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小学作文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整理10篇)

时间: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篇1

看完了三打白骨精这篇文章,我有好多感想。

在唐僧看到白骨精的时候一点也不绅士,像一个痴情男一样,上看看、下看看、看看嘴、看看腿、看看手……真的好色呀!

在见到白骨精的时候,还对白骨精那么好。要是在往常唐僧肯定不会这样。并且本来就不绅士,偏要装绅士,真的好虚伪!在回白骨精家的时候还让孙悟空背着,孙悟空早就发现那个女孩是白骨精,想方设法的证明,可唐僧还是不信。

最后在孙悟空对白骨精下手的时候,唐僧还把孙悟空逐出师门,真的太可恨了。

不过唐僧也是有优点的,虽然他色,胆小,爱哭,但是他很诚实,这一点我最欣赏。

虽说唐僧是孙悟空的师傅,但在精神上孙悟空是唐僧的师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孙悟空要走的时候,他在自己的头上拔了一撮毛,化作他的样子,在唐僧周围磕了三个头,孙悟空这种重感情精神,值得我们和唐僧学习。

最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人不得太虚伪,这样会使你越来越没有人性,要信任你身边可以信任的人。如果连你身边离你最近的人你都不信,那还有谁会信任你呢?

我想对唐僧说几句话:“你知道你把孙悟空逐出家门时他有多伤心吗?他的伤心就像是断绝父子关系一样,是你不信任他,你知道他有多信任你吗?有多少次舍命救你你知道吗?你知道他现在有多心灰意冷你知道吗?他对你感情有多深,请你好好想想,谢谢!”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篇2

话说唐僧和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时,路过白骨岭,这里有个妖精,叫白骨精。白骨精听说,吃了唐僧的肉就可以长生不老,于是便起了坏心思。

白骨精先变成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姑娘,她走过去和唐僧搭讪。这时,正巧孙悟空回来了,他大叫一声:“妖精!”举起金箍棒,重重地打了一下,姑娘便倒在地上。可那白骨精却九死一生活下来了,因为她会尸解大法,便逃跑了。唐僧不知道是妖怪,便气得念起了紧箍咒。孙悟空疼得一直在地上打滚唐僧才原谅了他。白骨精不甘心,又接二连三地变成老太婆和老头子来迷惑唐僧,但都被孙悟空打死了。

最后,地上的尸体变成了一具骷髅,上面写着“白骨夫人”四个大字,唐僧才有点相信孙悟空。可猪八戒却说:“师父,这是大师兄使的障眼法,来骗你呢!”唐僧听了,怒火中烧地说:“孙悟空,你走吧,我不要你这个徒弟了,我也不念紧箍咒了。”沙僧求了情,可唐僧心意已决,根本没听进去。孙悟空没办法,只好鞠了躬,和师父离别了,临走前还和沙僧嘱咐了一番。

孙悟空走后,唐僧和两个徒弟在经过宝象国时,被黄袍怪抓走了。八戒和沙僧无计可施,只好找回孙悟空,打败黄袍怪。于是师徒四个又一起去西天取经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像唐僧一样,不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就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也不能像猪八戒一样,挑拨离间;我们要像沙僧一样,相信孙悟空,相信自己熟悉的人,注意集体内部的团结。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篇3

今天我读到《西游记》的第二十七回,篇名叫《三打白骨精》。读完了,让我觉得心里很憋屈和恼火。

故事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达到宛子山的时候,一只妖怪分别变成村姑、老婆婆和老翁来诱骗唐僧,被孙悟空打死,孙悟空被误认为滥杀无辜被师傅赶走的故事。我认为发生这样的事情,出了妖怪的狡诈外,唐僧,孙悟空包括猪八戒他们都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什么呢?

第一、孙悟空做事鲁莽冲动,他护师心切,在看出来妖怪的真面目时,没有及时有效的与师父或者师弟们沟通直接把妖怪打死了。我想如果很好地沟通后加以提防,凭借孙悟空的本领,妖怪肯定不会伤害到唐僧分毫;

第二、唐僧肉眼凡胎,怎么能看出妖怪的真面目呢?他应该选择相信徒弟的话,因为之前有过没有听信悟空的话而被抓走的经历;

第三、猪八戒他们在孙悟空打死妖怪受师父责罚后,不但不调解,反而落井下石,没有团队精神。所有说人人都有责任。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对于父母、长辈,我们要保持尊敬,就像《弟子规》里面说的那样“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团队精神,要学会沟通,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作为领导或长辈,要悉心听取晚辈或下属的建议,不能固执,因为你不可能永远都正确,要保持谦虚。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篇4

三打白骨精是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过程。其中第一次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第二次更是念了20遍紧箍咒,第三次悟空终于打死了白骨精,证明了自己清白。

唐僧总是心肠慈善,以慈悲为怀,但唐僧分不出是非善恶。而悟空就不一样了,他有火眼金睛,是人是妖一眼便可看出,所以唐僧总是冤枉了悟空,还念紧箍咒惩罚悟空。最后把悟空赶走,我想我如果是孙悟空就走,管它取不取经,可是孙悟空并没有离开师父,对师父忠心耿耿,一路护送师父到西天取经。

每一次唐僧被妖怪捉走,都是孙悟空勇敢的去救师父。尽管唐僧一次又一次要赶悟空走,悟空都舍不得离开,尽管孙悟空有一回走了,可当得知师父有难时还是义不容辞的立马赶去救师父。孙悟空机智勇敢,但是它也有缺点,骄傲,可是他的品格是好的。孙悟空是个好徒弟,唐僧会糊涂但是他是幸运的,能收一个孙悟空这样的好徒弟。我也要学习孙悟空的那种精神。

《西游记》是一本非常给人正义感的名著,每一次阅读都给我启迪。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篇5

“妖怪,哪里跑!”这句话一定感到耳熟吧?没错,这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口头禅。《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章节就是《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的主要内容是: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取经途中遭遇白骨精。白骨精一心想吃唐僧肉保自己长生不老。

一开始她变成了一个送饭的年轻女子故意接近他们。幸好及时赶回的孙悟空火眼金睛发现了她的真面目一棒把她打死了。白骨精见情况不妙,丢了一堆白骨在那里,真身逃走了。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甘心的白骨精又变成一个找寻女儿老奶奶,在唐三藏面前故意装可怜。悟空定睛一看,又是白骨精!一棒子抡过去,一个尸体倒在棒下。唐僧不识妖怪,反而责怪孙悟空连伤母女二人,恣意行凶,念起了紧箍咒!白骨精第三次化身为一个老爷爷,再次来到唐僧面前,孙悟空一眼认出妖怪,为保师傅安全,强忍紧箍咒的痛苦,再次将他打死!唐三藏一气之下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有些人就像唐三藏一样,在没搞清楚事情之前就乱下结论,这很容易冤枉好人。倘若不是孙悟空重情重义,在唐三藏再次遇难时毅然前往救助,他又如何能到得西天?又如何能取得真经顺利返唐?在我们生活中也一样不能在不明真相的时候随便冤枉人。如果警察也和唐僧一样,乱下结论,好人也可能变成坏人,坏人更可能逍遥法外!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自己受到的冤枉!昨天淘气表弟来我家了,他闲着无聊就开始找我的麻烦。他拿了根小木棍钻到桌子底下开始偷偷攻击我,不明真相的我腿部多处被打!一怒之下,我把他从桌子底下拉出来踢了他一下,没想到他竟然委屈的哭了起来!更过分的是跑到妈妈面前告状。不明真相的“唐三藏”上来就开始念“紧箍咒”!“紧箍咒”念完就开始一顿“竹笋炒肉”。我真想问一问:糊涂的“唐三藏”,你了解“孙悟空”的感受吗?

读了《三打白骨精》我想说的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搞清楚事情的因果再下结论,不然可能会给别人的心理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篇6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及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降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其中《三打白骨精》这一章,我印象深刻。这一章主要讲: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少女、老奶奶和老爷爷,接二连三欺骗唐僧,而唐僧善恶不分,一再上当,幸亏有孙悟空的火眼金晴识破妖怪及阴谋。唐僧却执迷不悟反而把孙悟空赶走,险些被白骨精吃掉的故事。

看完这篇故事,我从孙悟空身上感受到了他的责任心:因为只有他具备看穿妖魔的能力,所以不管唐僧念不念紧箍咒,孙悟空的原则都是:见妖魔就打。即使唐僧有错怪他的时候,孙悟空还是在默默地保护着唐僧。最终孙悟空完成除妖任务,保护唐僧去西天取得了真经。

我从猪八戒身上感受到: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它去花果山请孙悟空回来解救师傅,遭受碰壁时,运用了激将法:“孙猴子,那个妖精说你的法力不过如此,就是个弼马温嘛!”激发了悟空的斗志,顺利请回猴哥,当然,孙悟空内心也是放不下师傅的。

我从唐僧身上看到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作风。孙悟空救出师傅后,唐僧对悟空道歉:“对不起,悟空,我不该怀疑你的!”作为师傅,错了能承认,能道歉!那么徒弟的委屈也就烟消云散了,这个团队肯定会更加的团结。

我觉得,以后我在学习上也要讲究学习方法,做任何事情,要有责任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要实事求是的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西游记中,每个人物的优点,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3篇7

“唐僧,你怎么能这样呢?那三个人是妖精变的呀!”每当我读到这个故事时,我嘴里总会这样自言自语。

孙悟空火眼金睛,可唐僧是肉眼凡胎不识妖怪。这一天,唐僧一行人遇到一座高山,唐僧让悟空去化斋。一会儿,崎岖的山路上走出一个貌似天仙的女子来,左手提着一个青纱罐儿,右手提着一只绿瓷罐儿,其实她是妖精变的来捉唐僧,可唐僧看不出来。

正扯着,孙悟空摘果子回来了,睁着火眼金睛一瞧:“那里的妖精?敢在这儿骗我师父!”它放下果子一棒打去,那妖精用了“解尸法”,真身化阵风逃走了,唐僧还怪孙悟空无故伤人,念起了紧箍咒。那妖精又变成老太婆来捉唐僧,结果又被孙悟空识破打伤了,唐僧不信那老太婆是妖精变的,就念了五遍紧箍咒并告诉它不要在无故伤人,可是那妖精不死心,又变成了一位老公公来捉唐僧,这回被孙悟空狠狠的一棒打死了,现出一堆白骨,可是唐僧仍不信孙悟空的话,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

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坚持正义,像孙悟空那样,立场坚定,勇于同歪恶做斗争,不要像唐僧那样不明是非,听信别人的话,被外表所迷惑。看一个人,不要看他的外表,重要的是看他的心灵,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话说唐僧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踏上了漫漫取经之路。其中三打白骨精非常精彩、耐人寻味。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少女,老媪和老翁,接二连三来欺骗唐僧,而唐僧善与恶不分一再上当,幸亏有孙悟空的金晴火眼识破妖怪及阴谋。唐僧却执迷不悟反而把孙悟空赶走,险些被白骨精吃掉。每次读这回文章,我都是又开心又生气。开心的是白骨精虽然狡猾,但每次都被孙悟空识破打败;生气的是忠心的孙悟空每次都被唐僧冤枉。但是,我要说:孙悟空,你真棒!因为你不仅武功高强,而且为了除恶可以赴汤蹈火,不怕受冤枉受委屈,即使被唐僧念紧箍咒,也要把妖精消灭,你是坚持自己信念的英雄!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篇8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名篇,讲的是白骨精想找机会抓走唐僧,就变成年轻貌美的女子给唐僧师徒饭吃,又相继变成老婆婆、老爷爷,但都被孙悟空识破打死的故事。

大家看《三打白骨精》,一般总是注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忠心耿耿和唐僧的人妖不分,但我觉得这个故事中,猪八戒才是最重要的,要不是他的挑拨离间,师徒四人打死白骨精后,就可以继续赶路了,孙悟空根本用不了被赶走。

这个故事中的对话描写,把猪八戒的本性写的一览无余,书中写到孙悟空打死年轻女子后,猪八戒就说:“师傅,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咒》儿,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边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猪八戒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我觉得是猪八戒平时一是贪吃,有一次差点因为贪吃丧命;二是好色,曾经因为这个毛病被吊了一晚上;看这次被打死一个提着饭的年轻姑娘,他好吃好色的本性就驱动他生孙悟空的气。而平时孙悟空总是比他光彩,他早就有报复孙悟空的心了。

看完《三打白骨精》,我打心底里佩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让猪八戒可恶的形象,鲜活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恨不得跳到书里给他几个大耳光!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篇9

我喜欢博览群书,享受它其中的乐趣,这不,最近我不又迷上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嘛!

《西游记》这部书中,我最喜欢孙悟空,他敢作敢为,机智勇敢,对一切恶势力怀有深仇大恨。而唐僧却自以为是,没有调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平白无故地觉得孙悟空犯了大罪,还时不时地拿出念紧箍咒这一招式来不公平地对待孙悟空,看得我心中好不快活!例如: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它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主要讲的是:师徒四人途经一座荒山,山上有一白骨精,听说唐僧要来了,她两眼放光——因为她早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于是动起了念头?第一次,她变成一位不谙世事的村姑,不料却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把“村姑”打死,她化成一股青烟逃跑;第二便化为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女子,还是被孙悟空识破打跑;可她还不死心,第三次她又化为一位中年大叔,这次却被忍无可忍的孙悟空一棒打死。唐僧看到孙悟空接二连三的伤害他人性命,气愤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念起紧箍咒,痛的孙悟空就地翻滚,孙悟空实在受不了了,便暂时跑回了花果山。

读了这篇故事,使我明白了个道理:在生活中我们要像孙悟空那样坚持正义,勇于同邪恶做斗争,不要像唐僧那样不明是非,听信别人的话,被外表所迷惑。

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篇10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这本书的精品,流传了几百年,每一代孩子小的时候都喜欢看它,足见这个故事所发散出的魅力有多大!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主要讲了白骨精变化了三次人形,想要抓住唐僧,好吃他的肉长生不老。没想到都被孙悟空火眼金睛给识破了,白骨精因为地形熟悉勉强逃过了孙悟空的追打,可是唐僧不知就里,认为孙悟空大开杀戒,没有出家人的慈悲为怀的宗旨,将他赶回了花果山。之后唐僧被白骨精抓住才知错怪了悟空,悟空明白师傅有难,立刻赶来打死了白骨精,救回唐僧,师徒和好如初,一起西行。经过这个故事我问辰辰你觉得唐僧好吗不好。为什么他把妖精当好人,把孙悟空给赶走了。我之后问,你觉得孙悟空好吗好,能打妖怪。我告诉她唐僧是个很好很好的和尚,他宁愿相信坏人都是好人也不愿意把好人错怪成妖怪,这是怎样的情怀啊!悟空本事大如天,可是如果他能很好的和唐僧沟通,很多误会应当是能够避免的,也不会产生一些后续的严重后果。

所以有了问题必须要想办法说清楚,不要觉得只要我做对了就能够了,就能够不沟通,那是不对的。沟通有时比做事情还重要。唐僧是把所有人都当成好人,悟空是做事情鲁莽(也不能怪它毕竟他也是猴子嘛!)所以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记住除了做对以外就是要和教师小朋友说清楚,不要让别人误会我们,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这是我们看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懂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