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观看202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7篇(精选5篇)

时间:

观看202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篇1

陈俊贵在十几岁的时候和班长陈为星一起去天山开路,那时候班长叫陈俊贵去看一下还有几个馒头,陈俊贵去看了一下说:班长还有20个馒头,他们用这20个馒头上了路。班长发现全部的路都被埋住了,只有电线杆没有被埋住,他们就顺着电线杆走,只剩下最后一个馒头班长让年纪最小的陈俊贵吃,陈俊贵含着眼泪吃了下去。

不一会,班长因为饥饿昏迷临死前对陈俊贵说;如果你能走出去就去看望我的妈妈,陈俊贵答应了班长的请求。陈俊贵走出去一直打听班长的老家,一年,两年........十年,终于有一天打听到了。

通过这件故事,我觉得做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都能成功,班长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很感动,我们以后做事都要向班长和陈俊贵学习。

观看202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篇2

华丽的屏幕映在我的心中,为他们的事迹感动。

在这些人群里,有的是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自己的生命结束,令人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有的为了孩子,失去双脚,但她却拥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高淑珍今年56岁,是河北滦县司各庄镇洼里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因为她的儿子王立国4岁那年落下了残疾,不能上学,便想在家里办个小学堂,后来她发现也有一些因残疾不能上学的孩子,便在家里举办了学校,自己的女儿王国光是老师。

这学校一开就是14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她收了近百名得残疾孩子,但却未收过一分钱。接受的孩子越来越多,虽然高淑珍精力有限,负债累累,但她却从未对那些慕名而来的孩子们说“不"字。无论有多困苦,她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只为能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点些。“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

像高淑珍那样的人还有很多:林俊德、陈斌强、何玥、高秉涵、陈家顺、张丽莉、李文波、周月华、艾起、罗阳。记住这些名字吧,正是因为这样的人,才让我们的家园,这个世界,充满光明,充满浓浓的,甜蜜的,感动人心的爱。

观看202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篇3

杜梅捷:贪污潜规则,真情大爱朴实的心,我们的生活仿佛与感动中国离得不太一样。也许感动中国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但在面对苦难之时,我们需要的不正是一份丰腴而真实的感动吗?如果连我么的主流媒体也在抱怨着现实,只呈现黑暗,与我们同仇敌忾,那又有谁来点亮我们的生活呢?我们可以看着“我今年二十七八岁”的视频郁闷当下的惨淡,我们可以看着《老男孩》的电影追忆过去的美好,但我们无法逃避的就是每一个真实的存在着的今天。当感动中国催下了我们真心的泪,当感动中国唤起了我们心中的爱,我们可以说,我还相信真善美,我还相信爱,我还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地平线还有光明,还会有一双与我一同哭泣的眼睛,握在一起的手,如此我便会满怀力量满腔温暖走下去。

侯晨晓:我想或许真的需要伤害一部分人去惊醒大部分人的良知,可是为什么是这些英雄,事情本身已够残酷,却还要反复提及,每每落泪,频频悲痛。我不喜欢这些真人真事的节目,可是这确实是大势所趋,中国人的精神已经在不可遏制的衰退,只能通过这些来警示心灵,唤醒良知,书籍电影音乐话剧等的作用已越来越弱。

崔桐菲:每次看感动中国总会掉泪。但它带给我的,应该不仅仅是感动吧。他们中有科学家也有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可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懂得付出,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记得一个草原医生说:帮助他人,让我有了一种被需要感。我们都应被需要,谁都不想是多余的,谁都在想在别人看来是有价值的。他们的那种伟大,也许是我用一辈子的修炼也打不到的吧。他们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的人生目标也许不是安逸和舒适,但一定是心中的真正的幸福,是体现了自己价值的快感。

张学煜: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感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忙碌的生活或许已经让我们麻木,而感动中国却能唤醒我们心中那份沉睡已久的善良。那些大爱,其实不仅存在于他们的心中,也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只不过我们被利益私心蒙蔽了双眼而已,我们却很难做到无视功名利禄的诱惑,但他们可以。

薛坤瑶:感动中国的意义不是为了关注那些有故事的人,而是换回每个人心中潜藏的真情。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些人感动了社会大众,具有很撼人心的力量,引起人们精神的净化升华,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选的人无论他们的身份背景经历有多么的不同,其人格精神都深深感动着亿万中国人。他们用灵魂诠释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应担当的责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纯真情感。正是:正气英气才气壮气豪气,气气冲天;亲情友情师情民情国情,情情动人。

吴越:我一直都认为这个世界是冷漠无情的,看过太多子女因不愿赡养老人而别告上法庭的事例,也看过太多肇事司机撞到人后故意倒车将其压死的事故,他们好像都为钱放弃了良知,失去了本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几乎人人都在嚷嚷着:善良能当饭吃吗?负责能当钱花吗?可是感动过中国让我看到了还是有人愿意不计回报的付出,还是有人愿意保持本心,孙东林孙水林两兄弟是对“信誉”一次最好的诠释,中国最美洗脚妹就是“人格”“善良”的代名词。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有些人来说他们是社会格格不入的一类,但在有些人眼中他们是时代的标杆,是人性的代表。只希望心中还尚存些良知的人们可以向他们学习,这样这个社会才有希望,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

王梓木:今年的英雄观众让人们感触最深的还是谭良才、王茂华翁婿,火场中的三进三出,他们能够预料到自己所要面临的结果是生与死的考验,但他们历经三次不曾退缩……27岁的王茂华用最后一堂课完成了生命的升华,向英雄致敬!我同样也在反思杀人偿命的传统观念。我不认为一个已经在临终前向狱警说出“谢谢你”的犯人是十恶不赦的。废除死刑是司法进步与人权维护的重要标志,我国最新修订的《刑法》中也减少了很多死刑罪名。我觉得我们首先应当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去理解那些有错误但诚心悔改的失足之人。文艺的说: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

观看202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篇4

巍峨的大山间缠绵着汹涌的河水,悬崖的尽头满是等待,李桂林就是在这般“壮观”的山水画中“行走”。

天路,看到那条细长而又摇摇欲坠的天梯,我马上想到了天路,我从未见识到神奇的天路,所以天路在我的概念里大概就是这样的一段路。

我也大概记不得李桂林那朴实的脸庞了,可我对那条天路仍历历在目,而天路上那个斑驳的身影也是我无法忘怀的,李桂林的背影。

这条路他走了十八年,而路的尽头是一群赤着脚等待知识浇灌的幼芽们,千百个日日夜夜,这座大山,这条河流,这条天路,见证了李桂林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目睹了李桂林那摇晃而不令信念的生命曙光留下的处处痕迹。

我对几个镜头物别有感触,这条用希望和信念铺成的生命之路,节节梯架上早已是坑坑洼洼,那一层层破开的木皮勾勒出一步步坚定的脚印,在繁华都市的我们,从来都不曾知道,在遥远的地方李桂林每天经历着什么样的考验。大山深处的他与孩子们,似乎也在度过着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的清净生活,他们不知道什么高科技,不懂得所谓的信息时代,城市的生死沉浮与他们无关,可他们却是大自然最亲密的朋友,可以领略到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可以纵观群星璀璨的茫茫星际,更而况,还有李老师用生命谱写的交响乐章,谁说他们没有广大的见识,他们拥有最没有杂质的心灵!

人过留痕,雁过留声,深邃天空上的火红太阳映透过悬崖边的无名野花,那阳光也如清澈脸庞一般明亮,愿你永远照耀在远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观看202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篇5

爱是一种付出,一种幸福,爱是神圣不可分割的东西。爱有广泛的寓意。爱令人内心无比温暖。

爱是一种付出,在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评选中。有一位老人名叫林俊德,他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行动困难。可是他是一位制核人员,他有坚强的毅力,一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令人叹服,他在临死前也要完成核试验。他说“我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也要完成自己该做的我一定不能给后人留下麻烦”。这是他说的一番话,他的这番话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所有人都煽然落泪他是我们心中的制核英雄他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纵死终令汗竹香”。

爱是一种幸福,有一种爱叫做幸福,有一种爱叫做母爱,有一种精神叫做坚持不懈,永不言弃。一位中学的语文教师,他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孝子,母亲心中的好儿子,他用他的坚持不懈一反无常的照顾一位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他从没有叫苦叫累,他也没有因此而耽误他的工作,同样,他的这种精神也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孝更绝伦足可訡”。

爱是神圣高尚的东西,有这么一位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被分到农村工作,他的职业是教书,他在这里用爱教会了孩子们该怎样去爱。原本二十八岁之前的她是她工作结束的时间,可是当她走到离教室不远的山坡上的时候,她的身后却发生了令她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动听的读书声,正是这悦耳的读书声把她的心彻底留在了这里,留在了这贫穷的山村。

此后,她与同学产生了一种亲如母女的关系,同时她用她的特有的一种精神拯救了她的学生,也让她在2012年高位截瘫,他就是最美乡村女教师——张丽莉。她的这种精神被誉为“冰雪为容玉作胎。

他们都用自己的心点亮了别人,点亮了世界。奉献了自己,使全世界充满温暖。

蒲公英的生命在风中延续,荷叶的生命在爱中延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