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收集15篇)

时间:

11.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1

昨天晚上我们一家一起去爸爸的同事张勇叔叔家吃饭,张勇叔叔自己在阳台上种了小草莓,草莓还没有成熟,只结出了两三个,其他的都是小花。那些小花是白色的,每一小瓣儿都是尖尖的,呈三角状,中间的花蕊是绿色的,上面有一点点小毛。花朵下面有一个像手掌一样的花托,这个“手掌花托”的每一个“手指”都连着花瓣,虽然是耷拉着脑袋的,可显得很结实,很精神。

再说说小草莓吧,开始草莓是从绿色的花蕊里面长出来,刚长出来的小草莓是白色的,上面有细细的毛,看上去很滑稽,白色的球状果实长了一层细细的绒毛,就像是发霉了一样,难道这就是“草莓”称呼的来源?哈哈……

草莓再长大一点的时候,细细的毛就变成颗粒状,是绿色的,草莓果肉还是白色的,但跟花蕊离得近的地方的果肉就开始微微泛红,草莓成熟的时候就都变成红色的了,颗粒也跟着变成红色的了,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草莓。

草莓的叶子是橄榄形的,边缘呈锯齿状,不过,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部分的叶子是边缘是红色的,里面是绿色的,有一部分的叶子是边缘是绿色的,再往里一点就变成了深红色,不过只是一条,里面就都是红橙颜色的,还有一部分的叶子边缘也是绿色的,再往里一点就变成了深紫色,也只有一条里面就都是黄色的了,大部分叶子都是绿色的。

这些小草莓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可爱,但是可爱的,还是成熟了的草莓吧!

14.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2

开学第二周,科学老师要求我们买一些水葫芦进行观察。

我和老爸来到花鸟市场,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店里有水葫芦卖,盆子里的几棵水葫芦样子很不起眼:有的茎断了,有的叶子枯黄腐烂在水里,根黑乎乎的,难看极了。一点儿葫芦样都没有,我心里想:啊?这是水葫芦吗?它的葫芦到哪儿去了呢?但没有挑选的余地,我们只好买了两棵。

拿回家,我们把水葫芦放在阳台上的水盆里,就很少管它。有一天,老爸给水葫芦浇水的时候,大声叫道:“快来看啦,水葫芦长出葫芦了!”我连忙跑过去,仔细打量起来。好久不见,水葫芦已大变样了:盆子里的水葫芦绿油油的,茂盛起来了。根还是那么浓密,黑黑的是老根,老根两侧长满了一排排的小齿。老根间长出了不少新根,粗短的、白白的,可爱得很。细长细长的茎变短了,中间凸起,长成了葫芦。椭圆形的叶子碧绿碧绿的,摸起来滑滑的,感觉舒服极了。听老爸说,水葫芦能开出淡紫色的漂亮的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凤眼莲。

但是,水葫芦也有一个可怕的名字:“植物杀手”。因为它繁殖快,能在短时间内覆盖整个水面,使许许多多的水生植物享受不到“日光浴”,使许许多多的鱼儿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它还会阻止船只的航行。我跟老妈说:“天啊!这太可怕了!”老妈告诉我:“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

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3

今天轮到我与叶蓁观察植物了。自从上个月种下鸡冠花种子以后,可爱的鸡冠花已经长出四片叶了。每个花盆中的鸡冠花都有点郁郁葱葱的样子。

今天到了花房后,我们发现今天的工作与以前有点不同了。为了我们后面不同肥料的对比试验,今天要给鸡冠花分株了,让他们有一个新的家,这样我们也可以有不同的实验组进行对比试验了。

我们俩首先观察了鸡冠花的长势,并记录了鸡冠花的叶片长度。然后我们必须把每一株的鸡冠花分到每一个花盆中去。花房中的伯伯给我们做了分株的示范,他轻轻地把一株鸡冠花从泥土中连根拔起,然后又轻轻地把这株植物种到它的新家,再轻轻地按下泥土,让它的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我与叶蓁也学着伯伯的样子做了起来。我与叶蓁每个人都分了几株植物。开始了,这个分株可真比较难做,如果稍稍重些拔起植物,就容易把植物的根都拉断了。我刚开始地时候心中有些紧张,手心都有些出汗。慢慢地放松了些,鸡冠花幼嫩的小苗在我们的保护下慢慢地一步一步“移“到了新家。

后我们把鸡冠花分成了九株,这样我们就可以做三组对照试验,有可以施有机肥的,可以施无机肥的,也可以是不施肥的。伯伯说过几天等植物更茂盛点,就可以做施肥对比了。我们俩把九盆鸡冠花都浇了水,分别把不同的实验组用牌子标记好。

这时,我心中非常地激动。心想,下周鸡冠花是会长得更茂盛呢?还是说分了株后会比以前长得更慢呢?这个问题到现在还在我的脑海中,真期待下周快点到来!

19.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4

一周前,老师师布置给我们一项作业:种蒜苗,并写出观察日记。

那天吃过晚饭,我和妈妈开始剥蒜瓣,我们选了一些各种各样、形态不一的大蒜瓣作种,我在旁边帮着妈妈选种,选好之后妈妈拿来针和线,我用疑惑的神情看着妈妈,妈妈笑了说:“为了防止它们到在水里,所以要把这些小家伙们串在一起,”我顿时明白了。妈妈串好拿来一个空盘子,把选好的蒜种一个紧挨一个摆在盘子里,然后浇上了水。

第二天起床后,我观察蒜苗没什么变化。

过了两天,蒜瓣的顶端就裂开了,露出了一点浅绿色的芽儿,像小鸡从蛋壳里刚伸出来的小嘴,用手一摸,软乎乎的。再看它们的根部,已长出了一些短短的须根,立在盘子里。

第五天的时候,蒜苗已经一厘米高了,须根像细线似地缠绕在盘子里。蒜苗长得很快,我每天好像能听到它们“刷刷刷”向上长的声音。那白玉般的茎,碧绿的叶子,拥在一起,活像一片齐刷刷的小竹林。一周以后,蒜苗那长长的须根都牢牢地立在盘子上,纵横交错,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这几天,蒜苗长得非常高,比我想象中还要高。我轻轻地捧起它们的家——一个塑料盘,又仔细地观察着它们,瞧!它们有高有矮,又胖又瘦,叶尖儿随着微风轻轻摇晃。其实它们的根部甚至不怎么沾水,但它们却还顽强地生长。它们虽然不是小草,但它们坚强的毅力让我感动。

13.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5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色。爬山虎在十月以前老是长茎长叶子。新叶子很小,嫩红色不几天就变绿,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叶子一顺儿朝下,齐齐整整的,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有脚的。植物学上大概有另外的名字。动物才有脚,植物怎么会长脚呢?可是用处跟脚一样,管它叫脚想也无妨。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儿的地方,反面伸出技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色。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儿,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儿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儿,休想拉下爬山的一根茎。

20.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

10月1号星期二晴

放假的前一天,老师布置我们观察种植发芽的情况。今天早上,爸爸给我买了半斤黄豆,我找来一个瓶子,装上水,然后把豆子放进去。一颗颗豆子像跳水运动员争先恐后往水里跳,生怕自己找不到位子。它们有的飘在水上;有的沉到水里,咕咚咕咚喝了个饱。我十分高兴,心想:豆子呀,你可要快点发芽呀,我已经等不及了。

10月2号星期三晴

今天早上,爸爸给我找来了一个盆子他说,要把泡好的豆子放在盆里,用纱布盖上,放在卫生间,然后叫我每过三四个小时就给豆子浇水,晚上也要浇,这样它才会发芽。所以,我今天在家的主要任务就是给黄豆浇水。我写作业都不安心,一会儿就去浇,一共浇了五六次,还不时地把纱布揭开看看,真希望它快点发芽。

10月3号星期四晴

今天,是豆子浸泡的第三天,我早早地起来,心想:我的小豆子应该长出来了吧,我跑到洗手间,轻轻揭开纱布一看,果然不出我所料,胖乎乎的豆子肚皮上都露出了一个小芽,白嫩嫩的,我高兴得不知怎么形容,在屋子里蹦来蹦去。

10月4号星期五晴

今天进入第四天,我再去看豆子。哇!豆芽长得好高啊!胖胖的豆子已经被豆芽盖住了,一根根豆芽圆滚滚的,白白嫩嫩胖胖的,稍不小心,就会把它弄断。站在一旁的爸爸问我:“有什么感想?”我激动地说:“植物的生长是有过程的,可急不得呀!”

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7

有一种植物叫落地生根。刚听到这个名字对时我很奇怪,这不是一个成语吗?怎么会是一种植物呢!无数个问题从我脑海里蹦出来。后来听妈妈说我才知道这种植物独特对生长方式。

落地生根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听它的名字顾名思义就是:只要它叶子一落到土里就会重新生根发芽,长成新的一株植物。

我在家也开始种落地生根,先把叶子撒在泥土上。新的嫩叶是由四片极小到叶子集在一起,这些叶子到底部是圆形到,长出几根细丝。我想,这些细丝应该就是固定在泥土里的部位吧。

过了几天,果然原来东倒西歪的叶子都已经变得十分笔直,立在泥土上。四片小叶子现在也变大了,中间都两片小叶子微微张开,像一张小小的嘴巴迫不及待地要张开。

没过几天,落地生根又高了很多,底部长出又绿又圆的根。它的根像竹子,每一节上都有纹路。每一个纹路上都会有两片叶子对称着向外伸展。它的叶子越长越大,后长成了一个和巴掌一样的大小。叶子的边缘不平整,呈齿轮形。又过了几天,长出了小新叶,就好像几个小孩子围在一起做游戏。我用手轻轻一碰,这些脆弱的小叶子就像雪花一样纷纷飘落了下来,又开始了它们新的旅程。

落地生根真是神奇呀,其它植物都是靠种子生长,而它却是靠叶子生长。它的茎只要触到泥土,就可以牢牢地扎根在泥土里,生命力非常顽强,真是让我敬佩不已呀!

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8

10月9日星期六雨

今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实验——泡豆芽,想看看豆芽是怎么长大的。我先准备了一个玻璃盒子,倒了半盒子水,然后放进去一把绿豆,后把盒子放在窗台上,让豆宝宝们茁壮成长!

10月10日星期日请

今天早上,我迫不及待的来看豆宝宝们,它们喝了一夜的水,胀得胖胖的,像一个个胖娃娃,有些还脱了绿外衣,露出了黄色的身体,摸起来滑滑的、软软的。然后,我又为它们换水,我先把水倒光,然后接了一点儿水,保证水不会淹没豆子,让豆宝宝们有充足的空气。接着把一张纱布洗干净,泡湿,后铺到豆子上面,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坚持给豆宝宝们换水,让它们快快长大。

10月11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又来看豆宝宝们了,我发现它们有些蜷缩在绿外衣里,有些长出了短芽,还有些已经长出了两三厘米的长芽。

10月14日星期四晴

今天当我来看豆宝宝们时,它们都已经脱去绿外衣,长出长长的芽了。我还惊奇的发现,有些豆芽变成了紫色的,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会变色,所以我有些担心,就在电脑上查了查,才知道豆芽变成紫色是因为光照的原因,知道了原因后我就不担心了。

这些天来,目睹了豆芽的生长过程,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让生活增添了一份快乐。

12.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9

昨天,妈妈买回几根青瓜,妈妈告诉我,青瓜也叫黄瓜,又名胡瓜,它产于印度,商人把它运到新疆,西汉的外交家张骞把它运到中原地区,再陆续传到全国各地,成为人们的一种常用蔬菜。

我拿了一根仔细的打量起来。它身穿着一件青绿色的衣服,跟绿草一样绿。它的形状弯弯的,长长的身子,像是一根从树上掉下来的小木棍,像我们常吃的冰棍,还像门上的把手。

它的身上有一个花蒂,瓜皮、小刺、瓜肉和瓜籽,它头小,肚子大,有的还有纤细的腰。

如果它被刀切就会发出“咚咚”的响声,如果掉在物体上会发出“砰”的声音,如果用手掰开会发出“咔嚓”的声音。

我忍不住吃了一口,味道很美,又香又脆,感觉跟吃菜瓜、西瓜一样爽口。同时,有一缕淡淡的清香传入鼻孔,让人感到沁人心脾。

如果用手去摸青瓜的表皮会很粗糙,可以感觉有一些小刺,会扎痛自己的手,用手去摸瓜肉的时候感觉又光滑又湿润,凉凉的感觉通过手指传遍全身。青瓜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菜,可以炒着吃,可以凉拌。它切成一片片敷在脸上很清凉,可以降低皮肤表面的温度,可以美容。在宴席上可以将切成一片片摆成一个圆圈,特别好看!黄瓜可以煲汤,通常有排骨黄瓜汤,有鸡肉黄瓜汤,这些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黄瓜。

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10

我家的阳台上养了一盆盆的吊兰。它们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装饰着我家的阳台空间,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

每年的春天,吊兰会长出许多的新叶子。这些个新长出的叶子,翠绿如洗,叶片狭长而柔嫩,像一个个新生的娃娃一样的让人喜欢。我呢也经常给它们浇水,施肥,松土,让这些个小生灵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有,我去阳台上看吊兰。哎呀!有个重大的发现,吊兰的叶子怎么都倒向一边,难道是有人给它统一方向长吗?我上网查资料才明白,原来,吊兰的生长跟其他的植物一样有向光性哦。

吊兰的繁殖能力也是很强。有,我见妈妈从一盆吊兰的身上掐下一段枝条放到另一个花盆里。我跑过去好奇地问:“妈妈,你这样做吊兰会不会死啊?”“不会的,它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这段吊兰插进泥土里,就会长出新的根,不久就会长成一盆崭新的吊兰了。”过了几天,我再去看这盆吊兰,它居然奇迹般的成活了!我不由得惊叹:这吊兰也忒牛了吧!

说完了吊兰的以上2个特点,吊兰还具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它能吸收有害气体。被人们誉为:室内净化器。所以在房间里养上一盆吊兰,一定不用担心甲醛啊,苯啊之类的有害气体侵害身体哦。

这就是我观察的吊兰,我喜欢它,你们呢!

16.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11

今天晚上我在社区散步,想到科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决定从“科学”的角度来观察社区里的各种植物。

我们社区的植物都是宁波典型的品种,主要有四大类:乔木、花卉、草本植物和菌类。

乔木有:散发阵阵香气的香樟;被誉为活化石的银杏;象征高洁的松树;花儿可以泡茶的桂花树;还有不起眼的歪脖子榆树屹立在主干道两边。

社区里四季花开不断。它们是:春天开放的映山红和紫藤;夏天开的栀子花和紫薇;秋天,不算高大的桂花树也来凑热闹;茶花有两种:一种是春天开放的,长得比较高大;另一种是冬天开放的,长得比较矮小,只有一尺高;还有就是月季花,每个月都开放。

社区里面不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些草:大片的草坪都是人工种植的;还有一些是野草,他们生命力顽强,随遇而安。我认识的有车前草和三叶草,还有一些我不认识。

社区里还有一种特殊的植物—世界上小的房子“蘑菇”。尤其是一场小雨以后,草丛中,大树底下,你会发现许许多多的小蘑菇。

社区里,大部分植物都是长绿的。这些树和花的叶子表面都像涂了一层蜡,油光光的。只有银杏树是落叶植物。一到秋天它的叶子就变黄了落下来。所有的野草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到了秋天它们就都枯死了。

通过观察,结合科学书,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大自然真奇妙啊!

17.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12

那天,我去实验田里观察我可爱的小番茄。

小番茄种下去时,不是种子,而是8株翠绿的小苗。小苗不高,只有15厘米,叶子也不多,但很密,一片接一片,没有留下一丁点的空隙。近,小苗的颜色加深了,叶子也更多更密了。小小的叶子上透出几条暗暗的花纹。叶子呈下宽上窄,周围有一圈大齿轮,看上去很锋利,摸上去却又软又滑。小苗长得好快,几天时间,已经有40厘米高了,叶子越来越多,数也数不清。小苗有很多分枝,左一条、右一条,每一条分枝上全是又多又密的新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惊喜地发现番茄开花了,在浓密的绿叶中,露出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每朵小花有6片花瓣,如指甲盖大小。

这几天小番茄长高了许多,茎上还长了许多小小的细细的毛,叶子也肥大了许多。它的旁边又长出了一个小番茄的嫩芽,它们成天依偎在一起,像一对好姐妹。离它们不远处的另一株小苗上结了一颗小番茄,它的身子有些倾斜,好像在向另一株上的番茄姐妹挥手问好。果子越来越多,它们青中带着透明,小巧玲珑,表面覆盖了细细的茸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好似一颗颗小太阳。番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把绿枝都给压弯了。怪不得我每天测量时,都短了几厘米呢!

小番茄虽然又大又多,却怎么也不红。我盼望着它们快快成熟。

15.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13

科学老师发了几颗凤仙花种子,叫我们回去种在土里,观察它的生长变化。

放学后,我在阳台的花盆里种了几颗凤仙花种子。浇过水后,种子贪婪地吸着水和土里的养分,没过几天,它们就冲出黑暗,走向光明,冒出了嫩芽。

刚长出来的凤仙花嫩芽,翠绿无比,叶子和叶柄都是嫩绿色的,十分惹人喜爱。一阵风拂过,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极了。随着时间的变化,小小的凤仙花嫩芽一天一天地长大,变绿。大约一个半月左右,凤仙花就能长到40厘米高,凤仙花开始打花骨朵了。

凤仙的花是紫红色的,直径一般在一厘米为左右。凤仙的花有三片花瓣,中间像一个黄色的小灯。虽然凤仙的花不如君子兰高雅,不如玫瑰芬芳,但它有君子兰它们比不上的功能。凤仙可以杀虫、解毒……

凤仙花很诚实,有几个花骨朵,就开几朵花。一般来说,一株凤仙花可以结出很多的朵花。长大凤仙花紫红的。如宝石般点缀于绿叶之间。凤仙花口是往外扩的,结的果实是棕色的,这些果实就是凤仙花的种子,千万不要碰它,要不然,手可能会被刺得很疼的。

凤仙花的用法有很多种,加上明矾包在纸中,贴在指甲上,几天后,指甲就会就像宝石一样,那鲜明的紫红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我喜爱美丽的凤仙花。

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14

星期二下午,我和胡馨予、刘馨雨兴致勃勃地去公园里游玩。

一来到公园,眼前为之一亮。一个高耸入云的塔映入眼帘,像一个守护公园的巨人。几棵大树随风摇摆,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片爬墙虎绿油油的,给墙穿上了一个绿外套。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时,我的心里闪过一个问号:为什么爬墙虎会爬墙?而其它的植物却不会爬墙?

我向前走去,认真观察爬墙虎,发现在密密麻麻的叶子中,有许多像吸盘一样的小脚丫,这应该就是支撑爬墙虎爬墙的关键所在。我又观察了银杏树、桑树、梨树等,发现它们没有吸盘,而且直立立地向上生长,不需要任何依靠,所以,他们不会爬墙。

接着,我又去问妈妈,妈妈笑着说:“可能是爬墙虎需要攀援才能成长,而爬墙虎不需要吧!”

为了进深一步了解爬墙虎,我从“百宝箱”里找到了答案。原来,有吸盘的爬墙虎的茎如果不攀援在别的物体上就无法向上生长。爬墙虎的茎上有卷须,卷须生有许多分枝,每根分枝上的末端都有吸盘,能够附着在墙壁、大树或岩石上。就像壁虎的脚一样,只要碰到房屋的墙壁,不管墙壁表面有多光滑,吸盘都能牢牢地吸附在上面,爬上十几米的墙壁,直到屋顶。爬墙虎还能美化环境,降低墙面温度,是城市里常见的“避暑外套”。

是啊,大自然就是的课堂,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18.小学生观察日记植物篇15

科学课后,老师让我们回家种豆,观察豆子是怎样长成豆苗的。这是个有趣的作业,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弄个明白!

于是,我向奶奶要了几颗豆宝宝。那些豆宝宝们长得圆圆的,虎头虎脑,非常惹人喜爱。我找来了一个塑料盆,用几张餐巾纸垫在下面,把豆宝宝小心翼翼地放在纸上,再给它洒上点水,后在上面给它盖上一层餐巾纸。准备工作就这样完成了。

第二天,我急匆匆地去看豆宝宝,揭开上面的“被子”,我发现豆宝宝的肚子长胖了,好像吃了好多东西,把肚子胀得那么大,又像怀孕的孕妇一样,真是可爱!

第三天,豆宝宝的壳开始裂开来。我仔细端详,隐隐约约看见它长出了一点点小芽。

第四天、第五天,豆芽好像在比赛一样,越长越高,可是中间的高,旁边的矮,这是为什么呢?我带着疑问好奇地去问奶奶。奶奶告诉我,豆芽生长需要一个适合的温度,越接近这个温度,豆芽的长势就会越好。而我种的豆芽长势不均匀就是因为容器四周与中央的温度不一致造成的。冬季外界温度低,容器四周的温度低于中间的温度,中间的豆芽生长较好;夏季容器中央豆芽散热透气差,四周的豆芽反而比中间的生长好。我终于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通过这次观察,我不但感受到了快乐,还获得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