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计划 > 计划安排

于洁读后感(精选8篇)

时间:

第2篇1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

培英文武实验学校董洁

刚一拿到《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的想着怎么把它看完,作为一名初入教坛的老师,由于本身的经验不足,所以我特别希望能从前辈那里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从而增长自己的教学能力。

这本书的作者是余文森,它主要是从教学工作和教学流程角度来谈有效教学的,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备课篇;二是上课篇;三是听课篇;四是评课篇。每部分他都进行了很详细的论述,并且结合一线教师教学的案例来说明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我看了之后,让我深受感触,受益匪浅!下面我将结合我自己的感受,分别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来谈谈我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是备课篇: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从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练习、撰写教案、集体备课六个主题来阐述备课的必要性,它是实现有效性教学的第一步。古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这也说明了准备对于消除隐患、达成目标的重要性。同样在教学中也一样,只有当我们从精神上、从思想上重视上课、准备上课——谨慎而为,态度决定行动;其次,才是从物质上、行动上准备课。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精神”“思想”除了一贯的“爱岗敬业”外,还有即是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备课行动,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

其次是上课篇:上课是教学最复杂的、最核心的工作,复杂是因为老师面对的是人,核心是因为所有备课都是为上课准备的,有云:“得课堂者的天下”,也说明了上课的重要性。在这里作者主要是从学生和教师教学技能上来说,他使我明白了我们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有生命、有思想、有活力在成长的学生,他们丰富的情感思想决定了一节课是变化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因此要靠我们老师采用各种技巧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课堂的气氛,使课堂氛围向着渴求知识的方向发展。这也激励我应多学习怎样讲授提问、情境创设、倾听、观察、点拨、课堂调控等技巧,只有孜孜不倦的刻苦练习,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然后是听课篇:听课是初为人师的起点、是教师进步的基石、教师成长的阶梯,教师自我检验的法宝。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听课,虚心接受老教师的谆谆教诲,做到备好第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努力完善、充实自己。

最后是评课篇:课上得好坏,是否有缺陷和亮点?这都需要从评课中得出,俗话说:“外形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确实是是这样的。作为评课老师,就应该把握好有效评课的标准、坐标去欣赏、去评课。通过评课,学会欣赏和借鉴别人的优点,反思和改进自己的不足,达到取其精华,弃其糟泊的目的。

总之,要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来把握,努力把握好上课这一核心,争取更多的亮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即能解惑。这也是我读了这本书最深的感悟。

第4篇2

《三国演义》读后感

九年级八班

王洁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于是写下了这篇《三国演义》读后感。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画了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故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

他降汉不降曹,秉独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会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思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有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下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

我相信,你才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

所以,让我们大开诚信的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第1篇3

于洁“四德”事迹材料

于洁同志,男,中共党员,1997年毕业于抚顺师专中文系,后经自学考试,获取了辽宁大学的本科学历。师专毕业后,在大边沟学校任教6年,2003年通过竞聘来到了清原职业中专。11年来,他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并且担任班主任工作,他学而不厌、锐意进取;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家庭和睦,社会公德意识强。2007年他被评为抚顺市“师德标兵”。

于洁同志的事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钻研教学,科研成果显著。

早在大边沟学校,他就是一个肯钻研教学,敢于搞科研的青年教师。在他身上有一种开拓创新精神!

作文的批改教学一直困挠着很多中学语文教师。2000年,由他提出的“作文四步批改法”,被确定为县级科研课题。他带领语文组的青年教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认真组织实验,精心统计数据。在2002年12月,“作文四步批改法”顺利通过验收,并得到教师学校语文教研员的好评,语文教研员称此项科研成果解决了作文批改的一大难题!并让于洁和他的同事在全县语文教师大会上做了专题报告!

2003年秋,于洁同志来到了职业中专。他来到职专后,一面认真钻研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一面将他的科研成果继续实验、推广。他也积极参与学校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职业规划”的实验。他利用自习课,给本班学生上“职业规划”课,引导学生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的教师说他傻,他却坚持走“自己的路”!在课余,他写了很多教育教学论文,有的已经在刊物上以表了。现在他正在构建中学“大语文”的教学模式。

二、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在于洁身上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无论是在大边沟学校,还是在职业中专,他从未迟到早退过,从未请过一次病假。并不是他没生过病,只是他能坚持带病上课。他说过,他带班、教学的那根“弦”绷得很紧,于是就不爱生病了。他在大边沟学校时,就曾多次冒雨雪骑自行车到偏远村庄的学生家家访。到职专后,他经常电话家访,也多次到县城学生家家访。他曾教过两个年部的课,他都能认真备课,认真上课。2007至2008学年度,由于学校学生人数多,语文老师少,他承担下来5个班的语文课。在作文批改上,他坚持全数批改。(学校要求每次每班批1/3)他常说,学生写了,不给批阅会伤学生的心。他想出了让学生准备两个作文本交替上交的方法,来解决全额批改的困难。

他能廉洁自律。他所带过的班级的班费,无论多少,都让学生自己管理!他从不贪占学生一分钱。他从不收取家长的礼品和礼金,也从不接受家长的宴请。每次上级有助学金或奖学金名额时,他都分配给班中最需要照顾的学生,从不徇私情!

李校长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很正直,很负责的老师,表扬不表扬他,他都会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

三、愿为校担重任,甘为学生解忧难。

学校有困难,他能顶上去,冲在前;学生有困难,他能慷慨解囊。学校每次让他带班时,他都欣然接受。在职专四年中,他带过人数最少的班,带过人数最多的班,带过全校最差的班!他从未报怨过,气馁过,也从未流过泪。

2005年8月13日,清原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职业中专靠大坝边上的围墙被泡倒了近百米。大坝随时都有决口的危险。他积极投入到了抗洪抢险的自救中。在齐胸深的洪水中,他一趟趟地运送着沙袋。他的手和腿被树枝划破了,他都不知道。在大坝有坍塌的危险的情况下,他敢于冲上前去护坝!夜晚,他和同事们轮流守候在大坝上,在他心中,学校是他另一个不能失去的家!

他严格要求带过的每一届学生,掏出一颗心来,去培养他们、引导他们早日成才。他教育学生不是为其“三年计”而是为其“长远计”。他教书的十年,是关爱学生的十年,他悉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他给贫困学生过衣物,给过钱;他不止一次给患病的学生捐过款。至今,他还一直捐助着一位贫困生。这学期县里搞“四德”活动时,他还为这名学生捐助了100元现金。

他常为学生购买一些对他们成长非常有用的书籍。他常说,中国的教育最薄弱的链条就是家庭教育,而学生没有理想,没有上进心,素质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好书读的太少了。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业余爱好,本学期他从网上购买了价值400元的教学围棋盘,利用自习课为学生讲解如何下围棋。班里搞活动,他总是出资赞助,每学年他要赞助几百元。

四、家庭和睦,社会公德意识强。

于洁家住在铁北,三口之家,夫妻相敬如宾,家庭和谐美满。于洁没有不良嗜好,生活作风正派。他的父母现住在农村,他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关心父母的健康。村里人都很羡慕他的父母有一个好儿子。于洁老师有很强的社会公德意识。这表现在他的教育教学上。在他的语文课上并不简单的知识传授,他把德育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他总能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公德,个人美德对一个人,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渗透给学生。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他所教的学生,都很敬重他,他所教的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强,个人修养相对同龄人要高一些。他也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身边人的社会公德。他从不将自己的垃圾乱扔乱放,他教育自己的儿子不要随手将垃圾扔在公共场所,他还能经常带领儿子打扫所在单元的楼道,他的行动影响了身边的人,楼道的卫生有了明显好转。他在他的博客上经常发表一些有见地,有很强社会公德意识的文章,他试着用自已微薄的力量来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提高一些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于洁同志的事迹有些也许并不为太多的人所知,他也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迹,有的只是平平凡凡的小事迹,他能把别人不愿做,做不到,做不好的小事都尽力做到了,做好了,他也就显得不平凡了!

清原职教中心

2008-7-19

于洁“四德”事迹材料

第5篇4

读后感

董梅洁

不是人人都是天才,说的是《功夫熊猫》是一部既有趣味又富含哲理的电影。电影中将的是:主人公阿宝原来是一个小村庄中一家面馆的伙计,在一次“龙之武士”的选举中,无意间被选中了,从此它就踏上了学武生涯。笨手笨脚的阿宝可能一开始就不是学武的料,但是它从来没有放弃刻苦的练习,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它都拚尽全力、坚持不懈,最后它练出了一身绝世武功,把号称天下第一的大郎打败了。

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羡慕那些天才,他们似乎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轻而易举地把事做得最好,我们有时会埋怨自己:“为什么我们不是天才”,其实,正如大家发现的那样,这个世界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不是天才就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潜能,只有坚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并坚持不断地努力,你才不会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的太阳,而淹没在他人的光辉里。我班就有个人才叫谈凌云,她今年考试的总分是全校第一名。上课的时候她发言可积极了,基本答对了,我想她的父母有她这个女儿,一定很骄傲,同学们对她可是赞不绝口,我也很羡慕她。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争取做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第6篇5

梦想—脚步开始的地方

梦想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千个元芳可能会有一千种看法。在航天人眼里,梦想就是双脚离开大地目前的一瞬间;在运动员眼里,梦想就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在科学家眼里,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但是我认为,梦想就是脚步开始的地方。

中国内地著名女演员姚晨说过:苦难无法阻挡梦想的前行。是啊梦想的种子一旦在我们心中生根,是什么也阻挡不住的。

梦想,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梦成真也成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信仰。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并走向成功。梦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动力之源;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而且我相信,梦想有多大,足迹就有多远。

上帝没有给我们翅膀,却给了我们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于是让我们大家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人生的远大的目标,从而让梦想带着自己在人生辽阔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梦想就是生命的一双无形的翅膀,惟有梦想的力量才能激励和激发我们的生命,摆脱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和杰出。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愿每一个人能够拥有自己的梦想,无论这个梦想是什么,也无论这个梦想有多大。

我有一个梦想,是当一名宇航员,看着似真似幻的宇宙,看着无边无际的银河,闭上眼睛听从心灵的指引,无数灿烂的星星在召唤着我前行。呼吸之间,银河已被跨越,宇宙浩瀚无边„„当我在实现梦想的那一刻,我会高呼:有梦想的人,带着梦去飞!

但是,梦想的实现也是要靠自己的付出,如果没有汗水和眼泪,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只要我们肯努力,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像一只和平鸽,飞过绿茵茵的草原,飞过波澜壮阔的大海,飞过水平如镜的西湖,最终飞向蓝天,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第7篇6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波希米亚少女爱斯梅拉达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靠街头卖艺为生。她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她接受诗人甘果瓦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见伽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会同情怜悯,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钟人的唇边。这样一个心地高贵的女孩,竟被教会、法庭诬蔑为“女巫”、“杀人犯”,并被判处绞刑。作者把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至于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钟人伽西莫多,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形象。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过着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而内心却渴求淫乐,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妒羡。自私、阴险、不择手段。而伽西莫多,这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畸形人,从小受到世人的歧视与欺凌。在爱斯梅拉达那里,他第一次体验到人心的温暖,这个外表粗俗野蛮的怪人,从此便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寄托在爱斯梅拉达的身上,可以为她赴汤蹈火,可以为了她的幸福牺牲自己的一切。

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却拥有远远胜过那个所谓有教养、文明的世界里的人的美德。互助友爱,正直勇敢和舍己为人的美德。小说中巴黎流浪人为救出爱斯梅拉达攻打圣母院的场面,悲壮、激烈、慷慨、惊心动魄,显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七月革命中巴黎人民显示的英勇精神和巴黎人民捣毁圣日尔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教府的事件。小说写到这里,还通过书中人物之口预言人民将起来捣毁巴士底狱,暗示了一七八九年大革命的爆发。

第8篇7

书香读后感

自从我读了《鲁宾逊漂流记》后,爸爸妈妈说我有了很大变化。鲁宾逊有了第一次的出海,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的出海。直到最后一次,他的船遇难,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他一人在孤岛上,吃的、穿的、喝的、日常用品都是他一个人做出来的。

记得在“十一”假期,有一天爸爸妈妈因为有事外出,家中无人。所以妈妈就买好了菜放在家里,让我自己烧着吃。我以前从没有做过饭菜,今天是第一次烧着吃,心里既紧张又害怕,只有试试看了。

第一个菜是“炒鸡蛋”,打碎,用筷搅拌一下,等锅里的油熟了以后,再把鸡蛋放进去,一会儿加盐,一会儿加味精,弄得手忙脚乱。结果鸡蛋一会儿就发枯了,一股很刺鼻的味道迎面而来。糟了,鸡蛋烧焦了。最后我还烧了鸡蛋番茄汤,但是我把白糖当成了盐,结果烧好的鸡蛋番茄汤变成了甜汤。我在愁眉苦脸的时候,爸爸妈妈回来了,问我:“宝贝,今天锻炼的怎么样?我们来尝尝。”结果他们尝了以后,脸上有某种说不出的表情。我心里明白我做的菜不好吃,但是,爸爸妈妈却鼓励我说:“这次做的很不错,下次再加油。”我听后非常惭愧,想想自己平常在家里真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哦。”所以我应该向鲁宾逊学习,学有所用,学更多的本领,来报答自己的爸爸妈妈。

书香江苏读后感---赵文洁(509字)

于敏读后感

于丹读后感

于漪读后感

《于丹心得》读后感

赵洁,工作总结

第3篇8

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

下庄学校

初一年级

刘凤洁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外国人也一样。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1848年普鲁士侵入丹麦的国境,这种侵略行为引起安徒生的极大愤怒。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接他。一位朋友说:“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希望您去和他们会见。”“我不愿去见他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争,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怒地说着。从此,两位老朋友断交了。那么,什么是爱国呢?

爱国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源泉。打开历史的长卷,因为爱国,岳飞背刻“精忠报国”;因为爱国吉鸿昌“恨不抗日死”;也因为爱国,周总理每天只有两小时睡眠。再翻开新中国的创业史,我们又看见了新中国的英雄。有钱三强、邓稼先、杨振宁等学识渊博的科学家。有焦裕禄、任长霞、杨利伟等兢兢业业的军人干部。更有王进喜、徐虎、李素丽等艰苦奋斗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在各行各业的战线上,释放着自己全部的光和热,这就是爱国。

我们不能忘记,昔日的圆明园被英法烧成一片废墟。我们不能忘记,拥有5000年文明的大国曾沦为欧美列强的乐土,我们不能忘记,驻南斯拉夫使馆曾硝烟弥漫。我们更不能忘记,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今天,祖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新的时期,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新的时代赋予了爱国新的内涵。那么,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呢?

我们尚未成年,也许,还不能像周总理那样,为人民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许,还不能像革命烈士那样,用鲜血和生命去换取光明;也许,还不能像运动健儿那样,用汗水谱写祖国的光荣与梦想。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去爱国。具体的说,尊重祖国的语言和文字,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是爱国。每天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甚至是一粒米,缓解国家日益紧张的资源危机,这也是爱国。我们每人都多植一棵树,多栽一株草,多参加一次环保活动,祖国的环境定然会更加美丽,这是爱国。关爱家人,关心集体,热爱家乡,崇尚团结互助的和谐氛围,这也是爱国。当然,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心

系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做一个尚礼明志,博学善思之人,这更是爱国。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中华能否振兴,祖国能否富强,取决于我们在座的各位能否肩负起时代的重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实际行动践行“八荣八耻”,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明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