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根教案(精选7篇)
《平方根》教案 篇1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正数的平方根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仪,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在前面我们已学过平方根的概念,现在已掌握了一些数的平方根,如4,25,0、01, 等数的平方根,但对于如:2,3, ,0、3的平方根就不能像前面的数那样容易求解了,只能用根号表示。具体的值或近似值如何求解的?在乘方时曾讲过毅力计算器求解,今天我们来研究如何用计算器求解一个数的平方根。
复习提问学生有关乘方如何用计算器运算的步骤。熟悉计算器基本键的功能。
现在讲计算器打开,按 键,屏幕上显示“0”此时可以进行运算。
例1、用计算器求 的值。
分析:首先要学生熟悉计算器基本键的功能,对于平方根运算尤其要掌握“2F”的功能。
解:用计算器求 的步骤如下:
小结:在求解 的过程中,由于要用到 这个键上方 的功能,这就需要用上方标有“2F”的键来转换。
例2、用计算器求 的值。(保留4个有效数字)
解:用计算器求 的步骤如下:
小结:由于计算器的结果较精确小数的位数较多,在遇到开方开不尽的情况下,如无特殊说明,计算结果一律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例3、用计算器求 的'值。
解:用计算器求 的步骤如下:
因为计算结果要求保留4个有效数字,
例4、用计算器求1360、57的平方根。
解:用计算器求1360、57平方根的步骤如下:
因为计算结果要求保留4个有效数字,
小结:这里要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用计算器求的式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例5、用计算器求值:
分析:本题是由加、减、乘方、开方运算的混合运算题,由于计算器能自动识别运算顺序,故按键顺序与书写顺序完全一致。
解:按键的顺序是:显示612、65685
≈612、7
练习:
求下列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1)49 ; (2)0、81; (3)1、5376; (4)5 ; (6)260;
(7) ; (8)101、38
六、总结
利用计算器求解既快又精确,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步骤执行。特别注意要用到第二功能键,首先要先按“2F”在按需要的键。由于各种计算器的键的功能各不相同,因此要注意操作顺序,查看说明书熟悉各键的具体功能。
八、作业
教材 A组1、2、3
九、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平方根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练习 篇2
P69练习 1、2
《平方根》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重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本节导图,并回答问题,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如果这块画布的面积是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二、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书P68页的问题)
你是怎样算出画框的边长等于5dm的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解法)
这个问题相当于在等式扩=25中求出正数x的值。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 =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也就是,在等式 =a (x0)中,规定x = 、
2、 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 =144说出14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3、 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建议:求值时,要按照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写出应该满足的关系式,然后按照算术平方根的记法写出对应的值。例如 表示25的算术平方根。
4、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2)1;(3) ;(4)0、0001
三、练习
P69练习 1、2
四、探究:(课本第69页)
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方法1:课本中的方法,略;
方法2:
可还有其他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问题: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它到底是个多大的数?你能求出它的`值吗?
建议学生观察图形感受 的大小。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用刻度尺测量它与大正方形的边长的大小)它的近似值我们将在下节课探究。
五、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呢?
2、算术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六、课外作业:
P75习题13、1活动第1、2、3题
教学过程: 篇4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小结: 篇5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呢?
2、算术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重、难点: 篇6
重点:对平方根概念的描述与刻画
难点:对平方根性质的探索
《平方根》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并了解被开方数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进行简单的开平方运算。
学习重点:
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学习难点:
了解被开方数的非负性;
学习过程:
一、 学习准备
1、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运算?它们中互为逆运算的是?
答: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五种运算。加法与减法互逆;乘法与除法互逆。
2、什么叫乘方?什么叫幂?乘方有没有逆运算?完成下面填空。
32 = ( ) ( )2 = 9
(—3)2= ( ) ( )2 =
( )2= ( ) ( )2 = 0
( )2 =( )
02 =( ) ( )2 = —4
3、左边算式已知底数、指数 求幂 ,右边算式已知幂、指数 求底数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
即如果X2=a,那么 叫做 的平方根。请按照第3页的举例你再举两个例子说明:
叫做开平方,平方与 互为逆运算
4、观察上面两组算式,归纳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性质是:
一个正数 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零 有一个平方根,它是零本身;
负数 没有平方根。
交流:(1) 的平方根是什么?
(2)0、16的平方根是什么?
(3)0的平方根是什么?
(4)—9的平方根是什么?
5、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一个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记作
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记作
这两个平方根合在一起记作
如果X2=a,那么X= ,其中符号 读作根号,a叫做被开方数
这里的a表示什么样的数? a是非负数
二、合作探究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5是25的平方根; ( )
2)25的平方根是—5; ( )
3)0的平方根是0 ( )
4)1的平方根是1 ( )
5)(—3)2的平方根是—3 ( )
6) —32的平方根是—3 ( )
2、阅读课本第4页例题1,按例题格式判断下列各数有没有平方根,若有,求其平方根。若没有,说明为什么。
(1) 0、81 (2) (3) —100 (4) (—4)2
(5)1、69 (6) (7) 10 (8) 5
三、学习体会:
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哪些地方是我们要注意的?你还有哪些疑惑?
四、自我测试
1、检验下面各题中前面的数是不是后面的数的平方根。
(1)12 , 144 ( ) (2)0、2 , 0、04 ( )
(3)102 ,104 ( ) (4)14 ,256 ( )
2、选择题(1) 0、01的平方根是 ( )
A、0、1 B、0、1 C、0、0001 D、0、0001
(2)因为(0、3)2 = 0、09 所以( )
A、0、09 是 0、3的平方根。 B、0、09是0、3的3倍。
C、0、3 是0、09 的平方根。 D、0、3不是0、09的平方根。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9的平方根是—3; ( )
(2)49的平方根是7 ; ( )
(3)(—2)2的平方根是 ( )
(4)—1 是 1的平方根; ( )
(5)若X2 = 16 则X = 4 ( )
(6)7的平方根是49。 ( )
4、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81 2)0。25 3) 4)(—6)2
5、求下列各式中的x:
(1) x=16 (2) x= (3) x=15 (4) 4x=81
思维拓展:
1、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2、若3a+1没有平方根,那么a一定 。 3、若4a+1的平方根是5,则a= 。
4、一个数x的平方根等于m+1和m—3,则m= 。x= 。
5、若|a—9|+(b—4)=0,则ab的平方根是 。
6、熟背1至20的平方的结果。
7、分别计算 32 ,34 ,46 ,58 ,512 ,10 的平方根,你能发现开平方后幂的指数有什么变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