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计划 > 计划安排

(实用)好家风作文(精选8篇)

时间:

好家风作文篇1

我家有一些好的家风,如持之以恒、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等。

我有一个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榜样,那就是我的爸爸。他每天早晨五点半准时起床练习毛笔字,而我总是接近七点时才起床,起床后也不会利用早晨宝贵的时间,就在茶几上玩玩具。早饭前,爸爸叫我去把练过字的毛边纸摆整齐,看到爸爸写了那么多张纸,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爸爸已经写了4万多张纸了,他的字越来越遒劲有力了。爸爸教育我干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绝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妈妈是尊老爱幼的.典范。每年过年,她都会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买棉袄、棉鞋、暖宝宝以及一些老人们需要的东西。他们收到妈妈的礼物,脸上都会露出笑容。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她总会立刻带我去医院就医;每当我难过时,妈妈也会安慰我,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

勤俭节约和自立自强的,是我的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对自己简朴节约,对儿孙慷慨大方的人。有一回,我去他们家吃饭,剩了很多饭,被外公发现了,外公说:“阿于,不要浪费,快把饭吃掉,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有时候,外公外婆还把我们这些小孩吃不掉的饭,倒进自己的碗里吃掉。除此之外,他们还去体育场附近的空地里种菜,很多家常蔬菜,如白菜、萝卜、大蒜,都能自给自足。

爷爷奶奶住在山区,有时长期不下雨,他们只好喝井里的水。井里的水干了,他们就到更低洼的地方去挑水。爷爷奶奶翻蜈蚣、剥麻、采药材、种菜,一干起活来常常忘记了时间,有时甚至到下午四点多钟才能吃上午饭。大伯、二伯和爸爸心疼极了,挨个劝爷爷奶奶不要再辛苦干活了,多享点清福。可爷爷奶奶总是说:“我们又不是不能动,干点活有利于身体健康。”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一定要发扬他们的优点,传承这些好的家风,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行动的小学生。

好家风作文篇2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向重视家教,而家风家训更是重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而要说起我的家风首先得从小时候的几事说起。

小时候家里住在镇上供销社的大院子里,那时每家的用水都是靠院子的大井水,水抽到水塔后再在院子里面建几个共用的龙头,记得我刚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有一天,几个稍大点的男孩溜进大院里,几个小朋友玩了一会儿觉得很无聊,于是他们发现了几个露天的水龙头,就赶过放水玩,我听见“哗哗”的'流水声,就跑出看看,原是小朋友在玩水,我想起妈妈经常告诉我要节约用水,于是我就叫隔壁比我大两岁的韩翠婷姐姐,我们一道去制止小朋友玩水,由于乡下小男孩调皮,在制止过程中,我的头被一个小朋友用小石头砸破了,小朋友见我头流血了当时也吓呆了。这是,妈妈也过了,先教育几句小男孩就让他回家了,并赶紧将我送医院包扎,在去医院的路上,妈妈表扬我做的对。

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数学测验,我只考了91分,在班里排在后几名,爸爸拿到试卷后,没有责问我为什么考得这么差,而是教育我偶尔的一次失败并不可怕,并帮我认真地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在整个小学阶段,爸爸经常教育我做每事都要认真对待,这其中包括平时的吃饭和走路等,爸爸并不要求我时时学习,而是要求我学习时专心致志;玩时就痛痛快快地玩。言传不如身教,为了帮我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爸爸放弃了一些娱乐活动,找一些书籍陪我一起学习。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爸爸的同事我家做客。我不但没有招呼,还很少说话,后爸爸教育我,见到长辈要主动招呼,对待客人要热情周到;等这位佰佰再见到我时,直夸我像变了个人似的。

记得我家刚买房子的那会儿,我和妈妈从乡下赶,下了中巴车后,为了节省2元钱。妈妈和我没有坐公交车,而是步走站多路往家赶,当时走得我是又累又渴;但在我路过一座立交桥时,桥上一对母女,为了筹钱看病,顶着烈日在卖唱,妈妈毫不犹豫的拿出了10元钱。

好家风从儿时跟着我共同走进了青春,她无时无刻的提醒着我,鼓励着我。

好家风作文

好家风作文

好家风先进事迹

好家风征文

中国好家风作文

好家风作文篇3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身处于这个世界中,得处处守规矩。就比如在班级中,我们得遵守班规;在里,我们得遵守校规;在社会上,我们得遵守法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每个人的家庭中,也有着要遵守的规矩,这就是所谓的家规、家训,而好的家规与家训,便会塑造一个好的家风。

记得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总喜欢在吃饭时第一个跑到餐桌边,然后爬上那唯一一个有靠背的大凳子上。但是每次都会把我从那个凳子上抱下来,让我坐普通的板凳。那时的我一直不明白,为此还闷闷不乐了许久。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那个凳子是专门给管理整个家里的所有大事、小事的人坐的,也就是我的的专座。不过有一点,我一直做的很好,那就是等大人们都夹过菜了,我再夹。我也经常因为这一点而被亲戚们夸奖,说我尊敬他人,是个好孩子。

每次到时,我们都会举行“请太公请太婆”的仪式。那天的晚饭会烧的非常丰盛,有着各式各样的菜。我是十分活泼爱动的一个人,所以在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时,便兴奋地跑来跑去,妈妈却一把抓住我,跟我说:“你现在可以先玩一会,但是在“拜太公拜太婆”的时候,你绝对不能跑到餐桌那边过去,知道吗?”当时我十分疑惑,长大了一点才知道,原来这是出于尊重“太公太婆”,才不让我跑过去的。

还有一次,我记得是在我八岁的时候,我在路上遇到一个乞丐,他拿着一个二胡,在拉一首听着特别凄凉的.曲子。有好几个路人听到这个二胡声后,注视着这位乞丐,却没有一个人捐钱给他。后来,我爸注意到了这个乞丐,便径直走了过去,拿了一张五块的纸币,蹲下放在乞丐面前,还对他笑了笑。我不解地看着,问:“你为什么不像其他人那样直接把钱丢给他呢?”爸爸非常严肃地说:“人家乞丐也是有尊严的呀,这样直接把钱丢过去,不是很不尊重人吗?”于是我点了点头,也走向那个乞丐,把口袋里的两个硬币和一颗还未开过的棒棒糖放在了他的面前,像爸爸那样,我也对他笑了笑。突然,那个乞丐站了起来,对我们鞠了一躬。我吓了一跳,心里却暖暖的。

我们家的家风,其实十分简单明了,那便是:“尊敬他人”。我们尊敬了他人,他人也会尊敬我们。我会一直好好的传承这个家风,尊敬我身边的所有人。

好家风作文篇4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熏陶下,才能出来拔萃。

最近随着晒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想起在家爸爸妈妈教育我的景象。

记得我第一次踏入校园学习无穷的知识,妈妈在家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如果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在家听父母的,在学校一定要听老师的。老师就像父母那样把最好的都传授给你,更要让我记住给我讲一些教育我的故事,告诉我遇事要宽宏大量,要与人和善,在校要和老师同学之间和睦相处。

当然还有我的爷爷总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部队的生活特别艰苦“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你要从小学会吃苦,否则长大后不会有什么大的本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有就是最让我感动的是爸爸妈妈,奶奶身体不好经常吃药,妈妈不管怎么累,也不忘了每天晚上给奶奶洗脚。记得有一次,妈妈的`手背开水烫伤了,起了大泡。但还是坚持不忘给奶奶洗脚。当时我看见了,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我跑过去抱着妈妈说:“妈妈等我长大了,也要向你对爷爷奶奶那样,孝顺您。”而爸爸每天下班都要陪爷爷聊聊天,下下棋。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从小我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不管到哪,我都会有乐于助人,举止文明的好习惯,爸爸还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关于勤俭节约道德文明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父母就是我们学习得好榜样,我非常喜欢他们的一言一行。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家风。

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良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民族文化正能量得已传递,我们每个人要为社会树立榜样。一起努力凝聚更多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坚守高尚文明道德情操。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要互相帮助,举止文明,团结向上的好孩子好学生,勤俭节约,中国风尚。

好家风作文篇5

寒假结束,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同学们唧唧咋咋,好不热闹,有钱的同学炫耀着自己的新衣、新裤和新鞋:“我春节的衣服可是妈妈从国外带回来的,要3000多呢……”

“哇,我要是能有一套就好了!”同学们羡慕不已。

“哎,舒扬,我们的大班长,你的新衣多少钱?”

“一套也就500块吧!”我实事求是回答。

“这么便宜啊?我一双鞋都要1000多块!”有同学得瑟着。

听到同学们这么说,我心头一热,难为情地低下了头。但我又马上想到了外婆跟我说的故事:“60年代,外婆家里非常贫穷,五个兄弟姐妹连温饱都不能解决,有上顿,没下顿。别说买新衣裤,就是地主家扔了的旧衣裤都要想法设法省着穿,老大穿穿,补补给老二穿,接着又裁小给老三穿,直到实在补不了、改不了,才心有不甘扔掉。大冬天,没有钱买鞋,外婆只能把长头发剪下来做成鞋子,用来保暖。正因为以往的苦日子,造就了外婆现在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她经常教育我:不攀比、不浪费、讲实在、讲节俭。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补丁加补丁,衣服只要整洁、干净就好,千万不要一味追究名牌,铺张浪费。”

记得有一次体育课,我摔了一跤,把皮衣给扯破了一个窟窿,回家大哭起来“妈妈,我真不是故意把衣服弄破的!”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听说有一种布贴,缝到衣服上就跟新的一样,你要试试吗?”“真的?太好了,妈妈快帮我买!”就这样,外婆帮我把动物布贴缝到了皮衣上,一点都看不出破洞,我高兴极了,还学大人自言自语:“缝缝补补又一年。”

想到这里,我自信地抬起了头:“同学们,我们现在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给的,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他们给我们世上最好的东西,那是他们对我们的爱,但我觉得我们节俭的作风不能丢,要炫富,请以后花自己的钱!”

顿时,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节俭是我家的家风,为培养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节俭是我家的家训,为陪伴我健康成长。

好家风作文篇6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传承的家风,我家的家风是:勤俭节约、绿色环保。家人们从小就教导我:要勤俭节约,环保利用。

我家的家风是从太奶奶那一代传下来的,到今天还一直保持着。我的奶奶受太奶奶的影响,也是家中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元老级成员。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帮奶奶淘米,正准备倒掉淘米水,奶奶突然出来制止了我。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不让我倒掉淘米水?奶奶或许看出了我的疑惑,便拉着我的手,耐心地解释:“孙女啊,这淘米水奶奶还大有用处。”“大有用处?开什么玩笑,这白乎乎的淘米水”?我更加疑惑了:“这怎么用啊?淘米水还能用来干嘛?”“这些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脸、洗菜、冲马桶、拖地,有些甚至还可以用来喝呢!所以啊,这些淘米水千万不能倒掉!”接着,奶奶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孙女啊,你以后一定要养成勤俭的好习惯,凡是能重复利用的东西千万不要随便丢弃。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要浪费。而且环保利用还能保护环境呢!”我恍然大悟,频频点头。

不光是我,我爸爸妈妈也受上辈的熏陶,养成了“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好习惯。那天,妈妈正在收拾房间,无意中翻出了小时候穿的松紧背带裙。我一比试,当年裙边在膝盖上的裙子,现在都变成齐腰了。当我正准备扔掉的时候,妈妈把背带裙从我手中抢了过去。我转头疑惑地看着妈妈,妈妈温和地对我说:“你的背带裙虽然短了,但是改造一下还可以当上衣穿啊,这样不是很好?”我一听,被妈妈的创意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件本该丢弃的旧衣,经过妈妈的巧手改造,又变成了一件漂亮的上衣。

正是受家人的相互影响,我家的许多不要的东西都变成了宝,破旧不堪的衣服做成了一把把牢固的拖把,一个个可乐瓶通过我的巧手,画上一幅幅有趣的卡通画,就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花瓶,还有那纷纷扬扬、飞来飞去的塑料袋,套在一个个垃圾桶里,都成了我们垃圾分类的好帮手。

我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家庭而感到骄傲!

好家风作文篇7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就是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我家的家风就是:“好好做人、好好学习。”

家人们从小就教导我要好好做人。

我的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记得二年级的一个周末,因为我表现好,所以,我的爸爸准许我玩一小时电脑游戏。但就是,我玩游戏超过了时间,我的爸爸很严肃地收起了电脑。之后,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棠林,要守信,不然,长大后你到社会上就是会很麻烦的!”

姐姐告诉我要诚实。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三年级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姐姐最爱的玻璃杯打碎了。我很怕被挨骂,不过最后,我还就是鼓起勇气,向姐姐道歉。但就是,姐姐原谅了我,并且对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杯子打碎了不要紧,假如你因此失去了诚实,就没有人会相信你了。”

妈妈教育我要谦虚。四年级的一次考试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诉了妈妈。妈妈和蔼的'对我说:“棠林真棒!再接再厉,不过要记住:‘谦受益,满招损。’”

家人们不仅教导我好好做人,还教育我要好好学习。

五年级,我因沉迷网络,所以期中考试只考了八十几分。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妈妈会怎样对我。但就是回到家,妈妈却对我说:“失败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就此跌倒!你要以此为起点,争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绩。”然后妈妈和我分析原因,为我解答难题。经过妈妈的辅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绩直线上升。在期末考试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就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在学习上,我有个好习惯:爱读书。从我跨入了小学的大门,我便开始读一些故事书。后来这几年里,我开始接触一些文学书,例如《骆驼祥子》、《城南旧事》、《窗边的小豆豆》。我一有时间就拿出一本来看。

中国自古以来就就是一个以礼仪之邦而着称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这些孩子,也一定要发扬这种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于我们的祖先,不愧于就是一个继承人!

好家风作文篇8

中国乃礼仪之邦,优良的家风是每一个家族繁荣富强的法宝之一。今天让我们去参观一下浙江博大经深的家风家俗的文化。

家训能告诉我么很多道理,如教敬父母,尊敬长上,乃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人能尽得此道,天地鬼神相之,亲戚林立重之。凡有父母兄长在前者,不可不即使勉旃。这段话就选自何氏家训,他告诉我们做人要孝,百善孝为先,因此,何家之所以在古代能够走到这样的高度,与他们的的原则也就是家训是密不可分。因此,现代人应该多多遵循家风家俗,不能让博大经深的家风文化消失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家的风气,在浙江乃至整个中国家风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全部精华,是由一位位先人总结乃至一生悟出的道理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如汉代的司马光害怕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富贵后会与别人去攀比,会堕落,因此司马光在家训里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来告诫自己的儿子自己不会给你留很多钱财,也不会给你留很多典籍,家当,只会给你留下口碑,你自己成家立业。果然,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也没有辜负司马光对他的期望考取了进士,并且完善并修改了《资治通鉴》的不足之处,成为了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将司马光的话传了下,并且修成了一本家训。

良好的家风,可以使一个家族日渐强大,那么,败坏的家风,也能使一个家族逐渐灭亡。因此可以看出一本良好的家训对一个的家族的影响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郑氏家族。

郑氏家族在古代被朱元璋授予了江南第一门郑义门的称号。他们家在因孝义之家而闻名于世。是什么,使这个寻常的人家有着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又是什么,让这个传统的家族延续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使自己的家族拥有350年的历史呢?支撑郑义门的精神支柱,就是这部名叫《郑氏规范》的家规。这是郑氏家族管家治家的法宝。它将儒家的孝义表现的淋漓精致。因此郑氏家族才能流传350年,才能成为众家族的楷模。

这就是浙江的家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