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总结 > 总结报告

春节市场监管工作方案(收集3篇)

时间:

春节市场监管工作方案篇1

一、引言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人们消费需求和购买力集中的时期。为了保障春节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市场监管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保障商品质量:确保市场上的.商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止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

维护价格稳定:防止价格欺诈和哄抬价格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市场经营者的服务水平,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三、工作措施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市场巡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对涉嫌犯罪的行为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及时处理,对问题产品及时下架、召回。

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加强协作配合: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四、工作安排

组织领导:成立春节市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人员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任务,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时间节点: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限。

监督考核: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考核,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五、结语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保障春节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春节市场监管工作方案篇2

一、引言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消费者需求最为旺盛的时期之一。为保障节日市场的.稳定和繁荣,加强市场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方案旨在规范春节期间的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保障商品质量安全,防止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

2、规范市场价格行为,防止价格欺诈和哄抬物价;

3、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

4、优化市场环境,提高消费者购物体验。

三、工作措施

1、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违法行为

针对春节期间市场需求激增的特点,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等场所进行监督检查,严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提高执法效果。

2、强化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对春节期间价格波动较大的商品进行重点监测,加强价格行为监管,防止价格欺诈和哄抬物价等行为的发生。对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3、严格食品药品监管,保障消费安全

加大食品药品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范围和频次,确保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药品进行及时处置,防止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加强与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联动处置机制。

4、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环境卫生水平。加大对市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其诚信经营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同时,完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诉求,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春节市场监管工作方案篇3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的20xx年“春节”及“两会”期间生活物资保供稳价、能源供应保障和春运及物资运输保障工作要求,为确保我县“保供稳价”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保证供应、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确保我县“春节”及“两会”期间保供稳价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起止时间:20xx年2月3日至20xx年3月15日

二、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保供稳价工作

全县“春节”“两会”保供稳价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县发改局、市场监管局、经商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各单位要切实把做好“春节”及“两会”期间的保供稳价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责任分工

(一)加强重要民生商品监测和形式分析,科学研判走势

1.开展重要民生商品(粮、油、肉、菜)每日价格监测和电力、天然气供需监测。(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

2.科学研判走势。落实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及时报告供应形势和价格异常上涨情,落实市场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布有关价格法律、法规、政策和价格干预措施。(责任单位:发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完善产销储运,夯实保供稳价基础

1.安排应急货运车辆5辆作为应急储备运力,确保春节期间因各种突发事件引起影响紧急重点物资的及时、有序运输。(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2.督促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综合超市和其他商品销售企业、供应网点按要求及时采购备足各类商品。(责任单位:县经商局、市场监管局)

3.切实做好粮、油、肉、菜产销衔接和储备规模,确保“春节”、“两会”期间正常供应。(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农业农村局、经商局)

(三)加强市场监管,确实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1.开展专项联合检查,约谈经营户和市场负责人,并签署《价格提醒告诫书》,要求他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稳价保供工作。(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经商局、农业农村局)

2.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农贸、商超秩序。(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3.通过“浙冷链”系统检索涉事同批次食品的来源、流向,并予以初步认定,进行现场核查,严格落实“两证两章”管理,并实行屠宰生猪“日进日出”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检疫行为,对涉事食品的进销货台账进行核对,确认来源、流向,确认涉事食品实际进货量、库存量,对库存的涉事食品进行就地封存。(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

(四)完善应急预案,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1.做好事前防范。完善电力、天然气保供方案和价格、运输相关应急预案。督促落实超市、商场、农贸市场和屠宰场多渠道对接货源,做好粮食加工企业、储备粮库、应急投放点的.检查,确保应急时能够启动市场保供。研究部署全县运输应急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开通应急物资绿色通道。(责任单位:县发改局、经商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

2.加强应急联动。当市场出现粮、油、菜、肉等生活必需品出现价格异常上涨或大批量抢购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市场干预,必要时动用储备物资投放市场,确保我县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出现用能紧缺时,优先保障居民用电用气需求。(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市场监管局、经商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

四、加强宣传引导,掌握市场舆论主动权

各职能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发挥媒体正确引导消费的积极作用,同时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自我约束,规范自身价格行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发布重要民生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供应等信息,密切跟踪舆情变化,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用真实、权威的信息,增强群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