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总结 > 心得体会

关于节约粮食的心得体会(整理6篇)

时间:

关于节约粮食的心得体会篇1

我们要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而粮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

如果我们没有了粮食,就无法生存。我的奶奶就是一个种田的人,她要先把稻种洒到地里面,等过上十五至十六天后,地里才能长出秧苗时,再去给秧苗施肥,再等成熟之后,田里就会从碧绿色逐渐变成金黄色,也渐渐长出了稻穗,最后用收割机收割起来,再用机器把稻穗制成大米。奶奶曾经对我说过:“一粒米需要很多的劳动和汗水才能长出。”记得在她小的时候,因为生活实在贫苦,只能吃野菜。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

我们有些人都不珍惜粮食,都觉得只要自己有钱就行了,所以就铺张浪费。其实,如果实在吃不下的话,就可以给一些牲畜吃,但还是要尽量的吃完,同时我们还要节省粮食,粮食虽然是地里长出来的.,但同时也是用汗水和金钱才换来的,而金钱是大人用心血和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所以粮食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要更加爱粮节粮。

关于节约粮食的心得体会

节约,是近年来很流行的一个词,几乎随处可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等。节约,是一种美德。例如,节约粮食。

因为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我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我要提倡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其实,在我刚看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这8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曾经闪过一丝疑惑,节约二字说的容易,可是做起来会不会很难呢?节约粮食对农民伯伯来说是否有好处呢?不过,很快我就想明白了,节约其实做起来并不难,相反可以说还很简单,只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来就可以了,比如说在出去玩的时候赶紧吃完碗里剩下的那几粒米,几根面,几口馒头就可以了,这样,即便是对农民伯伯没有任何的好处,对我们来说渐渐的也会养成一种好的习惯,而且还不会让农民伯伯那一滴滴的汗白流,那一口口气白喘,那一声声的好累白说,那一份份的'力气白使,那一次次望着庄稼成熟的笑容白笑。

粮食,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浇灌而成,是农民伯伯一次次辛勤施肥而成,是农民伯伯,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粮食的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而影响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懂得节约粮食。

关于节约粮食的心得体会篇3

星期二,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品生课,刘老师给我们讲了农民伯伯收割的事。在种植的季节里,农民伯伯几乎每天都要在水田里弯着腰插秧。水田里的水很深很冰冷,里面有一些蚂蟥,咬破他们的皮肤吸血。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站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金黄的稻谷在风中起伏。农民伯伯拿着镰刀到水田里收割稻谷,然后用绳子把稻谷捆起来,运到粮仓里,再用碾子把谷子一颗颗地碾下来,最后就变成了白花花的大米。

农民伯伯真辛苦呀,我不禁想起苏老师教我们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件事教育我们不要挑食,一定要爱惜粮食。

关于节约粮食的心得体会

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教过我们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也在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爱惜粮食,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在生活中,我的奶奶是非常珍惜粮食的人,为我做了榜样,她在洗米时总是很小心地淘米,把掉落的米粒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放进锅里。这使我懂得了爱惜粮食。

在学校里,我们总能发现一些浪费粮食的现象,同学们午餐饭菜没吃完,看心情吃饭,吃一点就不吃,直接倒垃圾桶了,白花花的米饭堆了老高了。在餐厅里,人们习惯多点几个菜,吃不完就倒掉,严重的浪费粮食,也浪费金钱。看到这种现象,真;令人痛心。

我们家奶奶和爸爸妈妈都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去饭店吃饭,吃不完,妈妈会拿一个打包盒将剩下的一些饭菜带走。妈妈说:"粮食来之不易,吃多少,点多少,节约粮食,很多人好吃不饱呢。要珍惜粮食,爱护地球资源。“妈妈言传身教,我懂了要做一个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人。

珍惜粮食要从自我做起,要有节约意识,之后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粮食,对人们来说太重要了,粮食是人们的生存需求的必需品,节约和爱惜粮食是大家需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关于节约粮食的心得体会篇5

我要做一个蛋壳不倒翁,送给我的好朋友-----陆春橘。作为生日礼物。

我先准备好碗、米、筷子,卫生纸和一个大鸡蛋。我先用筷子在鸡蛋的顶端戳一个洞,注意不要太用力哦!否则鸡蛋会破的。再用筷子搅烂里面的.蛋清和蛋黄,倒入碗里,把蛋壳洗干净,用卫生纸轻轻地擦干,接着,往蛋壳里灌米,用胶水和制片粘在洞口上,要粘紧。最后,用笔在鸡蛋上画上脸、眼睛和嘴,再涂上颜色,一只活生生的小兔诞生啦!

这么可爱的小兔,陆春橘一定会喜欢的。

关于节约粮食的心得体会篇6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题记

现在我们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却有人不知父母生活的劳累艰辛,每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把勤俭、节约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部抛于脑后。在吃、穿方面攀比现象非常严重,他们根本不顾及家庭经济状况,挑吃挑喝,感觉不可口的饭菜随意丢弃,食堂餐桌剩莱、剩饭比比皆是。有的同学刚买的带有很好包装的`食品,不小心掉在地上,不但不弯腰拾起,甚至还踏上一脚,以此满足虚荣,感觉有点“酷”。种种现象,不但严重浪费、糟蹋粮食,而且污染了生活环境,尤其是给家庭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担。须知,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古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诗无不道出“粮食是来之不易”的道理,让人明白爱粮节粮的重要性。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无粮则慌”;“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又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维系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立国安邦的基础。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最大的粮食消费国。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才能满足需求。目前世界粮食年贸易量仅为2亿吨左右,中国倘若大量缺粮根本无法通过国际市场达到满足。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3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可想而知,一旦缺粮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全球粮食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不能坐以待毙,坐食山空。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及时做好准备,那就是要求国人爱粮节粮。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成为节约粮食的表率。平日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不倒剩饭菜;到饭店要有节制地点菜,若有剩余要打包回家;做个节约宣传员,向邻里倡导节约,监督身边的人,及时制止各种浪费现象。

“节粮”是对劳动的尊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这种美德就像清泉,永远清澈见底却永远执着;又好比宝石,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熠熠闪光。我们要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减少和拒绝浪费,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从孩子抓起,让青少年从小就有拒绝浪费的意识,让我们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对浪费说“不”!爱惜粮食,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