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教案(精选2篇)
柳永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教案一等奖教案篇1
1、完成上面知识链接部分的填空。
2、词中哪句话是反映中心的主旨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概括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 上阕主要写词人与有情人临别时的难舍情景;
下阕: 下阕主要写词人想象二人别离后的思念情景。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a、催促 军帐 噤若寒蝉 胜券在握 b、暮霭 竞然 不勘入目 不屈不挠
c、天堑 箫鼓 寥若辰星 九宵云外 d、嘉宾 夜暮 嘻笑怒骂 童叟无欺
2、下列对词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d)
a、帐饮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 市列珠玑(泛指珍珠)
b、兰舟(船的美称)催发 重湖叠巘(山峰)
c、竟无语凝噎(因为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 羌管弄(吹奏)晴
d、此去经年(经过一年) 图(描绘)将好景
3、古代诗歌中,因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下列诗句中颠倒了词序的一项是( b )
a、留恋处,兰舟催发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4、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b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柳永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教案一等奖教案篇2
1、有关词的知识:
(1)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 。词体萌芽于 之际,盛行于 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 。另有 、 、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词习惯上分为 和 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 、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 、 等。
(3)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 按字数分为: 小令 ──( 字以内)、 中调 ──( — 字)、 长调 ──( 字以上)。又分单调 (一片)如《如梦令》、双调 ( 两片/阕)、三叠、四叠 等。
2、柳永:北宋人,原名 ,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 。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 。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3、“雨霖铃”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避乱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于是与恋人痛别。本词正是他当时心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