!
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而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相信吧!爱心使沙漠变成绿洲,爱心终将浇开自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