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勤俭节约作文(收集3篇)

时间:

勤俭节约作文篇1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勤俭节约吗?没做到吧!不瞒你们说,其实我以前也没做到,看看我亲身经历的一个小故事就知道了。

有一天,妈妈给我三百元钱让我到离家不远的一个银行去交电话费。我跑到银行,银行里的一个阿姨对我说:“小朋友,今天银行的电脑坏了,交不了电话费,你还是回去吧。”我只好悻悻地离开了。

回到小区,我的视线一下子落在了一楼的小卖部上,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支支可口的冰淇淋。我想,反正我手里有这么多钱,买五十块钱的冰淇淋都不过份。于是,我东挑西挑,买了三十块钱的冰淇淋美滋滋地回家了。

我一进家门,妈妈不高兴地说:“你怎么买了这么多冰淇淋?”妈妈看我不回答就看了看发票。突然,她大声说:“你不经过我同意就买了三十块钱冰淇淋!”我说:“我们家又不是没钱,少三十块钱怎么了?”听我这么一说,妈妈暂时平息了怒气,跟我讲了很多要勤俭节约的`道理。还举例说,有些贫困儿童,一个月的生活费都用不了三十元。我想想,也对耶。于是我向妈妈认了错。

经过这次,我们家就成立了勤俭节约小分队,由我担任监督员,爸爸还要我拿一个小本本把自已每天的开支记下来。

没过几天,我爸爸就犯规了。那是在一个傍晚,妈妈刚做好了可口的饭菜,爸爸却突然打个电话说让我们一起去外面吃饭。我赶紧抢过电话说:“不行,家里已经做好饭菜再出去吃就太浪费了,爸爸你还是回家吃饭吧。”爸爸很快就赶了回家,一进门就说:“我们家荫子都知道节约了,真是难得。”我得意地笑了。

紧接着上个星期天,妈妈也犯规了。那天天气很热,我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回到家,妈妈就对我说:“那么脏,赶快到楼下美发店洗头去吧!”我马上说:“不行,在家里自己洗可以节约几元钱,积少成多可以捐一大笔钱给贫困儿童的。”于是,我就在家里自己动手把头洗得干干净净。

晚上,爸爸妈妈都夸我越来越懂事了。我拿出小本子,告诉爸爸妈妈这个月我可是节约了几百元钱呢,问能不能给我什么奖励。爸爸妈妈一人亲了我一口说,这就是奖励,买奖品可是要花钱的,我们三人哈哈大笑。

现在,我们都很节约了,你也要像我家一样哦!

勤俭节约作文篇2

我学过一首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是一种美德,自古就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警句。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节约,如:洗手后要关紧水龙头,睡觉时要关掉灯,在家里吃饭时,我们也一定要尽量把饭菜吃完。

从前,我经常吃饭吃一半就不吃了,那时候妈妈就会和我说:“妈妈小时候,如果每天都可以吃到热腾腾的白米饭就很知足了,那时候的我们都穿有补丁的`衣服,破了,外婆就会再给我们补一下,然后再穿,哪像现在的你们,要什么有什么,吃好的,穿好的,还那么不珍惜,真不懂事。”每次听完妈妈的话,我都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想想妈妈那时候的生活,在对比现在的生活,我们真是幸福呀,然后我就会把碗里的饭吃得一粒不剩。我要做到不挑食,珍惜每一粒粮食。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节约养成习惯,把节约养成生活方式。从每天做起,从一度电做起,从一滴水做起,从一粒米做起,从一分钱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点点滴滴都节约,时时处处从我做起。同学们,让我们行动以来吧!

勤俭节约作文篇3

俭朴,顾名思义,就是勤俭朴素。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两个字看似平常,却不能等闲视之。让我们看看先辈们是怎样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俭朴”的意义吧。

北宋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司马光一生秉承祖辈清白的家风,不喜欢奢侈浪费,倡导以俭朴为美。虽然他的家庭很富裕,但他仍是“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又帛。”说来同学们可能不信,他写文章所用的稿纸竟然常常是用过的废纸!司马光使用时先用一层淡墨将原先的字迹涂掉,晾干后再在上面写字。

东晋人王恭,虽然担任高官,生活却非常简朴。一次朋友来他家做客,临走时,朋友心想王恭从盛产竹子的会稽来,一定有不少竹席,便把王恭坐的一张新竹席给要走了之后,王恭只好坐破草垫。朋友闻讯大惊失色,王恭笑着说:“你太不了解我了,我王恭平生就没有多余的物品啊!”

开国元勋陈毅,身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全家人住在东南海的`几间普通平房里。他平时衣着朴素,除了必要的会议之外,夏天总是一身旧布衣,冬天是一身咖啡灯芯绒罩衣,袖口还打着补丁。受陈毅影响,陈毅一家都养成了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

以上这三位都是高官,他们完全有条件“享受享受”。为什么他们依然“以俭素为美”呢?因为既然是高官,就应该给百姓们起带头作用。他们穿衣只是为了御寒而不是显摆,吃饭只是为了充饥而不是炫富。我们当然也不能过分贪图荣华富贵,“以俭立名,以侈自败”。我们还小,现在养成了骄奢淫逸的坏习惯长大就改不了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俭朴的好习惯,向依靠父母财力乱花钱的败家子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