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小学作文

家乡的新年范文作文(关于家乡新年的作文)

时间:

家乡的新年作文篇1

“春节”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大家欢聚一堂,热热闹闹的,一派祥和。

“放鞭炮,吃年夜饭”可谓是过年的“重头戏”了。瞧,现在才下午五点钟,奶奶却已经忙活起来了。再看看客厅里,大人们正开心地谈天说地,小孩们则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随着一盘盘佳肴陆续上桌了,我们才意识到准备放鞭炮了。看着爸爸从箱子里拿出了一大卷的鞭炮往门外走去,我赶忙拦住爸爸,说道:“爸爸,这回让哥哥来点燃鞭炮如何?”爸爸看向哥哥,却见哥哥正使劲地摇头摆手。爸爸看着他说:“一个男子汉,这么怕死干嘛!”说着,把手中的鞭炮递给他并把他往门口推。见他那十分无奈的样子,我不由的觉得好笑。

在看看他的动作:还没点燃就跑的远远的。第二次点鞭炮时,几分钟过去了,怎么还没点燃?原来啊,这紧要关头打火机却“掉链子”了。第三次终于点燃了,只见哥哥早已跑到一棵大树后面,探出颗脑袋远远地望着那鞭炮。我们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鞭炮声渐渐消失了,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原新的一年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吧!回到家中,看到那满桌的菜肴,数了数竟有十八道菜,大家都惊呆了,入座后,只见爷爷拿出了一瓶茅台酒来,与大家品尝、分享。只见大人们纷纷拿出了红包递给我们并送上祝福,我们也互相的道谢、祝福。然后,便美美的吃着年夜饭,其乐融融。

瞧,这就是我们家充满欢笑的春节。

家乡的新年作文篇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家乡的春节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喜庆,是炮声连天的喧闹,是男女老少脸上开怀的笑容。

家乡的春节在腊月的中旬就开始了。人们翻看日历挑选吉日进行大扫除,家家户户的阳台上也陆陆续续挂上了香喷喷的腊肠。等年关再近些,人们纷纷购置年货,添置新衣,男必理发,女必“挽面”。大家都希望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过一个吉祥幸福的新年。

到了除夕,人们穿起了新衣,屋里屋外都贴上了喜庆的对联,挂上了火红的灯笼。这一天,全家人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起了团圆饭。这一夜,人们都要“守岁”,守岁的意义既有对逝去的岁月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晚上12点到来之时,聆听着新年的钟声,跨进了新年的门槛。“呯”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夜的宁静,不知谁家点燃了新年的第一个爆竹。“嗖嗖嗖!”各个地方纷纷点燃了冲天爆竹,夜空中不断绽放出炫烂的烟花,把墨色的夜空装扮得美轮美奂。真可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正月初一,大街小巷都流动着节日的色彩,连空气中也弥漫着喜庆的气息,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家乡的春节最热闹的时候是从正月初十开始的,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这就是为期六天的“迎神上街”活动,本地话叫做“抬王公”。到了正月十五,各个村子里的人们齐聚大街,抬着自己的王公,浩浩荡荡地奔向威奕庙,请“王上殿”。据说第一个上殿的王公可以保佑他们村平平安安,出忠发财。

元宵夜可谓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红火而美丽。此时的西湖公园,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到处都挂满了各形各色的花灯,有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有灵动可爱的海豚,还有栩栩如生的莲花……真是“花市灯如昼”啊!这天晚上,各乡镇的人们不约而同来到西湖公园,观赏一年一度的花灯盛宴。

正月十六,残灯末庙,春节就结束了。农民开始春耕,小孩开始上学,人们开始继续新一年的工作。

家乡的新年作文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期。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着首诗道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特色。现在,我就来说说我的家乡的春节吧!

家乡的春节一搬从前一年腊月这天就开始了。腊八这天,奶奶在熬粥。我就问奶奶:“奶奶,这是在干什么呀”奶奶说:“我在熬腊八粥呢!”“哦!这个什么腊八粥的由来,我知道!”“哦?说来听听!”“传说有一群懒惰的人,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把祖先留给他们的食物都吃光了,他们只好费尽心思找食物。最后只找到了八种粮食就在十二月八日这天把这八种粮食熬在一起。这些人吃了这种粥后,感到了劳动的快乐,就变得十分勤劳了。”奶奶说:“对,喝腊八粥是为里忆苦思甜,而现在的科技发达了,这种传统习俗都压迫被遗忘了!”

……

到了腊月二十三,我们开始准备过年的食物了,我当然不太在乎那些东西,我只在乎买花炮,买什么“鱼雷”,“冲天炮”“擦炮”,“礼花”等等。但现在只放一些小的,过年时再放那些礼花什么的。

终于电脑感到了大年三十,除夕这天菜最多,玩的时间最多,开心的感觉更多。晚上,爸爸要放鞭炮了。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放鞭炮呀?”爸爸说:“恩?这个你以前不是说过吗?”“是哦!瞧我这记性!鞭炮的学名叫‘爆竹’,它和‘年’的传说是一起的呢!古时候,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年都在最后一天来骚扰人们的村寨,但人们发现‘年’害怕竹子爆炸的声音,为了让声音更大,就在里面放了火药,用来赶走‘年’。这就是‘年’和‘爆竹’的由来了,”“回答正确!加十分!”表哥笑这说。……“噼里啪啦……”新年的钟声在鞭炮声中响起了。

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我们要到处拜年,我嘛在乎的是压岁钱,即使妈妈会收走百分之九十五……

到了正月一十五,新的高潮又到来了。在这一天要吃元宵,太甜了。

今年的春节真是年味十足啊!

家乡的新年作文篇4

按照我的家乡的习俗,春节差不多在小孩子放假的时候就开始了。而家家户户也会在这几天里尽量的吧需要的食材准备好,开始做食物。

在这期间,我们老家人最重视的食物就是——“茶果”。它虽不如外面那些零七八碎惹人喜爱,也不如那些可以调制出来的糕点好瞧,但却有一股浓浓的情谊包含在里面。

它长得千奇百怪,有平凡丑陋,但在我的老家确堪称“美味点心”这一代号,它的香味,让人闻了食欲就会活生生的被调起来。不过,在重大的节日,“茶果”可就不能再这么相貌平庸的上台了。人们多数会将他们从锅里烧好,拿出来盛在印有梅花印等之类的白瓷盘里,然后再在他们的周边点缀一些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果子,切成小块小块的,再放到指定的梅花印盘子里。这样一来,这“茶果”不仅色味双美,还微微透别具一格的风情。

孩子们准备回家过年,第一件大事儿就是帮人家捣面团儿。那白溜溜的面团儿家搅在手里,总是怪好玩儿的。而激昂面团揉好之后,便将面团儿交给长辈们,让他们做东西给自己吃。第二件大事便是买些小玩意儿,然后大大小小的聚在一起,展现自己手中的能力。恐怕第三件是才是保护自己的新衣服,以免他们新年还没过便糟蹋的不成样了。

等到出席来了,便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起新衣,门贴红对联,在大街小巷贺新年,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除夕夜鞭炮声连绵不断,不管是谁都精神抖擞的。

当然,春节那日来时,就截然不同了大伙儿聚子一个大堂里,聊天、喝酒、看表演、耍戏子……样样都有。原本分在四处的桌子此时也拼成几个大桌子,每个桌上都有自家做的“茶果”和新鲜玩意儿,以及自家儿女在外地带回来的小食,特别热闹。晚上,大伙便在自家亭院白起桌子,赏景聊天;小孩子们则在则在一旁地安置等、财迷,玩躲猫猫。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尾声,老家的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做作业,大人么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复平常,可喜气却还荡漾在空中挥之不去。


家乡的新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