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作文字(8篇)
乡愁作文700字篇1
受台风海马的影响,淅淅沥沥的秋雨一连下了十几天,绵绵不绝,下的人心都是潮湿的。南方的雨是“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感觉。北方的雨则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种意境。它就像一位冷若冰霜的丽人,高傲冷艳又孤独。
快要进入冬季的树木在冷风的蹂躏下瑟瑟发抖。行迹匆匆的路人撑着伞,裹着衣服为了各自的生计在雨中奔波。
不知道是心老了还是人老了,以前处理事情总是游刃有余,一个人可以当几个人用,精力十足。现在的我很沧桑,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睡不着觉,夜里两三点就醒,想白天该干什么,越想越睡不着,事乱如麻,心乱如麻。
抛开这些琐事,且把心情放逐吧!
家里的石榴树上结了两个石榴,又大又甜,剥开时,一压都是水,吃起来甜到心窝。
屋山西墙边用网围起来养了几只公鸡,每天早晨都用沙哑的嗓音高亢一曲。母亲说等过年的时候孙子放假回来了再吃。
院子里一大丛的月季,虽秋霜冷雨,却依然旺盛地开着大红的花朵,在雨水的滋润下愈发娇艳。
前天儿子打电话说想吃家乡的格拉条、拉面了,说重庆的面不好吃。这就是家乡的记忆吧,离家的游子都有淡淡的乡愁。界首的格拉条确实是很有特色的,不像阜阳的格拉条,冷水淖出来后,拌上芝麻酱,黄瓜丝,黄豆芽,虽好吃但有点寡淡。界首格拉条是用卤浇的,里面有熬的烂熟的猪肉,黄豆,辣椒等,很好吃。再配一碗鸡蛋茶,让人回味悠长……
恍惚间有桂花的幽香自庭院飘来,氤氲了潮湿的天气,迷离了过往。
打开音响,播放的是汪峰的歌“当灰烬查封了凝霜的屋檐,当车菊草化作了深秋的露水,我用固执的枯藤做成行囊,走向了布满荆棘的他乡……”。音乐如流水般潺潺流出,远处迷蒙的雨线被风吹成雨雾,将苍凉吹成美丽,将寂寞舞成春秋。
乡愁作文700字篇2
乡愁是那魂牵梦绕的儿时捉谜藏的小巷,乡愁是被时光磨滑的青石板,乡愁是那绵绵的烧豆腐香,乡愁是悠悠叫卖的叮叮糖,乡愁是家乡那抹柔柔的明月光。一回回,带着你的思绪穿越时光,一次次,牵着你的睡梦惆怅,一年年,带着你的眷恋涉过万水千山。
家乡建水,一座滇南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木萧森庄严肃穆的孔庙,传播着尊孔崇儒的良好风气,培育了多少个文人学士、送走了无数的莘莘学子;朱家花园庭院深深,日高犹自凭朱栏,含颦不语恨春残演绎了多少宝玉黛玉的相思愁肠;园林如画傍祠堂,桂子兰孙吐异香,得地恰当临北极,凿池翻喜在中央,红莲映日恩光远,碧沼无波世泽长,最好夜深人傍槛,石栏杆外水风凉,见证了一个家族的没落兴旺。
在古城一条铺满青石板路的小巷,是我生长的地方,家中父母慈祥,教书育人是他们的本行,七尺讲台洒下汗水,广袤大地种下桃李的芬芳;兄弟姊妹和谐,宽敞的院子尽情嬉戏,弯弯的小巷,各家各户不设防的家门是我们捉迷藏的天堂。少儿不经事,穿着补疤裤盼望过年的新衣裳,吃着杂粮米憧憬着有肉的白米饭,妈妈偶尔凭票买点烧豆腐来解解馋,会让我幸福好几晚,用牙膏皮换回的叮叮糖,在我梦里香了又香,年年岁岁,跳着皮筋玩着沙包,我度过了童年时光,岁岁年年,沿着小巷,花开云落的流转我编织着梦想。
向往远方的世界,好奇外面的精彩,那年那月,青涩的女孩展起还不丰满的羽翼就起航,降落在滇池畔,枕着滇池的波涛,伴着螳螂江的流水,背负着沉甸甸的期望,几多欢喜几多悲伤,几度得意几度茫然,待往事成烟繁华落尽,天幕处的云水便是故乡,此时乡愁已暗潮涌动成一湖秋波。不管离家有多久,也不管离乡有多远,更不管是春风得意还是无地自容,只要我们还没有回到故乡,就会在夕阳西下时极目远眺,或在月满西楼时屏息聆听,总能感觉到一个召唤我们回到故里的灵魂,回到我们生命的起点,回到我们挚爱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我们血脉相连的家人,那里有我们熟悉温暖的乡音,那里还有滋养我们生命的山川,鞠一捧阳光,让家乡都是暖阳,携一缕暖意,让心没有疏离与薄凉,我把乡愁凝聚成一脉心香,雕刻在记忆的扉页上。
乡愁作文700字篇3
故乡的味道,在远方回味。
倦游远方,割不断的唯有家乡的味道,一把野菜,一碗米粥、一碟小菜……
关于故乡的味道,总是在思乡情浓的时刻,氤氲在你的梦里。故乡的食物是独一无二的情味,是远在他乡,依然闻得到的安心;是跨越千山万水、丢不掉的深深眷恋……
老家的端午,很多风俗跟外地一样:用五色丝绳缠着包有香料的小粽子,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称作香角子。孩子们喜欢把它挂在蚊帐上。但如今也换成棉花了,更别提香味儿了。
北方的粽子并不像南方的粽子那般硕大,但内容样式也不算少。虽然没有苏州粽子的甜咸俱备、花样繁多,但它自己的风味也是别具一格。豆沙温润枣泥香甜,糯米和甜馅的配比恰到好处,就是不嗜甜的人也能连吃几个。
现在,我和父母都居住在海滨城市——湛江。这里的粽子硕大,味道有甜咸之分。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北方粽子。但超市里货架上那一袋袋北方粽子的味道又让人不敢恭维。于是,母亲今年打算自己包粽子。
包粽子对母亲来说,只是小菜一碟:糯米浸泡一夜,马莲草(捆扎粽子的干草)、粽叶洗净浸泡,蜜枣和豆沙提前准备好。
开始包粽子了。
母亲有一双“魔手”,包粽子的速度很快。粽子一个个都小巧可爱,并不似湛江的四角粽子。母亲包的粽子四角玲珑,呈四角三角体状,看上去就像穿着绿色的孩童。
粽子上锅蒸了,分蜜枣和豆沙馅,一共蒸了四锅。
当第一锅蒸好时,我第一个跑到锅前,挑一个大粽子,一口下去,糯米的软糯与红豆的豆香恰到好地融合在一起,还有着粽叶的清香,简直是人间珍馐。我一口吃了两个,只觉得肚子胀得鼓鼓的。在粽子里,我尝到了故乡食物独有的美味,还尝到了乡愁……
夜晚,我望着北方,这是老家的方向。虽然,我与那个地方相隔千里,但我相信,只要我还能吃到北方的食物,老家与我的亲情就不会断裂。因为,我与老家的距离并不远,这中间只相隔一座桥——这座桥叫亲情,叫乡愁。
乡愁作文700字篇4
我的老家在乌兰察布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她绿树成荫,四面环山,一块块不规则的田地绿意葱茏,甚是好看,七八座土坯房星星点点的撒落在大山脚下,我的祖辈们世代都生活在这里。
贫瘠的土地养育不了太多的人口,好多人都背井离乡像全国许多农村人一样,踏上了打工的道路。父亲也是其中一员。中国文字赋予了他们一个新名词――农民工,他们大部分干的都是最低层的工作,挣得微薄的工资,充当中国最廉价的劳动力。
一些房子年久失修,残垣断壁告诉人们,主人已经外出多年。好多人也不打算再回到养育自己的故乡,外面的世界能给予更丰厚的物质和精神享受。
但我父亲还是每年寒暑假的时候,带着我踏上东去的火车,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他们还守望着十年久旱的土地,春天种下希望,秋天收获果实。父亲曾经提起让爷爷和我们一起生活,但爷爷常常不予理睬。他只喜欢看着暮归的牛群中小牛撒欢,老牛回头舔着吸食母乳的牛犊,还给牛起一些亲昵变了味儿的古怪名字。他常在那儿自说自话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们在这里生活得挺好的,你们在外面过的好一点就行啦,不用管我们这是奶奶常说的一句话。
父亲无奈之下,为他们盖了两间新房,希望他们过得更好些。而旧房却不舍得拆,我好奇的问父亲新房都盖好了,为什么不把旧房拆了呢?谁知,我的随口一问,却换来父亲的语重心长这间房,有你爷爷奶奶的逝去的岁月,有你姑姑和我的童年,还有你小时候的一些回忆,这房里的东西太多,拆不掉。
教师守望三尺讲台,农民守望二亩薄田,望着父母忙碌的身影,心中划过一丝惆怅。望着天际最东方,对家乡的思念更浓了,思乡的情结里也有着我对生命中逝去的时光的眷恋。回忆爷爷的慈祥,奶奶的包容,作为新生代的我很庆幸在遥远的故乡有至亲至爱的人为我们守望那记得住的乡愁。
乡愁作文700字篇5
还记得那是个未寒的冬季的夜晚,晚风轻拂过树枝,树叶轻落,静谧无声。第一次回到家乡,好奇的我却又对这感到陌生,躲在母亲深后攥紧衣角。年幼的我印象是极为模糊,只是隐隐的记着了那故乡深邃的天空,格外闪亮。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故乡的天早已被我忘却。也有好几年没有回去了吧,几乎想不起来故乡的模样,只是那感受却被牢牢记在心中。
父亲和母亲从故乡回来,带着满载而归的礼物。一瓶浓烈的白酒,满满一袋子荔枝和龙眼,外婆种的一棵棵青翠欲滴的青菜……母亲边剥龙眼,边笑着说:“还记得外婆家门前的龙眼树吗?今年收成特别好,龙眼又大又甜的,你外公外婆都不舍得摘了……”我边听,边吃龙眼,感受到了唇齿间只属于家乡龙眼的味道,清甜。
我好像又忆起了那只属于家乡的味道,想起那深邃的天空,想起那门前的龙眼树,还有那门前的小菜园,青嫩的一棵棵菜芽记录着外婆辛勤的劳作。
望着那饱满的龙眼,我好似看到了我们的倒影。着坚实的种子就是我们,被故乡的怀抱包围。故乡,孕育着我们成长,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落地生根。
落叶终究要归根,家始终,也唯独在那片深厚的土地上。我们或许终究是要离开它的怀抱,但永远都会记得那故乡的天,故乡的树,故乡独有的气息。这是我们根源的所在。
我想是时候该启程,带上那家乡给予我的特别的礼物——这浓浓的乡愁。去追忆那童年的欢乐,去探寻那泥土的足迹,去深嗅那门前的果树香,去探望那一个个抚养我成长的人。
故乡,它是我的归根。这圆润的龙眼带给了我这特别的、浓浓的乡愁,带给了我感动,带给我温暖。
窗外的树叶被风吹落,发出“沙沙”的声响。外面的蓝天依旧蔚蓝,鸟儿也在唱着不知名的歌,歌声飘向远方。那思乡的人呐,早已带上行囊,随着那份浓浓的乡愁,踏上了那久违的土地。
乡愁作文700字篇6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啼鸣,院子中充斥着柴木燃烧的淡香。
在老家,爷爷特别钟爱一种香木,这木头在那儿甚是常见,每次一回老家,迎面扑来都是这熟悉的味道——淡雅的木香。
香木其实是一种树,一年四季都有着绿油油的细细的树丫,散发着浓郁的清香。因为种的多,房前屋后、坡坎田间,爷爷常砍一些回来劈成柴,一捆一捆堆成垛。绿色的树丫含有丰富的油,一经点燃香味扑鼻。即使枝丫晾干了,香木的香气仍然四溢。
老家的院子蛮大,养着不少的鸡。过年的时候爷爷总是要用这香木来熏,让香木的味道和鸡融为一体。做香木熏鸡,爷爷先是选个天气大好的日子,再和二伯将香木一捆捆的运到院子中央。由于我当时年纪太小,这类事情是不被允许的,只得在一旁远观。随着火焰的跳跃,香气由内而外的四处蔓延,就这样要一直熏到下午二三点。
一开始气味是淡淡的,满满都是草木植物的香气,像一个淘气的孩童在玩耍;烧至二三个小时,香气渐渐浓郁起来,好似一个妩媚娇艳的女子在酣眠;最后,香气犹如一只逍遥的俊鸟,破笼而出,随着风的变化呈现出一种美丽的曲度,徘徊上升,所到之处余香袅袅。
香木用作熏鸡,极大地满足了味蕾,用作其他炭烧也很好。
听父亲说,他年幼时,家里经济条件不怎么好,吃不上什么名贵的食材。但是,贫穷有贫穷的智慧。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山里人有自己的办法来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在众多的“烹饪技巧”当中,父亲最喜欢的就是炭烧——他用香木烧成炭灰,把土豆红薯之类的放进去焖熟,如此便可美餐一顿。
这香木伴随着三代人的记忆,也如此熏染了我,我爱听父亲说些过往的事,也爱这香木的幽香。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也想在烟销日出时欢歌,享受这故乡的山水绿意。如今久居城市的我,只能将这缕炊烟,这抹清香当成一味乡愁。念及之时,闭目徜徉。
站在山上俯瞰村落,爷爷的大院又有一束烟由下而上,宛如仙境一般。呼吸着香木浸润过的空气,望着一排排的香木,有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
夕阳落在山腰上,我由香木引至山下。香木是家和故土的象征,这家总是令人向往……
乡愁作文700字篇7
“小时候,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了,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这是余光中笔下的《乡愁》,其实这种乡愁在爸爸那里也能找到,是浓浓的、甜甜的!
乡愁是种怀念,爸爸怀念以前与小伙伴做游戏。那时候的游戏可多了:有跳房子、踢毽子、打游击、老鹰捉小鸡、捕鱼、捕蝉等等。其中捕蝉是爸爸和小伙伴们的最爱。大夏天,他们光着身子,拿着竹竿,分头到处寻找蜘蛛网,一找到蜘蛛网,就用竹竿缠绕起来,捏成团,沾点水,这时就有黏性了。剩下的就是寻找目标。顺着蝉叫声,四处张望寻找蝉的位置。发现目标后,就蹑手蹑脚靠近,举起竹竿,用粘团粘住蝉。抓住蝉后,小伙伴们比谁的蝉大,或者用线拴住蝉,让它到处飞,那是活的“风筝”。
乡愁是一张信笺。因为那时没有电话,爸爸上学寄宿在外,只能给爷爷奶奶写信。一般是每月一封,主要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或者询问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写完信后,一般要反复读几遍,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折好,再填写信封,将信笺装入信封后投入邮箱,一份思念就已飞出。看看现在,虽然通讯发达了,电话、手机、QQ、微信都有了,但写在纸上的那份厚重却没有了,乡愁也没有那么浓了。
乡愁是份挂念,爸爸最挂念爷爷的背影。那时清早要去赶火车,奶奶3点多就起床生火做饭。吃完饭后,爷爷挑着爸爸的行李,爬过两个山头,来到公路边等公共汽车。爸爸跟在爷爷后面,望着那单薄且微驼的背影,眼里含满了泪水。爷爷一边焦急地张望,一边叮嘱爸爸在外面要照顾好身体。在登上汽车的那一刻,心中十分不舍却没有说出口。爷爷送了爸爸上百回,爸爸却欠爷爷一个紧紧的拥抱,而爷爷在11年前已经去世了,这是爸爸的一大遗憾。
其实,乡愁就藏在生活的点滴中,只要你用心体会,就能找到它!
乡愁作文700字篇8
她是我生命里的一棵长青树,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在我的生命中蓬勃向上。她是我生命里的一株水仙花,风吹日晒仍旧在我的心里香气盎然。她是我生命里的一处别院,历经风霜还在为我守侯。她占满我不眠夜晚的思绪,填满我寂寞无助的心房,浸透我透明泪珠的缠绵。她就是那一丝一缕的乡愁,不舍昼夜的乡愁。
青涩的少年时光在古香古色的小镇洒落,我踏着长着青苔的石板路来回奔跑,从懂事起一直跑到十八岁。她是流淌的河水,流经我的身旁悄然无息,我从懵懂走向成熟,岁月像是不眠的沙漏,一点点地漏掉我的思绪,无法逆转。属于我的一方安乐土,就是我心心依恋的家乡。这里的山清水秀滋养我负荷的心灵,这里的鸟语花香舒缓我憔悴的身躯,这里的鱼虾满江沉淀我不安的慌乱。我在这儿生长。她告诉我真善美的世界,这儿勤劳朴实的人们,真切的关怀,贴心的问候,好似黎明的朝阳,充满了希望。我被家乡的水土滋润得一尘不染,我快乐地成长着。
但是,这一切却没能阻止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这一天,我拿起行囊,决定离开。
在我离开的那一刻,我端详着这古老小镇,我才第一次发现她的破旧不堪,这里封存着我成长的记忆,我在心里荡漾起了丝丝涟漪。有些不舍,但终究还是要走的,我太年轻,我拥有我不停歇的梦想。
于是我带着行囊,像穿越漫漫沙漠的骆驼。一身的落魄没有掩埋我内心的自信。我整装待发,我尝试着让自己融入外面的社会,他的流光溢彩,灯红酒绿,都曾经让我好奇向往。我试着让自己流连忘返。每一步我小心翼翼,我瞻前顾后,生怕一不小心就粉身碎骨。渐渐的,我开始失望。我发现,他们的笑容不够真实,他们的话语没有肺腑。
我开始想念我的家乡,想念她的纯净,她的清澈。
我怀念在她襁褓中感受到的温暖。
我想回家,想离开这里的嘈杂和虚假,想回到属于我的家。我不想经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心酸,不想经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无奈,不想经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哀,我只想回到她的怀抱,柔情似水的怀抱。
乡愁,我“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愁,浓浓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