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读后感(精选3篇)
《稻草人》读后感-篇1
《稻草人》这个故事给我们讲述了稻草人在夜间看到三件令人伤心痛苦的事:虫子吃光稻谷、渔妇和病孩子、投河自杀的女人以及稻草人对三件事的内心感受。
稻草人是一个善良且富有爱心的人。当老妇人离开稻田后,急得不得了。“他恨不得一下子跳过去,把那灾难的火苗扑灭了;又恨不得托风带个信,叫主人快快来铲除灾害……”稻草人真是无比尽职与忠诚呀!当稻草人看到渔妇和病孩子的悲惨遭遇后,“他恨不得自己去做柴,给孩子煮茶喝;恨不得自己去做被褥,给孩子一些温暖;又恨不得夺下小肉虫的赃物,给渔妇煮粥吃。”稻草人多么想帮助他们呀!当他发现一个女人想跳河自尽时,“他恨自己,不该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见死不救不是罪恶吗?”祈求“天快亮吧!农人们快起来吧!鸟儿们快飞去报信吧!风快吹散她寻思的念头吧!”
稻草人看似傻乎乎的,但他却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普普通通却又不平凡。确实值得我们尊敬。稻草人在许多时候都是有心而无力,我也真想帮帮他,让他能如愿以偿!
我们在生活中要尽己所能多为他人奉献爱心!
《稻草人》读后感-篇2
珍惜现在的生活是每个人必须要做到的事。稻草人,顾名思义是用稻草扎编成的。插在农田里。主要用来驱赶破坏庄稼害虫。稻草人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别人。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亲眼目睹了令他伤心的三件事。
稻草人正在田里尽责尽职地看守着田地。他的主人是一位可怜的老奶奶。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死了。老奶奶只能靠种田来养活自己。一年比一年种的庄稼越来越少。她希望今年能有个好丰收。今年好不容易到了丰收的季节,但是却遇到了天敌——小蛾子。蛾子把稻谷都吃了,稻草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蛾子啃食庄稼,自己却帮不了忙。
第二件事。稻草人看到一名渔夫程着小船,带着一个孩子去捞鱼。孩子一直在咳嗽,但是当妈的也没办法啊。连粮食也吃不起。孩子一直喊口渴,渔夫就随便捞了河水给他喝,但是越喝越严重。稻草人看着心疼,自己却帮不了忙。
第三件事。一位妇女的孩子死了,她的丈夫又要把她给卖了。别提心里有多难过了。她就跑到河边,要跳河自尽。稻草人看见了,急忙扇动扇子。但这有什么用呢?自己却帮不了忙。
珍惜现在的生活是每个人必须要做到的事。本故事通过稻草人来描写了上世纪20年代中国人民的辛酸故事。我们在可怜他的同时,也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稻草人》读后感-篇3
寒假中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小学生叶圣陶读本》,原以为是本作文选之类的书,结果却是本童话小说。我在做完作业之余好好饱读了其中的几篇。每一篇故事都引人入胜,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本书跟以往的童话书不同,以往的童话书都是以纯真、梦幻、美好的事物结尾的,但是本书叶圣陶爷爷不仅有童话的纯真,还融入了许多“成人的悲哀在里面”,给予我无限感慨,给我一种心灵的震撼。
当我读完《小学生叶圣陶读本》之《稻草人》后,感触颇深,文中的稻草人是个心地善良的人,非常有爱心的人。稻草人立在田野上,见到了一幕幕的人间悲剧,感受到了世界上最揪心的苦难。稻草人梦想着能提醒主人,能赶走蛾子,能帮助渔妇,能阻止一个女子的轻生。让我感触最深的情节就是当我看到那位老妇人的麦子被啃得精光时,我的心中泛起一阵痛楚,怎么可以这样?这些麦子都是老妇人一棵一棵亲手种植的,而那些害虫却毫不费力地大胆偷吃了,不付出任何代价。我似乎看见了老妇人花白的头发和两行混浊的眼泪。老妇人的遭遇是悲惨的,但是我想说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稻草人的苦难无法说出,老百姓的苦难他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说不出任何话,帮不上任何忙。他用尽全力挥舞扇子也赶不走那些可恶的蛾子,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里有着急,有怨,有恨,有惭愧,也许最后他倒在田野里就是因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们在受苦了。
其实稻草人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人,一种默默无闻,而无私奉献,平平淡淡的生活、工作,却又不平凡的人!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敬仰的人,同时更是我们要追求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的那种人。
只要是读过叶圣陶童话的人,一定都会有所收获。像妈妈所说叶圣陶爷爷的这本书让人感受到童话世界里如诗如画的美好,它让我们向往,也让我们了解到了现实世界的一些悲哀,不由得要去同情那些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妈妈说这本书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全部懂得其中的道理,但是我相信在我今后对这本书细细的品味中会理解,会懂得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