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国读后感(精选2篇)
他的国读后感
这应该算是韩寒讲的最完整的一个故事了。
初中时候同时把这本书和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当时的爆款吧也算是)送给一个同学。同学说后一本书看的哭惨了,他的国把她看的睡着了,那个时候便认定,可能除了作业也就没什么别的聊得来的了。我从来不聊作业所以慢慢就再不联系了。
这是本关于小镇和小镇青年的书。韩寒用着惯用的魔幻现实和讽刺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讲了几段感情,讲了一部爆缸的摩托车和他的主人,讲了一个荒废的'雕塑园,讲了一个没有成型的合唱团和一次没有成行的远行。
家乡的北方小县城没有经历过书里夸张的污染和动物变大的疯狂。可是关于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所展现出丑陋的功利却能以不同的样子与形式有所展现。看起来中二、执拗、肤浅的左小龙,很多地方看到他可笑的幼稚却是心头一凉的刺痛。因为在他身上有与官员们为了政绩去大跨步扯着蛋的打造亭林镇不同的热爱,他喜欢亭林镇因为这里就是他的世界,他期望他的世界是不会变的,而他的国就建立在这片土地上。他的自豪他的热爱他熟悉的安全感,都是这片土地滋养着。这样的小镇青年可能不够能力让他的家乡变得更好,但是没有他们存在的小镇即便变得再好也只是一个就像3D打印出来的全国各地一个模样的空壳罢了。
相比前作,这本书里少有那么尖利、对抗性的批判和煽动。就连主人公,一个对家乡很多乱象处处看不过眼的左小龙也不过是在大会上喊了次口号,砸工厂玻璃掰违停车辆后视镜来发泄。可能就像刘必芒说的你只是这个时代的看客。就算再怎么叛逆不羁,也无法撼动这个时代的动向。
在大雾里开车。无法预知下一秒的命运。在变革的时代里前行,不也是一个样子么。
他的国读后感篇2
一个要一直跟着他的泥巴,家败了,父亲死了,跟着母亲离开了亭林镇。一个自己想得到最终也没得到的黄莹,为了她爱的人离开了亭林镇。唯一一个能说得上话却看不到他的刘必芒,由于没有“大动物”,致使餐馆倒闭。他左一龙只是去电信大楼看看亭林镇,被误认为自杀,最后也应了下面叫喊“跳下来”的人,跳了下去。从医院康复后看到两封信:一封是黄莹的,语言简短,直叙了她对另一个男人的死心塌地;一封是泥巴的,道出了在他昏迷的日子里发生的事,以及他不曾问,实际上是不感兴趣的事,再近一步就是不感兴趣的女人的事。读罢似乎才真正明白,什么是自己要去追求的。骑着自己心爱的摩托车,在雾里,同样遇到了萤火虫,说不出话只能“用气声对它说:你跟我走,去找到泥巴,我帮你把龙猫找回来。”
文里提到了广东的食客,是这样的“广东食客们认为,商家太土帽,老鼠他们早就吃过了,算不得新鲜事物啦。除了人以外,咱们都吃过。这时,旁边有人提醒:人咱们也吃过了,你忘记了,上次咱们在那哪吃过死婴……”有些也挺搞笑的:左一龙之前把温度计嘴里放几只,腋窝里几只,肛门里几只。在波波杯文艺晚会结束后,那些政客乐呵呵的把温度计放进嘴巴里。还有很多人堵在印刷厂门口,这些听信了拍在相机里的'人会被送到派出所,也验证了那话。唯一留在相机里的左一龙回答:“我是路过的,我是去打酱油的”。同时里面也写出了国人的财迷,只信要赏献上“大动物”的人20万美金,便去围攻“自家人”。当然也不会少了,官员换了一朝,关系也要重新理……