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总结 > 个人总结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时间: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笔记篇1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让我懂得很多道理的书——《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沈石溪,他被誉为“动物小说大王”。书名是象其实这本书的主角还有猪和熊,共有十多个故事。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令我回味无穷。

这些故事饱含深意。从《给大象拔刺》、《棕熊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父爱与母爱的伟大。为了孩子,大象劫持作者为小象拔刺;为了孩子,他们还愿做其他事,甚至牺牲自己,这是多么让人敬佩的'举动呀!读到这里,总有一股暖流在我心里涌动。是呀!平常爸爸、妈妈批评我一句,我都顶嘴——喝着糖水还不知蜜甜!

从《愤怒的象群》、《死亡游戏》、《野猪王》中我体会到的是“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他们”。在故事中有人为了象牙而捕杀大象,却被大象踩扁;有人为了表演而囚禁大象,却使大街发生混乱;有人害怕丢失玉米而不杀野猪,却使许多人受伤……

难道当今的社会连“不乱捕乱杀”野生动物都做不到吗?人类太自私了!象牙虽然值钱,表演固然精彩,玉米虽然能充饥,但与动物的自由和生命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有人会说:“难道我们能容忍动物胡作非为吗?”不!它们一次吃几根玉米,就当是施舍一下,难道咱们连这点爱心都没有吗?我建议大家,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不杀野生动物!

从《最后一头战象》、《野猪跳板》等故事中,我则感觉到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只要你善待它们,他们就会和你友好相处。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只要你好好努力,幸运和幸福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我喜爱有灵性的动物,更喜欢富有哲理的动物小说。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笔记篇2

我有一本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很好看,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下主要内容。

解放前的西双版纳,傣族的领主叫召片领,他曾经有一支象兵,象兵就是骑在象背上作战的军队,战象可以用象鼻子劈敌,用象蹄踩敌。一九四三年日军侵占了缅甸铁蹄跨进了和缅甸一江之隔的西双版纳的陲重镇打洛。

象兵在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鬼子在打洛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战斗结束后,大家在江边挖了一个长宽各二十米的巨坑,把阵亡的战象隆重埋葬了,还在坑上立了一块碑:百家冢。

在搬运尸体时,意外发现有一头还活着,村民很高兴,把他养了起来,它在寨子里向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慢慢地战象衰老了,当了多的的象奴知道找它最后的归宿了,它看到了象鞍,眠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它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对救活它收留它并养活它二十六年的寨子表达一种恋恋不舍的心情。它到百象冢挖一个洞躺在百象冢的`坑里合上了眼睛。

它死了,它没有到遥远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挖了个坑,和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同伴葬在了一起。作为一头老战象,它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战象是一种有情感,有灵性的动物,它是人类的朋友。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笔记篇3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很感人,眼泪就流了下来,这篇故事主要讲了: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和曾经与日寇作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成了好朋友,一个早晨,嘎羧要回了自己的象鞍,在和寨子里的人们告别后,他独自上路迎接死亡,然而,他并没有到象冢,而是去埋了八十多头当年在抗战中死去的战象的地方,它自己挖了个坑,和战友们聚在了一起。我原以为,象是人类的'伙伴,只是普通的动物,可当我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他们也有人的情感,并且比人的情感更真切、更动人、更长久。

动物们的世界真神奇,真伟大,它让我们可以从大象身上学习道理,所以,我们应该去善待那些我们的朋友,而不要为了自己的私欲去残害这些可爱而又善良的动物,让人类和它们和平共处,我希望人们能共同保护我们的朋友。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笔记篇4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里面讲了象、猪、熊,三种动物的故事。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要数《最后一头战象》了。

书中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1943年西双版纳边陲重镇打洛,一头名叫——嗄羧的战象,和它的80多位战友。在打洛役非常激烈,枪炮声、厮杀声和象吼声惊天江畔和日寇打了一战。

这场战动地,鬼子在打洛江里扔下70多具尸体,我方80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血把江水都染红了。战斗结束后,人们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巨坑,把阵亡的战象隆重埋葬了,还在坑上立了一块碑:百象冢。只有战象嗄羧幸运地活了下来,人们像对待英雄一样照料嗄羧。

26年过去了,嗄羧也快要死去了。但是它临死前没有选择到遥远的神秘的.祖宗留下来的象冢埋葬自己,而是想起了自己和80多位象战友,26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那次抗日战役。又坚定地回到了百象冢,回到了80多位战友的身边,做为一头老战象,它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震撼了。

原来动物是如此的重情重义,它们知道“情谊”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像嘎羧,决定和同伴在一起。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笔记篇5

我很喜欢沈石溪叔叔的动物小说,这不,我又读完了一本——《最后一头战象》。原本我印象中的象就是一种庞大,笨拙的动物,但是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战象嘎羧的行为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人类一样的情感,让我感触很深。

这本书讲诉的是抗日战争中唯一一头幸存下来的战象嘎羧,身受重伤被好心人带回了村庄生活。自知生命已至,嘎羧再次将象鞍佩戴上,来到了和战友们浴血搏杀的江畔,缅怀往事,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把自己庄严地埋了的故事。

读完这个故事,我特别感动,好久才平复了心情。嘎羧临死前,并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去,而是在百家冢旁挖了个坑,与曾经的战友葬在一起。我原以为,大象笨拙、呆头呆脑的,不可能会有人类的`思维的,读了这篇文章后,大象在我心中有了新的认知:有灵性、重情义。虽然我不明白象的世界,但是我能体会到它和同伴永恒的情义。我想,它不选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而是毅然地选择和死去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是在用最后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忠诚!动物的真情一点也不逊色与人类呀!

其实通人性的又何止嘎羧这一头战象,外婆家的田园牧犬——小黄,不也是一样的吗?

外婆家的小黄是我的好伙伴,它陪我一起成长。每次放假时我都会和小黄一起玩耍。当我快到家了,它就会摇着尾巴向我扑上来,迎接小主人的到来;当我离开外婆家时,它会在汽车后面拼命地奔跑,直到送出村口,直到看不见。

当我难过时,小黄会在身边逗我玩,让我忘记不开心的事;当我被欺负时,小黄会冲在前面保护我,让我充满安全感。虽然小黄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但它却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因为他就是我童年忠实的小伙伴,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小伙伴。

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我充分地感受到动物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不说话的朋友,他们和人一样有感情,甚至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动人,更长久。我们应该善待身边的的动物朋友。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笔记篇6

这天,我读了语文书中的《最后一头战象》,深受感动。

西双版纳的象能够用来作战,在一次血雨腥风的战斗中,有八十多头战象倒地。在埋葬大象时,发现一头象还活着,就运回寨子。多年后,象不行了,它披上象鞍,要去象冢了。作者悄悄跟在后面,万万没想到,它在以前战斗过的江上吻了又吻,在那块大龟石上亲了又亲。它没到象冢去,它到埋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跟战友躺在了一齐。

读过后,你不觉得很感人吗?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热泪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我被打动得很深,个性是最后一句话:“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以前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齐。”这句话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灵感,它可能觉得,它当时跟同伴一齐作战,多么勇勐,它是有幸被救,要不然,它也将葬身与此。然而,同伴牺牲了,它有幸获救了。它此刻又回想起了那场残忍的斗争;它可能也觉得,要跟同伴做个伴,不让它们想念它。我们不能到它心里看个明白。但我们能体会到,他那种跟同伴永恒的友谊。此时,痛苦、怜悯、敬佩、感动等种种复杂而凌乱的情绪交织在一齐,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那头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脑海中回荡。象的友情为什么比人类的友情更打动人?它们的友情为什么有如此力量?

象,它们的友情有这般力量;象,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它们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长久。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笔记篇7

《最后一头战象》是我因为在班里读书数量排名靠前而获得的。

在得到这本书之前,我认为《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是一整篇文章。拿到了这本书,我一看,才知道是有好多个小故事合成的`一本书。封面是一头正在往百象冢走,下面还写着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籍。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智取双熊》这个故事。主要写了:沈石溪和老猎人波农丁来到树林里遇到两只熊,一条河把两只熊的地盘儿分开了。他们两个不敢动,于是,到了晚上,老猎人和沈石溪把两边的东西换了过来,然后就去睡觉了。第二天早上,两只熊站在河边,准备出击。最后却两败俱伤,于是他们两个就把两只熊带走了。

我喜欢《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我也喜欢读书。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笔记篇8

今天我学习了沈石溪先生写的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读完后,我想了很多很多……那头忠诚的战象嘎羧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写的是在西双版纳有一头叫嘎羧的战象,它在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后,来到了自己当年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缅怀战事,它又来到了战友的墓前,在百象冢的附近,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时,它静静地躺在坑中,它选择了和它的战友们永远地躺在了一起,而不是到祖先留下的象冢里。

这篇课文使我明白了动物也是有自己的美好情感的。正如这头战象嘎羧选择的死亡方式,让我们感到吃惊。嘎羧临死前也没有忘记它自己十五年前披挂的`象鞍,说明它时刻记着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英雄场面,它忘不了当年和自己浴血搏杀的战友们。所以它在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后,独自走向了百象冢埋葬自己。这是何等的忠诚啊!就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不一定能做到吧?而这头战象却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忠诚之歌”。

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动物也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情感,而美好的情感是不容亵渎的!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笔记篇9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最后一头战象》.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头在战斗中幸存的战象嘎羧在死之前又重新披挂上象征身份的象鞍,走了一天一夜,来到了昔日战友进埋葬的地方——百象冢,在旁边挖了一个坑把自己埋了起来.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嘎羧要走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腿上绑上了黑布.老人和孩子手里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通过“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说明了人们都很关心嘎羧.从“许多人泣不成声”中体会到人们都不想让嘎羧走,舍不得它.说明了大家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嘎羧绕着寨子走了三圈,看得出它也舍不得寨子里的村民.

嘎羧是一头重情、重义的'大象,它想念自己的战友,它把自己埋葬在昔日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身边.它是我们心中一位品德高尚,重情义的英雄.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笔记篇10

这个暑假中,我看了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本由多则短篇小说组成的,讲述了象、猪、熊三种动物的故事,这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象冢这篇文章,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象群中,有一名叫茨甫的“国王”,他爱着一头叫巴娅的母象。有一天,巴娅的孩子隆卡跟他争夺王位,他感到很悲哀,但他没有选择……正当他的长牙对准隆卡的心脏准备做致命一击的时候,巴娅撞开了他,使隆卡反败为胜,打成了废象。后几个月,巴娅百般細心的照顾他,像是在弥补错误,但茨甫明白,这辈子再也不能东山再起了。终于有一天茨甫得到了死亡的预感,独自离开象群,走到象冢,挖了一个坑,躺了下去,谁知年轻的巴娅在象群里找不到茨甫,也来到象冢,跳下坑,跟他永远躺在了一起……

看完这一则文章,当时我感动的差点哭了出来,原来动物也有跟人类一样的`感情,甚至有比人更加浓的感情!但我看了其它几则后,觉得我们应该注重“保护动物”这个词,因为有人为了取得一些动物身上的一部分,而去猎杀动物,所以我觉得保护、帮助动物才是这本书告诉我们最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