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计划 > 计划安排

传统端午节作文优秀范文(精选8篇)

时间:

传统端午节作文篇1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有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和鼓声中划着龙舟前进。这项活动是由当时汨罗江畔的居民在江中划船寻找屈原演化而来的,这个传统一直保持了两千多年。在端午节,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包着肉.花生.蛋黄以及其他材料,再用竹叶包裹而成,而粽子的传统则是来源于汨罗江边的渔夫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希望它们不要将屈原的尸体吃掉。因为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所以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

传统端午节作文篇2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在我的家乡南京每到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要插上艾草,因为艾草能辟邪。说到吃的东西当然少不了粽子,每到这一天大人们都去采来粽叶包粽子,爸爸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发明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粽子的香味。

南京人每到端午节还要吃”五红“,分别是烤鸭、红红的苋菜、红油鸭蛋、雄黄酒和我最爱吃的大龙虾,据说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都可以避暑辟邪了。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爷爷和大伯喝着酒,我和弟弟左手拿着粽子右手抓着龙虾,弟弟啃得满嘴是油,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

端午节传统饮食文化

小学传统端午节作文

传统端午节作文汇编11篇

传统端午节作文通用15篇

传统端午节作文(集锦15篇)

传统端午节作文篇3

端午节的习俗总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着一层层竹叶,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

说到粽子,我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以前,也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家家户户包粽子,来到江边把粽子都扔进了江里,用这种方法来保护屈原的尸体。

粽子分为两种,有圆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种是三角形的叫竹叶粽。家人还给孩子戴五丝线,头上画“王”字,在家门上插艾草……端午节的风俗还真不少。

我喜欢端午节!

传统端午节作文篇4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都要划船到江里把米饭给鱼儿吃,免得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可是担心米饭太小了鱼儿看不见,人们就用叶子把米饭包成了粽子,人们把粽子扔进江里,鱼儿大口地吃了起来。直到现在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船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我最喜欢吃粽子了,粽子有绿豆味、红豆味、豆沙味等口味的,但是我最喜欢吃奶奶亲手做的桂花粽子,吃一口真是好吃啊!

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这样我就能天天吃粽子,天天和小朋友玩了。

端午节真像一个快乐而美味的节日啊!

传统端午节作文篇5

今天是端午节,放假不上课。为什么端午节放假不上课呢?因为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古时候有一个爱国诗人叫屈原,他爱人民,人民也很爱他。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他在汩罗江去世,为了让鱼不要吃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就在江里拋许多粽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到五月初五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还在江里、湖里举行龙舟赛。这个风俗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就成了端午节。

我们这里的端午节还要在门上挂艾叶,插菖蒲剑……

端午节真有意思!

传统端午节作文篇6

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他听说国家要毁灭了,所以很伤心,于是就跳了江。人们为了江里的鱼不吃屈原的肉,在江河里扔了一个个粽子,所以就传下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时间是五月初五,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去买许多的粽子,粽子种类很多:有喷香的肉粽、甜甜的豆沙粽、可口的红枣粽我最喜欢吃的是蛋黄粽。吃粽子时,剥开绿绿的箬页,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箬页里的糯米包着又大又圆的蛋黄,味道好极了。

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人们会在江河里举行赛龙舟大赛,十几个人划一条龙舟,一个人把舵,一个人擂鼓,其余人齐心协力喊号子,一条条龙舟在江面上箭一般的速度穿梭着,场面可是壮观至极!

挂艾草也是必不可少,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挂上艾草,驱虫驱邪。

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所以端午节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传统端午节作文篇7

端午节有一个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屈原,他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但因奸臣诋毁而屡遭贬谪,楚国被灭后,他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人们非常怀念他,于是就把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定做“端午节”。

端午节有很多流传下来风俗,有吃粽子、赛龙舟、带香袋等。我最喜欢包粽子啦,首先把大米、花生、豆沙、红枣放入锅中加水泡。然后把粽叶放入锅煮煮杀菌。最后用粽叶将食材包起来,用细细的线绳扎起来,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再煮40分钟就做好了。这样包出来的粽子非常好看,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雪白的大米,散发出一阵阵的清香,鲜嫩的红枣包裹在大米中,真好像洁白的美玉里镶嵌着几颗深红的玛瑙,咬上一小口,甜而不腻,香气扑鼻。我不但喜欢做粽子,还喜欢做香袋,我做出来的香袋颜色各不相同,有红的、紫的、黄的、粉的,上面绣着不同的图案,煞是好看。

在端午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我们既做了好吃的粽子,又做了好看的香袋,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充实而且有意义的端午节。

我爱端午节!

传统端午节作文篇8

农历五月初五谓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原汉人南徙开发八闽,带来了中原纪念屈原的端午风俗,与闽越族的“龙子节”糅合成八闽传统的端午趣俗。

端午节“出生”在中国,习俗由来与传说甚多。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名篇,已广泛深入人心。但总体而言,福建和台湾的端午节庆同出一源,民间沿袭习俗亦大致相若,足见台海两岸人民一脉相承、鱼水相依。

福建泉州地区端午节庆更具独特的风格。明清以来,每逢五月初五都会出现“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的盛况。两地人民身披节日盛装,同江竞舟泼水,交融情谊。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古镇蚶江和台湾彰化县和美镇镇平里联袂举办“海峡龙舟竞渡邀请赛”系列活动,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海峡情”民俗画卷,令海峡两岸同胞流连忘返,期待着“三通”实现日,神龙飞架两岸来。

福建和台湾各地,民间在过端午节时,一般家庭都要吃粽子、挂艾蒲、饮雄黄、佩香囊等作“避邪”保健用。同时在自家门楣间插上艾叶、菖蒲,兼插禾稗茎以及榕树枝,象征老而弥坚。台湾民众采艾插榕的习俗,实际上也是一种思念乡里故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