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作文(精选4篇)
人生作文篇1
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毫不吝惜地洒了一地,明亮,却抹不去那丝丝缕缕的忧伤。她就在这明亮的月下推碾“吱嘎——吱嘎——”她浑身被汗水浸湿,气喘吁吁,却仍不肯停下,她是家里的顶梁柱,又如何能倒?她要坚持,坚持……终于,身体吃不消如此沉重的劳动,一阵眩晕之后,她决定休息。坐在碾旁的一块石头上,她抬起头看着那轮皓月,竟不知不觉湿了眼眶。
早晨发生的一切还历历在目:
她去挑水,看到东临的王婆在和几个人闲谈,她本想去凑凑热闹,却在走近时听到了几句话:“我告诉你们啊!这种女人,最晦气了!先克死了公婆,又克死了丈夫,哎!下次还不知道轮到谁呢!我跟她做邻居,真……”话还没说完,王婆就看到了她,忙噤声,尴尬地走了。她愣了一瞬,接着明白过来,她们是在说她吗?她在乡邻眼中就是这种人吗?原本的笑意渐渐凝固在脸上,一股酸涩从心头涌上来,想不到以前与她相谈甚欢的乡邻此刻竟如此评价她,公婆离世,丈夫早亡,又不是她所希望的。“晦气”这一词语变作了锋利的尖刀,狠狠地刺入她的心间,顿时,血流不止,一如她的哀伤,无休无止。
想到此处,终是忍不住哭出声来,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接一颗的掉落,满心的酸涩,像是找到了突破口一般,她哭的一发不可收拾。忽然,她感到一股灼热的气息,抬头一看,漫天的火舌在暗夜里咆哮,像魔鬼的獠牙一样恐怖,失火了!是王婆家!怎么会这样?来不及多想,她赶忙提一桶水,向王婆家跑去,边跑边喊:“快来人啊!救火啊!有人在吗?”左邻右舍闻讯而至,一起帮忙救火,王婆不知到谁家串门,此刻跑回来,哭喊着:“小明,我的孙子!小明还在里面!”说着竟要冲进这漫天的火海中,大家赶忙拉住她:“这么大的火,你怎么进去啊!你不活了!”“我的小明还在里面啊!我要去救我的孙儿啊!”悲痛之极的王婆,竟晕了过去!
该怎么办?她也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眼看着火势越来越大,心一横,她抓起一桶水,往自己头上浇下去,便跑进了熊熊大火里,将身后的叫喊远远的抛开。“小明,你在哪?小明……”滚滚的浓烟呛得她喘不过气来,她仔细的搜寻着那个熟悉的身影,没有,没有,还是没有,她有一间房子一间房子的找过去,终于找到了!果真还是个孩子啊!他还在睡觉呢!看着那安适恬淡的睡颜,她不忍心打扰小心翼翼地抱起他,赶忙向外跑去。房顶时不时有烧断的木头掉落,砸在她背上,火辣辣的疼痛从后背传来,她却无暇顾及,只是小心地呵护着怀里的孩子,努力地辨认着方向——浓烟已遮挡住了她全部的视线。那原本近在咫尺的距离,被浓烟隔开,成了遥不可及的彼岸。终于,近了,十步、五步、三步、一步,只差一步了!可她那双腿却像灌了铅般,怎么也迈不动了,一步之遥啊!她不甘心,看着怀中仍在熟睡的小明,她用尽全身的力气将他扔出了火海,而她自已,也重重倒下。
再次醒来时,她是在床上,稍微一动,浑身便是针扎般的疼,尤其是后背,更是火辣辣地一片。而王婆却在这时推门而入。“醒了……好啊……对不起……谢谢……”王婆语无伦次的说着任谁也听不懂的话,可她却懂了,勉强扯出了一个笑容,努力地伸出手,与王婆紧紧相握,阳光从她们手心开出了花,温暖和煦赶走了忧伤,驱散了寒冷,美丽夺目。
这双紧紧握着的手,这不计前嫌的善良,在此刻成了最美的风景线!摄人心魂,美丽之极,在她的人生中,闪着璀璨的光芒。
教师评语:善良,是我们每个人所期许的。我们都盼望人性之善,可一旦遇到事情,我们又不愿以善待人,久而久之,善,成了懦弱、无能的代名词。作者以生动的叙述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幕动人的故事。主人公命运多舛,但却以善待人,以自身的行动唱响了善良的赞歌,也许我们这些麻木的灵魂真要从中学到些什么了吧。
冬至作文(汇编篇)
四季歌作文(实用篇)
先进事迹篇
篇读后感
高一作文十五篇
人生作文篇2
他是我初中二年级和初三第二期的语文老师,也是最早引导我接近和爱好文学的老师。
他教我们时,刚从大学毕业,长得高大英俊,一口纯正的普通话,我们都很喜欢听他讲课。
有一次,他让我们用“敝帚自珍”等成语口头造句,我一口气说了几个句子,得到了表扬。可能是我读了一些课外书吧,只是仿造几个句子罢了。但从此以后,他特别看重我。我坐在靠墙边的一排当第一小组的小组长,他很少叫我的名字(可能不太熟悉吧)总是这样叫道:“第一小组的小组长同志,请你回答这个问题。”
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换了语文老师,第二学期又是于老师教我们的语文课。大概是我们上届初三毕业考了个全县第一名吧,经常有别的学校的老师来这里听课。我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个问题没有回答出来,难过了很长时间。
于老师很重视作文教学。我的每一篇作文后面都给批上了大段的评语,有很多作文被当做范文在班上讲评。这样就使我很受鼓励,那一学期的作文本,我保存了很久。上高中后,堂妹借去看,遗失了。我难过了很久。
我最后悔的有两件事。有一次,学校进行朗诵比赛,于老师安排我和另外一名男生领读,而我一直不开口,怎么劝说也不开口。他很生气,把我叫到一边说了很多话。我还记得一些:“你很有才气,可脾气怎么这么倔?……”最后还会拿我没办法,我还是没有领读,只由那位男生一人领读。过后,我很后悔。后来在歌咏比赛时,我总算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拿起了指挥棒。在那次歌咏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年级第一名。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我没有上场比赛,只是负责后勤和卫生工作,和几个运动员混熟了。比赛结束后,我跟他们去校外玩了半天。其中就有一节课是语文课,我没有上。而那节课,我的一篇作文被当作范文朗读。语文老师很生气,过后还找过我。这也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因为家离学校近,也因为当时没钱交伙食费,我读初三时还在走读。每天回家吃饭,在学校上晚自习。每天下晚自习后,我一个人回家,连手电筒也没有。每天下晚自习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都能听到语文老师和那位会吹笛子的男生在通往校外的公路上吹笛子。在这悠扬的笛声中,我一个人回家也不害怕了。有一次,我还把黑夜中一个人回家的感受写了下来,交给老师看,又受到了称赞。
现在回想起来,读初中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那时的作文与现在的学生相比,也可能并不显得怎么优秀。但是,就是因为这位语文老师的看重,因为他的引导,我便开始喜欢读书,喜欢作文了。
有一次在课间,语文老师与我们谈到了自己读书时的事。他说,他读书时很辛苦,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正在地里挑大粪。他绘声绘色地描绘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欣喜若狂的样子,令我们捧腹大笑。这时候,我们更加崇拜他了。
人生作文篇3
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养成。——富兰克林
——题记
三字经中说到:“性相近,习相远也。”人,性格相近,而习惯相差很远的话,那么,他们的差距也会很大。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历史的长河奔腾而下,淹没了一些失败,却突显出一些成功。而这些成功往往与习惯相关。
还记得《老人与海》中那个有着永不服输信念的老人吗?创造出这个形象的欧内斯特·海明威同样如此。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令人回味无穷。而他文风如此的缘故,与他的好习惯密不可分。当海明威在写作的时候,往往只用一只脚站立着,因为这样可以增加紧迫感,使得自己的文章言简意赅。他用词及其精炼,但塑造出的形象却并不单调。他笔下的`人物都鲜活生动,拥有着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人记忆犹新。
如若不是这种“紧逼式”创作风格,海明威如何能有着别具一格的文风?如何能让约翰·肯尼迪总统对他作出如此高的评价呢?正是由于这种好习惯,使得文章中多出一类具有辨识度的文章;使得世间多了一些能让人们体会到不服输性格的人物,使得文坛多了一位“文坛硬汉”。
还记得那一抹清晨舞剑的身影吗?无论严寒酷暑,只要闻见鸡鸣声,他便道院子里,同好友一起练习剑法。这个人,便是祖荻。祖荻少年丧父,有兄弟六人。他到了十几岁时,书还是读不好,他的兄长们都很替他发愁。直到有一天,他与好友刘琨睡觉时,半夜听见荒鸡鸣叫,那是不祥之兆。自那以后,他们便决心习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预言真的应验了。八王之乱后,他们凭借着一身武艺在沙场中抗敌,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如果不是坚持着这个好习惯,祖荻如何能够成为一代名将?习惯是人们长期里逐渐养成的。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将自己的良好习惯发扬光大。祖荻清晨舞剑,只是一个良好的习惯,贵在他能将这个习惯坚持下去并发扬光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成了一代名将。
还记得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吗?他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是否还在你耳边回荡呢?他圆润的唱腔不仅和他深厚的功底有关,更重要的是他的“三不三怕”这个好习惯。他不喝酒,因为他怕坏嗓子;他不吃油腻,因为怕生痰;他演出前后不吃冷饮,因为怕声音变得不再清亮。他为了戏曲事业,付出了太多太多。不仅是要比同龄人更加努力得学,并且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承受我们不能承受的苦楚。正是由于这些好习惯,让他成为一代旦行宗师。
如果不是这些好习惯,如何能够让梅兰芳成为一代宗师?如若不是这些好习惯,如何能够让他成为别署缀玉轩的主人,被世人铭记?如若不是这一个个好习惯的堆积,如何能让他逝去多年后还被世人念念不忘,被世人称颂?!
当人们一味追求快速成功,渴求拥有大智慧时,往往忽略了良好的习惯才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所以,趁着时光正好,发扬光大你的好习惯吧,让你人生道路不再荆棘密布。为了离成功的距离越短,培养好习惯吧!为了人生涂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人生作文篇4
“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这是歌德为世人留下的真理。人的一生,来之不易,在看似平静的旅行中充满了种种荆棘,让人痛不欲生。
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因为意志薄弱受了挫折放大痛苦而消极沉沦;万古旷世,有多少人才因为心胸狭小受了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百年沧桑,又有多少智者因为挫折放大痛苦而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对人生,笑对痛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受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有消极吗?有沉寂吗?没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笑对痛苦的态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大江南北,终于造就了浪漫主义的情怀。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是“时运不济,命途多灾”,然而,直面挫折时,他却能知天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这开朗的胸襟,哪会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千古流唱的绝句?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能过分的沉寂于挫折的黑影之中;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天在悲伤痛苦中迷失自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智者之所为也。若一味的迷失在挫折的黑夜里,结果会不堪设想。
三国时代,刘备面对失去兄弟的痛苦,因为兄弟之情无法释放,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了失策的决定。贸然启用大队人马攻打东吴,最终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
遭遇挫折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所以,面对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头上的汗与眼中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会有一天,清风会在耳边再次吹起,属于自己的蓝天又回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