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文档 > 教学总结

认识人民币一年级数学教案(整理4篇)

时间:

认识人民币一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元、1角、5角的纸币和硬币与1分、2分、5分的硬币九种人民币,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2、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要用到什么呢?(学生答:钱)那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引导探索,认识人民币

1、组内交流,初步认知。

每个小组桌面上放一个信封,里面放有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请同学们认一认,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然后认真观察人民币上都有什么?注意要互相谦让,不要损坏人民币。

2、分组汇报,交流展示。

谁愿意到前面来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要先说出你介绍的人民币的面值(就是多少钱),再简单说说你是怎样辨认出来的。

人民币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通过看阿拉伯数字知道它是多少元。你通过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人民币?

师:人民币上大写的汉字还有壹、贰、伍等。

板书:壹、贰、伍

生1:我认识1元的纸币,我是通过看颜色认识的。1元是绿色的。

生2:我还认识5角的纸币,5角的正面有两个少数民族的人像,背面有国徽。

小结:

1、认识人民币的.办法很多,不仅可以通过颜色、数值,还可以通过图案进行辨认,也可以将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辨认。

2、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热爱我们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

三、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简单分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1)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小组内研究分类的方法。

(纸币和硬币)

(2)学生汇报不同分法,教师板书“元、角、分”,介绍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板书:元、角、分)

2、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现在老师想买一支一元钱的自动铅笔,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可以怎样付款。

这些付款方式都对吗?为什么呢?(板书:1元=10角)

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吗?

引导学生拿人民币学具摆一摆。

(板书:1角=10分)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学生交流汇报。(学生交流后强调:认识人民币可以通过颜色、图案、文字来辨别,以及1元=10角,1角=10分)

(1)填数。

1角=()分

8角=()分

70分=()角

60分=()角

2元=()角

30角=()元

3元2角=()角

4角8分=()分

12角=()元()角

12分=()角()分

(2)在○里填上“+”或“-”。

9分○7分=2分

12分○5分=1角7分

90元○4元=94元

8角○3角=1元1角

40分○60分=1元

9角○5角=1元4角

1、在○里填上“>”、“<”或“=”。

9角○1元8角9分○9角8分1元○10角3角7分○4角

9分○1角1元○9角9分4元○4角4分8元4角○10元

2、计算。

5角+2角=7元+3角=5分+4分=3元4角-8角=

2元8角+5角=30元+8元=1元-7角=1元-10分=

一、换人民币。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

2、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

3、1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4、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张2元和()张1元。

二、应用题

1、明明有100元钱,买书包用去50元,还剩多少元?

2、一个计算器50元,明明现在有40元钱,想买一个计算器够吗?明明还差多少钱?

3、星期天妈妈去买菜,用去16元后还剩下10元,妈妈原来有多少钱?

4、王老师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了一个56元的足球和一个40元的篮球,王老师一共用去了多少钱?

认识人民币一年级数学教案篇2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

下面是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结构:

小面值人民币(1元、1角、1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5角、2角,5分、2分小面值换币,小金额付钱与找钱

大面值人民币(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大面值换币,较大金额的付钱与找钱

实践活动(在自办的小小商店里进行购物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积累购物经验)

从表中可以看到,教材编排是很有层次的。先教学小面值的人民币,再教学大面值的人民币,是合理的认知线索。先教学1元、1角和1分,因为它们是人民币的主币,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后教学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都是辅币,分别由若干个1元、1角或1分组成的。还安排了许多换币、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经常进行的活动,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利用已有经验,设计多种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部分学生还有购物的经验。

教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第68页利用小朋友在商场门口的画面,引出本单元的课题。前后共3次提问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交流中互补,在合作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想想做做第69页第1题、第71页第1题根据价钱把物品与相应面值的人民币用线连一连,不仅再次认识人民币,而且联系物品的价钱,感受了人民币的面值。

教材没有对元、角、分间的进率采用灌输式教学。第68页插图中笔记本1元钱,引导学生认识到付10角也是可以的,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1元=10角,并类推到1角=10分。再通过第69页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进率。

在学生知道1元=10角以后,教材通过试一试在换钱活动中巩固进率。1张1元币可以换2张5角币,5张2角币可以换1张1元币,因为2个5角与5个2角都是10角,也就是1元。第72页第3题先通过1张5元币可以换5张1元币,体会几元就是几个1元。然后进行大面值人民币的换钱活动,让学生联系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并验证换的钱是否正确。有了换钱的经验,才能在购物时合理付钱。

2、付钱的方案往往有多种,要看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从而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

买东西要付钱。教材第70页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思考从1张5角币、2张2角币、5张1角币里怎样拿出5角钱。这道题取钱的方案很多,可以取同一种币(1张5角或5张1角),也可以取几种币合起来(2张2角与1张1角、1张2角与3张1角)。第5题怎样付8角钱的问题能使学生明白,付钱时要根据自己有哪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并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付几种不同面值的钱是比较难的,第70页第2题和第71页第2题为此作了铺垫。

第70页第4题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第73页第6题可以怎样付钱、第7题1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等问题能让学生知道,付出的钱可以刚好与所购物品的价钱相同,也可以略多于物品的价钱,同时还要根据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灵活地确定付钱方法。如果付出的钱多于物品的价钱,应该找回一些钱。为此,教材里安排了一些算找回多少钱的练习。如第70页第4题、第72页第4题。

教材让学生在付钱的问题中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思维能力。第72页第5题提出买1个单价48元的足球,都付10元的人民币,应该付几张的问题,再次体会应付的钱不能少于、尽量接近物品的价钱。这题如果付40元显然是不够的,付60元是不合理的。第73页第8题也以付钱经验为基础,在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购物活动中经历买东西的过程,积累经验。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初步学会使用人民币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参加购物实践是认识人民币的最好方式。第73页第9题引导学生走进商店了解物品的价钱,观察他人的购物过程,体会买东西时的主要活动,为自己购物作准备。

《小小商店》是一次实践活动,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在购物环境中回答几个问题(第74页)。这些问题涉及买东西时经常进行的计算、估计和判断,都是买东西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二是在教室里办一个小小商店,大家都来买东西(第75页)。商品由学生带来,价钱由学生规定,买什么由学生自己选择。几名学生当营业员,负责收钱和找钱,其他学生当顾客。教材中你能和同伴说一说买东西的经过吗这一问题是学生参加小小商店的购物活动后,对买东西过程的回忆和反思,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

认识人民币一年级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会说出人民币的币值,会进行人民币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民币的简单换算。

难点:人民币的互换,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媒体:教学平台、玩具、真币、模拟人民币。

课前学生准备:数学书,练习部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一、导入

1、出示玩具,请小朋友来猜猜看,它值多少钱?

2、在平时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要使用钱?

3、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一)认识人民币

1、(出示课件)小朋友看,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现在使用的人民币,你们认识吗?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放钱的盘子,我们称它为“小小银行”,请你们到小小银行里拿你认识的人民币说给组内的`小朋友听。(小组讨论,反馈交流。)

2、这些人民币有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元是最大的单位,分是最小的单位。

放大新版100元:你是怎么认识这张100元的?

观察两张100元,都是100元,为什么不一样?(新版、旧版)

4、观察两张1元,这两张都是1元的,它们有什么区别?(纸币、硬币)

观察两张1角,这两张都是1角的,它们有什么区别?(纸币、硬币)

5、认识样币,告诉学生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二)分类

这么多的人民币放在一起,多不整齐,我们来帮它分分类。

可以按什么分?小组尝试分类,反馈交流。(媒体出示)

三、人民币的互换

(一)进率

1、乘车车费为1元,可以怎么付?

(小朋友讲出几种不同付法)

2、那么1元可以换几个1角呢?(媒体出示:1元10角)

3、那么1角又可以换几个1分呢?(媒体出示:1角10分)

4、2元可以怎么付?

(二)互换

1、课本第38页练习(学生尝试,反馈交流)

2、实践应用

(课件出示)这么多东西,喜欢吗?那你想买什么东西,该怎么付钱?

(小组讨论,反馈交流)

四、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2、你还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检测目标达成练习:

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每题1分)

()元

()元

()元

7.换算。

(1)1张可以换______张;

(2)1张可以换______张;

(3)1张可以换______张;

(4)1张可以换______个。

板书设计:

人民币

单位:

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角=100分

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一年级数学教案篇4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教材P19例1课堂活动1练习一1、4

二、教学目的

1、提问学生认识人民币吗。

2、通过购物的情景图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需求。

3、让生明确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及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四、教具准备:

面值不等的人民币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情景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生交流,汇报)

师: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场里的商品应有尽有,购买东西的人也很多,我们买东西要用人民币,你知道人民币有那些吗?根据生答,师板:元、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请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手中的人民币面值)

生交流

师:你们知道20元、50元、100元背面的图案,防伪标志吗?

(生小组交流)

师小结:2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水图,他的防伪标志是荷花。

:50元背面的图案是黄河口,他的防伪标志是工人叔叔。

:10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它的防伪标志是毛主席头像。(生观察)

师:你还认识哪些人民币?请你告诉小组的同学。(生交流,汇报)

时:还有新版的10元、50元、100元、纸币1分、2分、5分、硬币1角。

(三)练习

1、课堂活动1

师:图中所表示的是兰兰,方方,源源,丁丁为希望小学捐的钱,请同学们数一数,他们各自捐了多少,然后填出来。

(生完成,订正)

2、练习二1

师:同学们在购物要付的钱下面画O

3、练习二4课后调查

(师出示硬币1分)

师:他的面值是多少呢?(1分)10个1分是多少?(10分)

你知道10分与1角谁多谁少?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同桌讨论,汇报)

第二课时

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内容

教材P20例2课堂活动2练习二23

二、教学目的

1、通过1张1元的人民币和10张1角币相等,1张1角人民币和10张1分币相等的帮助生抽象出1元=10角1角=10分的人民币相邻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进行人民币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相邻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深化对人民币相邻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具准备:

十张1角纸币,十个1分硬币,2张5角纸币,1张1元纸币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你都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门一起来了解人民币相邻单位的十进制关系。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21元=10角

(师出示1元人民币)

师:你能说出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吗?(1元)

(师出示1角纸币)

手:他的面值是多少呢?(1角)

(师出示10张1角纸币)

师:10张1角是几角呢?(10角)

师:你知道1元与10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他们谁多谁少?

(同桌交流。汇报)

生:1元=10角

师:对1元与10角同样多,那么1元就等于10角

板:1元=10角

2、1角=10分

(师出示1角纸币)

师:你知道他的'面值吗?(1角)

生:1角与10分同样多,1角就等于10分

师板:1角=10分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你们能亲自动手换一换这些人民币吗?

4、换一换

(1)1角可以换()个2分或()个5分2角可以换()张1角

①1元可以换()张5角100元可以换()张50元

②20元可以换()张10元10元可以换1张5元和()张1元

③50元可换2张20元和()张10元

师生共同读题

(2)动手操作

师:请小朋友木讷拿出你们准备的人民币,小组的同学互相换一换,说一说你怎样填,为什么?再填出来。

(生小组交流,讨论)

(3)生汇报完成的结果,订正

(三)练习

1、课堂活动2

小组的同学互相换一换,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换,再填出来。

2、练习二2

明确题意,生完成,师巡视指导。

3、练习二3

生独立完成对16分=()角()分18角=()元()角指导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教材P21例3课堂活动3练习二5、6、7

二、教学目的

1、了解人民币的使用价值

2、引导赦免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准备:

3张1元人民币,5张1角纸币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了解了人民币相邻的十进制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3

(1)看图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然后再小组交流一下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导生汇报,各种物品的价目表,读读每个孩子所说的话)

(2)解决问题

师:穿绿色背带裤的小女孩说他只能买一个卷笔刀,猜一猜她可能带了多少钱?为什么?

扎辫子的小姑娘问用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还剩多少钱?你知道吗?

一元钱可以哪些学习用品?

(小组讨论)

用1元钱买一瓶胶水和1支铅笔,还剩多少钱?

如果有9元钱,你准备买哪些东西?

(生小组讨论,汇报)

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分小组交流,再汇报)

师:说说,你上怎样爱惜人民币的,怎样节约用钱的?

(三)练习

1、课堂活动3

生小组交流,汇报

2、练习二5

理解题意,在小组内用钱试补,由生自己动手操作。

3、练习二、7

生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解决问题,同桌交流,汇报

4、练习二6

你从图中都知道了什么?小组内提问,再汇报。

六、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小组巩固本节课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