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古诗好作文推荐(精选8篇)
描写冬天的古诗篇1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代·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
宋代·范成大
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
岂是不能扃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
塞下曲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青松
近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雪梅
宋代·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阁夜
唐代·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早梅
唐代·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描写冬天的古诗篇2
1、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3、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4、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5、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6、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9、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10、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1、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1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15、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16、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1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18、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19、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20、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21、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22、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23、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24、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25、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6、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27、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28、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29、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30、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31、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32、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3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34、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35、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36、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3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39、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40、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描写冬天的古诗篇3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解析】王冕是元代著名诗人,他幼年丧父,在人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上就到寺院的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善于写诗,他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
这首诗是王冕的一首托物言志诗,意思是说,白梅生长在有冰有雪的树林之中,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不甘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就在一夜之间,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在封建时代,王冕是一个品格高洁的文人。他出身农家,以力学成名,因鄙薄污浊的上层社会,不求仕进,以布衣终老。在他的笔下,洁白的梅花在冰雪中凌寒开放,不与红尘中的桃李为伍。
这首诗里,王冕以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梅花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正是写出了王冕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这首诗看似写梅花,其实是写王冕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保持品高兼志大的人格。
描写冬天的古诗篇4
冬青花
朝代:宋代
作者:林景熙
原文: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鉴赏
冬青树,汉朝的宫殿与宋朝诸帝的陵墓都种植它。此诗以“冬青花”为题,有它的特殊意义。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说见到冬青花而一日肠九折。司马迁《报任安书》云:“肠一日而九回。”言悲痛之极。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故都临安与埋骨的会稽,隔了一条钱塘江。那里已经沦为元军之手,所以说风雨如晦,连一点晴的影子都没有。五月是冬青花盛开的时候,花小色白,故以“微雪”代之。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色,有黑暗和光明之分,从而寄托了作者憎爱的感情。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龙为君象,埋的是宋帝骸骨,故云“龙所藏”。石头为云根,因云触石而出,又其下藏着龙,而《易》有“云从龙”之语,故云“石根云气”。蝼蚁为微贱之物,他们不敢在这地方穴居,从而表示了作者对宋帝的尊敬。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因为冬青树是从宋帝旧殿移来,故云“此种非人间”。万年觞,指御用的酒杯,祝天子万寿无疆之词。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蜀魂,指杜鹃,其所生之子,寄在百鸟巢中,百鸟代为哺育,若臣之于君,故云“百鸟臣”。这里的“蜀魂”杜鹃,隐喻宋帝之魂;“百鸟臣”,隐喻送遗民如林景熙者向他称臣,不以国亡而变心,也就是对元朝的不屈,表示了懔若秋霜的气节。“夜半”,深夜,隐喻元朝的黑暗。杜鹃叫一声,山竹欲裂,表明它怨恨到了极点,这就是宋帝对元朝所抱的态度。林景熙既为宋尽臣节,那他也必然恨宋帝之所恨。
中国诗歌的传统写法有所谓的赋比兴,此诗用的兴体。《冬青花》是有它的本事的。这首诗给了读者鲜明的形象,一切围绕冬青花并从而展开去加以描绘。在这些鲜明的形象背后,都实有所指,是词在此而意在彼的。
关于描写冬天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15篇
描写冬天的古诗(15篇)
描写冬天的古诗篇5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李商隐)描写冬天雪景的优美诗句
12、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
1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
14、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公众行乐词》
16、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经典诗句
17、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
18、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李商隐)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
19、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
20、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欢颜。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21、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公众行乐词》
描写冬天的古诗篇6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优美的诗句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优美的.诗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描写冬天的古诗篇7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银河宛转三千曲。——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赵嘏《喜张沨及第》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阴铿《雪里梅花诗》
草薰风暖摇征辔。——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天涯也有江南信。——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曹雪芹《残菊》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挼尽梅花无好意。——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描写冬天的古诗篇8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时,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
诗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